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讀書人?江河詫異。 江思印也好奇地看過去,不知道讀書人和他爹有什么關系,為何要來拜訪他爹。 知府倒是明白,解釋道:是因為思印圖書館。 他的目光落在大師身后的少年身上,笑道:這一定是大師的愛子江思印江公子罷?現在思印圖書館在大慶有十七棟,大的城市基本都有,讀書人可以免費借書,很多讀書人心里都很感激大師。 這樣的義舉,還有對大慶作出的貢獻,稱一句圣僧都不為過。 只有這樣的人,才是得道高僧罷。 江思印瞳孔微縮,心中震撼不已。 他不敢置信地看著他爹的背影,他是個聰明的,自然能想到自己流落草原,若是回大慶后,說不定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消除曾經被打下的草原烙印。 為此,他從未想過要出仕,他想成為一名大夫,一個濟世救人的醫者,遠離朝廷,不讓他爹為難。 江思印努力地抑制快要流出來的眼淚。 這就是他爹啊,恨不得為他鋪平所有的道路,連一顆絆腳的小石頭都恨不得為他拿開。 宿主,你兒子感動得都忍不住要哭了。系統的聲音在江河腦海響起,我也快要哭了,你賺那么多小錢錢,都用來給你兒子鋪路。 對它這個統卻是如此殘忍,給點靈力都舍不得。 江河沒理它,任它矯情地哭鬧,鬧得太兇就關小黑屋。 離開這座海濱城市的時候,江思印終于能坦然地接受自己就是江思印,是大慶的江思印,不是草原的巴圖。 他現在能坦率的面對江思印的人生,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因為他的父親會像一棵強壯的大樹,為他遮風擋雨,他不再懼怕外面的風風雨雨,即使他沖撞得頭皮血流,父親也會陪在他身邊。 ** 十八歲的俊美探花郞不疾不徐朝家中走去。 這一路上,俊秀的容貌引來無數目光,逛街的貴女,坐馬車經過的閨秀,皆情不自禁掀開簾子的一角,默默地注視少年無瑕的側臉。 有少女發出嘆息:可惜了,只是一個寒門子弟。 也有少女羞紅著臉,思考下嫁的可能,如此俊美郎君,縱是家貧也無妨,等她下嫁時,多帶點嫁妝便是。 張瑾瑜回到家,剛坐下,便聽到鎮北將軍府的人過來。 張大人,風將軍有請。 張老太太看起來更老了,但她的精神依舊旺盛,聽聞鎮北將軍有請,就忙催促孫子去換衣物。 石頭,快去換衣裳,奶給你煮面,吃口面再過去,省得餓著肚子。 張瑾瑜即是曾經的石頭有些無奈地笑了笑:奶,我不是請了婆子嗎?您不用那么辛苦。 張老太太笑瞇了眼:為我孫兒煮飯,一點都不辛苦。 張瑾瑜好聲好氣地道:奶,不用忙活,風將軍這個時間找我過去,肯定會管飯的。 張老太太最終沒有煮面,親自送孫子出門。 等孫子離開,她沒有急著回家,轉身去和那些羨慕的街坊鄰居吹噓:我這孫子和鎮北將軍府的風將軍是好友,風將軍你們知道的吧?對,當今皇后就是風將軍的jiejie 院子里,張老頭正在給墻角的菜地澆水。 他種了一輩子的地,到了京城后渾身不自在,總覺得住不慣,直到石頭給他在家里的院子開辟了一塊菜地,他這才打起精神。 石頭真是個好孩子!他對老太婆說,石頭說,等他賺了更多的錢,到時候就給咱們買更大的房子,給我一大片的地種菜。 張老太太沒好聲氣地說:等石頭成親,咱們買個小莊子搬過去,別說種菜,就是種麥子都不是事兒。 張老頭高興起來,石頭有錢買莊子?隨即又想起貧困的大房,嘆息道,只要想到大郞他們還在鄉下受苦 他的話還沒說完,張老太太當即暴怒,一巴掌拍向桌子,橫眉怒目道:你別想讓他們進京!一家子立不起來的貨色! 張老太太從未想過,張大郞居然會逛青樓,包養青樓女子,甚至想休妻娶那狐魅子。 老大媳婦雖然一身毛病,但她對大兒子卻是掏心掏肺的好。張老太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這大兒子居然有眼無珠成這般,放著家里好好的賢妻不要,要娶個攪家精。 真以為那青樓的女子是看上他?不過是貪他的錢財罷了。 因為這事,大樹也顧不上對堂弟的怨恨。 他終于放下身段,親自去求當時已經考中秀才的堂弟張瑾瑜,讓他幫拿個主意。 張瑾瑜確實是個極有主意的,他略施小計,就讓張大郞看清楚那青樓女子的真面目,大房一家才沒有散掉,至少現在人看著是沒散,至于他們的心散不散,張瑾瑜也沒法管了。 至此,兩兄弟也算是勉強和解。 大樹答應會看住他爹,不讓他爹仗著侄子的名聲做壞事,張瑾瑜則讓大樹在筆墨齋當個管事,給予高薪不說,若是生意好的話,還給分紅。 是以這大房一家還真沒張老頭想的那般落魄,只是張大郞人心不足,花花心腸不變,總想著來京城過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