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如膠似漆(NP 校園高H)、我在古代靠種植藥材發財致富、[快穿]小少爺靠美貌橫行全系統、重生后她以殺證道、一力降十會、末日女主挨cao記(NPH)、惡毒女配依舊選擇惡毒(西幻NP)、潮汐·刑偵
看到大家?的目光都擊中了過來,方北松先?生也特意將這個小玻璃盤放到了更高處。 這下所有?的考古學工作者,不管男女老少,都在認真看著,說是屏息凝神也不為?過。 然后,所有?人?都看到了那一團本身干干巴巴的竹簡很快將那些特殊液體染黃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忽然就顫抖了幾?下,然后逐漸舒展開來。 它就像是一個復蘇的人?在伸懶腰,漸漸地伸直、舒展、膨大。 跨越兩千年的小小竹簡,就在眾人?的注視之下,和?大家?打了一個招呼。 這也宣示著,它,復蘇了。 第87章 在方北松先生手里小小的玻璃盤中, 竹簡慢慢地膨脹了起來,直到幾乎恢復成?了它原本的樣子。 連見多識廣的楊華都不禁感嘆:“原本一個頭?發?絲大小的玩意能恢復成?這么大?” “這是我們文保所特制的竹簡還原保護液,”方北松先生介紹道, “這在全球范圍內來講,都是最?先進的配方?!?/br> “當然, 目前這個配方也是保密的, 要知道, 在我國?科研事業不斷有新發展的同時, 我們搞實驗室考古的人也不能落下!” 楊華點點頭?。 在這個考古基地待久了, 越發?覺得?考古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 雖然?;韬钅咕驮谶@小小的墎墩山上, 但?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工作人員,還有技術,都在無聲地支援著這里。 在他們這種一線考古隊友眼中,搞實驗室考古的確實都很神奇,像是魔術師一樣。 能親眼看到一個幾毫米的竹簡變成?正常尺寸, 那震撼不亞于看到那座錢山。 幾個小時后,那根系細細小小的竹簡終于全部舒展開了, 就連上面附著的污漬也溶解在了特質的保護液當中。 而最?關鍵的是, 上面的字顯現了出?來。 屠鑾教授被從遠方的酒局坑中叫來, 風塵仆仆地看向字跡。 但?其實大家?也不用非要屠教授親自來看,只是掃了一眼就都明?白?了。 上面寫?的是隸書,能看清的只有“臣賀”的字樣。 楊華當即覺得?奇怪:“怎么是用隸書寫?的?” 眾所周知,根據出?土的文物來看,漢代初期,尤其是漢高祖到漢少帝劉宏時期(公元前256-公元前180), 主要流行?的字體是小篆。 而到了?;韬睿ü?4年)這時候,竟然已經用隸書書寫?了, 這不能說是不奇怪。 因為小篆和隸書完全是兩個體系,小篆從名字也能看得?出?來,更偏向象形古文字,而隸書則算得?上是用筆畫化的新文字的代表、 我們現在所用的方塊字,也可以說是從隸書起源而來的。 如果對繁體字比較了解,可以認讀,那么對隸書的學習就不會太難,因為它們基本上是一樣的。 相傳,隸書的發?源于秦代的監獄,因為當時的獄卒嫌抄筆錄的時候用小篆太慢,于是自己縮減了筆畫,用“橫豎彎鉤”來代替隸書中原本像畫畫的部分。 卻沒想到,這種發?明?出?來偷工減料的新字體很快風靡起來,深受低級官員和平民百姓的喜愛。 想來在寫?作這方面,誰都會想偷點懶。 但?當時的王室貴族,以及一些高級官員卻對這種風氣嗤之以鼻,認為隸書特別不優雅,喪失了文字本身?的精髓。 這和很多國?家?地區的貴族都一樣,希望知識這種東西本身?就有門?檻,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卓越性。 而這種風氣到了漢代初期亦是如此。 但?漢隸卻對隸書進行?了又一次的優化(優化者無從考究),很快在西漢的低下階層流傳開來。 而西漢的統治者也沒有秦統治者那么固執,等到使用漢隸的人足夠多了,便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開來。 其實漢代從整體來看,更像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朝代,國?家?剛剛結束常年的戰亂,禮崩樂壞,正是需要重塑的時候。 所以很多文化的傳承都是在這個時代開始延續,并?逐漸發?揚光大的。 文字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到了東漢的時候,小篆已經不見蹤影了,整個漢文化圈中只用隸書這一種字體。 但?是,多年來史學家?對于隸書到底是從什么時候取代小篆這件事頗有爭議。 因為漢代的考古工作進展的并?不算多,所以,有專家?覺得?在漢武帝時期漢隸就已經取代小篆了。 但?也有專家?認為到了西漢晚期才完成?這樣的取代。 而?;韬钅怪羞@些用漢隸書寫?的竹簡木牘無疑成?為了證據,證明?至少在漢宣帝時期,西漢就已經完成?小篆到漢隸的轉變了。 畢竟?;韬畋旧?就是一個貴族,甚至可以說是地位很靠上的一位貴族。 如果連他都習慣用漢隸書寫?的話,足以證明?當時的風氣了。 而這些竹簡上面的“臣賀”字樣也是另一重鐵證。 “臣賀”二字通常出?現在奏折之類的結尾,很可能是劉賀及妻子寫?給新帝或者太后的。 如果連給皇室的奏折都用了漢隸,那么足以證明?當時漢隸的風靡了。 而這,基本也證明?了墓主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