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書迷正在閱讀:逆時偵查組2:營救嫌疑人、逆時偵查組1:兇手何時來訪、詭案追蹤3、詭案追蹤2、因為慫所以把san值點滿了、靈目鬼話、昆侖渡魂人、靈魂畫手、偶遇死了三年的老公、爆!滿級大佬上綜藝被影帝盯上啦
可是,如果真的是你說的那個雙什么的反應,不就更加證實這是一場意外了?年支隊長問道。 我搖搖頭,說:關鍵是,現場勘查并沒有在現場發現任何頭孢菌素類藥物以及藥物外包裝,死者的胃內也沒有發現膠囊碎片。也就是說,死者胃中的頭孢菌素類藥物,是外來的。 現場該有的東西沒有,不該有的東西卻有了,這一切都說明有外人的侵入。林濤說道。 是怎么下藥的呢?年支隊長問道。 根據我們的推斷,現場茶幾上應該有酒瓶、酒杯和碗碟,但是不見了,這就說明兇手有意在藏匿和管鐘死亡有關的物品。我說,這種藏匿行為恰恰說明了藥物是被兇手下在管鐘的食品中的。畢竟無論是膠囊內的藥物粉末還是藥物片劑,放進酒里不可能立即溶解,下在食物中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這就比較麻煩了。年支隊長說,現場沒有任何線索,如何去排查? 不,有線索。我說,我們不要把兇手的動機單純地放在侵財上。我倒是認為,兇手的作案可能是激情殺人,而侵財只是附帶的行為。 何以見得?年支隊長說。 因為雙硫侖反應的發生概率小,能直接導致人意識模糊、失去抵抗能力的概率就更小了。我說,如果是預謀作案,完全可以選用其他的毒物或藥物,用這種不確定的方式讓人暈厥,作案風險太大,成功概率太小。這不符合預謀殺人的心理特征。反而,如果兇手是激情殺人,那就有可能一怒之下,拿出隨身恰好攜帶的藥物投毒。 會所還沒有開業,那么激情殺人的,肯定就是死者的熟人嘍?年支隊長問道。 是。我堅定地說,兇手可以在那么空曠的院子里,從容下藥,雙方又沒有肢體沖突而導致的損傷,一定是熟人。兇手來到現場之后,管鐘并沒有換裝的動作,說明是非常熟悉的人。這個人可能在事發之前恰好去藥店買了藥,而且這個人思維縝密、有反偵察意識。這個范圍,應該不大了吧。對了,死者的死亡時間,通過手機確定了嗎? 確定了。年支隊長似乎正在思考著什么,隨口回答我道,手機信號是在9月26號中午12點17分失去信號的,應該就是死者的確切死亡時間了。 通往現場只有唯一一條公路,雖然現場周圍沒有監控,但這條路上,總是有監控的吧?既然很可能是激情殺人,那兇手去的時候肯定不會躲避攝像頭。把時間再往前推個一兩個小時,找那些公路上的熟人,就可以破案了。我自信滿滿地說。 剛說完,我就看見了坐在會議桌一角,漲紅了臉的程子硯。 子硯,你是有什么發現嗎?我問道。 我可能發現了嫌疑人。程子硯小聲說道,只有一個條件和你說的不一樣。 什么條件?我回憶了一下自己剛才的推測,給出的條件并不多啊。 程子硯說:有反偵察能力。 你怎么知道你說的那個嫌疑人沒有反偵察能力? 因為她是剛上初三的學生,只有15歲。程子硯說道。 你是說,管鐘的女兒?我問道。 程子硯點了點頭,說:之前我們就已經對公路上的監控進行了篩選,確定了管鐘的15歲女兒管寒曾經騎著共享單車經過這條公路,但她并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 一名負責外圍調查的偵查員說:根據對管鐘周圍人的調查,我們也明確了管鐘的前妻可能是生病了,9月26號早晨,由管寒陪著,去社區醫院就診。 我沉思了一會兒,說:那,審吧。 審訊,不合適吧?陳詩羽插話道,如果她只是一時的惡作劇,那就是過失致人死亡,她剛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是不追究刑事責任的。 過失?我苦笑著搖了搖頭,說,即便是這樣,不審也是不行的。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就行了。 畢竟審訊室的氣氛肅殺,陳詩羽顯然是不忍心讓一個小姑娘坐在審訊椅上,所以在商量之后,我們決定由陳詩羽負責訊問,訊問地點不放在審訊室,而在辦公室里。 因為管寒的母親生病在家臥床,管寒在她班主任的陪同之下來到了市公安局。在訊問之前,班主任一直在強調管寒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年級前三名每次都有她的名字,她是不可能犯罪的,希望我們可以抓緊時間工作,不要影響她的學習,十一期間初三也是要補課的,畢竟她是考上省重點高中的種子學生。 管寒真是人如其名,15歲的她已經長得亭亭玉立,卻一臉寒霜地坐在陳詩羽的對面。 在訊問完基本資料,并告知相關的權利和義務之后,陳詩羽開門見山:特定的時間,你出現在了特定的場所。而且,因為你母親疑似患了肺炎,你在藥店購買的頭孢曲松鈉,恰恰和你父親胃內的藥物成分一致。經過下一步的檢驗,甚至可以做出你購買的藥物批次成分的吻合程度。還有,我剛剛接到前線的電話,偵查員已經根據你的活動軌跡尋找到了你扔掉的酒瓶餐具,并且在上面提取到了你和你父親的指紋。這已經是鐵的證據了,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管寒沒有立即回答,似乎現在發生的一切,她都已經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臉上沒有任何驚訝或者是恐懼的表情,這和她的年齡完全不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