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執念有盡
一片漆黑之中,睜眼或閉眼似乎并無分別。 虞年瞳底映不出光,只凝望著前方,半晌,她眼睫一顫—— 黑暗中,突然亮起了一抹星光。 如同一顆孤懸天際的星辰,微弱卻醒目,瞬間刺破了黑暗的屏障,獨自在虛空中搖曳生姿。 懸浮于重重幽暗,光芒閃爍,隨著它那若隱若現的脈動,四周的虛無縹緲中,更多星火開始漂散而出。 起初只是寥寥幾點,轉瞬間,無數的光點紛至沓來,宛若爍爍生輝的燈火,金光流轉,逐漸密布在這一片黑暗之中。 漆黑中星光閃爍,在空中輕盈地漂浮著,漫無目的,卻又互相牽引。 似試探般,幾縷光點在虛無的回旋中一點點靠近虞年,輕點她的鵝黃襦裙,星芒在裙擺間曼舞,環繞衣袖,掠過纖細的發絲,動作輕柔而靈動,宛如夏夜螢火,在她的周身徐徐盤旋。 空曠、寂靜,仿佛望不見盡頭,觸在她周身的光點卻泛起一圈輕柔波動,在這無盡的黑中蕩起層層漣漪。 星星點點在她瞳底跳動,虞年輕輕伸出手指,緩緩向那些星光靠近,指尖即將觸碰到那一抹亮色之際,點點光芒卻如受驚的小鳥般急促逃離。 光點在她的指尖前方四散開來,帶著微微的震顫,卻又似是不舍,跳動著流連在她周身,徘徊許久,才四散而去。 虞年一愣,彎起了眸子。 星光如同閃爍的細沙,灑向無垠的黑暗中。 光點翻涌,彼此牽引呼應逐漸匯聚,以夜為布,畫下一串串柔和的光線,細絲輕柔地綿延在空中,仍在向前流動,一幅輪廓開始浮現,在不斷堆迭之下變得愈發清晰—— 那是一只幼狐。 不過巴掌大小,身上毛發稀碎凌亂,血痕點點,緊緊蜷縮一團,胸腔下的呼吸似乎與星光的閃爍同步,微微起伏。 虞年心頭一緊。 “.....晏九安?” 她腳下步伐不自覺加快,幾步上前將小狐貍抱進懷中。 才剛觸到那有些冰涼的身體,剎那間,周圍的黑暗突然仿佛被一道無形的力量撕裂,靜謐被驟然打破,四周的景象如同洪水般涌來,一幅幅場景在天地之間融合混雜,迅速展現在虞年的眼前。 是她曾目睹的幾層幻境。 星光和月華交織,少年獨自蜷坐于池塘邊,垂在身邊的雙拳緊握,光點化作的淚珠緩緩滑下臉側,如破碎星辰墜入水中般四濺開來。 不遠處,一具身影凌亂殘破,他的尾巴尖在地上拖動,每扯動一次,就在泥地上留下一串撕心裂肺的血痕。 鐵鏈崩碎的聲音自虛空中蕩來。 滿目猩紅。 瞳底如染了色的畫布,虞年的思緒也終于在此刻清明。 她一直以為幻境中時空混亂,層層重迭難分,可原來晏九安從未有過喜,眼前便是怒、哀,與不盡的殺欲。 直至此刻,才應當是真正的第五重—— 執念。 四周畫面流轉,不斷在眼前融合、變幻,冰冷的雪原漸漸成形,白雪皚皚,天地一片寂靜。 寒風呼嘯,卷起數不盡的雪花在空中飛舞,山巒在遠處若隱若現,被厚重的雪霧遮掩,與天際連成一片。 視線所及之處,一座孤墳正矗立于風雪中。 虞年抱緊懷中顫抖的小狐貍,跨過不斷被新雪覆蓋的小路,用手輕輕掃去墓碑上的厚厚積雪,露出了下面風化的石質。 石碑上拓印著歲月的痕跡,風霜侵蝕,字跡經年累月,卻依舊清晰如新——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天命汝身,降而安蒼,宅殷土芒芒” “愿四方長流,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優既渥” 虞年觸在石碑上的指尖在輕顫。 這是天命。 以己之身作為獻祭,以血rou化甘霖,骨為長河,降澤人間。 晏九安生而為仙,卻是為死而生。 人未亡,墳已立好。 原來他只是想要看看,自己究竟是為何人而生。 她皺起了眉,嘗試般抬起手,玉指在空中輕輕一動,靈力隨之而起,刻在石碑上的文字逐漸脫離,化為實體,落入她的掌心。 凝視著手中的文字,她手掌漸漸握緊,字跡在指尖流轉,化作細碎粉末,流光溢彩,星光似的四處飄散。 光芒在眼前破碎的剎那間,虞年眸中閃過一絲驚詫。 天命,竟也可改嗎..... 靈力在體內流轉,她定了定神,將跳動的粉末緩緩重新收攏在手心。 纖細的手腕抬起,齏粉在白皙柔夷周圍盤繞、飛舞,隨著她手指輕輕一動,金色粉末在空中迅速凝聚,逐漸形成新的字跡—— “日出清濟為晏,歲久安適其?!?/br> 指尖如玉脂,在空中緩緩滑動,字跡如流水成形,散發出柔和的光芒,少女神情專注,字跡在她的指尖下愈發明亮,一筆一劃都雕琢得精致利落,毫無猶豫。 “逍遙于世,毋役于物,且以喜樂,且以永日” “愿你如此,萬歲而千秋” 一筆終了,她衣袖輕輕揮動,眼前的字句便輕如鵝毛,緩緩飄向石碑,逐漸鑲嵌其中。 鎏金字跡在石碑上閃爍,愈發璀璨耀眼,仿佛與天地共存。 懷中,小狐貍眼睫輕顫,那雙微張著的金瞳中倒映出少女的面龐,四周風雪仍在淡淡褪去,景色變化間光線逐漸暗淡,仿佛馬上又要陷入無邊黑暗。 晏九安看了虞年許久。 只是突然發現,她的臉頰被冷風染上了紅暈。 好像是不一樣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