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書迷正在閱讀:姝色動人、釣系影后和她的裙下臣、搖曳gl(純百)、天若有情(百合abo)、這一世你幸福了嗎[快穿]、渣過的大佬都來了、穿成廢柴小師妹、絕對傾心[娛樂圈]、染指清冷Omega師姐后、我搶了老哥的相親對象[競技]
第1210章 貪心地奢望 “產品質量好,效果好,再加上在央視推廣的廣告,所以現在出現銷售爆棚的現象也是在意料之中!”孫盈盈回答說道,這樣的情況她和張玉蘭的確都預料到了,所以已經上了另外兩條先進的生產線,加班加點的擴大生產。 鄭向南點了點頭,“是的,我現在也用傾城藥妝的男生系列,效果真的非常好,我還推廣給其他人用了呢!你今天來有什么事情???” “一方面是送兩個配方過來,另一方面是為了查賬!”孫盈盈十分直率的說道,親兄弟還明算賬呢,她絕對不允許別人在賬目上欺騙。 “做生意的確應該如此,尤其是像你這樣參與管理,但是在賬目上一定要多關注,雖然你是跟我mama合作的,但有些話我也是這樣說,非常支持你的行動!”鄭向南笑著說道之前他從私底下跟mama說一定要在賬目上做好,絕對不能欺騙孫盈盈的一分一毫。 之前他mama或許有一點這樣的心思,但是呢,在鄭向南三令五申舉例說明孫盈盈不是一般人之后,張玉蘭任何小心思都沒有了。 更何況現在隨著傾城藥妝的推廣,賺取越來越多的利潤,雖然孫盈盈分出去很多,但是她得到的更多。 如此一來,根本就沒有必要得罪孫盈盈,更沒有必要在錢上面做文章。 她現在不僅僅看重錢,更加看重的是傾城藥妝將來會成為國民品牌,那樣不僅僅可以賺錢,更能夠得來榮耀,為國爭光。 “能聽到你這樣說,我很高興!”孫盈盈點了點頭,鄭向南的態度也反映了張玉蘭部分態度。 因為之前已經打了電話,張玉蘭已經在辦公室里面等著孫盈盈了,現在看到兒子跟孫盈盈一起進來,更是笑得眉開眼笑,“歡迎歡迎呀!先喝點水,然后我就帶你去查賬!等等查完了帳,咱們一起出去吃飯!” 孫盈盈點了點頭,“好??!” 喝了茶之后,孫盈盈就跟著張玉蘭去了財務室,孫盈盈雇傭的兩個財務人員看到孫盈盈過來,微微有些吃驚,但是想到賬目做得很好,沒有披露,也就放心了。 孫盈盈雖然不是財務專業,但是她有特殊的方法檢驗這些賬目。 經過一番推演之后,這些賬目都是正確的,孫盈盈因此確認之后,第三季度的利潤就達到了她的賬戶。 這些錢是一樣只會留下一半,另一半會在合適的時機捐獻出去。 中午的時候,張玉蘭盛情地邀請了孫盈盈吃飯,鄭向南作陪。 張玉蘭看到兒子認真的傾聽孫盈盈說話那認真的態度,跟平時的吊兒郎當截然不同。 兒子越來越喜歡孫盈盈了,但好像孫盈盈還沒開竅,對兒子并沒有任何感覺,只當是普通的朋友。 張玉蘭感慨萬千,心里奢望,如果她能夠有孫盈盈這樣的兒媳婦,那該多好呀! 如果這樣的話,不僅僅能夠得到全部的傾城藥妝,同時也能夠擁有這樣的兒媳婦,將來的孫子孫女也一定是聰明漂亮可愛的。 第1211章 跟隨,善待 以后要經常制造機會,讓兒子跟孫盈盈出來吃飯見面,私下里面她也要鼓勵兒子多多接近孫盈盈追求孫盈盈。 吃完飯之后孫盈盈告別。 “孫盈盈,你下午要去哪呀?直接回家嗎?”鄭向南好奇地問道,如果還在縣城的話,他就繼續跟著孫盈盈,還能多相處一段時間。 “并不是直接回家,我要去劉氏烤鴨店,去看看我親青青表姐!”孫盈盈回答說道,不僅僅有事情,而且還要帶兩只烤鴨回家。 鄭校難聽了之后眼睛一亮,看向了張玉蘭,“媽,爸爸上午是不是說也想吃烤鴨啦?” “???”張玉蘭一愣,然后像是想起什么事情一樣,兩點點頭,“是的,你爸特別喜歡吃劉氏烤鴨店的烤鴨,你跟盈盈一起過去買兩只回家,買三只吧,你爺爺奶奶也挺喜歡的,給他們也送去一只……” 這個臭小子居然把她扯起來當幌子了,不過也挺機靈的,這樣就能有名正言順的理由跟著孫盈盈一起去劉氏烤鴨店了。 “那行,我去,烤鴨店盈盈咱們一起走!”鄭向南笑著說的,不由分說地坐上了孫盈盈的車。 孫盈盈點了點頭,“我表姐家的烤鴨的確是非常好吃的,百吃不厭?,F在我表姐可厲害了,不僅在縣城有劉氏烤鴨店,現在也準備去省城那邊開一家呢!” 現在的劉青青可不是以前的那個害羞的小姑娘了,現在有一手很好的烤鴨手藝,不僅僅開了兩家店,而且野心勃勃,準備到省城開一家。 現在三舅三舅媽的包子店也不開了,直接來幫青青表姐,當然了,烤鴨店里面也有其他的食物,這樣不僅僅能夠豐富菜品的種類,而且也能有更多的顧客。 “是啊,現在劉氏烤鴨在我們縣城里面,也算是一個鼎鼎大名的品牌了!”鄭向南笑著說道,“我爸爸我mama工廠里面八月十五的福利,其中有一項就是每人一只烤鴨。拿著條兒直接來這邊拿現成的剛烤好的?!?/br> “那真是太好了,青青表姐家的烤鴨價格雖然不是很貴,但是也不便宜,很多人過年過節才能吃到你們家發了,他們就不用買了!”孫盈盈笑著回答說道,“謝謝你支持我們晶晶表姐家的生意!” “互惠互利嘛!”鄭向南笑著說道,現在他也跟著父母學習一些經商的事情,也明白商場上的一些做事風格。 lt;a href=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