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江河也跟著走出帳篷,面還要發,等晨練完正好合適。    接下來,江河在練棍法,江思印站馬步,他的眼睛跟著他爹的棍子轉,他爹說過的故事里,丐幫有打狗棍法,不知跟爹比,哪個厲害。    江思印突然對和尚這個職業高山仰止。    他爹才當和尚多久,不僅會做飯,還會跟動物聊天,甚至還學會了功夫!    就是他爹這身板看著實在單薄,也不知道這武功練得有沒有用,能不能保護自己。    江河晨練完后,對扎馬步的兒子道:站梅花樁一刻鐘后休息,爹給你煮豆漿。    多加點糖。江思印喊道,他爹怕他牙壞,只給一點糖,喝起來沒滋味。    鍛煉將近半個時辰,早飯時間就到了。    和尚爹是標準的大慶人,習慣早餐吃豆漿油條、包子小米粥。    江思印就著豆漿吃包子,煎過的豆腐包子帶著絲辣味,他吃得頭都不抬,心里很納悶,他爹當和尚后,不僅學會訓鳥妖,難道還去跟御廚學習?或許是有御廚去當和尚,他爹跟著學習了一手好廚藝?    吃過早飯,爹念經,兒子念書。    也不知他親爹從哪弄來的四書五經,江思印發現自己要背的文章非常非常多。    號稱學富五車的鸚鵡會陪他念書,若是他念錯了,鸚鵡就會一翅膀扇過來,大叫:錯了錯了,真是人不如鳥!    江思印特別不服氣,然后死鳥就會在他面前跳來跳去,將正確的文章背出來,還趾高氣揚地說:哎呀,背得本統好辛苦,快給本統拿杯水過來,別忘了給我剝瓜子    偶爾當它特別過分時,和尚爹就會咳一聲,鸚鵡當即安靜如雞。    江思印這時會覺得特別解氣,他爹果然適合當和尚,這才當多久啊,都學會給動物啟宿慧了。    肯定是宿慧,不然哪有鳥這么聰明的。    太陽終于升起來,寺廟終于開門。    當和尚爹接客哦,接香客,他開始寫文章。    臨近中午,他爹會讓他去跟胡人買rou,然后教他怎么做出美味的rou食。    爹,我想吃您做的。江思印努力地賣萌,他爹廚藝這么好,rou肯定做得更好吃。    和尚爹無情拒絕,你爹我是和尚,不忍心殺生。    江思印在心里吐槽不能,所以能忍心看著他殺生嗎?    和尚爹看他的眼神特別慈祥,在出家人眼里,眾生平等,但在爹眼中,我兒子排在眾生之前。    所以他不殺生,但能為了兒子改變原則?    小孩兒的臉蛋微紅,沒有半點抗拒的做起食物,包括他爹要吃的素食。    算了算了,就當他提前孝順爹吧。    沒有半點愧疚之心的和尚吩咐十一歲的孩子做飯,童工使喚得不要太熟練。    爹,我還想學做點心。江思印十分眼熱,他爹做的點心真是絕啊,這荷花酥看著像朵真的荷花似的,還香噴噴的。    江河點頭,行,爹教你做,嘴巴張開。    花朵般精致的點心被塞進嘴里,甜滋滋的味道在口舌中彌漫開來,江思印幸福地瞇起眼睛。    流落草原的日子,江思印已經很久沒吃過點心,因為在草原,糖實在太貴了。    將近四年的草原生活在他身上打下烙印,相比起記憶模糊的世家子弟的生活,他對草原的記憶更深刻。    江河要做的并不是完全磨去這份烙印,否定他的這段人生,而是讓草原的經歷變成他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鸚鵡和江思印待在廚房,鸚鵡在一旁等著,江思印手忙腳亂地做點心。坐在廚房門口的和尚捏著佛珠,低垂著眉眼念佛。    如果有一天大慶和胡人開戰,江思印的這段經歷只會被人反復提起,化成一把刀,將他磨礪得傷痕累累。    所以,他要做的是將礫土化成天堂。    當草原上開滿花、種滿糧食,由游牧民族化為半農耕民族,等文化跟中原相差不大,甚至成為一家,到時沒有胡漢之分,江思印的經歷不會再妨礙他的人生。    終于做好點心后,江思印擦了擦汗。    爹,我給養父母家送點心,順便教桑雅姐讀書。    江思印直接抬起幾層蒸籠,蒸籠很小巧,里面的點心到桑雅家還是熱的。    第69章 圣僧28    江思印做的點心很受桑雅一家喜歡。    他特意挑出糖分較少的點心,將之遞給桑雅娘:我爹說了,孕婦不能吃太甜的,對身體和孩子都不好。    桑雅娘笑瞇瞇地接過點心,眼前的孩子長得十分漂亮,唇紅齒白,還有那嬰兒肥的臉蛋仿佛糯米糍,可愛靈動,看著就討喜。    她希望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能有巴圖三分美貌。    巴圖,我背好《湯頭歌》了。桑雅用布擦過手,慎重地拿出一本醫書。    這是大師親手抄寫的醫書,她每次打開之前,都會將手擦了又擦,生怕不小心弄臟它。    不說在草原,聽說在中原,醫書也是十分昂貴的東西。    江思印坐下來,拿出一個沙盤,你一邊背一邊默,我檢查一下,看看你的字都認全了沒。    對著沙盤,桑雅將一個個字默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