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書迷正在閱讀:世子給我當馬夫[重生]、汴京冷飲鋪[美食]、我在無限游戲偽裝花瓶、位面:放棄繼承家產后,我賺翻了、別叫我歌神、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就說年前訂貨,年后交貨。 年后春耕,要農具很正常。 只是這增加一點訂單,是為什么,難道是為給對方送錢? 益州州長冷笑:就定個十萬件,如果不接這個單子,店鋪就滾出益州城! 手下人心里一驚。 如今都十一月中旬了,年后也不過是一月,二月的。 不到三個月時間,十萬件農具? 誰做的出來。 中間天寒地凍的,西北的冬日他們又不是沒感覺,冷的厲害,也做不出東西啊。 如果農具鋪子不接,那就直接被趕出去。 要是接了,交不了貨,就會賠一大筆錢。 便是交貨了,難道州長就會放過他們?什么時候給貨錢,是他們說了算。 手下直接領命。 看他們如此熟練,就知道不是頭一次這么做了。 如果說秦州范家對于這些商賈是明搶,那益州州長就是暗暗吸血,有規律的吸血。 都不好,但后者只要順從州長,就還能生存下去。 現在祁家農具鋪子得罪益州州長,定然活不下去。 以此,自然是報復后面的屺王。 不是看不起商賈嗎,那我們就從商賈上下手。 益州州長似乎覺得年后再坑有些遲,摸摸胡子又道:跟過往的客商說一句,年前年后,不能??壳刂荽a頭,否則官府肯定要查清楚他們到底交了多少稅款。 年前正是各家各戶采買的時候,如果貨物不全,就要去益州買,那秦州可就冷冷清清了。 若是長時間這樣,秦州必然民怨沸騰。 很多日常用的東西,都是漕運過來的。 益州州長竟然要靠自己對西北商賈的影響,從而讓秦州沒有外來貨物。 這,這是要讓屺王難以掌控秦州啊。 如果紀岱知道益州州長的決定,肯定會冒出兩個字。 這不就是對秦州禁運嗎? 禁止買東西禁止賣東西。 果然,現代那些招數果然不是新鮮事。 他們秦州也被禁運了。 跟現代不同,海陸空要都封鎖了才行。 古代只要封鎖漕運,就等于掐斷命脈。 不過不用紀岱聽說,就在益州官員回去之后,秦州碼頭??康纳檀阍絹碓缴?,誰都能看出其中緣由。 益州州長,是想從商貿上,讓屺王的威嚴降低。 確實是個狠人。 第 42 章 秦州的商貿本就不發達, 城里的貿易基本控制在已經是死人的范津手中。 他死了之后,所以鋪子收歸屺王手中,紀岱也派人去打理過, 主要是讓甲泉去做,原本還想請周建建幫忙。 周建建畢竟是公司總裁,但他最近連建造工坊都有些忙不過來,上線都很少,更不用說其他的。 所以鋪子還跟之前差不多, 紀岱看過賬冊,看完才知道, 為什么范津那種人,能管幾百家鋪子。 畢竟這里面囊括了大部分產業, 各個行當都被范津壟斷,所以怎么都能賺錢。 至于商品太過單一,質量差, 價格貴,那都不用考慮。 畢竟被壟斷了,秦州本地人不愿意也要買,自然掙錢。 但在紀岱這, 自然不能一直這么下去。 他們秦州有漕運碼頭, 甚至距離中原,江南,比益州還要近, 買的東西卻又貴不好用,這絕對不符合常理。 如果想要改變, 就是要改變秦州的商貿環境。 特別是在進貨方面,要讓來往的客商知道, 秦州如今跟之前不同,商船靠岸不會被狠敲一筆。 其中一個事讓紀岱印象深刻。 去年那會,有一個揚州的布料商人靠岸,帶來的東西物美價廉,直接被范津扣走,還說什么,這次是孝敬,下次你就能賺錢了。 那家布料商人跟揚州本地很多布商都有親戚關系。 從那之后,再也沒有好布料運過來,都是些投機取巧,花了大把銀子疏通關系的布料商。 銀子就那么多,大部分銀子孝敬了。 剩下的銀子自己還要拿一部分,還要給伙計們開工資。 利潤壓到這么低,那賣給百姓們的布料到底怎么樣,大家心里都有數。 那家揚州布料商人跟親戚們,如今在益州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每次路過秦州的碼頭,甚至讓船只加速前進,根本不愿意在這???,可見對秦州有多憎惡。 像揚州布料商人的事還有很多。 在各行各業都是這樣。 秦州的商品,主打的就是一個質量差,價格高。 這樣的商貿環境,本來就夠艱難的了。 益州州長又依靠自己的影響力,讓那個其他船只同樣不???。 一時間,秦州漕運碼頭的船只更少了。 估計是天底下最冷清的碼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