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而且也不只是谷小白的演出,現在地域上劃分的西北地區,其實包括了古都長安,從秦朝開始,很長時間都是政治與經濟中心,地下隨便挖一挖,就是滿地的珍寶,西北歷史學會當然也不是吃干飯的,他們能拿的出手的成就也很多,這次出場的就有鐘磬禮樂、漢代歌舞、唐朝樂舞等等十多個音樂史研究相關的節目。 這些節目編排、演出的要么是商演團隊、要么是學校藝術團體,在節目編排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接受過歷史學會的指導,歷史學會的面子還是要賣的。很多本來有了其他的商演活動,不想來參演的團隊,在聽說是要和谷小白同臺演出之后,很多也推了其他的商演,直接跑來了。 沒辦法,和谷小白同臺演出,這對一些商演團隊來說,也是一種誘惑,畢竟有谷小白就有曝光量。 而且,日后再出去商演的話,說一句“我們和谷小白同臺演出”過,也算是提升逼格,甚至可以提高出場費的。 此時此刻,舞臺上正在表演的,就是漢代歌舞,幾名女子穿著改良過后的漢服舞服,步不盈尺,卻腳下生風,長袖舞動,若行云流水。 中國自古就有“長袖善舞”的說法,而據說趙飛燕可以作掌上之舞,可見漢舞之輕盈柔美,舞臺上的女子似乎便是如此,臺下的人看得屏息靜氣,似乎生怕多呼一口氣,就能把人給吹走了似的。 等到一曲終了,舞臺下掌聲雷動。 前面,幾名歷史學會的老人轉過頭去看著臺下鼓掌吶喊學子們,欣慰的笑了。 許多年來,隨著各種文化的入侵,以及各種傳承的斷代,現代的孩子們早就已經忘記了,其實漢族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而那些古代的歌舞,想要重新復活甚至傳承下去,就不能故步自封,必須改良!改良!改良! 不適應現代的審美,就只會被無情拋棄,不因為你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又或者有過尊貴的地位,就會被網開一面。 不會。 中國的音樂史上,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就是某種輝煌的藝術,會在鼎盛時期瞬間斷絕的大斷代。 而且這樣的大斷代,還有足足三次之多。 第一次是先秦時期的鐘磬音樂到了漢代幾乎瞬息斷絕;而后的宋詞、元曲,也幾乎是在最鼎盛時期,戛然而止。 自古以來,中國人似乎就對舊的音樂,棄如敝履,一旦放棄,就再不回頭。 而這些故紙堆里扒出來的東西,想要再次贏的現代人的喜愛,哪里有那么簡單? 這個時代,它們要和全世界的各種藝術相競爭! 若它要固執地保持原貌,憑什么能和已經高度發達、高度融合的各種音樂競爭? 正在臺下的歷史學家們一邊感慨,一邊欣慰時,主持人上臺報幕: “下面請大家欣賞古樂器配器版《駿馬謠》,演唱者谷小白,演奏者谷小白、秦川、東原大學民樂團等……” 這是一次頗為嚴肅的演出,主持人上臺真的只是報幕而已。 舞臺之下,觀眾們齊聲歡呼。 小白終于上場了! 聽著那瞬間又響了一個數量級的歡呼,以及瞬間舉起來的無數手機,坐在前排的眾人,第一次真正現場感受到了,谷小白的影響力。 第264章 再唱《駿馬謠》 報幕之后,舞臺上的燈光又暗了下來。 隨后,黑暗中有笛聲響起,空曠幽遠的笛聲,似乎從遼闊的草原之上吹來,從荒寂的曠野之上吹來,從浩瀚的沙漠之上吹來。 曲調舒緩悠長,就像是一汪溪水,在潺潺流淌。 舞臺上的燈光亮起,投射在舞臺一側,秦川靜靜站在那里,忘情地吹著笛子。 他是谷小白請來幫忙的,這首《駿馬謠》,本來就是他們兩個人在臺上合作完成的。 而他也是西北人,此時站在臺上,心中其實難免有一絲絲的激動。 我終于也可以為西北地區做一些什么,貢獻一點微薄的力量。 但此時此刻,演出開始,他的心神全部收了回來,穩穩吹奏著笛子。 在他的身后,十多名和他一起來的東原大學民樂團的成員,彈奏著各種樂器,烘托著如水的笛音。 “師父!”臺下有稀稀拉拉的歡呼聲,這個梗到現在還在流傳。 不過,大部分人都沒有開口,而是靜靜看著臺上的秦川。 聽著他的笛曲。 這個暑假過去了,秦川黑了、瘦了。 但是也變得成熟了。 前段時間,他帶著靜學姐回到了自己的家,讓她和父母、meimei見了一面,完成了他好幾年來的夙愿。 而他,也開始和靜學姐商量如何構建一個家庭,如何共同走下去。 這讓現在的秦川學長,看起來再不是一個男孩,而是一個男人。 笛聲之后,童聲的朗誦響起: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br> 《白馬篇》! 在朗誦聲響起的剎那,在場的所有人,都有一種頭皮發麻,過電的感覺。 清幽的笛子,童聲的念誦,民樂的烘托,以及安靜的現場。 一種難言的氛圍在聚集。 舞臺另外一側,燈光也亮了起來。 從一開始昏暗的光暈,慢慢變亮、變大。 照射在一排身穿校服的小男孩小女孩身上。 他們的年齡小的只有六七歲,大的大概十左右歲,正看著前方,認真的朗誦著。 看得出來,他們還有點緊張,畢竟這只是一群從來沒有上過臺的孩子,更何況是這么大的舞臺。 但此時,他們每個人臉上都滿是認真。 當前八句念完之后,舞臺中央的燈光終于亮起。 一身白衣的谷小白,坐在舞臺正中的吧凳上。 “你是駿馬喲 龍骨俊喲 腳下如風喲 風似夢~” 谷小白的聲音穩定、輕柔、似是淺斟低唱。 在他的背后,出現了一張張的照片,有的是在田地里玩耍,有的是在臟兮兮黑漆漆的房間里洗衣服,有的是在病榻前照顧父母,有的是背著背簍,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這是十年前,東原大學支教團的老師們家訪時,拍下的山中縣的孩子們的照片。 上次谷小白唱《駿馬謠》,是唱給支教的小蘇師兄的。 而現在,谷小白也來到了小蘇師兄支教的地方,親眼看到了這里的變化,看到了他們的成果,再次唱《駿馬謠》,他其實是想要唱給這些孩子們的。 所以,上一次的《駿馬謠》是送別,是離愁,是君去遠方的祝福。 而這一次,谷小白想要唱的,是成長,是變化,是希望,是未來。 他的背后,隨著他的歌詞,也在變化著照片。 畫面變成了在學校里,孩子們在cao場上奔跑,在教室里學習,在天臺上眺望。 舞臺一側,當谷小白的聲音響起時,秦川的笛聲就慢慢淡了下來,此時他低下頭去,從腳下的箱子里,抽出來了一個吹管樂器,像是持簫一樣持在手中,另外一種音色的聲音響起。 大屏幕上,屏幕的邊緣,在孩子們變幻的照片之外,出現了一個樂器的圖片,和簡單的說明文字: “《釋名·釋樂器》曰:‘篪,啼也,聲從孔出,如嬰兒啼聲也?!?/br> “周制篪,吹口在上,有底,五個指孔在左側,近末端另有一大孔?!?/br> 此時秦川演奏的,就是周制的篪,所有的吹管樂器,演奏方式都是大同小異,一通百通。 旁邊,另外一名民樂團的成員站了起來,捧著一只古塤。 “伯氏吹塤,仲氏吹篪?!笔恰对娊洝分械脑~句,兩種空靈的樂器,彼此糾纏。 谷小白的聲音,就像是這空靈之中的焦點,將整個樂隊,所有的配器,都聚在一起。 唱完一段,谷小白也低頭,從腳邊抽出來了另外一根樂器,橫在唇邊。 “南朝制篪:‘篪,以竹為之,六孔,一孔上出,名翹,橫吹之?!保ㄗⅲ?/br> 宛若巴烏的聲音響起,更醇厚,更凝聚。 兩種篪的更替,宛若時光的流轉,一眨眼,就已經是千年。 而谷小白的身旁,合唱團那里,燈光再次亮起。 但這次,燈光卻是照在了第二排。 一群少年少女站在那里,他們的年齡已經在十歲以上,開始進入了變聲期,卻也有了一點點的雄壯。 朗誦聲起。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br> 身后的大屏幕上,照片還在變幻,變成了運動健兒在運動場上舉起獎牌,變成數學競賽獲獎,激動地捧著獎杯…… 隨后,谷小白的歌聲又起: “人間的路喲 三丈寬喲 心中無路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