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書迷正在閱讀:小炮灰被主角團盯上了[穿書]、穿進廢土文后我“喪偶”懷崽了、穿成霸總的生活助理后[穿書]、穿成瘋批反派的侍從之后、重生之美人如蘭、[快穿]清冷白蓮靠美貌成為團寵、誰懂啊,美人老婆天天撩我、大佬的掌中啾他跑路啦、喪尸崽崽穿到娃綜成了團寵、一鍵查詢主角精神狀態[穿書]
南城的周嘉盛已經找好了房子,在白未與車次達到的那天,周嘉盛早早的便去了火車站,火車進站乘客陸陸續續的下車,在嗚嗚泱泱的人群中,周嘉盛一眼就看見了白未與。 兩人仿佛有默契一般,周嘉盛看到白未與后,正在找周嘉盛的白未與便抬眸看見了周嘉盛,兩人向著彼此走去,在人群中緊緊的相擁。 第147章 說給風聲 周嘉盛很想吻星野,但是想著是在車站,人多眼雜,他不想白未與被人非議,最后那枚炙熱的吻落在了白未與的發頂。 “以后,我們不會再分離兩地了?!敝芗问Π孜磁c說,白未與喜笑顏開,笑容晃了周嘉盛的眼。 周嘉盛買的房子是一處小院子,和京都那邊租的房子很像,院子中央多了一口井,四四方方的一塊土地,也可以種菜或者種花。 這種院子有很重的歷史痕跡,以后即使城市發展,也不會拆除,會被保護起來。 “喜歡我們的家嗎?”周嘉盛低頭看著白未與,白未與抬手抱住周嘉盛,踮腳親吻周嘉盛:“喜歡?!?/br> 喜歡我們的家。 周嘉盛從事的行業注定了他會很忙,白未與能不再和他分居便已經滿足了,白未與也繼續著自己的寫作。等待著周嘉盛的歸來。 宋運沒敢再去找白未與的麻煩,也沒有再遇到白未與,再一次看見宋瑜這個名字已經很久之后,報紙上寫著文學作家雁痕——宋瑜獲得某國xxx文學大獎。 相比于宋瑜,他比較容易看見周嘉盛的名字,各種國家新聞重大研究,周嘉盛的名字一次比一次靠前。 …… 周嘉盛遺憾的握住白未與的手,對白未與說:“很抱歉,不能給你一場婚禮?!卑孜磁c回眸看著周嘉盛,周嘉盛眼里滿是遺憾,雖然他們是兩情相悅,但是在周嘉盛看來,他始終覺得,是自己拽著白未與入局的。 是因為他一開始的不拒絕,所以才拉著白未與走上了這條路。 而白未與跟著他,他連一個名分都沒辦法給白未與,去國外,有同性戀合法的國家愿意收他,但是他始終不太愿意離開這片土地。 只有在這里他才有歸屬感。 他的自私…… 白未與拉起周嘉盛的另一只手,兩人兩手相握,白未與笑著說:“那我給你一個婚禮?!?/br> 那一天的風聲特別的溫柔,和著白未與的聲音,白未與哼唱著:“當當當當,當當當當……周嘉盛先生,你愿意與宋瑜先生一生一世在一起,從今天開始無論平窮與富貴,無論健康或疾病,相依相伴,相濡以沫,一生一世,不離不棄嗎?” 周嘉盛嘴角上揚,語氣溫柔繾倦,他手微微用力,將白未與拉入懷中:“我愿意?!?/br> 白未與笑道:“我也愿意?!?/br> 我們的愛情,不需要誰去見證,我們在人海中見到彼此的那一刻,便認定了對方,永遠不會分離。 因為愛所以愿意去理解。 他們的結婚誓言說給了風聲,讓風聲將誓言傳遞給萬物,萬物便是他們的賓客。 隨著國家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周嘉盛的名聲越來越大,加之出色的顏值,在周嘉盛中年時期,竟然收獲了一票粉絲。 那些人因為周嘉盛逆天的個人經歷和智商,親切的稱之為‘周爸爸’。 周嘉盛一直沒結婚這件事,也成為了網絡上一個熱議話題,大部分還是覺得不太在意,認為周嘉盛可能是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像他這種逆天的人沒有人能配的上周嘉盛。大佬獨美。 白未與的成就也不錯,在周嘉盛四十五歲那年,白未與的《野火》獲得了國際上最權威的文學獎,但是那邊那個獎項頒發國家與國內關系不好,白未與拒絕了這個獎項,因此而上了熱搜。 萬能的網友扒出白未與的個人經歷后差點就跪了。 “我以為周嘉盛已經很慘了,沒想到還有比他還慘的叔叔?!?/br> “我的關注點比較偏,這個叔叔也好帥啊?!?/br> “臥槽,京大就是牛逼,宋瑜也是京大畢業的?!?/br> “這人生經歷都能拍成電影了,而且誰能告訴我文學大佬為什么還會是餐飲龍頭企業的老板?” “現在當老板都有那么高的要求了嗎?” “有一說一,知味軒真好吃?!?/br> “就憑他拒絕去領獎,我就粉他一輩子?!?/br> “別粉不粉了,人家根本就不在乎,這種大佬不需要娛樂圈形式的粉絲?!?/br> …… 很多人都以為白未與會像其他作家一樣,趁機活躍在大眾之前,可拒絕領獎之后,白未與便消聲匿跡了,連訪談節目都沒有。 后來京大的同學從名人榜拍攝了白未與年輕時候的照片,又在網絡上大火了一把,然而當事人卻一直沒出現。 就有人說了,可能就像網友說的一樣,他們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人。 其實科研圈子里不少人都知道星野和宋嘉盛的關系,他們并不驚訝,因為他們很多人都是從國外回來建設家園的,而且兩人在一起的感覺很舒服,也不會有人大嘴巴,接受不了的自動遠離,能接受的送上祝福。 畢竟知味軒的味道真的不錯,科研人員也會嘴饞不是。 白未與死在了六十四歲那年,很多官方表示的哀悼,國家新聞還專門做了報道,就在白未與離世的第二天,國家科學院院士周嘉盛與世長辭的新聞刷爆了網絡,不少人自發去哀悼,畢竟周嘉盛參與的研究很多都改變了國內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