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書迷正在閱讀:靈魂畫手、偶遇死了三年的老公、爆!滿級大佬上綜藝被影帝盯上啦、川前雨過風止、全寢室穿到古代逃荒、扶云直上九萬里、謊稱懷孕后前男友終于消停了、炮灰天才中單覺醒了[電競]、衣柜里的他(女囚男、BG)、嚴以珩今天談戀愛了嗎
“既然如此,我們之間也沒什么誤會了,那就各走一邊,以后有時間再聚?!?/br> “壯士請聽我一言!”那中年儒生頓時慌了,就差跪下來央求了?!皦咽總b肝義膽,救了相爺一命,如此大恩豈有不報之理!我知兩位高風亮節不計名利,但兩位要就此離去,這可是陷我家相爺于不義??!” 戚路故作驚訝地說:“先生此話怎講?” “有恩不報于禽獸何異!”中年儒生朗聲說道:“還請兩位過府一敘,起碼也讓天下知道我家相爺是禮賢下士?!?/br> “俺們不過是山野草民,豈敢驚動你家相爺的大駕,還是就此別過罷?!逼萋酚哌€留。 就在這時,一名隨從掀開轎簾,轎中走出一位衣著華麗,滿臉富態的老者說:“兩位請留步,請聽老夫丁謂一言!” 第五十一章 斗嘴 戚路聞言不禁大驚。丁謂可是歷史中有名的大jian臣,他排擠忠良貪贓枉法,據說連這宰相的位子也是靠陷害自己的恩師寇準得來。 怪不得剛才那伙刺客罵他是個狗官,難道真是救錯了人?戚路正在忐忑不安之際,那丁謂已來到他面前說:“不知兩位義士是哪里人氏?” “我們......”戚路見他眼有詫色,頓知自己和老吳穿的這身現代衣裳讓丁謂感到困惑,趕緊回禮扯謊說道:“小人戚路,這位是我同伴老吳,皆是大理人氏,此次來中原游玩,不想被大人的手下誤認為盜賊?!?/br> “我這下人辦事魯莽,望兩位不要計較?!倍≈^笑意滿面地說:“義士遠道而來,不如隨老夫回府吃頓便飯,如何?” “大人既然不計較小人的身份,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br> 丁謂微微一笑,對那站立旁邊的中年人說:“快請兩位義士回府,本官也好設宴與他們長談?!?/br> 那師爺趕緊恭送丁謂進轎,然后滿臉笑容地說:“兩位,請隨我來?!?/br> 開始那對戚路惡語相向,恨不能把他綁了回府的將領也換了副面容,笑瞇瞇地說:“兩位,請上馬!” 戚路嘻笑著回應:“不綁我們了?” “壯士說哪里話,是小的有眼無珠,還請你不計前嫌,原諒小的則個?!?/br> “哈哈哈哈!”大笑聲中戚路翻身上馬正要得意時,突然想起件事來,頓時眉頭緊成一片。他躊躇著說:“請問大人,我等異鄉之客初來乍到,不知現今是大宋何等年號?” 那將領回話說道:“壯士真會開玩笑,當今太平盛世,天禧四年,有誰不曾知曉?” “天禧四年?”戚路暗自吃驚,臉上卻堆著笑說:“異邦之人,不知天朝年月,還望多多包涵?!?/br> 那將領趕緊陪笑著說:“還望義士能原諒在下方才的魯莽之舉,等下在相爺面前不要責怪小人?!?/br> “呵呵,不打不相識嘛?!逼萋奉D時明白他是央求自己遮掩些許,趕緊給他吃個定心丸。 戚路策馬前行之時,暗地里扳著指頭一算,不由大吃一驚,天禧四年可是公元1020年,這意味著自己被豎亥穿越到了水漫金山之后的年份。 戚路皺著眉頭把眼投向老吳,卻見他朝自己做了個鬼臉,不痛不癢地說:“既來之則安之,等下吃了宴席再說?!?/br> 戚路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但礙于眾人之面也不好再多言語,他在馬背上又暗自思量起來,現在所處的時代,距離水漫金山之時已過了四年,雙子神為何要把自己穿越到這個年份,他們這樣做又是什么用意了? 一路無話,騎馬走了約半個時辰,已到了丁謂的府邸前,戚路隨眾人下了馬進到府中。他環眼四顧,不禁冷笑起來,心想這老家伙還真是個貪官,若不是收了許多賄賂,怎建得起如此豪華的宅子! 那開始和他搭話的中年男子,也就是丁府的師爺趕緊上前服侍兩人,幾個家丁先引他們到廂房換了身干凈衣裳,然后再帶入會客室。 丁謂早已在堂上等候,見兩人前來急忙吩咐下人奉上香茶。 戚路嘻笑著上前說道:“大人,何故如此客氣,小的初進貴府,正是眼花繚亂,你卻待我為上賓,真是折殺小人?!?/br> 那侍立在旁的師爺忙小聲提醒他:“相爺面前不得放肆,還不快快行禮?!?/br> 戚路一聽就怒了,須知他行跪拜之禮,也是對昆侖諸神中的長輩,眼前之人雖是丞相,但他還不放在眼里。 這時坐在堂上的丁謂將袖一擺,喝道:“恩公對我有救命之恩,你等怎能如此對待貴客!” 那師爺作聲不得,趕緊退到一旁侍立。 丁謂笑對戚路說:“我這下人性格古板,望兩位不要介意?!?/br> 這老家伙越是說得客氣,戚路心里就越發不安,心想此人在后世名聲極差,現今卻對我如此客氣,其中必有不軌之意。搞不好他就是李林甫那種笑里藏刀之輩,我還是小心提防為上。 只聽丁謂問道:“兩位壯士武藝不俗,不知在大理國身居何職?” “說來真是慚愧,小人鄉野散民,未曾在朝廷謀得一官半職?!逼萋汾s緊撒了個謊。 “想來是那大理番王不識人才,我看兩位都是俊杰,不如為大宋效力,也能一展平生所學,日后光宗耀祖?!?/br> “大人厚愛,我等閑雜慣了,不習朝廷王法,只怕讓大人錯愛?!?/br> “兩位淡泊名利,令老夫好生佩服,遼邦窺視中原已久,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也是你等建功立業之時,壯士何苦自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