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書迷正在閱讀:世子給我當馬夫[重生]、汴京冷飲鋪[美食]、我在無限游戲偽裝花瓶、位面:放棄繼承家產后,我賺翻了、別叫我歌神、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最近指揮使龔勁松兒子又跟里面幾個學生打起來,他氣得厲害,這事飛快傳了出去。 惹得指揮營里不少人笑話。 要不是二女兒安慰,他都想再把不成器的長子再打一頓。 更因這件事,兒子龔燦被夫子勸退。 好像說太過丟人。 特別是第二官學要開起來,他們不想要什么都學不會的學生。 這事更是讓人生氣。 不過龔勁松意識到,他家打了孩子這種事屺王都能知道,那要是有什么別的不妥當的,會怎么樣? 屺王便做了跟益州官員一樣的選擇,提前詢問,算是投名狀。 不僅如此,龔勁松還道:對了,下官家長子今年十五,想來跟第一官學不投緣,若能去第二官學,說不定能成些氣候。 紀岱聽到這,終于明白了。 合著是來給孩子轉學的。 還有兩天,第二官學就要開學了。 指揮使龔勁松急著過來,就是想給孩子轉個學。 他當什么事呢。 當然,也有靠攏紀岱的意思,讓那些八卦不會隨意泄露。 紀岱笑著道:這有什么難的,如今官學是陶文代管,本王修書一封,找他即可。 陶文卻是戴罪之身,但這種代管算是打個擦邊,只要不出大事,是沒什么問題的。 龔勁松聽到屺王愿意收下他家孩子,就知道屺王同意他的靠攏。 不過想想那第二官學的特別之處,開口道:下官家中還有一女,今年十四,能否跟去旁聽。 這也不難,紀岱點頭,在小榮子遞過來的紙張中又加了個名字。 反正也是閑聊,紀岱道:到時候男女雖分教室,學的都是一樣的。女子這邊也是女先生,不用擔心。 龔勁松更加放心。 給孩子辦完轉學,指揮使算是放松許多,說話也不同了,忍不住道:下官就希望長子能考個功名,以后不必像我,在外面東奔西走。 指揮使五年一次小換防,十年一次大換防。 小型換防在西北二十幾地里輪換。 大的則要從西北走完河東,甚至嶺南,全看上面意思。 這是防止指揮使們擁兵自重。 但來回奔波,對思鄉心切的人來說,確實難熬。 龔勁松在西北已經八年時間,再有兩年便要換防,至少到兩千里外。 這也是他家想做文官的緣故。 靠他家祖上庇佑,再有個文官,一家就能搬到汴京。 紀岱自然理解,但也打了個預防針:學了多少,也看學生本人。想來第二官學必然會盡心教導,不過也要你家孩子喜歡。 意思就是,學??隙ê煤媒?,能不能好好學,就看你們自己了。 龔勁松自然明白。 頭疼啊。 他兒子學文的本事,要是有他妹一半好,那他就放心了。 趕在秦州第二官學馬上首次開學的時候。 益州州長,刺史,兩人特意趕到秦州祝賀。 當地指揮使龔勁松更把自己一雙兒女也送了過來,到時候也會一起出席。 這消息傳出去,讓不少秦州人對第二官學改觀。 本來以為只收平民的學校,也沒什么了不起。 可隔壁州的官員都來祝賀啊。 指揮使也送兒女過來。 好像還不錯? 那些第二官學的學生也慢慢敢挺胸抬頭了。 其實他們住到官學已經有半個多月,來得早的,甚至有一個月。 這才勉強熟悉這里的環境,走路也不是佝僂著背。 雖然官學只提供上午一頓飯,但吃的規律,加上還能出去打些零工,這些少男少女們也漸漸有真正年輕人的模樣。 不過遇到穿著第一官學衣服的學生,還是有些卑微。 那第一官學的學生,都是非富則貴,衣服自然也是一樣的。 第二官學五百多學生,家里都是掏不起衣料錢的。 官學也沒那么多的銀錢,便每個發根繡著第二官學字樣的青色發帶,男女都一樣。 系著發帶的第二官學學生,總會被衣著很好的第一官學子弟笑話,說他們窮酸死了,還來念書。 雖然這種時候,只要屺王的手下在,都會幫他們狠狠罵回去。 可少男少女們,還是自卑。 這會即將開學,聽著隔壁州的大官也過來,還有指揮使的兒女們也過來。 好像自己的學校,也沒那么差吧? 自己應該也沒那么差。 大家互相加油打氣,終于到了三月二十六。 三月二十六,晴空萬里。 第二官學的空地上,學生們按照分好的班級站的整整齊齊。 看著大家齊刷刷的發帶,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