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難免焦躁地,虞凝霜對鏡理了理鬢發。 沒人有資格責怪她過于謹慎、過于敏感。 在這世道中,無論女子多么謹慎、多么敏感都不為過。 在她身后,兩個小宮娥仍在欣喜地討論不休。 她們的身影,忽然和數月之前,太常寺里那一群背后說道她的小女官們重疊在一起。 虞凝霜忽然心驚。 ……那些小宮女們其實沒有說錯。 不過十幾歲的小姑娘,為何會說那樣的話? 自然是因為聽別人說過,甚至就是對她們說的。 自然是因為她們所說是曾發生過的、是可能發生的,甚至是世人默認會發生的。 短短一天不到的時間里,這已經是虞凝霜第二次反省己身的天真。 她竟還沒那些小女官們看得透徹——只要入了宮,她就處在絕對的、近距離的皇權控制之下。 縱然名義上她是外朝臣,可是對于天子來說,她仍首先是一個女子。 這套羅衣就說明了一切。 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這就是他看待虞凝霜的方式。 不需裝模作樣地自謙,虞凝霜向來是知道自己長得好的。 這些年她以此為武器,小心翼翼地謀奪利益。 如果這一柄雙面劍,終有一日會傷了她自己…… 那現在,就是最有可能的時機。 虞凝霜在心中嘆氣,順道回絕了小宮娥們勸她現在就穿著新官服去見太后娘娘的提議。 “此乃御賜之物,豈能輕率對待?貞兒,小晴,你們且將這套官服熨燙熏香,我要擇一個吉日才會換上?!?/br> “娘子說得是?!?/br> 兩個小宮娥忙不迭地答應。 她們最喜歡為虞凝霜做這些繁瑣之事,仿佛將她打扮成女官中最光彩奪目的存在,便也是她們存在的意義。 虞凝霜最后看一眼歡樂的二人和那官服,避之不及地疾步出了寢房。 *——*——* 萬幸,太后此番召見的理由,和虞凝霜那隱約的不祥預感沒有關系,而是有一件大事要交給她。 “官家孝悌無雙,今秋要為哀家的壽辰舉辦宮宴,此事你可知曉?” 虞凝霜答“是”,如實回答曾聽凌玉章提起過。 這樣可能與己有關的大事被提及,虞凝霜卻是神色如常。 劉太后見了,更加看重其沉穩,可堪大任。 她點點頭,繼續道,“君臣和悅,自當推恩天下。此次不止有宮宴,還要往民間賜酺五日?!?/br> 賜酺五日? 這虞凝霜倒是沒聽說過,于是凝神聆聽。 帝王向臣下、百姓賜宴或是食物,統稱為“賜酺”。 本朝賜酺之風盛行,其源始于太宗。早在雍熙元年十二月,太宗便下詔賜酺三日,以示天下太平。 往后,歷代君王皆效仿之,且將此恩典發揚光大。 比如單單真宗一朝,賜酺次數就遠超二十次,且經常是長達五日的大型賜酺。 并不是說常舉辦賜酺的,便是真正理解君民同樂之重的賢君。 說到底,這也是只“祿賞”中的一環,用以收買天下人心。 但起碼,本朝的皇帝是愿意為此費些功夫的。 比如正月元宵皇帝親自坐于城門,幾乎是以面對面的方式,用金杯賜酒于平民百姓之事,除了本朝還真不多見。(1) 與先人相比,趙律倒是不那么熱衷于賜酺。只在即位時、皇子降生時,還有兩次改元時舉辦過。 正因為如此,這一次的賜酺才顯得尤其稀罕和緊要。 虞凝霜大概預測到劉太后接下來要說的話了。 對方可能以為她是靠著穩重的性格、出色的涵養才沒有喜形于色。 然而實際上,虞凝霜心中真的是毫無波瀾。 就算是即將參與到太后壽宴賜酺這樣的盛事當中; 就算名聲傳揚、姓字顯耀的結果已經可以預料; 就算cao辦這一場宴席的油水,滾滾不可計量…… 虞凝霜仍是高興不起來。 躬身細思,自入宮來,她經歷了太常寺的宮規摧殘、翰林司的人事爭斗、各司局的刁難搗亂,最開始志得意滿的一腔熱血漸漸涼了下去。 虞凝霜一直努力在調整自己去適應,一如她過去十九年間始終做的那樣。 被調到這慈寧殿時,她也是心懷期待,想著在太后身邊必然能見到世面,出人頭地。 如今機會終于來了。 虞凝霜卻忽然沒了興趣。 哪怕提前一日得知這個消息,虞凝霜的反應也會是真心的開懷。 可自從昨日經歷了那一場盡顯天家威儀的家宴,她越發覺得此處絕不可久留。 虞凝霜在心中嘆氣。 想當初,玉章姐勸她入宮時說的是“躲個一年半載,頂多三年五載”。 時光飛逝,轉眼也要半年了,也不知何時才能出宮。 這金她可鍍夠了,再鍍……就要被鍍化,融在這口爍金guntang的熔爐之中了。 說起來,她入宮是為了躲避嚴鑠的糾纏,可現在嚴鑠…… 虞凝霜靈光一閃,恍然大悟。 可現在嚴鑠追到宮里來了,那她再出宮,豈不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