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書迷正在閱讀:靈魂畫手、偶遇死了三年的老公、爆!滿級大佬上綜藝被影帝盯上啦、川前雨過風止、全寢室穿到古代逃荒、扶云直上九萬里、謊稱懷孕后前男友終于消停了、炮灰天才中單覺醒了[電競]、衣柜里的他(女囚男、BG)、嚴以珩今天談戀愛了嗎
見偃師心意已決,戚路只好迂回相勸:“大師為何要去昆侖,莫非懷著和大羿王同樣目的,要向娘娘求取長生嗎?” “哈哈哈哈!”偃師笑音如鴻雁般清亮,他說:“長生不老人皆向往,但我卻意不在此?!?/br> “為什么?” “生死有命,此皆無常變化,我順應天道而來,又歸天道而去,何苦去求長生不老藥?”偃師繼而又說:“依在下之見,縱使你能長生不老,那也不一定是件好事?!?/br> 聽到這豪邁話語,戚路不禁對他多了幾分敬重。 恍惚間,戚路想起了那位早已逝去摯友。他心生感慨,這兩人在對待生命的態度上竟如此相像。 但戚路也不愿讓偃師孤身犯險,他定下心神,問道:“難道大師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 “非也,我珍惜自己的生命,才會有此認識?!?/br> 見戚路和姜文浩眼有疑色,偃師頓了一下說:“神之所以凌駕于人類之上,是因為我們沒有永恒的生命。這雖說是人類的弱點,但也是人類的閃光之處?!?/br> 姜文浩愣了,他生平還是第一次聽見有人這樣評價生命的意義,不由低聲對戚路說:“難道天才都有不同于凡人的思想嗎,或者他就是個瘋子?” 沒想到這輕微的話語竟被偃師聽到了,他笑著說:“就是因為生命短暫才會讓人去珍惜,才能激發人類在有限的生命里盡量創造出自己的價值,并把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代代相傳下去。如此循環,我們人類終會避免所有錯誤建造出屬于自己的天堂?!?/br> 姜文浩更加驚愕,沒想到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古人能說出這樣具有烏托邦情懷的話來。 可戚路聽完這話,一雙眉毛皺得更緊了,他喃喃地說:“你的意思是說,神因擁有永恒的生命而無法理解生命的可貴,從而失去了創造的激情,最終會過上行尸走rou的生活?” “是的,如果我得到永恒的生命,同樣也會喪失創作的激情,這對我來說是生不如死?!辟葞煵唤麑ρ矍斑@個年青人刮目相看,沒想到今天居然能碰到知音,于是微微點頭,說:“假如神不能意識到這個缺點,恐怕終會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br> 偃師此話一出,院內驟然刮起了狂風,久久方息,仿佛整個天地都為他這句大逆不道的話語所震撼。 姜文浩被這突來的巨風嚇得身體微微顫抖,偃師卻不為所動,待風聲停止后,他重新點燃了院內被吹滅了燭燈。 偃師的話語深深感染了戚路,他更加不忍這位曠世奇才就此一去不復返,于是又問:“大師若不是為了長生不老,哪你去昆侖又為何事?不會是為了學到仙家技藝吧!依在下看來,你的技藝別說當今無人能及,只怕是神族也沒你這般驚世手藝?!?/br> “呵呵,當然不是?!辟葞熓种钢b宜說:“我是為了他才去昆侖神山?!?/br> “主人......”閎宜聲音哽咽起來,他的眼皮在不停地眨,很像是常人傷心哭泣時的情態,但他畢竟是人造人,終不能像人一樣流出眼淚。 偃師搖手示意閎宜不要插言,他對戚路說:“人固有一死,我只是不甘平生所學就此埋沒,不能造福世人?!?/br> “大師可廣收門徒,將技藝傳給他們?!逼萋纷砸詾槁斆鞯靥岢隽私ㄗh。 “你以為我不想這樣做嗎?”偃師苦笑著說:“我收過不少徒弟,就算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都不能掌握我普通技藝中的十分之一,更別說那些精妙的絕學呢?!?/br> “那你的絕技豈不是要失傳了?”戚路非常失望,從后世的記載來看,偃師的技藝確實沒有在他生活的年代里重現。 “只要肯動腦子,總有解決難題的法子?!辟葞熣f:“現在我已有繼承衣缽的人呢?!?/br> 戚路和姜文浩不約而同地問:“他是誰?” 偃師笑指著閎宜說:“就是他?!?/br> 見他們兩人眼中有疑惑的光芒,偃師笑說:“我知你們不信,但我馬上證明給你們看?!?/br> 說完,他手縮回了衣袖中,等偃師再伸出手時,他的掌心在月光的映襯下,似乎有什么東西在閃著點點星光。 戚路的神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他突然知曉那只黑貓把他帶到周朝和偃師會面的原因了。 第二十二章 回到現實 偃師像個鋼琴家一樣手指靈活地動了起來,那些站立不動的人偶隨著他手指的動作開始翩翩起舞。當他手指停止的時候,人偶們頓時像失去了生命般又停止不動。 “你在利用傀儡戲的原理來進行cao作的嗎?”姜文浩看明白了,偃師此舉有點類似現代社會工廠里的機械手,它們由使用者進行導引做出一連串動作,從而完成相應的工作。 偃師點了點頭說:“開始設計這些人偶的時候,它們沒有感知能力,所以不能自主完成我布置的任務,我需要用這些金線來牽引它們?!?/br> 姜文浩這才看清偃師手中那些閃著微光的東西是一根根金線。就像那些木偶戲,演員持線板立于幕后cao縱木偶表演,從而讓觀眾欣賞到精彩的表演。 偃師又說:“不過現在我已不需用金線指揮它們,因為我已經讓這些人偶獲得感知和識別的能力,所以它們能完成一些簡單的工作?!?/br> 戚路贊嘆著說:“要是讓它們去田里勞動,豈不是可免去了農民的辛苦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