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黃元平就讀的學校,不過是一個職業技術學院,大二結束之后,基本上就要離校去實習了。 而黃元平已經大二暑假,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而《放歌街頭》的第一期,上周末已經播出了,收視率據說不錯,有很多街頭賣唱的人,其實實力還不錯,修完音之后還能聽。而且有些人有故事,有些人有熱情,這種完全草根的演出,給人了完全不同的體驗。 當然,重頭戲是足足十五分鐘的,306賣唱團在現場表演《左手指月》的畫面。 很多人完全是沖著谷小白和石導與306賣唱團的隔空互動去的。 黃元平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看了《放歌街頭》的節目兩遍,卻沒有在里面看到哪怕一幀自己的畫面。 然后失望到想哭。 果然,我們還是太弱了嗎? 那之后,黃元平曾經一度想要放棄,但他還是決定再堅持下去。 至少,他們還沒有被淘汰。 于是找爺爺繼續練聲,練習《少年行》,練吉他……但父母,并不是特別支持。 “我和你媽也商量過了,如果這比賽你真能贏,我們就不再多說什么了,如果你比賽贏不了,就乖乖回來打工實習,也別去賣唱啥的了,丟人?!?/br> 黃元平想要問,賣唱哪里丟人了?在車間流水線上打工就高貴? 你打工了一輩子,失業了幾次?全家不也就是掙扎在溫飽上? 但是他說不出來。 所以他什么也沒說,站起來,出門了。 晚上,集合了小伙伴的黃元平,又來到了熟悉的東方廣場。 今天是《放歌街頭》的battle賽。 所有從出圈賽里出圈的選手,將會抽簽兩兩對戰,然后二選一。 battle戰將會進行三輪,每次地點都是抽簽抽出來的,和其他隨機兩隊在同一個現場,盡可能抹除不同地點、不同日期的狀態影響,battle勝利的隊伍,才能進入后續的賽程。 今天是黃元平三個人的第二輪battle。 他們不但要和身邊的兩個對手搶人氣,還要和不知道在哪里賣唱的battle對象爭積分。 但黃元平狀態并不好。 連續的高強度比賽,第一次參加綜藝節目的緊張,以及和父親的爭執,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高鐵上睡了一覺,黃元平發現自己感冒了。 今天這一場,前一個小時幾乎都是黃元平的兩個同伴在撐著。 黃元平一直在養精蓄銳,等待放大招。 他們專門改編了的《少年行》。 眼看到了晚上人最多的時候,黃元平站到了主唱的位置。 “大家好,下面我為大家唱一首《少年行》?!?/br> 臺下傳來了微小的歡呼聲,并不熱烈。 但是黃元平已經很滿意了,他甚至還有愧疚感。 就算是只有這寥寥的數人,也是專門為了他而來的。 這些人,是之前看過直播的吧。 也有人,將他們唱的《少年行》傳到網絡上,幫他們收獲了一點點的粉絲。 在一波庸俗煙嗓喊麥中間,黃元平結合了戲曲唱法的《少年行》,像是一股清流,受到一些人的好評,還有人到他們的微博下面留言支持他們。 但他們今天狀態并不好,沒辦法給這些人,呈現出自己最高的水準。 “抱歉,這兩天的比賽強度太高了,我的嗓子狀態不太好,但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唱好這首歌?!?/br> 黃元平開唱《少年行》,但唱了幾句,就不得不降調。 和第一天比起來,人群的反應并不怎么熱烈,很多人都離開了,移動向了其他的兩個賣唱隊伍。 人群漸漸稀疏起來,站在人群后面的一名中年人,向旁邊躲了躲,藏到了一名高壯的觀眾后面。 他的手里,捏著五張紅紅的票子,卻不知道該不該上前,去投進那琴箱里。 對面傳來了《流浪記》的聲音,又有人放大招了。 人群越來越稀少,黃元平唱著唱著,突然很想哭,或許自己一輩子,都該在流水線上,在工廠里,或許自己就不該去賣唱,不該去參加這比賽。 他從小到大,都沒怎么反抗過父母,這是他第一次自己想要去做什么事。 其實他并沒有什么夢想。 出身城鄉結合部,卻沒有成為拆遷戶。 學習不好腦袋笨,只能去上職業學院。 沒有專業學過音樂,吉他也練了沒幾年,唱歌也不專業,第一次賣唱,都緊張的快尿了,唱完之后,連一個停下腳步的人都沒有。 越長大,就越覺得自己渺小。 像是一個螻蟻。 這樣的他,從來沒有夢想,他真的只是不想和自己的父輩一樣,一輩子做著連機器都能做的工作,然后靜靜等著機器取代自己。 但恐怕到此為止了。 …… “師傅,前面請停一下,我們從這里下車?!?/br> 306的四個人從路口下了車,才發現現場和他們想象的不同。 “是《放歌街頭》?他們的這節目,搞得還蠻有聲有色嘛?!蓖鹾b訝然。 “那我們還蹭不蹭了?”周先庭猶豫,“他們這是在比賽吧?!?/br> “當然要蹭了?!蓖鹾b道,“他們這是在街頭賣唱,沒有人蹭攤,那還叫什么賣唱對不對?” 所謂蹭攤,就是賣唱的時候,經常會有路過的小哥哥小jiejie跑過來要求自己也唱一首。 而且,經常會遇到高手,比賣唱的唱的還好。 很多賣唱過的音樂愛好者,到了外地,見到有人賣唱,也經常會技癢跑去蹭攤賣唱。 這本來就是賣唱中,再普通不過的場景。 是賣唱者之間最熟悉的交流方式。 “再說了,我猜那位石大叔,知道我們要來蹭攤,笑都要笑瘋了?!?/br> 也對。 “蹭哪個?”谷小白左右看看,在場有三支樂隊在唱歌。 就在此時,《少年行》的聲音響起。 還用說蹭哪個嗎? “這么有品位,就這個了!”王海俠伸手一指。 幾個人走進去,靜靜聽完一曲,禮貌請求:“您好,請問能不能蹭個攤?我們也想唱一首?!?/br> 旁邊,一名工作人員呆滯半晌,拿出手機:“石導,快來東方廣場!出大事了!” 第184章 谷小白又有了新歌 “啊啊啊啊??!” 東城,付函的別墅里,又是一聲慘叫傳來。 付函使把手中的吉他丟在沙發上,使勁地撓著腦袋。 “這是又怎么了?”風和從手機上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 “寫不出來,寫不出來??!”付函把自己的腦袋撓得像雞窩,“怎么寫都不對!” 風和無奈地搖搖頭,音樂人嘛,總是從一個瓶頸,掉入另外一個瓶頸。 天天喊著瓶頸并不奇怪。 但是最近付函的瓶頸,實在是太多了一些。 經常被瓶頸卡住,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水平下降了,江郎才盡。 一個是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 付函是后者。 在這個越來越多單曲,越來越少人做專輯,也越來越少人將一張專輯從頭聽到尾的時代,付函依然在認真地做著專輯。 每一首歌的位置、每一首歌的意義,每一首歌的風格,都經過了精心排列。 一張專輯,就像是一場電影,一出音樂劇,有序曲,有起承,有高潮,有轉合,有尾聲。 在付函的新專輯里,《燕燕》就是這個高潮。 但是真正將整首專輯錄到差不多時,付函卻發現,這張專輯,似乎有些不完整。 這首精心編排,格局超大的《燕燕》,像是畫了一個問號,問出來一個問題。 卻沒有給出回答。 付函想要寫一首能夠與之匹配的歌曲,放在自己的專輯結尾處。 但是無論怎么寫都不對。 再怎么簡化結構,都沒有那種質樸直白的感覺,再怎么編織旋律線,都缺少那種打動人心的效果。 寫出來的幾段旋律,都不過是《燕燕》拙劣的翻版而已。 這種感覺,讓付函痛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