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書迷正在閱讀:世子給我當馬夫[重生]、汴京冷飲鋪[美食]、我在無限游戲偽裝花瓶、位面:放棄繼承家產后,我賺翻了、別叫我歌神、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在益州打出名氣,去秦州售賣? 怪不得敢在益州這么鬧,官員也不怕得罪,是早就想走了。 甲泉說的當然是:這次已經得罪了州長夫人娘家,我們哪敢繼續開店,還是秦州好啊,秦州那邊至少有碼頭守則,誰都不敢作亂。 碼頭守則是什么?@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這個東西,雖然有些客商知道,但卻沒有真正了解過。 益州五萬農具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其中苦主甲泉這樣說,大家肯定會多問一句。 一問,正中甲泉下懷。 他一邊賣農具,一邊說秦州碼頭那邊如何如何經營,又說那邊衣食住行,都方便得很。 畢竟有屺王在,誰敢犯上造次。 王石那邊有苦說不出,心里明白甲泉就是屺王的人。 這一手,自然是報復他不讓船只??壳刂荽a頭。 他還說呢,為何屺王殿下根本不提那事。 依譁 其實人家根本不用自己說,隨隨便便都給解決了。 跟甲泉關系不錯的蔣立家也是萬分感慨。 本以為他得罪了州長跟州長夫人娘家,會是萬劫不復的下場。 誰料不僅全身而退,還給秦州碼頭打了名氣。 蔣立看著他家把五萬農具銷售一空,直接帶著人走了。 以后秦州碼頭的貿易往來興起,應該也不需要在這買貨物帶回去了吧? 話是這么說,甲泉臨走前卻向蔣立神秘一笑,低聲道:這座院子還給我留著,租金自然照付,很快,我們還會來的。 還會來?@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蔣立卻也知道不好多問,只看著甲泉未摘祁家農具的招牌,只帶著人馬瀟灑離開。 想買農具? 去秦州! 只有秦州有! 到此,誰要再看不出秦州益州之爭誰才是真正的贏家,那就是傻子! 幾個月的時間里,益州已經沒有跟秦州爭的心思。 不過益州碼頭也擔心,秦州屺王勢大,會不會反過來,要求益州碼頭關閉? 那碼頭幾萬百姓的生計怎么辦。 不說王石是什么心思,但他當州長,這里的商貿確實很繁榮,其他像更西邊的岷州,河州,乃至鄯州鄯城都要靠著益州的繁榮的貨物。 往下數,至少十幾萬百姓的生計。 秦州城內。 也有官員向紀岱提議這么做。 紀岱看了看便知,是官學學政的人,直接道:為一己私利,損毀十幾萬人生計,不是高位者該做的。 為官者,該想著益州西邊邊關的岷州,河州,更遠鄯州鄯城,乃至涼州貨物不便,該如何解決。 難道不解決如今貨物運輸的麻煩,反而要徒增變故? 那些地方沒有碼頭,沒有運河。 貨物自然要用牛車馬車驢車來拉,很是不便。 現在好了,還要他們跋山涉水,多加一個益州的路程? 提這種建議,是想讓他死嗎。 紀岱到底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高位者,他以前也是普通老百姓。 隨便想想就知道,這是會被人罵死的。 他也不可能這么做。 不過這話傳出去,讓益州靠碼頭維持生計,以及岷州等地的貨商們也松口氣。 還好還好。 神仙斗法,沒有殃及他們。 沖這點,屺王殿下就是個好人。 不知不覺中。 益州上到官員,下到下面碼頭苦力,都對未曾謀面的屺王殿下有了好感。 不由得生出一個想法。 難道屺王殿下從遙遠的汴京過來,就是為了造福一方的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好了。 從秦州,益州這兩處來看,或許屺王過來,真的是不是壞事。 至少對普通人來說不是。 對范家,王石這種人戶,則像滅頂之災。 更別說過來炒作糧價的jian商了。 等到四月中旬,到益州炒高糧價的jian商全都被斬首,益州州長跟刺史聯名上書到汴京,還請皇上追查更多贓款,到時候全部充公。 這種事讓皇上知道,皇上自然高興,對于益州官員大加贊賞。 就算屺王的大哥再糊涂,也知道糧價一高,就會社稷不穩,對于鏟除jian商還是很欣賞的。 不過要發嘉獎令的時候,有人提起,西北的秦州州長范康太似乎也不錯,屺王還提出要不要給他金腰牌。 這種事,皇上卻是不愿意的,最后想了個折中的方法,口頭贊賞一下好了。 當然,跟益州那邊,還是沒法比。 提這個建議的人,倒是有意思了。 這人姓柳,乃是河東柳氏的子弟。 雖然他跟益州柳云虎不熟,但一看這事有河東柳氏的人,又有著家族給的消息,說屺王幫了忙,順道就給了屺王一個人情。 畢竟屺王送來的請功文書,一直被壓在下面,遲遲沒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