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402節
他對于這個位置的執念,最初是因為曹皇后與承恩侯一家從小在他耳邊念叨而來,已經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等到長大以后,遇到了王湄如,他的想法又變成了“只要我還是皇儲,將來繼位為君,就沒有人能阻攔我與心愛的人在一起”。等到王湄如進宮,成為他的寵妾,他發現她不受皇家歡迎之后,心里更堅定地認為,只要他能登上皇位,手握大權,就能讓愛人過得舒心,沒有人能再給她臉色看!王湄如利用他的權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時,他心里還覺得這是一種幸福呢,哪里還會想到要去勸阻些什么? 如今王湄如已死,他覺得自己的世界仿佛一夜之間變得了然無趣。若不是她留下了遺言,又留下了一個女兒,他都恨不得隨她而去了。她臨終前說,若他不是太子就好了。他抱著愛人的尸體,回想過去幾年的經歷,也生出了同感。 確實,如果他不是太子,就能毫無顧忌地跟王湄如在一起相守,誰會來攔著他呢?母親與舅舅不會想要把曹家表妹塞給他做妻子,也不會為了爭權奪利,就對王家人下殺手,更不會有個狠毒的弟弟拿王湄如的meimei做人質,威脅她去做些不愿意做的事。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是太子而已! 倘若他只是一個尋?;首?,哪怕只是尋常宗室子弟,都不會遇到這一切悲慘的遭遇吧?! 這么一想,太子對儲君之位就沒有了想法。只要最終上位的不是他仇恨至極的三弟朱玏,他就覺得無所謂。四弟就挺好的,雖然他默許過手下的人對四弟下毒,但他本身并不討厭這個幼弟。對方對他這個長兄還算是恭敬的,只是不親近罷了,可對比從小就裝作與他親近,實際上沒少在他背后捅刀的三弟,真是強十倍、百倍去了! 太子抱著王湄如的尸首在東宮發了一晚呆之后,面對前來罵自己的皇父,只有幾句話:“父皇只管廢了我吧。若是擔心會有朝臣反對,我上書自請退位也行,只是奏折要怎么寫,我實在想不出來,父皇找人替我代筆好了。以后我就帶著孩子,找個清靜的地方待著。您把湄如的后事都交給我,還有她父母和meimei也是……只要您答應了這幾件事,我就絕不會給父皇惹事。誰來找我造反,我都不會理他。但父皇不能讓老三繼位……他若做了皇帝,我必定會反他!他與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只要我活著一日,就不能容他好過!” 皇帝都被氣得笑了:“你覺得你如今還有資格跟朕提條件?!朕是你的親生父親,你竟然眼睜睜看著你母后給朕下毒,過后又縱容你母后留下的人去毒害你的親弟弟!你做了這些事,還妄想能舒舒服服地過完下半輩子么?!” 太子并沒有因為他這幾句話就感到驚慌,反而道:“父皇要是看我不順眼,直接賜死我也行。但在那之前,我得先把湄如給埋了,還有她meimei……對了,我的寶兒年紀還小,并不知道我與湄如的事,父皇能替她在宗室里找個溫厚的好人家收養了么?讓她隱姓埋名做個宗室女就行,不需要讓外人知道她是太子之女……只要您能答應這些事,四弟也答應以后不會為難她,那您隨時下旨,無論是白綾還是毒酒,我都無所謂的?!?/br> 他一副破罐破摔的模樣,明明已是心灰意冷了,卻還是能把人氣得半死。 皇帝本來是要去罵這個不孝子的,結果反而是自己被氣著了,后來還是燕王好說歹說,把他勸回了乾清宮,沒有因為對太子破口大罵,而引發身體上的不適。 但不管怎么說,皇帝廢儲的決定已經不會更改了,估計在正月里就會正式下旨。目前內閣成員都已經知道這件事了,接下來宗室里的幾位近支長輩應該也會陸續收到消息,大家都會進宮展開討論,看要如何完成這一儀式。大體上,會提出反對意見的人應該不多,皇帝多半會把曹皇后下毒之事向這些人點明,避免當中有人糊里糊涂地拿禮法規矩說事,卻妨礙了廢儲的進程。等到太子被廢,廢后的旨意也可以開始討論了,只不過罪名還得再斟酌一下。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屎笈c太子都被廢掉的話,承恩侯府又要如何處置呢?曹家其他旁支呢?姻親故舊與從前的盟友舊部呢?得考慮這些人對于廢儲一事的反應。燕王至今還留在宮中陪伴皇帝,也是見皇帝身體虛弱,要為兄長分憂的意思。畢竟蕭明德現在辦不了事,何萬全尚在揚州,何萬安份量太弱,就得需要燕王這位軍中常勝大將出面鎮場子,確保軍方不會出問題。 不過在朱瑞看來,東宮倒臺,曹家方面的反對聲音應該不會很大,畢竟承恩侯眼下的重傷就是太子親手為之。如今承恩侯能不能活命下來,還要看大夫的本事,那些齊聚承恩侯府“探病”的故舊親朋們,有幾個是真的因為關心承恩侯傷勢才來的?恐怕大部分的人都想知道東宮到底出了什么事,以及太子對待他們又是怎么想的?對待一心為他著想的親舅舅,太子為了個妾室都能狠下殺手,那么他們這些人一直以來支持太子,又圖的是什么?就算是看在已故承恩公的面上,大家盼著承恩公的后人能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但若是承恩公的外孫對承恩公的嫡系子孫也是說殺就殺了,毫不容情,那大家自然也分得清親疏遠近。 大家心里想要的是從龍之功,擁立之功,可不是為了捧出個祖宗來,卻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一并葬送了的! 朱瑞一直奉燕王之命,派人留意曹家黨羽的行動。他估計,接下來幾日,無論承恩侯是死是活,從前支持他一家的舊部們都會陸陸續續退縮了,尤其是那些手里還握著兵權的武將們,他們可沒有文臣們死心眼。與其繼續支持一個沒心沒肺的主公,還不如先想辦法自保呢!而沒有了這部分的軍事力量,承恩侯哪怕能忘掉親外甥砍過來的那一刀,仍舊想要保住東宮的權位,也做不了什么。 眼下倒是蕭家那邊比較麻煩一些。因為三皇子殿下明顯還不肯死心呢。他覺得眼下是他距離儲君之位最近的時刻,怎么會因為手上的傷,就甘心放棄了自己的野望?! 第1504章 把柄 根據朱瑞回燕王府之前,從父親燕王那兒聽說的消息,三皇子目前還在跟太醫院糾纏不休。 他認為太醫院的人一定有辦法治好自己的手,即使他的右手干不了什么重活,至少也能夠提筆寫完一整篇文章。他認為自己的要求已經很寬松了,太醫們身為本國最出色的大夫們,沒理由做不到的。如果他們說自己做不到,那必定是存心跟他過不去!說不定他們都是東宮太子的支持者,要么就是昔日二皇子或林家的黨羽,甚至有可能已經投靠了四皇子。反正,只要他們不是存心要坑害他,就沒道理說自己治不好他右手的傷! 三皇子甚至一度語出威脅,說要是自己在民間找到名醫治好了傷,證明太醫院的人是在故意撒謊拒絕醫治自己,到時候就要把所有太醫都嚴加處置了,才能出了他心頭這口惡氣! 太醫們已經在皇帝面前哭訴過了。他們都覺得自己很委屈。從來沒聽說過手筋斷了的人還能續上,還能繼續象沒事人一般長時間寫字的。興許傳說中的醫神醫仙會有這個本事吧,反正他們辦不到!倘若三皇子能在民間找到好大夫,治好自己的右手,那他們愿意承認自己本事不到家,自請辭去太醫之職,但要說他們是故意對三皇子說謊,不肯醫治他的傷,為此還要被他嚴加處置,那他們就太冤了!這種罪名他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承認的! 皇帝心里自然是相信太醫院的人多些。他也明白三皇子純粹是接受不了現實,才會遷怒于太醫們,于是便命三皇子老實待著休養,接受太醫們的醫治。否則,別說他將來的右手還能不能用來提筆寫字了,只怕他現在就得先被那傷口折騰得死去活來! 出于安撫三皇子的目的,皇帝還開金口,允許蕭貴妃白天前往他的寢宮,照顧他的起居飲食。這對于已經被軟禁大半年的蕭貴妃而言,可是難得的恩典。雖然除了兒子的住處以外,她哪兒都不能去,每天只能兩點一線地往返自己的寢宮與東五所,但好歹她能夠天天見著兒子了,若是想通過三皇子往外頭傳遞什么消息,似乎皇帝也沒有明言禁止。這可比從前的處境強了許多倍! 所以,三皇子才會暫時消停了下來,除了仍舊嚷嚷著要求找更好的大夫來醫治自己,以及請求皇帝嚴加審問東宮眾人,不能姑息了太子所犯下的大罪,也就沒再提別的要求了。 然而謝慕林覺得這事兒很奇怪:“皇上不是知道嗎?王湄如都說了,當日是三殿下示意她在太子耳邊吹枕邊風,利用太子的人手去給四殿下下毒的。這已經算是三殿下坑害親兄弟的證據了吧?皇上就不打算處罰三殿下嗎?不但沒有提起他犯過的錯,還開恩把蕭貴妃給放出來了……皇上為什么會這么做?” 朱瑞其實也覺得這事兒很奇怪。他看到禁衛軍中幾名有可能與三皇子勾結的武官忽然下落不明,有熟悉的禁衛私底下告訴他,這些人似乎是被帶到詔獄去了,心里還以為皇帝這回會把太子與三皇子一并處置了呢!畢竟這兩兄弟其實誰都不清白,三皇子固然是利用王湄如去算計了太子,但太子也確確實實地同意了對幼弟下毒手的計劃,還默許了手下的金女史等人對皇帝下藥。如果說太子的罪名最嚴重,那三皇子也不比他差多少。怎么如今前者就要因罪被廢,后者卻只是輕飄飄地一筆帶過了呢?! 朱瑞曾經問過父親這個問題,但燕王也只是若有所思地表示:“皇上自有決斷。你將來就會知道為什么了,眼下還是不要去打探的好?!?/br> 朱瑞把父親的這句囑咐告訴了妻子:“我估計父王大概知道些什么內情,只是暫時還不方便與我明言。但不管怎么說,皇上這么做,也太奇怪了!” 謝慕林想了想:“怪不得會有那么多人懷疑皇上改了主意,不再支持四殿下繼位了呢。他對三殿下那般縱容,實在已經超出了正常合理的范疇……如果這事兒不是發生在皇上與皇子身上,我大概會覺得他有什么把柄落在了三殿下手中吧?” 朱瑞挑了挑眉:“把柄?皇上能有什么把柄,是三殿下知道,旁人卻一無所知的?”皇帝身邊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哪里會有什么無人知曉的秘密把柄呢?況且,若是連他身邊的心腹以及親如太后、燕王都不知曉,那三皇子這么一個不大受寵的皇子,又是從哪里知道他這個把柄的? 謝慕林對于這個問題,倒也不是沒有點想法。比如三皇子的母親蕭貴妃,好歹曾經受過皇帝多年寵愛,興許是她察覺到了什么;又或者是蕭明德將軍身為皇帝少年時代的伴讀兼死黨,在支持皇帝奪嫡的時候,知道了他某個不為人知的秘密,而后又把這個秘密告訴了meimei又或是皇子外甥……這兩種情況皆有可能。若是結合皇帝忽然對蕭明德將軍失去了信任來看……搞不好是后面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些哦。 謝慕林把自己的分析告訴了朱瑞。朱瑞想了想,覺得還真有些道理。然而這種事除非是當事人,否則誰會知道呢?皇上若因此忌憚三皇子,那肯定是不會愿意讓侄兒知道的。朱瑞不能去問皇帝,更不可能去問三皇子,那要是問蕭將軍的話…… 朱瑞忽然沉默了下來,過了一會兒才對謝慕林說:“娘子,我想……蕭琮大哥橫死,皇上心中對蕭將軍有怨氣,多半是不會有什么恩典下來了,三殿下眼下一心要治好自己右手的傷,多半也顧不上……將軍府眼下雖說有許多賓客上門吊唁,看似十分熱鬧,但那大部分都是去探聽消息的。一旦他們打聽到皇上如今不待見蕭家,三殿下還受了不輕的傷,估計就會對蕭家避而遠之了吧?想想那個情形,我還真有些替蕭將軍抱屈……我清楚他的性情為人。即使三殿下真的知道了什么皇上的機密之事,也不可能是蕭將軍泄露出去的。他對皇上是真的忠心耿耿,連妻兒骨rou都要退一步。他明知道皇上忌諱什么,無論如何也不會先一步背叛的?!?/br> 謝慕林看著朱瑞,似乎已經猜到了他的想法:“你想去將軍府……為蕭琮上一炷香,慰問一下蕭將軍嗎?” 第1505章 吊唁 無論過了多少年,朱瑞都始終覺得,最了解自己的還是妻子謝慕林。 她簡直就象是能看透他的心一樣,總是能猜中他的心事。 是的,他確實是想去蕭家吊唁,為蕭琮這個曾經的兄長上一炷香。不管他過去與蕭家有著多少恩怨情仇,那始終是他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里一直視作自己的家的地方。蕭家對他有養育之恩,曾經也有過快樂幸福的過往。即使雙方早已因為他身世的問題而產生了隔閡,可他回到京城后,也沒少往蕭家去拜訪蕭將軍。蕭將軍曾經讓他受了很多委屈不假,他心里的怨氣也至今不曾消除??蓮乃碌臅r候起,那個男人同時也是他心中的定海神針,保護著他一路健康成長到如今。他不可能真的對這個男人的悲傷視若無睹的。 朱瑞低聲對謝慕林道:“我明日還要進宮,繼續聽從皇上和父王的命令行事,不過早上可能稍稍有點空閑時間。我打算到時候早些出門,先到蕭家去一趟。那時候去吊唁的人應該不多,也不愁會有人說什么閑話……雖說皇上可能并不希望昨日在宮里發生的事泄露給太多人知曉,但我覺得……蕭家人還是應該弄個明白的。蕭將軍可能不會事事都告訴家人,比如蕭琮大哥的遺孀……所以我想去打聲招呼。倘若能讓蕭琳明白三殿下是個什么樣的人,叫她別再為了三殿下要死要活的,那就更好了?!?/br> 謝慕林明白了,便道:“既然如此,我陪你一塊兒去。要是跟女眷說話,我比你方便許多?!?/br> 朱瑞猶豫了一下:“這樣好么?蕭夫人和蕭琳對我未必會客氣,萬一她們說了什么不中聽的話,讓你受委屈了……” 謝慕林笑笑:“她們能讓我受什么委屈?況且,她們現在也顧不上這些了吧?要是她們不想見我,我也無所謂。反正我們只是去跟蕭琮的父親與妻子道惱罷了。盡了禮數,我們就可以離開了。誰還上趕著去討好哪個糊涂婦人嗎?” 朱瑞想了想,便答應下來。不過他也暗暗告訴自己,就算有些不方便的地方,他明日也要盡可能陪著妻子行動,不能離她太遠了,免得她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受了委屈,回頭還要為了大局而向自己隱瞞。 夫妻倆又聊了一會兒家常,時間不早了,便各自洗漱了睡下。一夜無事,清晨天剛亮他們就醒了。梳洗更衣之后,他們聚在一處吃了個簡單的早飯,得知燕王果然一夜未歸,也沒什么話好說。 倒是謝慕林多囑咐了老總管幾句:“王爺平日里習慣吃什么東西,或者冬天里易犯舊疾,需要吃的藥,還請您老幫著打包一份??ね鯛斀裨缫瘸鲩T辦事,而后再進宮去,到時候讓他捎給王爺,讓王爺自己看著用,有備無患?!?/br> 老總管忙答應下來。燕王年輕的時候打了許多年的仗,確實落下了不少舊傷,平日里不顯,但冬天濕冷天氣里特別容易發作。在自個兒家里自然有侍候的人能把他照看好了,盡可能減輕他的身體痛苦,但他人在宮里,哪兒有家里這么自在周到?自然是事事都將就著來了。燕王已經在宮里住了兩天,看起來可能還要一直住下去,老總管擔心得不得了。如今聽說自家少主人能給王爺把藥物捎帶進去,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老總管忙忙去準備要讓朱瑞帶進宮的泡腳藥湯以及各種藥膏藥酒藥丸之類的東西,一時也沒顧得上問朱瑞與謝慕林兩口子準備出門上哪兒去。等到他倆換了素色衣裳,叫了輛外表樸實無華的馬車出門,他才后知后覺地猜出了他們的目的地。雖然覺得這事兒會不會有些不合時宜,畢竟皇上如今正對蕭家不滿呢……但老總管想到朱瑞畢竟做了蕭家十幾年的兒子,若是真的對蕭家的慘死置之不理,才容易惹人閑話呢,頓時就不打算多說什么了,頂多是吩咐底下的人留意著些,要是京城里出現了什么不利于少主人的流言蜚語,燕王府就得及時做好防范。 謝慕林與朱瑞十分低調地來到了蕭家。 這時候將軍府的大門才打開不久,連門口的白幡都還沒掛滿,靈堂上一片冷清清地,尚無人上門吊唁,連受邀前來念經的和尚道士都還沒上差呢。蕭家管家剛剛打了個哈欠,就看到前二少爺帶著位沒見過的年輕女子穿著素服上門來了,差點兒沒嗆著。想起前二少爺如今已經貴為郡王,每每到家里來見自家將軍大人,夫人都要客客氣氣地打一聲招呼,絕對不是以往可以任他輕慢的庶子了,他連忙整理了一下衣裳,方才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禮。 朱瑞客客氣氣地向管家介紹了謝慕林的身份,便直說:“我來給大哥上一炷香……昨兒夜里剛剛趕在宮門下鑰之前出來,我就直接回了王府,沒來得及過來看看將軍。如今將軍與夫人如何?家里姑娘們和少夫人還安好吧?” 管家忙道:“將軍大人安好,只是悲傷難抑……夫人一直在大少爺靈前守著,眼淚就沒停過,昨兒半夜里支撐不住,暈過去了……少夫人請了大夫來看過,說是悲傷過度,讓好生養著呢。這會子夫人還未醒,只怕要怠慢郡王妃了?!?/br> 謝慕林道:“無妨,我只是來上一炷香,若是耽誤了蕭夫人的休息,反而不好?!?/br> 話雖如此,管家還是匆匆去通知了蕭琮的妻子蕭少夫人前來。眼下這個家里,家主與主母都十分悲傷,前者夜里歇在書房,一直沒聽見動靜,后者昏迷不醒。除此之外,大小姐蕭琳精神狀態不穩定,誰也不敢讓她出面待客。二小姐年紀尚小。馬姨娘只是個妾……除了指望少夫人,管家也沒別的辦法可想了。 其實大少爺的后事,包括靈堂、法事之類的東西,全都是少夫人張羅的。夫人早就傷心傻了,除了抱著兒子的尸首哭,根本沒心情料理別的。小姐們又沒有經驗……事情全都是少夫人挺著肚子忙里忙外,才能在一天之內把東西準備齊全,不曾在上門吊唁的客人面前失禮??煞蛉藚s又因此嫌少夫人太過能干了,覺得她在夫婿橫死的時候,還能如此冷靜地處理后事,未免太過無情。 管家有些替少夫人抱屈,可他又不可能去反駁夫人的話。此時此刻,他也只能讓永安郡王妃見見少夫人了。倘若永安郡王妃能在宮里的貴人面前替少夫人多說幾句好話,想必夫人的指責不會對少夫人的名聲有太大的損害吧? 第1506章 告知 謝慕林從沒見過蕭琮的妻子。 在蕭琮活著的時候,她也沒見過他本人,更別說是他的妻子了,但因為朱瑞的緣故,她時不時就能聽到蕭琮的事跡,所以對他還算熟悉。只是他的妻子,謝慕林真的了解很少,只知道她家世很好,是蕭夫人千挑萬選才為兒子挑中的妻室,與蕭琮關系和睦,相敬如賓,近來還懷有身孕。但除此之外,其他關于這位少夫人的情況,謝慕林就不清楚了。 蕭少夫人進門的時候,朱瑞已經離開了京城,在外地闖蕩,先是金山衛,后來又調職去了開平衛。他本身對于家中新添的嫂子本來就接觸不多,身為小叔子也不可能在書信中打聽嫂子的事,所以他對蕭琮之妻不熟悉,連帶的謝慕林也就對其不了解了。 今日初次見面,謝慕林才算是知道了蕭琮之妻是什么樣的一個人。 這位年輕的女子看起來也就是二十歲上下,中人之姿,但氣質高華,舉止嫻雅。她身段瘦削,個子倒是比較高,幾乎與謝慕林齊平,唯有腹部微微隆起,顯然是處于懷孕初期,估計已經超過了三個月。這也能解釋為什么年前京中各宗室皇親世家那么多宴會,都只見蕭夫人出席,卻不見蕭少夫人露面,估計那時候她還在家中養胎吧? 蕭少夫人看起來精神有些憔悴,雙眼下方掛著明顯的黑眼圈,小臉黃黃的,沒有擦粉掩蓋。但這并不能遮擋她本人的出眾氣質與優雅談吐。她十分優雅得體地與朱瑞和謝慕林見過禮,朱瑞與謝慕林給亡者上過香后,她又依照規矩答了禮,說話用辭文雅而不失悲意,半點不出格。等吩咐管家領著朱瑞去書房看茶,順便通知公公蕭明德之后,她又親自領著謝慕林來到了花廳。 落座以后,蕭少夫人先是為自己婆婆和小姑們不能出來招待貴客而向謝慕林賠禮,又再度謝過他們夫妻上門吊唁。謝慕林雖然跟她一點兒都不熟,也覺得她這禮數實在是無可挑剔了,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正因為她的禮數太過周全,表現得過于冷靜,蕭夫人才會覺得兒媳婦并沒有為兒子的死感到悲傷,因此對兒媳婦百般挑剔呢? 謝慕林對蕭夫人其實沒什么好感,更覺得蕭琮和他妻子的婚姻,多半只是利益聯姻罷了,談不上什么真情厚意。既然如此,又何必強求蕭少夫人為了丈夫之死而失態呢?難道只有為了亡者哭得要死要活,什么都顧不上了,才叫有情意嗎?那是不是正事都不需要有人去做了? 謝慕林對蕭夫人的想法不以為然。雖然跟蕭少夫人不熟,她還是十分禮貌又略帶著兩分親切地與對方交談著,還表示,朱瑞是在蕭家長大的,如今在外人面前還要管蕭將軍叫一聲“舅舅”,雙方既然是這么親近的關系,倘若蕭少夫人遇到什么難處,只管開口。要是他們夫妻幫不上忙,自會明說;但要是能幫得上忙,蕭少夫人也不必過于外道。 蕭少夫人對于朱瑞這個前小叔子的事情并不清楚,家里人對他的身世諱莫如深,仿佛涉及什么不可告人的隱秘。她曾經向蕭琮多問過兩句,卻被蕭琮訓斥了,自那以后她就不再過問此事。反正朱瑞偶爾上門,也不會跟她這個內宅女眷碰面,權當不知道就是了。她看婆母小姑對于朱瑞的態度,也說不上有多么親近,蕭琳甚至還抱怨過朱瑞無情無義,不肯幫三殿下的忙——她對小姑子的這個說法抱懷疑態度,覺得朱瑞身為燕王府的繼承人,不肯偏幫三皇子,原是再正常不過的做法了。 但正因為朱瑞從前與蕭家關系不算密切,此時此刻,他妻子會愿意開口詢問她是否需要幫助,這份心意才顯得格外珍貴。尤其是,永安郡王妃謝氏并不是在說大話,而是老老實實地告訴她,有可能幫不上忙,但不會欺騙自己。 蕭少夫人有些感動,立刻便決定要領受這份好意,不打算日后再求上門去了:“別的事……原也沒什么需要勞駕賢伉儷的,只是有一點……關于我們少將軍的死……將軍與夫人都不曾明言,將軍讓我們不要追問下去了,夫人則是哭泣不休……我心中實在難以釋懷。少將軍年青力壯,身手過人,要說他是死于某位本領高超的東宮侍衛之手,也就罷了,可我怎么聽說,他是……被東宮寵妾王氏所殺的呢?這是真的么?可是……為什么?!” 看來蕭夫人哭兒子的時候,還是透露了一點內情的,只是說得不清不楚,所以蕭少夫人對于丈夫的死生出了疑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這一點。謝慕林曾經也想不通,但現在她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她想了想,才湊近了蕭少夫人道:“這件事宮里沒有旨意,我本不該隨便往外泄露的,可是蕭將軍與夫人都應該知道內情了,所以告訴少夫人也沒什么,只是少夫人別隨便往外說——東宮寵妾王氏,因為三殿下扣留了她的親meimei做人質,威脅她聽從自己的號令,其實已經給三殿下做事很長一段時間了。蕭少將軍應該是知道這件事的。他在宮中遇見王氏,只會覺得對方是自己人,壓根兒就沒提防,所以冷不防就挨了對方一刀……” 蕭少夫人吃了一驚,面色凝重:“既然是自己人,王氏又為何會忽然對我們少將軍下毒手?!” 謝慕林把王湄意的事簡單說了說,嘆道:“三殿下估計只是把王氏視作工具人,心里還存著事后要滅口的想法,所以壓根兒就沒讓人照顧好人質,也沒提防病弱的人質還能在死前往外傳遞消息……其實他要是早早跟蕭少將軍打聲招呼就好了。憑蕭少將軍的身手,他要是早知道三殿下已經失去了控制王氏的依仗,在宮中忽然遇到王氏的時候,就不會一點兒警惕心都沒有?!?/br> 蕭少夫人抿了抿唇,神色驀然一冷,手中緊緊攥住了素帕:“大約三殿下本來就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因此也沒想過要告訴我們少將軍一聲吧……” 謝慕林點點頭表示認可她的判斷:“沒想到……只因為疏忽大意,不但蕭少將軍遭遇橫禍,連三殿下也挨了那王氏一刀,手上受了傷。不過府上不必擔心,三殿下如今有太醫們診治,皇上還讓蕭貴妃去照看他的飲食起居,他已經沒什么大礙了,只是還需要休養罷了?!?/br> 蕭少夫人定定地看著謝慕林:“三殿下……果然傷勢無礙么?” “無礙的?!敝x慕林笑笑,“是右手上挨了一刀,因為太子殿下攔著不讓人送他去太醫那兒救治,所以稍稍多流了一點兒血。但等到太后娘娘過來訓斥了太子殿下,命我們郡王爺把三殿下送去太醫那兒的時候,他的傷口已經止血了。太醫們說,三殿下這個傷,可能會妨礙他寫字或提重物吧……除此之外,應該是無礙的?!?/br> 蕭少夫人的神色更冷了。因為行動無礙的三皇子,至今也沒想過要來給親表哥上一炷香呢! 第1507章 暗示 謝慕林看出來了,現階段,蕭家內部是由這位蕭少夫人在主持大局。那么她的態度與立場,在短時間內就會對蕭家的方場起決定性的作用。 蕭明德將軍大概已經心灰意冷了;蕭夫人還沉浸在喪子的悲傷上無法分神;蕭琳是不管事的女兒家,而且本身神智一度不清楚過,誰都不可能允許她主持中饋的;蕭璃年紀小又是庶女,她的生母馬姨娘更沒有越階上位的本事;蕭夫人對兒媳婦如此不滿,蕭少夫人也依舊承擔起了籌備丈夫后事的重責大任,背后肯定得到了公公蕭將軍的支持。綜上所述,此時只要把蕭少夫人穩住了,蕭家就不大可能會出什么夭蛾子。 況且,蕭夫人對兒媳不滿是她個人的事,在外人看來,蕭少夫人就是蕭琮的遺孀。她有可能會影響到那些與蕭琮親善的武將武官們。只要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因為三皇子的態度,不再支持他奪嫡爭儲,就等于是折斷了三皇子另一只臂膀上的一兩根手指。手指受了傷,也許不會影響手臂的行動,但肯定不會象手指健全完好時那般活動自如的。但凡三皇子能影響到的軍事力量能被削弱幾分,燕王與朱瑞父子想要轄制住他的把握便又大了幾分。 蕭少夫人不同于疼愛女兒的蕭夫人與一心盼著嫁給渣男的蕭琳,她對三皇子沒多少濾鏡,如今又因為三皇子的疏忽與失誤,失去了丈夫以及腹中孩兒的父親。她還這么年輕,就要守寡了,多半將來也很難再嫁,她對三皇子會沒有恨嗎? 謝慕林不怕蕭少夫人對蕭琮感情不深,只要她還有理智,能準確地對自己一家的處境作出判斷,就不會再任由蕭家上下被三皇子一路拖進深淵中去。 謝慕林看著蕭少夫人的表情變化,不動聲色地陪她喝茶說話,主要是關于三皇子如何與王湄如勾結,王湄如又為何要害蕭琮等等,也略提了提三皇子受傷后對太醫院的種種不滿。她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謊,雖說有些模糊了對于三皇子傷情的描述,但后者的傷勢確實不妨礙他出宮吊唁,只不過三皇子如今的注意力都在治療自己的傷口上了,根本顧不了其他。就連蕭貴妃,也一心想著兒子的傷,還分不出心神來過問侄兒的喪事。 蕭少夫人聽完謝慕林的話,對三皇子的處境也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不僅僅是三皇子的冷情寡義,還有他的前程晦澀……蕭夫人與蕭琮、蕭琳母子三人原本對三皇子的期望已經完全落空了。除非皇帝的兒子全都死絕,否則誰會讓一個右手殘疾的皇子繼位?蕭琳不可能嫁給三皇子,將來象她姑姑一樣做什么貴妃,還生個皇子繼承大統……她最多只能做個富貴閑王的側妃罷了!那還得看新君是否愿意給這個恩典! 蕭家因為三皇子已經賠上了一個女兒的前程,如今又賠上了獨子的性命,再跟著他走下去,還能剩下什么?蕭少夫人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腹部,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根本不指望孩子能靠著家族的外戚身份獲得什么好處。她娘家父祖兄弟都是憑著自己的真本事出人頭地,壯大家族的,她相信自己的兒子也會沿著先輩的這條路走下去。讓蕭琳去做個妃子,然后讓兒子靠著姑姑的裙帶關系謀個官做?可蕭琮就是外戚之子,本身也有才干,他又得到了什么?!裙帶關系或許是一時捷徑,但終究不得長久。大道直行,方是他們這等世宦之家子孫的立身之本! 蕭少夫人拿定了主意,決定晚些時候就去跟公公蕭明德將軍商量此事。聽得管家將朱瑞領了過來,她不露半點異色,平靜地起身相迎,客客氣氣地送走了朱瑞與謝慕林夫妻。 出了蕭家大門后,謝慕林與朱瑞上了馬車,便小聲將自己對蕭少夫人說的話告訴了他:“我看蕭少夫人對于三殿下,也頗有些怨言?!?/br> 朱瑞點點頭:“因為蕭琮大哥在宮里死得不明不白,昨兒前來打探的人里,似乎有人說起了不干不凈的閑話,質疑他是因為酒后私入后宮意圖不軌,方才遭此橫禍的,只是皇上看在三殿下面上,才不曾明旨法辦罷了。當時蕭家嫂子就在靈堂后頭,想必也聽得一肚子氣吧?如今你跟她說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也好。她心里清楚蕭琮大哥是為什么才死的,也就懶得跟那些一無所知的閑人一般見識了?!?/br> 謝慕林道:“我看蕭夫人還嫌她不夠悲傷,也不知道會怎么氣這個兒媳婦。她看起來挺瘦的,還懷著孩子,月份也不大,我就怕她勞累加氣悶,會憋出毛病來,對孩子也不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