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書迷正在閱讀:偶遇死了三年的老公、爆!滿級大佬上綜藝被影帝盯上啦、川前雨過風止、全寢室穿到古代逃荒、扶云直上九萬里、謊稱懷孕后前男友終于消停了、炮灰天才中單覺醒了[電競]、衣柜里的他(女囚男、BG)、嚴以珩今天談戀愛了嗎、嬌惹
《靈魂畫手》作者:無籽甜瓜【完結】 文案: 當高凡試圖用畫筆去描繪出‘神’的模樣時。 瘋狂降臨。 祂從海底涌出,從地面崛起,從天空降落……從時序的起點與盡頭帶著絕望走向眾生。 第1章 畫展 國立美術館。 百年藝術成就畫展。 本次畫展由文化部主辦,畫展上匯集了大量中國油畫前輩大師的作品,天美的學生們早就像是饑餓的禿鷲一樣對其虎視眈眈,第一天畫展才開幕,就各自拎著畫板沖進美術館,對著自己喜歡的作品開始臨摹。 吳冠中、全山石、朱乃正、陳丹青…… 每位名家的代表作前,都有學生在按圖索驥,試圖找出那些色彩與條線間最大的秘密。 雖然各種畫冊上對這些作品已經描述出了畫家本人也未必了解的深意,但只要你真正面對這些作品就會發現,畫冊和畫作,根本是兩個東西。 高凡站在一幅畫者則為‘佚名’的油畫前,再也挪不動腳步。 佚名的意思就是畫者不詳。 更詳細的描述里,則寫著‘來自本市一處老宅庫藏,應是1920年前后所作,畫風帶有明顯的立體主義風格,大量的線條和色塊描繪了一個可怕的地獄場景?!?/br> 因為這樣的描述,所以這副畫被命名為《地獄之門》。 畫作高四十厘米,寬三十七厘米,大致上就是一個正方形,這是一副‘小畫’,但高凡之前看畫冊時,卻覺得它應該很大。 這種錯覺意味著這位佚名畫家掌握了‘空間’。 線條、空間、光、色彩這些奧義,藏在大千萬物之間,落于畫家筆下時,能融會貫通一個,就已經是堪稱杰作。 高凡放下畫板,開始臨摹這副畫。 在展館臨摹這種事,唯一需要的就是勇氣,因為會有無數人對你的畫作指指點點,很快高凡后面就站了一個老人和一個女孩。 老人穿著綢緞唐裝,女孩則是牛仔褲t恤,一個看起來裝模作樣,一個則是青春靚麗。 “小雉啊,學畫要先學鑒賞力,你就看眼前這副,起的這個名稱就可笑,1920年畢加索是在畫立體主義沒錯,但這畫里勾勒人物的工筆風格,很明顯是后人偽作,還有傻子在這臨摹,可不可笑?” 老人這話,明顯是在諷刺高凡。 高凡則把畫板稍稍偏了角度,背對老人,自顧自的開始用鉛筆開始打底。 “為什么有工筆風格就是假的?”女孩則好奇得問。 “立體主義1910年左右才在法國成型,我們的1920年是北洋時期,沒有任何記載證明,那個時代誕生過可以學貫中西的大師,這副畫大處落筆是立體主義,小處又融入工筆風,如果真是那時候的作品,不可能在歷史上籍籍無名?!?/br> 老人的議論,很快就引來一批觀眾,大家都指望著這位明顯擁有極高藝術知識的老人多講點。 不過見著人多,老人又不愿意說話了,就站在高凡身后,目光炯炯得盯著高凡勾勒線條,擠顏料,調色,打底,上色…… 一幅油畫,畫起來需要的時間有長有短,像達芬奇那樣‘解剖’式畫法,為畫一棵樹寫一篇論文的有,梵高那樣激情創作,一百天畫兩百多幅的也有。 而臨摹當然更快一點,特別是臨摹立體派,反正就是線條結構和色塊,往上涂就是了。 老人一邊瞧著高凡飛快的作畫,一邊把眉頭皺得緊緊擠在一起,正要說話,卻被旁邊的女孩拉走了。 高凡用余光瞥見背后礙事的兩位終于走了,也沒在意,繼續畫。 約莫一個小時之后,高凡面前這幅畫已經見了大致輪廓,身邊也圍了幾個人,但凡是圍觀者,瞧瞧高凡正在作的畫,再瞧瞧被他臨摹的《地獄之門》,都流露出困惑的神色。 因為畫得完全不一樣啊。 《地獄之門》這副畫上,是一個類似深淵的場景,暗紅色天空下,是一處光滑的赭青色懸崖,有數十個更渺小的人類,正攀在光滑的懸崖上,但明顯無處著力,正在仰頭呼救,而再往下,則是更加黑暗的深淵…… 這副畫作的視覺沖擊力很強,站在這幅畫前,很快觀者就會感受到一種恐怖荒蕪的情緒大浪,越是試圖分辨深淵崖壁上那些人面對的絕境,就越會覺得脊背發寒,不止一個人在仔細觀察幾分鐘后,抱著肩膀打著冷顫說‘有點可怕’。 能夠傳遞情緒,讓觀者感同身受,這本就是一副藝術佳作的標準,所以那個老人說,這樣的畫者,不可能籍籍無名。 而高凡所畫,則是一張由色塊構成的人臉,這張臉正在絕望的呼叫,脖頸扭曲到了夸張的程度,眼中的絕望和驚恐,倒是和地獄之門傳遞的意境相同……但就是不一樣啊。 “呃……有點惡心?!?/br> 有個中年女人瞧了幾分鐘《地獄之門》,再瞧了幾分鐘高凡的臨摹后,打了個寒顫,做出這樣的批判。 而高凡則滿意得看到,自己眼前,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一個數字,從‘78/100’跳到了‘79/100’。 高凡是三個月前注視到這個數字的。 那時這個學期才剛剛開學,有一次發高燒,高燒后他眼前就出現了一個數字,那時這個數字是‘0/100’。 在借助醫療手段和心理測試,反復判斷自己不是精神出了問題后,高凡發現他可以通過降低周圍人群的理性值,來增大這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