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430節
哪怕是他死后,群臣要給他議謚號,也有他的心腹重臣們替他挽尊呢!一般的文臣,都不會感興趣于給幾個立身不正的宗室出頭的! 謝慕林把自己的想法分析給朱瑞聽。對于這個素來都能理解自己的老公,她說話少了許多忌諱,頂多是有時候說話別太毒舌,用比較委婉一些的措辭表達而已,事實上意思還是那個意思。 朱瑞是越聽越想苦笑。別說妻子這么想了,老實說,他自己也有過類似的想法,還跟父親燕王抱怨過呢。燕王當時也是叫他忍耐的。反正皇帝的性情為人,總是狠不下心來大開殺戒,做事優柔寡斷,不勸阻他,頂多就是幾家宗室受些驚嚇罷了,又不會吃什么大虧。等新君繼位了,再看情況決定是要真的懲罰某些宗室,亦或是補償一些低調老實的宗室王府好了。那時候就不必看皇帝的意思了。 謝慕林不明白:“為什么不勸皇上呢?皇上現在的做法真的不大聰明,我感覺他更有可能會激起宗室和他之間的矛盾,沒事也要生出事來!” 朱瑞嘆道:“你是親身經歷過那件事、親耳聽到過那些話的人,怎么反倒沒想起來呢?那日在西宮,皇上召見蕭寶林,蕭寶林退下之前,都說了些什么話,你忘了么?” 謝慕林眨了眨眼:“啊……你是說蕭寶林叫囂她曾經把皇上矯詔那事兒告訴了外人的話嗎?還叫皇上猜,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他這個黑歷史……可她是吹牛的吧?這種隱秘之事,她都能讓三殿下用來當作威脅皇上的把柄,還能到處嚷嚷去?就算真的要泄露出去,也只會泄露給最親近的盟友??伤怯羞@樣的盟友,就不會母子倆被困宮中多時,始終沒人來救他們了!我才不信她說的話呢。我看她是知道自己死路難逃了,才故意撒謊騙皇上,好讓皇上在擔心秘密外泄的考量下,放過她一條小命!” 朱瑞無奈地道:“你我自然是旁觀者清,父王心里也有數,可是皇上并非這么想的。他反而覺得蕭寶林一直在瞞著他與宗室勾結,簡直當他是傻子!他心里一邊擔心事情外泄,一邊生氣惱怒至極。再加上如今他病情越發沉重,因此……他已經有些病糊涂了!” 皇帝在見過蕭寶林之后,先被太后發現了他的隱秘而轉移了注意力,在隨后燕王自我表白與安撫之后,他總算是放下了心頭大石,開始有精神回頭思考蕭寶林的威脅之語了。 越思考,皇帝就越火大。 蕭寶林身為后宮妃嬪,很少有機會能跟宗室中人單獨相處,通常都是在正式的宮宴或各種儀式典禮上。就算宗室女眷時常會進宮來請安,但蕭寶林當時只是一介貴妃,既非正宮皇后,也沒有經常到太后那邊去奉承,宗室女眷們不想得罪作風強勢的曹皇后,自然不會私下接觸一個貴妃。就算是有心要謀從龍之功,當時擁有名份的曹后與東宮太子,以及擁有寵愛與權勢的林昭儀和二皇子,都比蕭貴妃以及她被視作太子小跟班的兒子三皇子更有希望。 等到曹家漸漸失勢,林家后來居上的時候,就更不會有人看好蕭貴妃和三皇子了。 待林家失勢,曹后身死,蕭貴妃就被卷入刺殺案,軟禁在宮中,與外界斷絕聯系。從此她再也沒有跟宗室見面交流的機會了。如果說她曾經與宗室里的盟友關系深厚到可以交托機密的地步,那至少要多來往幾回,不可能靠下人傳話傳信。 除非那個秘密是從三皇子嘴里傳出去的,否則,就憑蕭明玉這幾年的行跡,她若真的有宮外的宗室盟友,那必定是早有勾結。那時候他們母子還是皇帝的心頭寶呢,竟然就開始策劃要拿皇帝的把柄去威脅他了?! 皇帝簡直要火冒三丈了! 第1615章 猜疑 皇帝一向把蕭明玉視作早死的愛人蕭明珠的替身。雖然給了她貴妃的尊榮,寵愛也不差,但心里其實沒有真的把她當一回事。 原本他還有幾分看重三皇子,覺得這個兒子還算有點腦子,比太子和二皇子都強些,后來發現三皇子性情人品不行,就直接把人放棄了。由始自終,皇帝都不認為自己這種先給了人希望又冷酷地斷人希望的做法有什么問題。他覺得自己對蕭明玉母子已經夠好的了。 可如今,就是這么一個他不放在心上的女人,居然騙了他這么多年,暗地里不知捅了他多少刀!直到如今她都死到臨頭了,還不知悔改,還要繼續威脅他!真是豈有此理! 皇帝自然知道三皇子也有可能是泄密的那一個,可那又如何呢?難道兒子xiele密,做娘的就清白無辜了么?母子倆都是膽大包天目無君上的人,皇帝哪一個都不會原諒! 他親自決定了懲罰蕭明玉與三皇子的方式,但同時也不會放過任何與他們勾結的人。他現在確實已經不用擔心手握兵權的弟弟燕王知情后會與他反目了,他現在更忌諱的是,過去的政敵后代會以矯詔之事為借口攻擊他,質疑他繼位的資格!他現在是快要死的人了,自然要考慮自己身后的名聲。他想要風風光光地埋了自己,想要世人皆稱頌他為明君!否則,他這輩子為皇位犧牲了那么多,最后還要英年早逝,這一切又有什么意義?! 他更不能讓人知道,自己堂堂一國之君,竟然會被自己的女人算計了! 皇帝的做法,別說那些被他盯上的宗室王府了,就算是旁觀的燕王也覺得頗為不妥??伤€是暗示兒子朱瑞忍耐,不要多言。 燕王已經勸過皇帝,皇帝執意不肯聽,還拿宗室中有人欺負過燕王妃為借口,聲稱要替弟弟弟媳出口氣。燕王不好再勸下去。他自己也是前不久才被皇帝猜忌過的人,只要皇帝干的事不太出格,他是不愿意再與皇帝產生口角的。要穩住眼下的局勢,燕王就不能讓自己與皇帝之間的關系有任何負面變化。反正,只要他把軍隊盯住了,再派人留意各家宗室的動靜,想必后者也鬧不出什么大亂子。 朱瑞苦笑著把這些事細細告訴了謝慕林,謝慕林也就明白了:“皇上現在的疑心病很重吧?王爺好不容易才打消了他的猜忌念頭,自然不愿意再節外生枝了?!?/br> 朱瑞點頭:“實話告訴你,這兩日我與皇上說話,都有些提心吊膽的……他身邊侍候的都是多年心腹了,就算是粗使的太監宮人,也都是忠心的老資格,行事再穩妥不過的??墒墙駜河袃蓚€太監在窗外說話時,叫皇上聽見了,明明只是閑聊幾句,皇上卻疑心他們在嘲諷自己,無論誰來解釋都不肯聽,直接命人拖下去打得半死。若不是父王知道后示意底下人手下留情,不要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殺生,只怕西宮今日就要斷送兩條人命!” 一點小事都會鬧成這樣,足可見皇帝的疑心病已經到了什么地步。他從前是不會這樣的,如今是因為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差,他仿佛能感覺到自己的死期一天一天臨近了,心理壓力太大,才會產生了扭曲。 太后與四皇子,還有燕王和朱瑞都想辦法勸慰過皇帝了。然而皇帝的心情一點兒都沒法放松,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說實話,朱瑞說起這些事時,心里也不太好過。但皇帝日益敗壞的情緒和越來越重的猜忌之心,又讓他們這些每日圍繞在他身邊的人感到壓力山大。朱瑞因為不肯認父,一直表現得對皇室權利全無興趣的模樣,還能輕松一點。四皇子明明是儲君,卻因為是風華正茂的青春少年,在皇帝面前慢慢地就不如先前那般受待見了。 朱瑞小聲告訴妻子謝慕林:“內閣的幾位閣老,因為向皇上報告政務的時候,被罵了幾回,心里也有些想法了。他們也察覺到皇上可能病得有些糊涂了,說是擔心再這樣下去,皇上一旦出了差錯,就會危及江山社稷,對朝廷與百姓都不利。因此……他們認為皇上安心養病就好了,不必再cao心政務,倒是可以盡快把儲君的名分定下來,讓儲君參與議政。哪怕四殿下年紀還小,他們這些老臣也會用心輔佐他的……” 謝慕林瞬間明白了朱瑞的言下之意:“內閣的大人們這是……覺得皇上的情況不妙,心急著要讓新君上位了嗎?” 雖然這是很合情合理的想法,可皇帝現在正犯疑心病呢!就算他再疼愛小兒子,看到曾經寵信的重臣們不顧他還沒死的事實,就迫不及待地將他撇在一邊,扶持小兒子取代他的地位,心里怎會覺得好受呢? 就算他本來對四皇子沒有半點猜忌之心,也難免會遷怒一下的。 朱瑞沖謝慕林點了點頭:“今天早上,皇上在四殿下侍奉湯藥時,嫌藥太燙了,說四殿下巴不得他早點死,直接把人轟了出門?!边@件事燕王已經命西宮中人不得向外泄露了,否則,還未正式被冊立為儲君的四皇子,只怕就會被質疑是不是還有立儲的希望了。 只是,西宮里的消息究竟能保密多久,誰都說不準。為了讓四皇子這位儲君不再在人前尊嚴掃地,燕王與朱瑞都覺得,得盡快安撫住皇帝才行。 這些事情,謝慕林在慈寧宮那邊是一點風聲都沒聽見,估計燕王封鎖消息做得很到位,沒讓這些糟心事傳出西宮去??墒?,燕王、朱瑞都覺得,慈寧宮里其他人可以不知道這些東西,太后還是得心里有數才好。如今都這種時候了,宮里說話能讓皇帝聽得進去的,估計也就只有太后與燕王了吧?燕王有很多顧慮,太后卻沒有。她是當娘的,心疼孫子,替孫子說幾句公道話又能如何? 謝慕林便帶著丈夫與公公的授意,次日將西宮里發生的父子小沖突單獨稟報了太后,連永寧長公主都沒讓聽見。 太后一聽,神色立刻就嚴肅起來:“皇帝怎么這樣了?昨兒去瞧他時,他還說自己精神頭不錯,心情頗為平靜。雖然我覺得他只是在粉飾太平,但萬萬沒想到會到這個地步……太糊涂了!外臣們公心為重,說話難免會不中聽些,可他本就該好好養病的,這有什么好較真的呢?!珞兒也沒說什么,都是外人說話不當,惹得他不高興了。他可以跟外人生氣去,何必遷怒到孩子身上?!珞兒這些日子一直在他身邊侍奉湯藥,孝心可嘉,比他當年在先帝跟前侍疾都要用心,怎么他還要胡思亂想呢?!” 謝慕林在旁干笑,心想:如果皇帝曾經在病重的先帝面前侍疾,塑造過孝子形象,那他現在看待四皇子,興許也會覺得兒子是同樣的想法,未必是真心吧? 但不管怎么說,四皇子已經是他唯一的儲君人選了。他在這時候猜疑起兒子,實在不明智。 第1616章 相勸 午飯之后,太后只帶了幾個心腹嬤嬤,前往西宮探望皇帝。 她沒有帶上永寧長公主或是謝慕林、薛氏這兩個孫媳婦之一。 上回她是習慣性地帶上了女兒與喜歡的孫媳婦,沒想到卻讓她們聽到了皇帝的隱秘之事。雖說皇帝暫時還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總歸不太好,所以這回太后獨自去了西宮。她仍舊是要與皇帝進行一番對方可能不大喜歡的談話,不需要有太多的人在場旁聽。 不過晚上回到燕王府后,謝慕林還是從朱瑞那里了解到了太后與皇帝的這場對話都有些什么內容。 太后夸獎了四皇子的孝心,當然也沒忘記夸獎燕王與朱瑞父子。不過她的用辭比較講究,夸獎朱瑞的時候,說話的語氣就象是朱瑞并非皇帝的侄兒,而是哪個兒子一般。雖說朱瑞平日里并非以兒子的身份侍奉病重的皇帝父親,但該做的都沒少做,還與四皇子配合得很好。這些事,朱瑞都不會在皇帝面前顯擺,還暗示過四皇子別多言,所以皇帝此前并不清楚。然而他一聽太后說起,心情頓時就好了起來。 四皇子朱珞與朱瑞做了同樣的事,甚至做得比后者更多更仔細。既然皇帝認為朱瑞是一片孝心向著自己,就沒理由覺得朱珞不是真心孝順。 太后的話讓皇帝認識到,自己最近情緒不好,對小兒子有些過于苛刻了。雖然他本人覺得這不是大錯,但也不會在母親面前犟著聽不進去。他當然不會向小兒子賠罪,卻用還算和緩的語氣,對四皇子說:“近日辛苦你了?!彼幕首赢敃r眼淚都快下來了。 然后四皇子與朱瑞就被打發出了屋子,燕王沒留多久,也跟著出來了。他們三人都沒聽到太后與皇帝具體的談話,但過后燕王送太后回宮時,從她那兒聽到了一些。 太后沒有理會宗室那邊的動靜。她對于在皇帝病重的緊要關頭還想搞事的宗室一點兒好感都沒有。只要皇帝不打算大開殺戒,她才不會為那些白眼狼求情呢!不過她也覺得皇帝沒必要去撩撥宗室,放著不管,由得他們自生自滅就是了。 他們手上無錢,手下無人,又一個掌控實權的人都沒有,頂多也就是嘴上鬧騰一番。過得一兩年,每逢年節時,宮里賞賜東西下來,他們這些不老實的人家都得不到賞賜,漸漸的就會在宗室圈子里淪落邊緣了。宗室成員那么多,資源有限,內部競爭也不小。只要皇帝沒有特地優待某些人以搏取仁厚名聲的想法,那些過去的落敗者們,根本不可能繼續過著富貴無憂的生活。等到他們吃到苦頭那一日,就會知道皇帝曾經待他們有多好了,必定會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多么的愚蠢,無比后悔曾經的所作所為。 不過太后還是勸皇帝,不要插手各王府承繼之事。那些被他看中的本分宗室人家未必舍得把兒孫們過繼出去,而這些忠于皇室的宗室子弟,要是進入了野心勃勃、門風不正的宗室人家,也未必會過得好。萬一他們有個三長兩短的,日子也不稱心,那到底是對本分宗室人家的獎賞還是懲罰呢? 就算皇帝不打算派人去澄清自己的用意,太后也覺得應該向一些親近皇室的宗室人家透露口風,讓他們不要再擔心過繼的事了。一切只是皇帝在嚇唬人而已。 當然,太后絕不可能告訴人,這是皇帝自己疑心病發作了,見誰都覺得對方圖謀不軌。這自然是因為蕭寶林告密,說自己曾經與某些宗室人家有勾結的關系,還招供說這些宗室個個都盼著取皇帝而代之,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動手了。 這么一來,皇帝派人去撩撥眾宗室,不但不是沒有意義地犯蠢,反而還是寬宏大量的做法——他只是派人去警告、批評,沒有真的處罰他們,不是么? 至于到時候蕭寶林與三皇子是不是拉穩了仇恨,那就不是太后會關心的事兒了。蕭寶林不是總說自己還有宗室在背后為靠山么?如今倒要看看,她所謂的“靠山”、“盟友”,是不是還會一直支持他們母子?! 皇帝沒有反對太后的建議,但他仍舊覺得自己需要對這些宗室更警惕些,多嚇唬他們一下,起碼要讓他們知道疼,不敢再插手管皇位傳承的事。他們竟然企圖對皇帝的繼承人下毒手?!那么皇帝也不會讓他們的繼承人好過! 太后私底下向燕王抱怨:“皇帝如今臨了臨了,怎么越發孩子氣起來?!” 燕王忍不住苦笑:“兒子也是覺得,皇兄有些孩子氣了??蛇@原也不是什么大事。有兒子盯著呢,宗室們或許會覺得不安,但鬧不出大事來。若是皇兄會因此感到心情愉快些,倒也不是壞事?!?/br> 太后嘆氣:“你也勸過他兩回了,他不肯聽,你也不再多勸,可是心里還有顧慮,擔心他會又猜忌到你身上?” 燕王當時沒有直接回答,反而轉移了話題:“四殿下著實委屈。那件事是幾位閣老們商議著上書的,四殿下如今忙著為皇上侍疾,每日除了皇上與跟前侍候的人,也就是兒臣與重林了,哪兒有機會見閣老們?更不可能授意閣老們上書。而閣老們原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噬系纳眢w,根本撐不住每日批閱奏折。如今幾乎都是閣老們商議著把各部各地送上來的奏折批改了,再匯總一番,報給皇上知曉,其中要緊政務還需要皇上發話,才能最終定下。然而皇上每天幾乎都沒辦法把所有匯總聽完,常常聽著聽著,就睡了過去。眼下正是春末夏初,青黃不接的季節,各地報上來的事務繁多,皇上又不肯完全放權,但凡是要緊的政事,他不點頭,閣老們也沒辦法做主。這實在是太過礙事了!” 為了不耽誤政務,閣老們才覺得,應該盡快把儲君名分定下來。只要皇帝下旨命儲君監國,哪怕四皇子他還是個孩子,派不上什么用場,有了儲君的授權,他們內閣也能把整個朝廷運轉如常了。 閣老們并不是真的打算將皇帝撇在一邊,另外扶持新君上位,他們只是想要一個能給他們提供決策自由的工具而已。而未來儲君四皇子,正是他們認為最合適的工具。 因此,燕王認為,四皇子也是被內閣利用了,并非主使者?;实圻w怒到他身上,實在是很沒有道理,而因為遷怒推遲儲君冊立的進程,就更不理智了。 燕王希望太后能勸勸皇帝,不要因為一時任性,就影響了皇室的權位交替。 第1617章 苗頭 經過朱瑞的一番解說,謝慕林總算知道了今天西宮中發生的事。 雖說在太后的勸說下,皇帝對四皇子的態度好了不少,但他似乎并沒有將太后所有的話聽進耳朵里。起碼在某些宗室野心派的問題上,他還是不肯放棄原本的“敲打”策略。再加上內閣力勸他加快立儲,令他心中不悅,他與四皇子父子之間,依然還有隱患存在。 謝慕林都忍不住要嘆氣了:“太后娘娘真是沒說錯,皇上如今病得重了,反而越發任性起來?!庇行┦滤^去應該是不會計較的,偏偏現在就較了真,鬧得場面僵持,極其難看,身邊的人也都不自在。這又是何必呢? 朱瑞的心情也不大好:“四殿下挺難過的。他從小到大,可能都沒有挨過皇上的重話吧?”四皇子自小就聰慧討喜,從前沒被皇帝看重的時候,也很會討后者歡心。就算曹皇后、林昭儀、蕭貴妃以及她們的兒子過去沒將他放在心上,曾有過輕怠的態度,他也緊緊包住了親爹的大腿,始終沒吃過什么大虧。后來他直接成為了皇帝最看好的繼承人選,就更沒有受過什么委屈了。他與皇帝父子之間,一向關系都是很好的。 這還是他頭一次認識到,一旦失去了皇父的信任和寵愛,他在宮中的地位就會立時動搖起來。他還有太后的寵愛,又有可靠的皇叔與兄長撐腰,所以暫時在宮中還能立得住腳??墒窃趯m外,他的根基真的太過薄弱了。一旦失去了皇父的支持,他根本坐不穩儲君的位置吧? 四皇子如今沉默了許多。在正式被立為皇儲之前,他就先體會到了這種滋味,未必是壞事。一直以來,他都太過順利了,一直被皇帝捧在手心里,處處護持,生怕他叫任何人算計欺負了去。因此,哪怕他覺得自己也吃過不少苦頭,經歷過不少風雨,他依然還很稚嫩。 原來皇儲之位,并非一定是屬于他的。 他不能再那么篤定了,在皇帝面前也要多表現一下自己的孝心。小時候他明明會費盡心思去討好皇父,為什么在獲得皇父的認可之后,他就沒再花那么多精力去揣摩皇父的想法與喜好了呢?他開始將精力放在其他人身上,心里思考著自己繼位之后,要如何解決宮外的危機,卻忘了自己連儲君的名分都還沒到手呢!這一次的危機,但凡他事先有所察覺,都能攔住眾位閣老們,又或是勸服他們用更委婉的語氣進言。至不濟,也可以在皇父面前表示自己暫時無心考慮立儲之事,最重要的還是讓皇父把病養好…… 四皇子十分懊惱,自己什么都沒做。內閣諸大臣們進言的時候,他正在跟燕王與太醫們商量皇帝用藥的事?;实郯l怒的時候,他剛剛跟總管太監商量了皇父晚膳的菜單…… 太松懈了! 四皇子私底下跟朱瑞說起自己犯的種種錯誤,簡直懊惱得無以復加。更糟糕的是,他偷聽到皇帝在問心腹太監高公公,二皇子近來過得怎么樣? 二皇子被過繼到某家宗室郡王府已經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了。這一年里他基本都在守孝。守嗣父的孝,也在守生母的孝。他的嗣母和嗣姐都是本分低調的人,也不愚蠢,所以一直約束著不讓他出門,也盡可能減少他與其他人的接觸。二皇子并未抵抗嗣母的安排,很老實的待在新家,為逝去的母親哀悼著。 他一向是沖動易怒又任性的性子,如今遭逢大變,痛失生母,又被親生父親過繼到了遠支宗室,徹底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外家還被徹底打壓零落……在這樣的打擊之后,他若能沉穩下來,那即使一輩子也無法恢復過去的風光,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他如今是嗣父一家唯一的繼承人,生活足夠富足安穩,身份地位也有保障,只要他自己不作死,一輩子都不用愁了。 然而,在皇帝這個親生父親看來,二皇子畢竟曾經是他最疼愛的皇子之一,只是壞在性格魯莽沖動罷了。如今他若能改變自己性格上的弱點,再加上他看起來很凄慘的遭遇,皇帝重新對他燃起了慈父之心,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四皇子有些擔心,一旦皇帝又重新關心起二皇子,又對自己這個原本的儲君人選產生不滿,那他是否會臨時改立二皇子為儲君呢? 就算二皇子已經出繼了又如何?先帝不也曾經差一點兒把過繼去燕王府的燕王給要回皇室里來么?當時是燕王拒絕了,可他若是沒有拒絕呢?皇家的皇子出繼,一向就是筆爛賬,什么事都是皇帝說了算的。只要皇帝另外給二皇子的嗣父補個嗣子,只怕二皇子的嗣母也不可能會對皇帝說“不”。 四皇子最近兩日就陷入了這樣的惴惴不安中??蛇@樣的不安,他除了跟朱瑞講講,誰都不敢告訴。 朱瑞跟妻子謝慕林提起此事,也忍不住感嘆:“四殿下看著還算穩得住,但心里是真的挺擔心的。他大約也沒想到,前頭三個哥哥,他都解決了,最后卻在皇帝身上栽了跟頭吧?雖然我覺得皇上不大可能會把二殿下重新轉回宮里來,但他如今脾氣不好,時常就會耍性子亂來,無論他做出了什么事,似乎都不奇怪?!?/br> 謝慕林眉頭緊皺:“不可能吧?二殿下的外家已經徹底崩了,他要是安安分分當個宗室郡王也就罷了,一旦要回宮,還要做什么儲君,別說宮里了,就是朝中百官也不可能接受的吧?”要是真有那一日,朝中如今掌權的那些大臣們,也會擔心二皇子上位后會不會為了林家的事報復他們呀! 當初林家被皇帝打壓,皇帝的心腹重臣們可沒攔著,還有不少人幫著皇帝打壓林家黨羽了呢!其中就有趙家這樣被二皇子坑得很慘,所以坑二皇子也坑得很用心的世家大族。二皇子從前還是皇子時,就以心眼小不肯容人聞名。清楚他為人的人,誰會因為他出繼宗室后老實守了一年孝,就相信他真的改吃素了呢?! 謝慕林非常鄭重地對朱瑞道:“瑞哥,你跟王爺在皇上面前,一定要小心留意他的想法……不能讓他真的亂來!宮中的皇儲之爭,既然已經有了結果,就不要再生變故了!先帝末年因為奪嫡死了那么多人,如今能安穩度過皇位交替的敏感時期,是最幸運的事。千萬別因為皇上病重之后昏了頭,任性妄為,就讓大家又重新面臨先帝末年時的慘烈危機。真到那一日,我們燕王府跟宮中如此接近,根本沒法保證不會被攪和進去!” 朱瑞聽得肅然,正色點頭:“娘子放心,我心里有數的?!?/br> 第1618章 添堵 不管皇帝是出于什么想法,才提起了早已出繼宗室的前二皇子,這都是一個令人感到不安的征兆。 他身邊的人,無論是燕王還是四皇子、朱瑞,都覺得有必要阻止他再做出任性妄為的事,給所有人帶來無盡的麻煩,造成朝野的動蕩不安了。 燕王與朱瑞商量了一下之后,決定親自去見太后,面對面向太后說明最近皇帝出現的令人不安的小苗頭。太后得知,也深以為然,親自往西宮去勸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