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書迷正在閱讀:世子給我當馬夫[重生]、汴京冷飲鋪[美食]、我在無限游戲偽裝花瓶、位面:放棄繼承家產后,我賺翻了、別叫我歌神、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是這是可以直接說的嗎?!?/br> 【不是, 你怎么直接說了啊?!?/br> 【對啊,我們都是不敢的?!?/br> 【我們之前明示暗示那么久, 怎么就變了啊?!?/br> 【我悟了,一定要直說才行?!?/br> 紀岱穩穩坐下,看著外面的夜色, 這才道:陶文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 陶文當然知道,他甚至早早就這么想了。 原本還只是想法,但到了秦州,看到屺王的實力之后, 心里的想法愈演愈烈。 之后沒有表現出來, 也只是因為西北的日子實在是舒服。 不僅他這么認為,他父親,祖父也在西北過的極好。 除了偶爾會思念家鄉以外, 其他哪點不比以前好? 既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還能展現自己的才華。 這對一個讀書人來說, 就是最好的地方。 跟汴京比? 他們都不想提。 那邊哪點都比不上秦州。 所以陶文早就想過。 但這話似乎不好說,他也不是屺王信任的手下, 說多了,只怕會讓屺王誤會他的用意。 直到去年開始,屺王到涼州都帶著他,很多事也并不避諱。 加上今年華城人暗暗商量的事,讓陶文心里有了打算。 其實在秦州第二官學里,跟華城人關系好的學生們,也聽說華城人的想法。 消息到陶文耳朵里,心臟跳的極快。 對他來說,這是最好的機會。 不管屺王如何打算,他都能借這個機會表明自己的態度,然后堅定不移的站在屺王身后。 他爹,他祖父是不會這么做。 但他會啊。 抱著高風亮節,最后呢? 還不是被皇上趕出汴京。 出汴京之前受到的羞辱,他這輩子都不會忘。 畢竟在事發之前,還有很長時間的查證,他們家被翻個底朝天,兄弟姊妹全都入獄。 要不是有陶家在汴京的人脈,允許女子一起跟著流放,他的姐妹妻子下場只會更慘。 加上他眼睜睜看著他爹,祖父被那□□臣羞辱,踐踏他們的理想尊嚴,比殺了他們還可惡。 說句不好聽的,若不是流放到秦州,他們一家的命早就沒了,更別說現在的日子。 這些話他爹雖然不說,可陶文怎么會不明白。 作為現在陶家的長子長孫,他必須做出正確的選擇。 那就是專心投靠屺王,為陶家搏出一個前程。 現在看來,屺王似乎并不反對他的做法。 不過屺王是不是太冷靜了,自己這么說,簡直大逆不道,他卻如此淡定。 等會。 屺王的想法? 不會是? 陶文睜大眼睛,被彈幕提醒的陳景林也睜大眼睛。 身邊其他人也反應過來。 屺王的意思是? 【??????所以屺王不是沒有收到暗示,就是的覺得大家說的太隱晦了?】 【屺王:誰給我戴上的帽子,誰給我披上的龍袍?】 【笑死,屺王就在等大家給臺階?。。?!】 【我錯過什么了嗎,為什么屺王突然同意啊?!?/br> 【這么看根本不是突然同意,是屺王早就在考慮,但是大家不提了,或者說的太委婉?!?/br> 【確實,咱們不能讓屺王自己說,他想造反吧?!?/br>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 【還是陶文本地人,知道情況啊?!?/br> 紀岱坐穩,其他人卻坐不住了。 屺王真的有那個打算? 若真的如此,那他們做什么選擇還用說嗎? 肯定支持屺王啊,根本不會有第二個選擇! 陶文激動道:罪臣,罪臣當然知道在說什么! 他雖然管著秦州第二官學,但實際上還是罪臣的身份,所以這么自稱沒問題。 紀岱聽此,順勢道:在西北十地,便不用說什么罪臣。本王看來,陶家不僅無罪,還有功。 至于什么功,那就不說了。 大家心里明白就好。 什么剛正不阿,不畏強權上奏,什么被陷害的忠良。 自己隨便選一個就是。 陶文聽此,更是激動。 他就知道! 屺王明白他的意思! 他們陶家是忠良! 無罪! @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陶文立刻道:多謝屺王殿下,下官真是無任感激。 彈幕都被眼前的一幕繞進去了。 他們都在說什么啊。 怎么就不是罪臣,怎么一會罪臣,一會下官的。 明明只說了兩句,為什么有種聽不明白,并且腦子不夠用的感覺啊。 【讓開讓開,我來分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