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388節
朱恪晌搖了搖頭:“他還是未成婚開府的小皇子,仍舊住在宮里,怎么可能輕易在外頭過夜?白天見面也就罷了,晚上是不可能的。今晚我只見到了蕭少將軍,還有其他人?!彼D了一頓,“蕭少將軍也沒什么好法子,調令已經下來了,這是上命,指名道姓的,連手腳都沒辦法做。幸好我即使去了宣府,也不過是一年的功夫,一年后就能回來了,耽誤不了多少事。況且,補上了守邊的履歷,今后要往上升也容易。宣府這地方,雖是邊鎮,卻還算太平,如今也沒什么戰事,我去了也不會有兇險,你只管安心?!?/br> 朱恪晌之妻猶豫了一下:“可既然那里是太平地界,也就是說……二爺想要立軍功,就沒那么容易了?那一年后回來,這京西大營的權柄……豈不是要拱手讓人?” 朱恪晌明白妻子指的是誰,淡淡一笑:“那位也未必就有立下軍功的機會。榆林衛是比宣府多些戰事,但那里駐守的武將也多。如今眼看著北方邊境是太平起來了,戰事只會越來越少,可武將想要出人頭地,是必定得有軍功說話的。僧多粥少,那邊本來的武將都未必夠分,更何況是新調過去的人?那位長年在京城周邊廝混,雖說人品沒什么大問題,但出身不錯,人就有些傲氣。邊鎮長年駐守的那些老將們,哪一個不是見慣世面的?誰不是憑本事立足?只怕看不上他這種人,更不可能讓他有機會攬了功勞去!” 若連榆林衛都這么難撈軍功,那朱恪晌在宣府難道就能好到哪里去嗎? 朱恪晌對此倒是淡定許多:“沒事兒,我打聽過了,宣府的武將是不少,但那邊的人離北平近,常年與燕王打交道,行事作派倒是不霸道。他們有了軍功,很容易就能升上去,獨掌一軍,因此也不會排擠新人,反倒是時常會有別處的新將領過去歷練。我去了,即使找不到立功的機會,也不會被人為難。這一年里,我只需要兢兢業業,做好本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燕王自然會給我一個好評語,回朝之后,皇上還是會認的?!?/br> 不過,他并不覺得自己靠著這點好評語,就能順利把京西大營的大權拿到手了,多半還是會官復原職吧?也有可能是調往別處?;实郯阉{去京西大營,原本就是要大用的,只是他資歷不足,還需要歷練罷了。沒在蕭將軍手上歷練一遭,卻在燕王麾下待了一年,這也算是歷練過了。他即使留不了京西大營,也不愁將來的前程。 他低聲告訴妻子:“京西大營著實不是什么好待的地方。蕭家扎根太久了,那邊的人基本只認姓蕭的。我明明跟過蕭將軍幾年,但因為沒在京西大營待過,還是禁衛軍出身,他們就看我不順眼。如今調來頂我們職的,也是蕭將軍的舊部……我覺得他們自己人做同僚,相處起來會更為自在些,倒也不必非得跟他們擠。京里重要的軍職多了去了,我這個身份,只要肯辦事,還怕沒處去么?” 朱恪晌之妻擔心地看著他:“可是……三殿下與蕭少將軍對你有所期待,你若是沒能調到他們想要的職位上……他們又會如何待你呢?” 朱恪晌沉默了一下,沒有回答。 炭盆方向傳來誘人的香味,朱恪晌之妻連忙拿銀鋏子把酥餅拿下來,放到碟中,推到朱恪晌面前。 朱恪晌看了一眼,過了好一會兒,方才伸出手來拿起一個,慢慢地邊吃邊道:“我總覺得有些不舒服……我們幾個人還沒走呢,蕭少將軍就已經心急著想知道什么人可以頂替我們的位置了。雖說他們要辦的是大事,這都是人之常情,可我們沒招誰惹誰,忽然就被調離了如今的職位,大好前程受阻……那都是為了誰呢?!他們這是不是太薄情了些?蕭少將軍還覺得這事兒是巧合,只是運氣不好,但我總覺得……興許是宮里察覺到什么了,只是沒有證據,又或是皇上心軟,不想大開殺戒,才用這種法子警告我們。只要我們離了能出亂子的位置,再安排上可靠的人,那無論我們原本打了什么主意,都不可能實現了?!?/br> 朱恪晌之妻聽得面色發白:“那……那怎么辦?!若是皇上真的知道了……他又怎么可能會善罷甘休?!調離你們,該不會是打算秋后算賬吧?!等你們離了京城,沒人關注了,再動手……” 朱恪晌道:“應該不至于……倘若皇上有明證,早就直接公開辦了我們??扇缃袼皇菍⑽覀冋{離京城罷了,甚至很多人還都是平調……再說,我們也沒干什么。三殿下也好,蕭少將軍也好,也只是拉攏我們而已,壓根兒就沒提過想讓我們幫三殿下辦什么大事。所有事都是我們自個兒私下里猜的,哪里作得準呢?我們并沒有反叛之心,只是覺得……既然三殿下大位有望,我們這些常年出不了頭的人,早早站隊,謀個從龍之功,又算是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三殿下本就得皇上寵愛,立儲希望極大。我們追隨于他,再尋常不過了,皇上哪能就因這個辦了我們?” “可是……”朱恪晌之妻欲言又止,“近來我在女眷當中聽到些傳聞,似乎三殿下……不是他說的那么回事!” “唔?”朱恪晌抬眼望過來,“你都聽說了些什么?” 第1448章 傳聞 朱恪晌之妻是一位宗室郡王府里的庶子媳婦。因為丈夫官職不低,而且頗受皇帝重用的關系,她如今在宗室里很少受人輕視,但終究是身份有別,所以她混的其實不是王妃、郡王妃、世子妃、長子妃那一群貴婦們的圈子。 不過這并不妨礙她從那個圈子輾轉聽說一些傳聞。 有些傳聞是早前就已經隱隱約約聽人數次提起的,有些則是近日才在圈子里傳播的。談論這些話題的宗室皇親家女眷都十分謹慎小心,盡可能避免公眾場合大聲議論,只跟自己信得過又交好的親朋好友提及??杉词谷绱?,事情還是一傳十,十傳白,在短時間內迅速傳開了。 據說,三皇子其實并沒有他宣揚的那么受皇帝重視。他因為之前想對自己的婚事做手腳這個原因,惹惱了皇父,之后他生母蕭貴妃又被卷入曹皇后遇刺的事件,根本洗不白自己。雖然皇帝看在多年情份上,沒有下明旨處罰蕭貴妃,但也命她在宮中禁足,并且再也不去見她。這跟打入冷宮也沒什么兩樣了。三皇子幾次求皇帝饒恕自己的母妃,都被斷然拒絕了,可見皇帝對他也沒有太過重視,更不可能立他為儲君,否則又怎會明知道蕭貴妃的罪行會成為三皇子的污點,也沒有放過蕭貴妃的意思呢? 三皇子拼命在宗室中宣揚自己,其實是想要拉攏宗室人心,企圖利用宗室倒逼皇父,讓皇帝放出蕭貴妃,同時立自己為儲君。若是不用這種法子,三皇子根本就上位無望,也不可能救出自己的母親!宗室們被他的花言巧語所惑,根本不知道真相,還以為自己能謀個從龍之功呢!哪里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三皇子利用來震懾皇室的對象? 至于說三皇子是現存還有希望繼位的皇子中,唯一一個有潛龍之相的,那都是他故意宣揚的!實際上四皇子并非因為犯了錯又或是生了什么重病,被皇帝厭棄或放逐了。只是因為四皇子在前往普陀山禮佛之前,在宮中被人算計,差一點兒就墮馬受傷;在普陀山之行期間,也有人意圖暗算他;當他去了北平給太后侍疾之后,又有人在他回京途中下黑手。這種種算計,令皇帝覺得四皇子處境危險,而且這些危險十有八|九是來自于他的兄長們,所以不讓四皇子回宮,免得他再遭刺殺。等皇宮中的危機被肅清了,皇帝也就會下令召四皇子回來了。 皇帝對四皇子如此重視,哪里象是要放棄他的模樣?分明就是依然將他視作儲君的不二人選哪! 以上是比較正經一點兒的傳聞,接下來就是偏向八卦小道方面的了。 有說三皇子刻薄寡恩,冷情無義,當別人對他有用處時,他會溫和多禮,刻意示好;當別人對他沒用處了,他就會翻臉不認人,哪怕是親如舅家的表兄弟姐妹也不例外。這一點,光從他對蕭氏女的態度就可以知道了。明明是他引誘蕭氏女犯了大錯,蕭氏女名聲掃地之后,他只許諾會納親表妹為妾,然后就再也沒去看望過對方了,儼然就是個提起褲子不認人的渣男! 還有傳聞說,三皇子從前為了拉攏盟友,不止勾搭過一位名門千金,有好些閨閣淑女都曾被他的溫柔體貼迷倒,在父兄面前為他說過好話??梢坏┧齻兊募胰司芙^投靠他,他就會變了嘴臉,不但不再溫柔體貼,還會利用那閨閣千金為他意亂情迷之際,送到他手中的表記、信物之類的東西,威脅女方繼續為自己辦事,甚至是威脅女方的父兄家人,若不想女兒失了名聲,家門蒙羞,就得為他辦事!已經有不止一家名門世家受過此害了,只是眾人都不敢聲張罷了! 亦有傳聞說,三皇子對手下的人也刻薄得很,需要人辦事的時候,就要他們竭盡全力,不能出一點兒差錯,但凡出了差錯,牽連到他身上,那他是絕不會輕饒的!哪怕手下的人是為他盡忠才出了事,他也只會愛惜羽毛,絕不會沾染一點兒是非,甚至還會暗地里將自己的手下滅口,好避免消息外泄。 這一條,有人提出的佐證便是,三皇子身邊的心腹大太監徐德旺,有個干兒子叫徐來順,原本替三皇子在宮外經營著一家酒樓,順道替三皇子跑腿辦事,有好些年的功夫了,也算是替三皇子賺過不少錢,立過不少功的。但今年此人行事不慎,不知怎么的跟一群江湖人扯上了關系,受牽連進京兆府大牢待了好幾日。雖說事后被放出來了,但左鄰右舍的人都知道他出事了,對他指指點點的,也沒客人肯上門光顧,還把他背后靠山是三皇子的事傳得人盡皆知,令人質疑三皇子為什么要命手下人籠絡江湖人。 沒過兩天,就有人發現這徐來順吊死在自己的住處,官府給出的結論是他禁不住外人非議,才自尋短見的,可有熟悉他的人聲稱,他死的那天早上,還高高興興穿戴整齊出門,說是要去見主子,有新差事要做了…… 沒有證據證明,徐來順的死跟三皇子有關系,官府方面給出的結論,也只說他是自殺,可就是有不少人私底下覺得,他多半是被人滅口了,又或是因為辦事不利,被主子處罰了,拿性命來為自己犯的錯贖罪…… 徐來順是三皇子的心腹,是他身邊大太監的干兒子,替他辦過很多年的事了。不過是進牢里待了幾天罷了,又沒出什么大事,卻就這樣死得不明不白,還不能說明三皇子作為主人,有多么涼薄無情么? 朱恪晌之妻把自己聽說過的傳聞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丈夫,方才歇了口氣,面露擔憂地對他道:“二爺,你方才也說了,你們幾個人曾經深受三殿下與蕭少將軍的看重,可眼下不過是暫時調離原本的職位,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想找能替代你們的人,也只會說好話,哄你們安心去新職位上做事,卻不提要如何把你們調回來……這難道不是他們涼薄的證明?!我就怕……我們一家擔了那么大的干系,明知道三殿下可能會做些什么犯忌諱的事,也依舊投靠了他,不過是為了一份富貴前程罷了??梢恰覀冏隽四敲创蟮臓奚?,冒了這么大的風險,他心里也沒把我們當一回事,隨時隨地都會把我們丟棄……” 朱恪晌抿了抿唇,低頭沉默不語。 有些事,他們夫妻嘴上不說,卻心知肚明。他們冒了風險,如今卻需要好好考慮,是不是值得了。 第1449章 情報 蕭琮連夜秘密召開盟友碰頭會,這個消息在第二天早上就報到了朱瑞這里。 他一邊吃早飯,一邊看著新鮮出爐的情報文書,忍不住跟妻子謝慕林吐槽:“蕭琮這是做什么呀?當真是要一條道走到黑了么?!蕭將軍千方百計要讓他脫離這場亂局,他不領情不說,回京之后就滯留不走了,還比以往陷得更深!他如今干的這些事,真要讓皇上知道了,他還想翻身?!只怕連長淮衛那邊的職位都保不??!三殿下事事都讓他擋在前頭,要聯絡外臣,也是讓他出面。一旦真的出了事,也是他來頂缸。算盤打得這么精,蕭琮怎么就沒察覺呢?!” 謝慕林給朱瑞舀了碗羊rou湯,瞥見丫頭婆子們都在門外侍候呢,這會子不會有人聽到他們夫妻的交談,便對丈夫道:“只怕他早已被三殿下糊弄住了,洗了腦,堅定無比地認為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只需要再堅持一下,努力一把,就有無限光明的前程在等著他,到時候蕭將軍會承認自己錯了,他蕭琮才是正確的。既然夢想會成功,那在這個過程中的任何隱患就不會發生了。他不是沒察覺,而是根本沒想過自己會失敗吧?” 朱瑞又忍不住嘆了口氣。從前他就覺得這個大哥不是十分聰明,人也不豁達,但那時候對方是他大哥,上頭有父親撐著,局勢一片大好,大哥只要能守成,不夠聰明也沒啥??扇缃袼x開了蕭家,大哥又決定與母親、meimei共同背棄了父親的意愿,這不夠聰明的缺點就冒出來了——太容易被人蠱惑,還自以為聰明,是會把全家人坑到絕地去的呀! 朱瑞再看了看情報文書提到的一些細節,真的覺得很是無語。 蕭琮其實也不是不聰明,只是沒放在正確的地方。比如他這個秘密置辦的別院,地點就很是隱秘。離柱國將軍府不是很遠,卻不在一條街上,也不相鄰,外人絕對不會想到,他到這個別院,可能都不用邁出家門——他可以通過西南角的鄰宅后院,走一條近道直接過去。 柱國將軍府與那個別院之間隔著四五座宅子,大小不一,主人也不相同,只是目前都空置而已。但只要有心人仔細留意,就會發現屋主都跟三皇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宅子都是空的,相互間卻有隱秘的小門可以進出。蕭琮走自家府第的側門,只需要通過一條很窄近很少人經過的夾道,就可以進入另一座宅子,斜穿過后院,再用同樣的辦法進入另一座宅子。外人想要監視他的行蹤,是很難發現他晚上去了哪里的。而他在別院若是遇到什么變故,想要逃回來,也同樣很容易。 燕王府的人壓根兒就沒發現他別院的所在,朱瑞與謝慕林手下的人就算從蕭家下人中設法打聽,也只是隱約知道蕭琮有那么一處私產罷了。昨天晚上,燕王府派出去的人手是在跟蹤朱恪晌與另一位即將被調離京城的將軍時,意外發現了這處別院的地址。也正因為發現了這個地方,他們才從同樣前來參加碰頭會的人當中,確認了曾經一無所知的漏網之魚。 有一位在乾清宮當差的御前侍衛,完全是被殃及池魚才被調離了皇城。他是其中一名參與鬧事的禁衛軍士兵的直屬上司的上司,本來并不在皇帝與燕王一方提防戒備的名單上。若不是他被召來開會,朱瑞根本不會發現他原來也是三皇子的黨羽!發現這個事實之后,別說他了,就是燕王府麾下的情報人員,也驚出了一身冷汗來。 這個人是可以天天見到皇帝的,同樣也很容易能接觸到回宮后的四皇子。他本人身家清白,沒在京西大營混過,也沒跟蕭明德父子有過什么交集。他原本是守皇城門的將士之一,父親是鑾儀衛的老人,有個弟弟曾經是乾清宮侍衛,一家子都是老資歷了?;实蹘状吻宀閷m中禁衛,都沒懷疑過他一家。 年初的時候,他弟弟曾經奉皇命前往東宮給太子傳話,不走運地撞上太子發脾氣,臉上挨了一把鞭,破了相。雖然沒犯過錯,但是面容有損的侍衛是不可能繼續在御前侍候的,所以人就被調去了另一個衙門。不過皇帝也知道他冤枉,所以給他升了兩級。他的上司還為了補償他所受的委屈,把他兄長給調過來補缺了。他們一家子,除了做弟弟的臉上留了疤,其實并沒吃什么大虧。也不知道那被補上來的兄長怎么就跑去投靠了三皇子?! 朱瑞隱隱有些后怕之余,也頗為慶幸:“真真是老天保佑!若不是這回皇上與父王算計三殿下暗中拉攏到的禁衛與城衛武將,把他們支出了京城,只怕也不會歪打正著地把這個人給踢走了。若是此人留了下來,將來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抽冷子給皇上或四殿下一刀,那太危險了!” 謝慕林猜測:“莫非他是記恨太子,所以想要投靠三殿下,借三殿下之力去報復太子?” 朱瑞覺得這種可能是有的,但也不想多猜:“無論他本意是什么,都犯了忌諱。如今能以池魚的身份離開京城,已經算是走運了。往后他會有什么造化,全靠他自己的本事。但皇上一旦知道了他投靠三殿下的事,估計這輩子他都不可能再進乾清宮了吧?” 謝慕林瞄了朱瑞手中的情報文書幾眼:“這些人聚在一處……會不會商量什么壞事呢?” 朱瑞搖搖頭:“最后一份調令是昨天白天才下達的,這短短的時間之內,他們又能商量出什么好法子來?皇上親自發了話,兵部那邊下了死命令,連蕭將軍都因為事涉京西大營而回避了,被調走的人是必定會走的,要想法子也得一年之后了。一年的時間,難道我們還會查不清楚真相么?我估計昨晚上,蕭琮主要是查問每個人,是否有泄密,沒有就安撫一把,許諾些好話,讓他們乖乖閉嘴,日后再設法回京為三殿下效力……至于他們是不是有回京的一日?那就得看各人的命數了。哪怕是將來三殿下坐了龍椅,他也不見得會重新召回這些壓根兒就沒幫上他什么忙的所謂潛邸之臣?!?/br> 三皇子那個人,就是這樣的性子呀! 第1450章 提醒 且不說三皇子會如何對待這些尚未發揮作用就廢了的棋子,蕭琮召集了這么一場聚會,謝慕林還是挺關心接下來他們會如何應對的。 眼下曹家那邊有關系的將領都紛紛被調離了有可能接觸到兵權的位置,連三皇子與蕭琮暗地里拉攏收買的武將門,也都先后因為各種理由,遠離了有可能會給皇宮與京城百姓帶來危害的職位,似乎兩位儲位競爭失敗者都不再擁有搞事的實力了。但世事無絕對,興許還有皇帝這一方并不知情的人還在暗中潛伏,東宮太子與曹家人也好,三皇子與蕭琮母子也罷,很難說是不是會因為折損了實力而迷途知返。萬一他們不但沒有醒悟,及時收手,反而還被激得起了逆反之心,破罐破摔要鬧出點什么事來,那可就麻煩了! 謝慕林對朱瑞道:“雖說現在暫時把一部分被收買拉攏的武將給調開了,可他們是否還留下了后手,又或是另有幫手什么的,我們還得繼續追查下去才好。千萬不能掉以輕心?!?/br> 朱瑞鄭重點頭:“放心,父王與我從來都沒有放松過,一直盯著那些人呢!” 謝慕林又想起了即將調入京城,暫時主管京西大營的杭州將軍金鵬:“金將軍說來是你的老上司了,你對他應該是極熟的。他雖說也是蕭將軍的舊部,但我想……他人品應該是靠得住的吧?” “自然靠得住?!敝烊鹦π?,“從前他在金山衛也就罷了,可自打他被皇上重用,做了杭州將軍,便升了一品,官職甚至在如今的蕭將軍之上。他過來執掌京西大營,任誰也無法質疑他的資格。三殿下與蕭琮若想利用他與蕭將軍的關系來行拉攏之事……金將軍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哪怕是以利相誘,三殿下又能有幾個高官厚祿可許,才能打動得了一位一品的杭州將軍呢?” 謝慕林聽得暗暗松口氣,但旋即她又生出幾分不解來。 既然金鵬將軍人品好,靠得住,資歷也夠深,還是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大將,那為什么皇帝之前沒考慮過把他調進京來坐鎮大局呢?反而另外調了水師的何家兄弟……謝慕林倒不是說何家兄弟不好,而是……這兩位水軍將領對所有人而言,都稍嫌陌生了些,還差一點兒跟二皇子做了親家,難免會讓人心存疑慮。 朱瑞聽了妻子的疑問,就忍不住嘆了口氣。 還能是因為什么原因?仍舊是老毛病——皇帝如今不信任蕭明德將軍!連帶的,連蕭明德將軍曾經的舊部,他也信不過了。金鵬是差一點兒與蕭明德做了親家的人,兩人在很多事情上,肯定是氣味相投的。對于這樣一個人,皇帝在沒懷疑過蕭將軍的時候,盡可以放心重用,可一旦懷疑上了蕭將軍,自然不敢輕易對后者的舊部賦與信任了。 如今皇帝會把金鵬將軍召進京來,還安排在蕭明德將軍曾經任職多年的京西大營,估計也是實在無人可用了。 謝慕林則有著不同的看法:“金鵬將軍必定有什么作為,是能讓皇上打消自己疑慮的。否則,就算皇上無人可用了,不得不召他進京,也不一定要把他安排到京西大營去。倘若金鵬將軍仍舊聽從蕭將軍號令,那皇上前腳才把那些被蕭琮籠絡過去的將領外調,后腳就把蕭將軍的舊部安排過來補上他們的缺,那不是白給嗎?” 朱瑞若有所思:“興許……是蕭將軍終于取信了皇上,讓皇上相信他與他的妻兒并非一路人?” 謝慕林給朱瑞提了個建議:“馬上就要過年了。衙門里又封了筆。你接下來幾天,在明面上都沒什么公務要做,要不要去蕭家給蕭將軍拜個年,送個年禮什么的?” 朱瑞聞歌而知雅意:“娘子是指……我可以跟蕭將軍打聽打聽?” “即使不明言,你也可以暗示一把嘛?!敝x慕林沖丈夫擠了擠眼睛,“好歹讓蕭將軍知道自己兒子最近都結交了些什么新朋友?!?/br> 朱瑞嘆息道:“蕭將軍未必不知道?!?/br> 謝慕林笑笑:“但他有可能會以為別人不知道,你正好過去告訴他,其實有很多人知道的?!?/br> 朱瑞一愣,旋即反應過來。謝慕林這是讓他去提醒蕭將軍一句,如果不想他的兒子犯下皇帝的忌諱,從此再也不能翻身,就要及時制止對方了。 就算蕭明德將軍相信,皇帝眼下屬意的儲君是三皇子,三皇子到底還未立儲呢!就連正經的東宮太子要與手握兵權的禁衛軍或城衛軍將領結交,都是犯忌諱的事,更何況三皇子的儲位連個影兒都還沒有呢?皇帝要是真的發起怒來,三皇子是他的親骨rou,頂多就是吃點排頭,禁足幾日,哪怕是挨幾板子呢!蕭琮身為外人,可未必會有那么好的待遇,搞不好就要成為替罪羊,讓皇帝拿住了出氣了! 朱瑞當天下午果然去了一趟柱國將軍府,還讓人拉了一馬車禮物過去。哪怕是有人撞見了,他也大大方方地,表示要給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舅父送年禮——如今在明面上,無論是不是用辭含糊,皇家對外的說辭,都說朱瑞的生母是蕭氏女,所以朱瑞管蕭將軍喊舅父是理所當然的。 非常巧地,這一天只有蕭明德將軍在家,蕭琮不在——他有事出門辦去了。蕭夫人也不知去了何處,據說是去廟里上香,是真是假就無人知曉了。蕭琳仍舊在后宅養病,蕭琮之妻在照顧她,馬姨娘與蕭璃本就是小透明,就不必提了。托蕭琮缺席的福,朱瑞擁有足夠的時間,可以不受打攪地與蕭明德將軍聊了半下午的天。 晚上他回到燕王府,便沖妻子謝慕林苦笑:“蕭將軍仍舊覺得,三殿下是皇上如今屬意之人,否則皇上不會明知道三殿下做了些什么,卻不作任何制止的。不過他也聽了我的勸,說會讓蕭琮收斂些,就算真要拉攏什么朝中文武大臣,也別太離了格,免得犯了皇上的忌諱,惹禍上身?!?/br> 第1451章 祭祖 新年轉眼就到來了。 除夕夜,謝慕林與朱瑞一同,跟隨燕王前往太廟,參加了皇室與宗室的祭祖大典。 這不但是謝慕林頭一次參加這種活動,朱瑞也是第一次。兩人起初都覺得挺新鮮的,但新鮮勁一過,他們就不約而同地感到后悔了。 這又冷又累又困又繁瑣的事……經歷過一次,就不想經歷第二回 了! 燕王府在北平,每年除夕也會帶著宗室們舉行祭祖儀式,是在紫禁城里辦的。但他們身為主辦方,領頭人,可以稍稍為自家謀點福利,比如就近安排好休息的地方,取暖設施、茶水點心甚至是大夫侍女什么的,都預備齊全,儀式告一段落的時候,就可以帶人去休息片刻,所有人都不至于太累。只是京城這邊,就沒那么好的待遇了?;实叟c太后的待遇還好些,其他人就真的只能自求多福。要是趕上天氣不好,下雨下雪的日子,即使全身又冷又累,參加儀式的人也是要堅持完全程的。 老病體弱的人可以事先告假,有孕在身又或是剛剛生產的婦人也可以缺席,其他人卻一個都不能少。能參加這種儀式,那證明你在宗室中還有點地位,若是連除夕祭祖大典上,都沒有你的位置了,那你就不過是宗室里的邊緣人,除了姓朱,其實與普通百姓沒什么兩樣了。 謝慕林全身裹得厚實,不但穿上了貼身小棉襖,還給自己添了兩層羊毛衣,再加上皮裙皮靴,才算是順利扛過了整個祭祖大典。只是冠服沉重,翟冠又不擋風遮雨,她覺得額頭被風吹得生涼,有些擔心自己明天會感冒。雖說太后已經格外命人關照永寧長公主和她了,可她畢竟只是郡王妃,站在郡王妃們的隊列中,被人群所淹沒,為了不影響儀式,太后也不可能特地派個人過來照顧她。所以,她能得到的優待,就只是袖子里藏了個小小的手爐,里頭的炭是到太廟后新添的而已。 不過,大典舉行完畢之后,各人都被請入偏殿休息,烤烤火,喝點熱湯取暖什么的。太后特地派宮人送了姜湯與點心給眾王太妃、王妃、郡王妃們,奉旨而來的嬤嬤悄悄給謝慕林使了個眼色,把人領到太后那兒去了。永寧長公主就在太后跟前服侍著,如今再添個永安郡王妃也沒什么。人人都知道她是太后的孫媳婦兒,并不會多言,只是看向沒有獲得同等待遇的太子妃薛氏,目光中就帶了幾分深意。 太子妃薛氏心中苦澀,卻不敢有任何怨言。新年前,她又被太子罵了一頓,還讓王湄如恐嚇過了。她當時嚇得跑去向太后求救,太后就留她在慈寧宮抄經??商舆B番宣召,她便又回去了。哪怕是回東宮后又再次挨罵,她也不敢堅持留在慈寧宮不走。畢竟太子才是她的夫婿,太后雖說能護她一時,卻不可能護她一世。真把太子惹惱了,等將來太后不在了,她還能向誰求救呢?她認為自己的想法沒問題,可太后卻因此惱了她,覺得她是扶不起的阿斗。她心里也知道,自己大約是辜負了太后的好意,可她又有什么法子?她總要想想以后的…… 既然惹惱了太后,太子妃薛氏也不敢奢求自己能得到她的額外關照。反正她如今又冷又餓又累,能暖暖和和坐在暖爐前喝茶歇腳就很好了,不想挪動,也沒有精力去奉承討好太后。 慈寧宮的嬤嬤在門口悄悄打量了太子妃幾眼,便回去向太后復命了。 太后聽說太子妃如今的情形,便點了點頭:“沒人去擾她就行了,由得她去吧。即便是要聽別人的風涼話,原也是她該得的!”嬤嬤應聲退了下去。 永寧長公主把一碗熱度恰到好處的熱湯呈送到太后面前:“母后別惱了,太子妃原也不容易?!?/br> 太后冷哼了一聲:“她不容易,哀家不知道么?原本還好心想要庇護一二,誰知她自個兒扶不起來,倒襯得哀家是個妨礙他們小夫妻相見的惡人一般!既然如此,那哀家也不必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