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焦旸跟余曉光對視一眼,余曉光就問道:“那這個案子里頭作證的幾個人,你都認識嗎?他們跟李春楊的關系怎么樣?跟你熟悉不熟悉?” “本鄉本土的都知道?!?/br> 張廣超頓了頓,“關系也都差不多吧,應該沒有什么矛盾?!?/br> 焦旸道:“也就是說,你是認可他們的證人證言的。這里頭不存在誣陷你的情況,至少你認為是這樣?” “就一個?!?/br> 張廣超說:“茂福嫂子說她看見我跟蹤苗苗,這我不承認。我從來沒跟蹤過那孩子!” 余曉光道:“你說的茂福嫂子,是指李茂福的妻子劉云麗嗎?” 張廣超點頭道:“對,就是她?!?/br> 但余曉光反復問他和劉云麗是否有什么矛盾,張廣超又說不上來。 在張廣超這邊,幾乎沒獲得什么有用的線索。焦旸就決定,去案發現場看看。 雖然去之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到了崇明才知道,什么叫滄海變桑田。20年過去,當地的地容地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命案現場的那片小樹林早就已經不見蹤影了,代之以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案發地點都沒了,這種情況下,想翻案的難度,可想而知。 三人只得找到個小酒店先住下,準備第二天出去走訪一下原來的村民。 余曉光道:“頭兒,這個案子真的有問題嗎?張廣超有作案動機,現場有他的足跡和指紋,案發時他也沒有時間證明。唯一缺少的,只是前面三起作案用的工具而已。但是作案工具,分析起來也就還是麻繩和石塊。當地有很多養殖的水塘,隨便往哪里一丟就行,更別說當地人經常開船出去捕魚,完全可以上漁船拋到海里。想找到作案工具,確實有困難?!?/br> 焦旸道:“但是經過檢測,在張廣超家發現的麻繩上,只找到了李苗苗一個人的dna,沒找到其他作案工具,就是一個很大的疑點。何況,說是強//jian殺人,被害人身上,也沒有找到嫌犯的任何毛發跟體//液。反過來說,嫌犯身上也沒有找到屬于被害人的指紋、毛發、體//液等等。這至少也就無法落實,張廣超就是前三個案子的兇手?!?/br> 當時的村莊,自然也早就已經換成了一座座敞亮的三層小樓。 第二天,在鄉鎮干部的陪同之下,焦旸他們一一見過了當年的幾位證人。 其實這些人的證言都比較邊緣,其中兩位是經常在同一帶打魚的村民,說他們案發當晚沒看到張廣超去打魚。但是,張廣超沒去打魚,也不代表就去殺了人。這其中對張廣超被定罪最為關鍵的證人,就是作證說看到張廣超尾隨李苗苗的村民劉云麗。 焦旸就把劉云麗放到了最后。 20年過去,當年40來歲的中年婦人,現在已經是個60多歲的老太太了。 鄉鎮干部曾經向焦旸他們反映,劉云麗聽說是問20年前的那個案子,就拒絕了,說她忙著帶孫子,沒有時間。 還是村干部做了一些勸說工作,劉云麗才答應跟他們見面的。 劉云麗看見他們,勉強笑了笑。 侯希勇招呼道:“劉阿姨,你別緊張,來請坐。我們就是來了解一下當年發生在咱們鎮上的這個案子。你知道什么,照實說就行了?!?/br> 劉云麗有些拘謹的斜著身子坐下,“其實……其實我也不知道什么?!?/br> 焦旸接過話頭道:“當年你說你曾經看見過張廣超,多次尾隨李苗苗。都是在什么情況下,你能說說嗎?” 劉云麗說:“都這么長時間的事了,我哪還能記得?” 焦旸道:“你不要著急,慢慢回憶一下?!?/br> 劉云麗窘迫道:“領導,你們看我都這么大歲數了,腦子不好,那些事兒早就忘了?!?/br> 焦旸道:“劉大姐,你好像很緊張,完全不想我們提起當年的事?” 第98章 翻案(4) “我有什么好緊張的……” 劉云麗脫口而出道:“領導, 我還得回家給孫子做飯呢!” 劉云麗說完,不等他們回答,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焦旸看著劉云麗的背影, 若有所思道:“這位大姐的反應, 有點兒奇怪啊?!?/br> 鎮上隨行的一位鄉鎮干部笑道:“焦隊長,這也不能怪她。當時案子出來之后, 張廣超就被抓了。他父母死的早, 他又是獨生子,家里沒人,一直也沒結婚。年輕輕的就被抓到牢里去了,這人平時為人還不錯,我們鎮上有些人不大敢信他能殺人,還連殺四人, 覺得他挺可憐的。當時去作證的那幾位, 村里有時候就有一些閑話, 說他們為了拿獎金說瞎話什么的?!?/br> 焦旸詫異道:“獎金?” 鄉鎮干部意識道,他可能說錯了話, 連忙笑道:“沒有沒有, 就是村子里亂傳的!” 上世紀, 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為了破案率,個別地方個別人員中, 確實有一些亂象。 焦旸卻沒想到,柯局長也有這樣的傳聞。 實話實說, 這個案子張廣超涉嫌的證據有, 但是不夠硬。尤其最關鍵的兇器, 有部分沒找到, 更沒在被害人身上,找到張廣超的體//液。 如果是現在,這個案子檢察院最起碼也會發回重審,叫公安部門補充證據,甚至可能當庭就釋放嫌疑人。 目前來說,國際通行的司法精神是疑罪從無,我國也是。但是在實際執行層面兒,十幾二十年前,國內都是按照疑罪從輕,而不是疑罪從無。比如說張廣超就判了死緩,后來又因為重大立功表現,改成了有期徒刑二十年,馬上就要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