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書迷正在閱讀:世子給我當馬夫[重生]、汴京冷飲鋪[美食]、我在無限游戲偽裝花瓶、位面:放棄繼承家產后,我賺翻了、別叫我歌神、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安撫好玩家,紀岱帶著東西出發。 他衣服也換了更利落的,裝作是來往的客商。 如今春忙, 各地都缺農具,他的先進農具肯定好賣。 不是沒考慮過賣給秦州城, 可他身份太過扎眼,實在不宜過早暴露身份。 還是不認識他的益州城更好。 三月二十清早, 一行車隊整整齊齊出發。 唯獨過河的事出了些問題。 從秦州到益州,要么走兩個城池之間的運河,要么從這些支流渡船過去。@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他們的馬車,只能走幾根獨木拼接起來的木橋。 走到那頭,再交些散碎銀子,算是過橋費。 他們十輛馬車經過,讓那看橋的老漢很是揪心:我這橋修得何其艱難,你們這馬車過去,不知要損壞多少。 這老漢嘟嘟囔囔,好在沒讓人多加錢。 紀岱笑著道歉,又問道:這橋是您修的,我以為是當地官府的營生呢。 當地官府?老漢嗤笑,他們會管我們死活。 你們還不趕緊走,要不是見你們是賣農具的,肯定要多收一倍的錢! 后面還有人要過河,紀岱他們不好擋路,只好離開。 好在有同行人給解釋:王老頭就那個樣子,他家里兒子多,就這還修了幾個月,才把這座木橋修好,平時還要修繕,所以心疼的很。 不過他實在心好,每次收費并不貴。@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原來是這么一回事。 紀岱聽著,身邊伍榮等人也往后看看。 過了河后,便到了益州。 再走一天半的路程就到益州城。 別看只隔了一條河,益州這邊的種植也要比秦州晚半個月,想來是天氣暖和的慢。 益州的情況跟秦州差不多,荒地多人少,之前許多年的戰亂,承凌國人口銳減。 不過益州鄉野里,偶爾有貨郎走動,倒是比秦州那邊好點。 其實算起來,秦州距離中原更近,商貿更發達才是。 反而是益州距離稍遠,而商貿更好。 這里面肯定有原因。 紀岱猜了個七七八八,具體的還要驗證。 到了益州城,農具并未賣出去太多,還是要大戶來買才行。 一般中原城池,進門需要身份契憑,再有路引佐證。 但西北這邊就沒那么多規矩,只要交錢便可。 他們拉了十車貨物,另外還交了貨物的入城費。 一趟下來,銀子沒掙,錢花了不少。 過路費,人跟貨物的入城費,加上一路吃喝。 竟然都花了十幾兩銀子。 好在現在進城了,可以馬上安頓下來。 紀岱去過秦州城,如今再看這益州城,商貿果然更發達。 只聽住下的客棧老板道:客官是從哪里來的,竟然帶了這樣多的農具,肯定不愁賣啊。 紀岱笑:從秦州方向繞行。 他說了這話,自己身邊人奇怪,倒是客棧老板摸摸胡子:難怪,你們這些做客商的,肯定都聽過秦州的名聲。 等進了房間,小榮子道:公子,為何您要說從秦州繞行啊,一般賣東西的,不都是走到哪賣到哪,絕對不錯過有人煙的地方。 秦州也不算小地方了。 這也是我來益州的緣故,想來秦州商貿不通,估計跟當地官員有關,上次曹益他們的笛子都能搶,想來做生意的環境很一般。 說著,玩家甲泉跟陳景林回來了。 他們奉命打聽下來,現下已經聽到。 公子,您猜的沒錯。 按照地理位置來說,肯定是秦州要更發達,可秦州當地范家橫行霸道,負責經商的范津把持所有買賣,但凡有商船在他們那靠岸,必然會被洗劫一空。 所以有經驗的商販,從不在秦州???,轉而到遠一點的益州。 于是,這里就成了西北十紀地里,最繁華的城池。 甲泉跟陳景林佩服得厲害。 小榮子也是如此。 怪不得過條河,都要到益州做生意啊。 既能隱姓埋名,還更安全,誰不想來這。 正說著話,竟然就有人登門想要買農具。 紀岱對此地并不熟悉,直接按照市場價去賣,多買了才便宜。 陸陸續續不少人問,他都是這么說的。 等到第二日去市場上買賣,他手頭的農具果然被人發現不同。 但凡會種田的人,都能發現他手頭的農具更為精巧。 玩家們做的農具果然暢銷! 這還沒把化肥拿出來呢。 要是化肥也出現,估計會被搶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