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事實確實如此,自打虞凝霜到了那小廚房,向來生活輕儉、不重口腹之欲的劉太后,也忽然體會到了“由儉入奢易”的滋味。 身邊有這樣一位烹調高手,只要一句話的事兒,她就會送來無比精巧、新奇的吃食——這樣的誘惑,確實很難忍住。 慈寧殿的小廚房,自建成以來還沒有這么忙碌過。 虞凝霜正處于靈感爆棚、研究新菜的階段,因此往劉太后前呈獻試菜的頻率亦算是很勤。 饒是如此,劉太后仍然每隔二、三日就主動令虞凝霜做一兩味吃食,都是之前品嘗過的,比如龍睛清風飯、南瓜鮮蝦奶油湯等…… 大概是真心喜歡,于是才又加泛索。 另外,劉太后也會不時差宮人給帝后、皇孫們送去,以示掛念。 除此以外,還會給齊郡王趙循送去。 趙循年少離京,在這汴京并沒有王府。他已成年,也不可住在禁宮之中,于是此番回京便一直住在官驛之中。 虞凝霜是親緣厚重、家庭和睦的有福之人,因此知齊郡王這樣境況,本來還為此唏噓了一番。 她心想,因為父母偏愛造成兄弟鬩墻,齊郡王雖幼時受寵,然而如今卻沒有一個正經的家可回,在京如同過客。 可是,在虞凝霜知道就算住官驛,齊郡王身邊也有原本的隨從十人,外加內庭派出去的二十人服侍一應衣食起居;所用一盞一碟、一燈一燭也皆是內物庫撥出的珍品之時; 在僅僅因為齊郡王向劉太后謝恩時,多夸了虞凝霜做的那道牡丹燕菜一句,她就要花四個時辰再做一回給對方送去之時…… 虞凝霜就恨不得再打自己兩個嘴巴,惡狠狠警告自己再心疼這些人,她就是豬! 成天拱在泥地里、混沌無知的蠢豬! 明日就要被宰殺,寸骨寸rou全被人敲碎了、吸干了,吃得干干凈凈的倒霉豬! 她真是受夠這些龍子鳳孫了! 具體來說,小公主趙妙嘉一個人,就夠她喝一壺的。 距離那出“橙子果凍風波”已經過去大半月,虞凝霜本來以為鄭淑妃必然對她不喜,斷不會再讓女兒與她來往。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那之后趙妙嘉又有三次請虞凝霜往照鸞閣去,教她制作點心。 且每一回鄭淑妃都在場。 程序上和第一回 相同,即是虞凝霜和趙妙嘉做了點心,待到夕食時光,便請鄭淑妃來品嘗。 虞凝霜是真的不想去。 奈何劉太后早撂下了話,皇子皇女們的要求甚至要優先于她在慈寧殿的活計,虞凝霜只得聽從。 好在,鄭淑妃沒有再像第一回 那樣咄咄逼人,她似乎稍微習慣了虞凝霜的存在,并也將她歸為視若無物的虛空,不與她說話,甚至不看她一眼。 因此虞凝霜才能有余裕,更好地觀察觀察這位喜怒不定的宮妃。 而后虞凝霜心驚地發現,鄭淑妃應該是有精神方面的問題。 她的言行舉止乍看之下缺少邏輯,混亂而細碎,然而只要稍加分析,就知道它們都是根植于一條非常堅定、非常執拗的信念。 而這,正是精神病人的明顯特質。 鄭淑妃的信念顯而易見,那就是趙律對她們母女的寵愛和重視。 因此,母女二人的一切都要為了這個目的而服務。 當趙妙嘉的所作所為有益于這個目的,那鄭淑妃就是最美麗溫柔的母親。 如若不然,她便苛責嚴厲到不可理喻。 想明白這一點,虞凝霜卻是忽然有些后怕。若是一個有正常思考能力的宮妃,那無論如何是不會對她這樣正式的女官下狠手的。 然而鄭淑妃若是有精神疾病,那就另當別論了。 ……誰知道她會做出什么事情來。 于是,虞凝霜趕緊收起了那些借古今的諷刺、忍無可忍的回嘴,面對這一對母女時,爭取只做那沒有感情的做菜機器。 她今日教趙妙嘉的,是一道“櫻桃鵝肝”。(1) 好吧……其實因為天生的倔脾氣,虞凝霜還是無法完全對鄭淑妃的挑釁置之不理的。 對方既然曾嘲諷她那橙子果凍太過簡單、失了水準,那虞凝霜必然要做出更復雜精巧的水果擬態點心。 算是她隱蔽的反擊。 虞凝霜之前已經和小公主說好,說和她玩一個游戲:先別告訴母妃今日她做的是哪樣糕點。 這樣吃到時,才能給她全然的驚喜。 反正她們不說,鄭淑妃也不會多問一句。 凡是有益于鄭淑妃之事,趙妙嘉也會欣然答應下來。 虞凝霜知道,這小家伙也是有些不對勁的。只是她的癥結和鄭淑妃又有所不同。 在小公主的世界中,只有母親才是重要的,她其實不太在乎父親。 所以,趙妙嘉會花費掉本來該為父親練字的時間去為母親制作點心。 只可惜,最后只會迎來母親的訓斥。 明明是至親的母女,兩心卻不能相映,變成了互相折磨。 虞凝霜在一旁看著,只覺得真是造孽。 至于那罪魁禍首,當然是始終美美隱身的官家趙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