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保護費(1v1 高H)、馭龍修之:馴龍對象是祖師、當病嬌變成鬼(H)、碧荷【同人】
周建國是屬于天師這個行當里面,那一批了解核心之事的人。 為了拉攏石小川,他也是毫無顧忌地說出了一些秘辛之事來。 他告訴石小川,想要搞懂這一點,你得先了解什么是天道,以及所謂的“五級分封制”。 何為“天道”? 這件事情說起來,能夠聊上一天一夜,而且還未必正確。 但如果說到等級的概念,這個其實大家或許都會有最為直觀的感受。 它從本質上來講,其實就是天道對于框架之下的用戶、以及相關聯產物的分級制度。 晉級,則是系統對于抵達邊緣狀態的天師,進行的一種登記認證。 在聊到這個之前,得先說一說中國道教中的另外一個概念。 符箓。 許多人會將“符箓”兩字,當做一個整體性名詞,覺得就是承載道法的某種載體物。 它有可能是黃符紙,有可能是竹片,有可能是玉石,又或者石器之類的東西…… 但在道教之中,“符”和“箓”,其實是分開來講的。 符,在道家被稱之為“天神的文字”,是能夠與“神靈”,又或者某種已知存在的規則進行溝通的文字載體,將其書寫于特定物體之上,可以作為“天神”的指令,鎮魔壓邪、治病求福,甚至祈雨通神等…… 箓,分作兩種。 一為紀奉道者之名冊,記載受箓道士的姓名、道號、師承和所授之道階。 二為記諸天曹佐吏之名諱與職能等,即“天神名錄”。 也就是說,你擁有了箓職,方才能夠召神遣將,除妖鎮邪,做出相關之事…… 否則就是空有一身本事,卻無用武之地。 法箓是道士應持之典,也是對修道者功行修持的認定,故升授、加授均有嚴格的考核程序。 同時法箓又是道士行法的憑證,只有授過箓之后,才能召喚箓上神兵將吏護法顯靈。 未授箓者,行法不靈,吏兵遠身。 如強行施法,不但不靈,且自身反遭天譴。 …… 清楚了這個概念,再重新回到對于“天道”的理解上來。 從本質上來講,天道的出現,其實就是代替了所謂的“天庭”,拋去了各種繁瑣復雜的箓職和程序,用最為簡潔的方式,劃分五等,向天師們遞交“箓職”,使之獲得認可的過程。 每過一級,便擁有著與之對應的能力和職權范圍。 而這個認可的過程,古代的時候,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劃與考核。 天道這里,雖然簡化無數,但也有著一定的規則基礎。 入魔,相當于利用了規則漏洞,走了捷徑。 雖說也的確存在著魔頭利用規則,一條路走到黑,最終見到曙光的特例。 但大部分的情況下,因為沾染了太多的黑暗屬性,所以在沖擊晉級的過程中,會顯得更加的曲折與坎坷,甚至會承受莫大的危險…… 或者可以說,這條路,宛如走鋼絲。 稍有不慎,就會跌落萬丈深淵去…… 講完這些,周建國認真地看著石小川,緩聲說道:“莽山大魔,是一輛高速行駛,但隨時都有可能脫軌翻車的列車——而作為他的陰靈,你與他到底還是有所不同的……” 他盯著石小川,一字一句地說道:“他是回不了頭了,但你卻可以在車翻之前,完成跳車,保存自我!” 石小川臉色陰郁地說道:“所謂‘附屬陰靈’,不過是天師養的一條狗而已,像我們這樣的奴才,主榮則榮,主死則亡,又有什么辦法呢?” 周建國卻搖頭說道:“倘若是別人,我就不說了,但小老弟你卻不同……” 他左右打量了一眼,低聲說道:“你可知道何為‘真人之秘’?” 石小川臉色大變,問:“你想說什么?” 周建國緩步逼近,隨后說道:“我想莽山大魔每一次沖擊失敗的時候,作為附屬陰靈的你,應該都有瞧見過那一副畫面,接受過那些沖擊吧?所以,別人沒機會,但你可以……” 他宛如魔鬼一般,步步朝著石小川靠近,隨后充滿了誘惑力地說道:“只要跟我合作,我保證你能夠及時跳車,不必陪著莽山大魔一起,跌入深淵……” 沉默。 周建國說完之后,石小川沉默了良久。 最終他抬起了頭來,平靜地說道:“此事不必再提,如果有下一次,我會直接告訴申公的!” 說完,石小川身子一閃,卻是直接離開了洞中。 周建國瞧見,卻也并不惱怒,而是笑了笑。 他等了一會兒,隨后嘴角一挑,說道:“年紀不大,卻還這么能忍——果然,申云豹看重你,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說完他也跟著離開了。 洞中再一次陷入了死一樣的沉寂之中。 又過了一會兒,角落處的黑暗中,陸林浮現出了半張臉,瞇眼思量著。 所謂“真人之秘”,到底是什么? 陸林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和揣度中。 而就在此時,小月嶺洞府外面的一處淺坡林中,田小沖與茅山的小魚道人,正憂心忡忡地望著遠處那倒塌的山體,滿臉焦急…… 第203章 宇文皇圖遇云豹 兩人的遭遇也算是一種巧合。 一個在外蹲守,隨時準備接應,而另外一個則偷偷摸摸地從洞中摸了出來,結果正好就撞到了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