第61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306新歌《青衣》,一首唱給京劇的情歌,半個世紀矢志不渝的愛情!” 《青衣》的mv,對這首歌也是極大的加分。只聽歌還只是淚目,但若是看著mv,就足以讓人淚崩。 谷小白的音樂,其實往往都有著很強的敘事性,特別適合拍成mv。 其實這也和系統有關,每一次讓谷小白參加試練、做任務的時候,都是一個個的故事,而谷小白的音樂,則是把這些經歷、經驗表現出來。 谷小白其實是一個用音樂講故事的人。 之前的時候,谷小白他們已經出過很多優秀的mv。 不說谷小白每次舞臺上表演的背景視頻,都優秀到讓人震驚,單說上次《單身狗之歌》的loop燒腦情節mv就很優秀。 但是這一次的《青衣》,卻是完全不同的領域。 那是一種直擊心靈的觸動。 所以,這首歌的mv,點擊量在瘋狂飆升。 在這mv下面,有很多人,和這首歌有著獨特的共鳴。 他們都和戲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我爺爺年輕的時候就是唱戲的,小時候天天跟著戲班到處跑,一眨眼已經過去三十年了,二十多年前戲班就解散了,戲班里的那些老人都不唱了,我爺爺的徒子徒孫們,現在有的打工,有的務農,前段時間有一個村子搞祭典,想要請戲班,十里八鄉都找不到合適的,我師伯拉了個草臺班子去了,唱得說實話,稀爛。但是還是人山人海,十里八鄉的老人都來了。只是聽的觀眾也只有老人了……” 是啊,唱戲的人老了,聽的觀眾也老了。 有些事情,就是擋不住。 總是會被雨打風吹去。 人類的審美是變的,不會總是等著誰。 “我被我爸爸逼著練了十三年唱戲,到底沒有繼承家業離開了家,在外面遇到了我家先生,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記憶里的老家可能永遠回不去了,我爸也像是里面演的那樣,只有和票友一起唱戲了。以前其實很討厭所謂的戲腔的,覺得是對戲劇的褻瀆。但我現在的想法變了,一種藝術形式,從來不會以固定的形式停留下來,那樣只會被淘汰。戲腔可能就是對戲曲的另外一種傳承?!?/br> “樓上,別說小白的歌是戲腔,我讓我老師聽了,老爺子聽得賊激動,說很久沒有年輕人唱這么好了,老爺子是正宗荀派傳人!” “其實京劇活得好好的,也沒大家想象的那么慘,我哥是二級演員,經常到處去巡演……但是看的人,真的是越來越少了,已經是小圈子,小眾文化了?!?/br> “大面上看起來很繁華,慘的是真正的草根藝人,生存土壤已經越來越少了,因為唱戲沒辦法養活自己,一些地方戲曲,已經快絕種了……” “我唱了七年戲,也唱過《玉堂春》,后來也出門去打工去了,現在在珠三角的一家工廠里……我之前不知道小白,是我工友給我聽的,剛才聽的時候,真的聽哭了……我也唱了一段,想請大家點評交流一下。我是真的愛唱戲,我天天晚上做夢,閉上眼,都是當年和師父在農村唱戲的經歷……” 網絡是很神奇的地方。 一旦找對了地方,你會發現,原來平日里看來那么小的群體,其實有那么多的人! 喜歡京劇的,戲曲的,為了謀生不得不放棄戲曲的許多人,都被谷小白的這一首《青衣》引了出來。 他們加了好友,拉了群,找到了同好,甚至開始了翻唱! 網絡上,已經許多人在翻唱《青衣》了。 各種唱歌主播,翻唱谷小白的歌,算是一種“血拼”了。 誰能第一時間翻唱谷小白的歌,而且唱得好聽,誰就能吸引住人氣。 但是這一次,勝出的不是主播,而是那些平日里低調,默默無聞,藏在人群中,連找都找不到的京劇愛好者們。 因為沒有京劇功底的人唱這首歌,真的是四不像。 這真的不是所謂的戲腔! 而網絡上,有一個視頻,很快就火了起來: “開口跪的翻唱,民工大叔唱《青衣》!” 視頻點開,就是一處宿舍里,一個穿著藍色工裝的中年男子,一臉胡茬,站在狹小的走道里。 捏著蘭花指,亮身段,唱著《青衣》。 “那一日梳妝來照鏡,在樓下來了沈燕林……”大叔一開口,大家真的就直接跪了。 聲音高亢敞亮,婉轉不刺耳,一聽就有很深的功底。 唱完第一段,大叔接主歌之后,依然好聽! 和谷小白的聲音比起來,他的嗓音更低沉,略沙啞,更有一種獨特的滄桑感: “三尺戲臺兩錢粉墨 唱著悲歡離合日日夜夜……” 大叔似乎演戲習慣了,唱主歌的時候,也在捏著蘭花指,身段流轉,很有范兒。 “大叔好可愛!” “大叔是真正的荀派唱腔!荀派看起來就特別可愛!是吃可愛長大的!你們看小白之前唱的時候,就特別可愛!” “什么?我還以為那是因為小白可愛!” “小白加荀派,雙重可愛!” “噓,聽大叔唱!” 視頻上,大叔唱完了“那件舊了的花褶,她走后再沒舍得穿過……”兩句之后,哽咽了。 此時此刻,他又想起了誰? 他平靜了片刻,最后一段起: “想起當年落樓院 得遇公子配良緣……” “好!” 視頻的最后,是大叔的工友們瘋狂叫好的聲音。 以及滿屏彈幕,刷滿了的“好”。 第666章 想要戰斗一下為什么那么難? 網絡上,翻唱這首歌的,并不只是這位在宿舍里的工裝大叔。 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子,抱著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輕輕地哼唱著: “三尺戲臺兩錢粉墨 唱著悲歡離合日日夜夜 我搬著小板凳臺下坐 等著回家等你牽著我……” 唱著唱著,那還在嚎哭的嬰兒,慢慢不哭了。 女子伸出手去,點了點嬰兒的小鼻子…… “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宅前……” 女子越唱越開心,越唱越大聲,抱著嬰兒走起了臺步,她懷里,嬰兒正等著一雙驚奇的眼睛看著她。 下一個視頻,一名小jiejie正在對著視頻錄抖音,突然聽到廚房里傳來了一陣歌聲。 “言說蘇三把命斷,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 “唉?我媽在唱戲!我媽在唱戲!”小jiejie轉身,向廚房的方向跑了過去。 然后就看到一位頭發花白的阿姨,站在燈光昏黃的廚房里,特別好聽的戲曲之后,主歌又響起:“紅木箱鑲花鏡奶奶的梳妝盒,黑白照片里悄悄藏著俊俏小伙……” “我媽和我爸都是票友,那時候認識的,我爸走了之后,她再也沒唱過了……嗚嗚嗚……” 小jiejie突然捂住了嘴。 歌聲在繼續,時斷時續,伴隨著刷碗的聲音,鍋碗瓢盆的聲音,突然聲音哽咽,是喘息和拭淚的聲音。 下一個視頻,在ktv里,一個胖胖的阿姨,一曲《青衣》,技驚四座,卻唱哭了自己…… 《少年·306》上線不過短短幾天的時間,卻已經憑借其優秀的質量和走心的歌詞,風靡大江南北。 而詞曲作者的黃元平,也成了炙手可熱的樂壇新人,很多人都找他約歌。 不過他全部推掉了。 “《青絲》這種歌,是我一輩子可能就只能寫出來這么一首的,我暫時真的什么也寫不出來了,我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要急于賺錢,而是提升自己……” 黃元平的坦誠,也贏得了許多人的好評。 紛紛稱贊,難怪是谷小白看上的詞曲創作人! 對《少年·306》這張專輯來說,《青衣》這首歌,也是非常特別而重要的存在。 甚至可以說,因為《青衣》這首歌,整個專輯,也變得更加完整了。 《少年·306》的整張專輯里,大多都歡快、青春、流行,甚至還有點魔性。 hiphop、說唱、古風……都是現在流行的東西。 一首歌里只有流行沒有態度,可能會很火。 但是卻不會有音樂性上的突破,不會得到頂級的專業音樂人的尊敬,也得不到頂級的業內獎項。 換句話說,這種音樂或許很流行,很有傳唱度,但在業內卻得不到尊重。 雖然谷小白本身的才華和實力毋庸置疑,不用用《少年·306》這張專輯來展現態度,而所有的人都知道,《少年·306》這張專輯,就是一群少年,一邊玩一邊做出來的。 它的詞曲創作人,加起來平均年齡還不到20歲! 它是一張真真正正的“少年”專輯! 但它還是非常優秀。 對谷小白和306的人來說,不容許自己不優秀。 憑借《青衣》和《一百天》兩首歌,一舉將整張專輯的藝術格調拉高到了頂級。 兩首歌一東一西,一中一洋,一首以西洋樂做中國風,一首以人聲口哨做西洋樂。 而且,都如此的好聽! 有了這兩首歌的首?!渡倌辍?06》,真的是這幾年來罕見的,兼顧了流行和藝術性的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