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娘,發這個菜不能見光,我不是想著在堂屋發,要把堂屋門遮起來嘛。 路子,我們不是有地窖嗎,這個在地窖里能發嗎? 哎呀,我都忘記我們還有個地窖了,我去看一下。 地窖里放著一些糧食,和陶罐,還剩的位置正好可以放那兩個架子,溫度也合適。 娘,還好你提醒我了,在地窖里面弄就行了。 吃了飯唐路在心里計劃了一下后面幾天的安排,她和劉掌柜說了,這兩天先不去酒樓,要在村里忙種菜的事情,所以她這兩天可以不去鎮上,過兩天怎么也要去看看陳母好一點沒有。 第二天一早,唐路就把簸箕拿出來,鋪上一邊棉布,倒上泡好的豆子,又把棉布折回來蓋住豆子,就放到架子上,還好有地窖,這溫度也正好合適。 一邊弄一邊給趙氏解釋:娘,這個豆芽菜前三天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三天以后看發芽的情況,如果情況好,改成一天澆三次水,再過三四天就行了。 這么簡單啊,那行,這個你就交給娘,等有問題我又告訴你。 娘,村里哪家有石磨??? 你三奶奶家就有。 那我去三奶奶家一趟。 唐路背著泡好的黃豆,拿了一塊野豬rou,就往三奶奶家走去。 三奶奶,我能借用一下你們家的石磨嗎? 好啊,路子,你磨米嗎? 我不磨米三奶奶,我磨點豆子。 那個豆子磨了可不好吃,一股豆腥味,還不如做豆子飯呢。 三奶奶,我不直接吃,你放心吧。 你不嫌三奶奶啰嗦就行年紀大了,跟自己的兒子媳婦說話都會被嫌棄,三奶奶怕唐路也覺得自己啰嗦。 怎么會呢,人家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三奶奶有什么一定要說給我們年輕人。 哎喲我還成寶啦,路小子真會說話。 唐路一邊磨豆子一邊和三奶奶說話,把三奶奶逗得合不攏嘴;等唐路磨完豆子走了,三奶奶還意猶未盡呢;平??蓻]有人和她說這么多話,路小子這孩子不錯。 第13章 點豆腐 唐路磨完豆子回家,做了一個瀝水的十字架,剪一塊棉布綁在十字架的四頭,就把磨好的豆渣漿水都倒進鐵鍋里煮,趙氏也不知道這個要做什么,只能幫唐路燒火。 豆渣煮開,就慢慢的倒在棉布里瀝干渣,旁邊燒開水沖洗兩遍,這就得出豆漿了,豆漿再倒回鍋里煮,煮開。就拿出石膏水,慢慢的倒進鍋里,這個時候就要小火了,唐路看鍋里已經慢慢的有豆花了。 娘,來我們吃一碗豆花吧。 路子,這個聞起來一股豆香,好像沒有豆腥味,肯定好吃。 對的,娘,來這碗給你吃,保證你吃了還想吃。 唐路給自己打了一碗咸豆花,給趙氏打了一碗甜豆花。 路子,這個好吃,入口就化了,軟乎乎的,好吃,好吃。 那是,你不看誰做的。 不過你以前也不會做這個???趙氏覺得自從自己夫君過世以后,女兒好像一下就長大了,做事也有條理了。 噢~這不是酒樓的大廚教我的嘛,酒樓里面忙不過來,說是讓我以后做好送過去;這可是酒樓的秘方,娘,你可不能出去說。 這娘還不知道,你放心吧,我不會出去說的。 等他們吃完豆花,基本漿水就清了,這就表示可以壓豆腐了。唐路覺得自己真棒,一次就研究出來了。主要是這個石膏水得加好,要不然豆腐就毀了。 把棉布放在筲箕里面,豆花全部倒進去,包起來,用塊石頭壓起來,過兩個時辰就能吃到豆腐了,唐路最近也是挺饞豆腐的。 但是做過一次就知道哪些地方不足了,她拿出紙筆,簡單的畫了一個差不多兩尺見方大,十厘米左右高的方形籃子,剛剛做豆腐才想起來,要方形的比較好分豆腐,也比較好運送。還有豆芽,簸箕沒有高度,也不行,還得去篾匠那里重新定幾個竹筐。 不過既然豆腐做出來了就可以先去香滿樓了,就是這個以后酒樓要怎么做呢?也不能一直都她自己做啊,她也沒有那個精力,可是現在這個豆腐方子算是秘方,如果和人合作。這~ 要是自己能有個靠近鎮上的莊子就好,如果在村里做讓娘來點最后一步的石膏水,這樣就能保證秘方不泄露,但是這個運送又有問題,畢竟現在自己做的是嫩豆腐,很有可能會顛壞了呀。 或者讓杜諾他們在善堂做,這樣的話他們也多一份活計~而且現在就供香滿樓,用量也不會很大的。但是鎮上又人多眼雜,杜若他們又是一群小孩子,要不然還是先去和柳小jiejie商量一下。 到時候豆芽可以和村里人一起做,畢竟現在建個作坊也不太現實,村里家家有地窖,冬天也能保證發豆芽的溫度,這樣她也不用自己做,就是要去和里正談一下合作的方式了。 想到這里唐路也就不想了,反正后面走一步看一步吧,也還不知道會不會遇到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