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書迷正在閱讀:世子給我當馬夫[重生]、汴京冷飲鋪[美食]、我在無限游戲偽裝花瓶、位面:放棄繼承家產后,我賺翻了、別叫我歌神、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至于他手底下的人聽小十一的? 這還算事嗎,反正之前也不見得聽他的。 只要衣食無憂,他的銀錢還在就行。 紀岱自然不會拒絕,他道:若來的話,只怕屺王府太小,要委屈一家子。 四王爺也覺得屺王府確實不大,主要外院全都分出去了。 但這種時候,還管這些。 在識時務方面,四王爺還是很厲害的。 四王爺的家眷也被接過來,他封地的官員大概知道怎么回事。 但竟然有種松口氣的感覺。 亂世之中,兩地抱團,總是好的。 一直等到一月底,汴京跟東南五王那邊,果然吵的有來有回。 一月底,五王終于忍無可忍,說自己連母妃的遺骸都看不到,實在無需再忍,決定舉兵。 皇上那邊說的也簡單。 不是不讓你見,這是太妃,要葬在皇陵的,要見的話,請來汴京。 若真去了,五王絕對有來無回。 事情朝著紀岱猜測的方向飛奔。 就連七王節節敗退的消息,都不那么起眼。 每每打起來,七王爺都想回京城,手底下的兵將自然也差不多。 而三王那邊,若不打是會被砍頭的。 所以過了正月十五,三王的兵便動身了。 對皇上來說,最壞的結果果然出現。 三王跟五萬已經發了聯合檄文。 告知天下,不是他們不好,實在是皇上逼人太甚。 還把故去的二王爺,六王爺拿出來。 最后又帶了一句,十一王爺也是纏綿病榻,說不定也是皇上的做的。 最后一句讓皇上對屺王投去懷疑的目光。 但這種時候,也不能過多懷疑,只能把心思藏起來。 三王那邊又散播了謠言,說自己不打四王爺,也是因為早就達成協議。 否則他干嘛直接掉頭。 這些半真半假的消息,讓汴京那邊吵個不停。 在汴京看來,他們簡直腹背受敵,天下都要反了。 但這時候,四王跟十一王發去信函,表示自己的忠心。 這封信函并未完全取得皇上的信任,可好歹能安心。 七王還在外面打仗,他在苦苦求援。 他打一個三哥都費勁,現在又來一個五哥。 真的受不了了。 他真的想回汴京,大哥那邊說不通,母后那邊又做不了主。 太難了。 皇上這個時候肯定不會讓他弟弟回來,只能調派兵力。 中央軍是守衛他的安全,不好調派。 但這個時候抽調其他兄弟們的兵將,又覺得不安全。 思來想去,還是手頭的八九十三個兄弟的兵力可用。 誰讓他們在自己手里。 紀岱看著局勢變化,微微搖頭。 身邊巫新祿跟陶文也在皺眉。 就連后面跟上來的梁無憂也覺得皇上做事實在荒唐。 梁無憂為涼州的知府,但最近一直在屺王城。 那邊有他爹梁不同就行,自己覺得這里或許有軍功可拿。 但是就算要出去,也要找個合適的時間。 像皇上那種安排就不信。 三王五王是造反,必然賣力。 其他王爺只是防衛,手下心也不齊。 八九十王爺人都在皇上手里,手底下的兵將怎么又會真的賣力。 太多疑了。紀岱道,也太小心了。 這都是兵家大忌。 皇上全犯了。 估計他也沒想到,事情會到這一步。 畢竟去年看著還好好的,五王爺馬上歸順,就一個三王爺在鬧事。 現在告訴他,別想了,天下已經大亂。 梁無憂上前一步:皇上什么時候會派我們平亂? 紀岱道:快了。 等吃一個大敗仗的時候。 梁無憂深深看了屺王一眼,又道:那您什么時候動手。 這話問的有些直白,但細聽好像又沒什么。 是梁無憂的一個試探。 天下大亂了。 您要做什么。 是幫皇上,還是幫其他王爺。 還是有第三個選項。 梁無憂遲遲不回涼州,為的就是這個答案。 紀岱看了看他,竟然未打啞謎,指了指他外面正在春耕的農人跟土地。 明年的春天,承凌國都會按時春耕。 明年春天?! 你確定? 第 95 章 第95章 承凌國明年春不春耕, 梁無憂不知道。 但今年承凌國的春耕恐怕是要耽誤。 所以在各地都在等待四王爺,十一王爺回信,站隊哪邊的時候。 屺王回的信件, 竟然是跟各位兄弟們說。 馬上春耕,打仗還是停停吧,若不春耕,秋日如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