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書迷正在閱讀:靈魂畫手、偶遇死了三年的老公、爆!滿級大佬上綜藝被影帝盯上啦、川前雨過風止、全寢室穿到古代逃荒、扶云直上九萬里、謊稱懷孕后前男友終于消停了、炮灰天才中單覺醒了[電競]、衣柜里的他(女囚男、BG)、嚴以珩今天談戀愛了嗎
“是要我幫忙嗎?” “對?!苯暮普f:“在工棚里,我就通過古墓圖發現這座大墓的面積非常大,竟然還有一處考古隊沒發現的暗室?!?/br> “這不太可能吧?”他和教授已接連發現了兩個暗室,卻沒想到古墓里還隱藏著第三間暗室。 戚路遲疑著問:“你知道新暗室的位置?” “嗯,你來看?!苯暮浦钢坍嬙邶敿咨系墓拍谷矆D說:“這是座中字形墓,現今考古界還沒發現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周朝王墓,但在商代,王墓基本上是亞字形和中字形墓。雖然一些商朝貴族墓也是中字形的,但規模略遜也沒有墓道?!?/br> 戚路說:“我記得你說過這座古墓有4條墓道,因此你認為它是座周王墓?” “理論上應該沒錯,但缺少實物證據?!苯暮朴悬c興奮地說:“也許這個隱藏的暗室能揭開這個謎團?!?/br> “暗室的具體位置在哪里?” 姜文浩指著這中字形墓圖里口字端的右下角說:“在這里?!?/br> 戚路看教授手指的位置只有一個依稀難辨的甲骨文字,不禁好奇地問:“你是怎么判斷出來這里有間暗室?” “其他的兩間暗室所在處都有甲骨文字作標識,以此類推這位置應該也是間暗室?!?/br> 按照教授的提示,戚路果然看到圖上已發現的兩間暗室位置處確實寫著甲骨文。 “我還不能肯定這地方是不是間暗室?!苯暮铺痤^說:“但我已識別出這個甲骨文字是門的意思?!?/br> “門,難道是古墓的另一個出口嗎?” “也許吧,只有實地考查才能得到答案。我想現在過去看看?!苯暮茊査骸皬木嚯x推算來看,它就在前面的溶洞里,離我們洞口不到三十米遠?!?/br> “那還等什么,走,教授,我們現在去瞧瞧?!逼萋凡胚~出洞口,又回頭不好意思笑了起來。 “小戚,你怕有風險?” 戚路說:“不是。為了安全起見,教授你還是叫幾位同事一起去吧?!?/br> 這可不是座尋常意義上的古墓,戚路確實是擔心教授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 “他們手頭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先別讓他們分心?!苯暮普f:“我倆先過去看看,明天再組織人手仔細勘察?!?/br> “好吧?!?/br> 戚路在姜文浩指引下,順著地下河走到了盡頭處,那河水仍然向前流淌,但已流進了地底。 姜文浩停下了腳步,說:“應該就是這里,可什么也沒有啊,難道暗室埋在河床里?” “有這個可能......”戚路話說到一半就說不下去了,因為在他剛才打著電筒四處亂照的時候,驀然看到河對岸的高處山壁上有座建筑,下方有明顯的石階到半山腰嘎然而止。 姜文浩也看到了,他把電筒的光對準了那座建筑,從外形看它很像是座廟宇。 “怪事,我已安排考古人員勘察了一遍溶洞的地貌,為什么他們沒有發現這古代建筑?” “這里面很黑,它又建在高處,容易被你的同事疏忽?!?/br> 說話間戚路透過清澈見底的河面發現水深不過半米,就脫鞋卷起褲腳,把教授背在身上趟過了河。 到了河對岸后,戚路用襪子擦干了腳,然后把它丟在一旁穿起鞋子和教授一起向著那古建筑走去。 他們往上爬了一段山巖堆積的斜坡,就來到了石階前。路變得好走起來,就是階面上不時可見散亂的人骨。 姜文浩撿起根骨頭用電筒照著它看了一會,臉上不禁露出驚訝的表情,腳步也停了下來。 “教授,怎么了?”朝前走的戚路見姜文浩沒有前進意思,就回身問他。 “這骨頭上沒有灰塵和泥垢?!?/br> 聽到教授的這番話,戚路的神色頓時變得凝重,他彎腰撿起一根骨頭,發現真如教授所說,這只能說明人骨遺棄在這里的時間并不長。 姜文浩沉吟著說:“難道有人比我們先發現這里?” 戚路不以為意,輕笑著說:“可能是你的同事發現了這個地方,只不過時間緊促還沒來得及向你匯報?!?/br> “那他也不能把尸骨丟棄在這里啊,這也是文物!他這樣做是犯了低級錯誤,回去我得考核處罰他?!?/br> 兩人用電筒照著蜿蜒的石階,手扶著絕壁慢慢地走到了古建筑前。 確實如教授之前的預料,這是一座廟宇,但他只能看到廟門和屋檐,側面根本看不到墻面。單從外表來看,給人的感覺仿佛來到了陜北的窯洞前,而里面到底有什么,誰也不知道。 戚路吐了口唾沫,抓起門上已銹蝕嚴重的青銅把手,沒費什么勁,腐朽的木門“吱”的一聲被他打開了,里面飄出來一股難聞的霉味。 兩人都把電筒照向了廟里,可里面的景象讓他們大吃一驚! 這根本不是什么廟宇,房子里只有一條人工筑成的通道,玄武巖砌成的石階蜿蜒向下,一眼看不到底。 “教授,我們要進去嗎?”戚路在征求他的意見。 “進!”姜文浩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回答。 戚路牽著他的手,小心翼翼的往下走。 約摸走了兩分鐘的路程,他們就來到了盡頭,里面隱約有光亮閃了出來。 這是一個大洞,洞壁很平坦,不像是天然形成,看來是有人修整過。地上散落著許多人骨,在洞前端靠著巖壁的地方,盤腿坐著一具骷髏,身上的衣服腐爛得難以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