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375節
朱瑞給了她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便跟殿中侍立的內官說話了。那名內官面上帶著職業的微笑,向謝慕林點頭行了個禮,便轉身進入內殿通報。 這時候,朱瑞飛快地跟謝慕林耳語了幾句:“一會兒盡量保持鎮定,無論看到什么讓人吃驚的事,你都不要在臉上露出來,別讓皇上看出了端倪。心中有什么想問的,回了家咱們再說話?!?/br> 謝慕林驚訝地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這話是什么意思。但她沒時間多想了,那位內官很快就走了出來,客氣地請朱瑞與謝慕林進去。她只得收拾心情,定了定神,跟在朱瑞身后,邁進了皇帝的居住之所。 第1392章 尷尬 當謝慕林行完大禮,起身抬頭看向皇帝的時候,她就明白了朱瑞為什么會特地囑咐她那樣一番話。 皇帝看起來仿佛是個六十老翁的模樣,頭發灰白,神情憔悴,臉色蒼白,身形消瘦,若不是他會動會說話,簡直就象是一具僵尸般! 謝慕林明明記得,燕王只比皇帝小兩三歲而已??裳嗤跞缃襁€是正值壯年的中年男子,皇帝卻蒼老成了這副模樣,這能是正常合理的么?!他看起來比謝慕林在北平見到的太后都要老幾歲! 謝慕林心中驚疑不定,懷疑這就是那據分析是曹皇后暗中下的毒給皇帝身體帶來的負面作用。 幸好朱瑞事先提醒了她,因此,謝慕林雖然看到皇帝的模樣時,心中非常震驚,但面上卻穩住了,沒有露出什么異樣,仿佛皇帝這個外表是十分正常的事一般。 皇帝看起來身體不大好,接見侄兒侄媳的時間也不長,不過他態度非常溫和慈愛,對朱瑞說話時透著親昵,仿佛這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親侄兒一般。他對謝慕林也很和藹可親,細細地問她父親謝璞的近況,還說起了從前謝璞還在朝觀政時,君臣二人相處融洽的情形。若不是謝慕林早就知道謝璞在皇帝那里事實上是什么樣的地位,只怕還真的會誤會自家老爹是簡在帝心的當朝重臣呢! 不過,雖然皇帝從前沒怎么把謝璞當一回事,坐視他去了自家兄弟的地盤上做事,如今卻似乎還真有幾分看好他的意思了:“謝卿在北平數年,政績斐然。如此才干,讓他長年留在地方上,著實有些可惜了。而他在北平想要再往上升遷,只怕也不大容易,況且瑞哥兒媳婦你嫁進了燕王府,你的父親總是要稍稍避個嫌的。等你父親這一任期滿,朕索性召他回京入朝任職好了。以他的才干手段,想必在朝中也會有一番作為?!?/br> 謝慕林不確定自家老爹回到京城后是否真有什么作為,但他當年在京城是吃過大虧的。況且他在京中也沒多少人脈,更是從未在中樞任過職,反正他在北平做得好好的,從前在山東也干得不錯,本人也對于地方政務更有興趣,那又何必非得把他調回京城來呢?就讓他在地方上多干幾年好了。 謝璞還很年輕,尚未滿四十,這個歲數就算調回京城,也很難當上什么高官顯宦。而他當年高中之后就直接外放了,不曾在翰林院深造,將來多半也無望入閣。與其入朝蹉跎歲月,還不如一直在地方上擔任封疆大吏呢! 謝慕林心中有主意,但當著皇帝的面,自然不會貿然拒絕。她只是恭恭敬敬地謝過皇帝對自家父親的賞識,表示父親無論擔任什么官職,都會盡職盡責為朝廷盡忠,云云。 皇帝很高興聽到侄兒媳婦有這么高的覺悟,也相信能教出這么有見識的女兒的謝璞,定會是自己的肱骨重臣。他又夸了謝璞好幾句,順便還夸了謝慕林的母親文氏賢淑有教養,不但輔助丈夫有功,也很會教養兒女,然后舉例謝慕林的兩位兄長都已有了秀才功名,還是小有名氣的才子,長女所嫁的女婿也是今年的新科進士,翰林院的后起之秀——總之,皇帝夸了謝璞又夸謝璞的妻子,完全忽略了曾經有個曹淑卿占據過謝璞之妻的身份,而謝顯之與謝映慧也是她生的,簡單地把這對兄妹如今的成就與教養也都當作是文氏的功勞了。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說,他這個說法也不算有錯。 謝慕林也聽出來了,皇帝對于曹家人深惡痛絕,哪怕是很少跟他打交道的曹淑卿——跟曹家其他人都近乎反目了,他也依舊不打算說她一句好話,連她還算拿得出手的一雙兒女,都要記在別人的頭上,完全無視了她。 對此謝慕林自然沒有任何異議?;实蹍拹翰苁缜?,卻夸獎了她的兒女,這種消息要是傳出去,對謝顯之與謝映慧也會有好處吧?他們就不需要太擔心曹淑卿會借著母親的身份,強迫他們去做些他們不想做的事了。 皇帝夸完了弟弟的親家之后,又親切地問起了朱瑞與謝慕林相處的情形,想知道他們小夫妻是否關系融洽,有沒有發生口角什么的。謝慕林心里覺得皇帝未免管得太寬了,要知道這種事連燕王和燕王妃都不會過問。不過朱瑞很順從地回答了皇帝的話,告訴他,他們夫妻非常恩愛和睦,從來沒有過什么口角,妻子對他很好,處處溫柔體貼,事事都想著他,而他對妻子也是全心全意,目無二色。 謝慕林心中甜蜜,偷偷看了朱瑞一眼,心知他這是在向皇帝表態,以免皇帝忽發奇想,給疼愛的侄兒賞個美人做妾什么的…… 不過皇帝并沒有這么做。他聽說侄兒侄媳關系融洽,還非常高興呢,連連說好,接著就道:“你們還年輕,身體又好,既然如此恩愛,還不早些生個孩子?你們兄弟這一輩,至今還沒有男孩兒呢!別說你們父王母妃了,就是朕,也盼著能早日抱孫子。親孫侄孫都一樣,哪怕是孫女兒也行哪!永平多討人喜歡,小時候她常進宮來,每每見了,朕都在遺憾,宮中后妃怎么沒能給朕添個公主呢?!” 皇帝催促朱瑞與謝慕林:“早些生孩子,你們還能早些抱孫子呢!這時候離新年還有一個多月的功夫,倘若新年時能聽到好消息就好了,時間還來得及,綽綽有余哪!若是需要太醫,只管到太醫院叫人去!” 謝慕林尷尬得臉都紅了。燕王與燕王妃都沒說過這種話,也沒表示過這種態度,皇帝一個伯父,跟侄兒侄媳說這些話,不覺得自己管太寬了嗎?! 還好皇帝很快就露出了疲倦之色,內官上前相勸,他便嘆了口氣,讓朱瑞與謝慕林告退了,叫他們“得空再進宮來”。朱瑞拉著謝慕林的手,雙雙跪辭而去。 出得西宮,謝慕林與朱瑞對視了一眼,夫妻倆都臉紅紅的模樣,不約而同地笑了。 朱瑞笑完之后低聲道:“娘子別在意皇上的話,你我早就對生孩子之事有所約定,只需要依照約定行事就好?!?/br> 謝慕林聽了他的話,暗暗松了口氣,但還是忍不住問道:“皇上怎會忽然提起這種事?” 朱瑞警惕地環視周圍一圈,即使沒什么人在近前,他還是十分小心地道:“我們回家再說?!?/br> 第1393章 計劃 等回到家,朱瑞摒退左右,命香桃與翠蕉二人守在院子里的游廊下,但凡有人來,就出聲警示,然后才關上門,拉著妻子謝慕林入了內室,在炕邊坐下。 他把聲音壓低,將自己昨天和今日打探到的消息給妻子謝慕林娓娓道來。 皇帝的身體確實受毒|藥所害,漸漸顯出了油盡燈枯的架勢。若這毒當真是曹皇后生前下的,也難怪她會如此有信心,只要皇帝死前沒能成功廢掉太子,太子很快就能穩穩當當地繼承皇位。 如今皇帝得四皇子與燕王一家事先提醒,發現了自己中毒的實情,經過數位御醫、太醫的診治與用藥,體內毒素的效果被稍稍減弱了些,他能存活的時間也加長了。眼下他還能勉力支撐,沒能讓曹皇后生前的圖謀成事,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梢驗槟嵌具^于霸道,而發現的時候皇帝又中毒已久,所以毒素根扎于皇帝體內,無法徹底清除。除了繼續用藥緩解,同時盡可能地拉長皇帝的壽命,別無他法。 皇帝也很清楚,自己的壽命不長,了不起就是撐到明后年,想要熬到四皇子成年,穩穩當當地扶著這個小兒子坐穩儲位,怕是很難了。他只能盡可能把自己該做的事都做了,也好給四皇子掃清繼位的障礙,以保證皇權平穩過渡,不要再象前頭幾次皇位更迭時那般,鬧得滿京城腥風血雨。 而考慮到自己的面子,再加上時間不足,皇帝也不想再讓朝臣把精力放在“證明曹皇后生前下毒,然后廢掉這個死皇后,再進一步廢掉太子”這個漫長的程序上。他變相縱容了太子的幾次荒唐舉動,并且示意身邊的人把消息傳出宮門,傳到文武百官、宗室皇親甚至是朝野民眾的耳中,好加深他們關于“太子不孝無禮”的印象。 同時,因為毒素對皇帝身體的損害,他漸漸顯露出了老態,頭發變白,身材消瘦。他起初試圖通過各種化妝方法掩飾自己外表的變化,又借口入秋之后天氣轉冷、易發疾病這種理由,在舉行大朝會的宮殿中擺放了好幾個香爐,在朝會期間燃點藥香“辟邪驅疫”,事實上就是想借由藥香點燃后蔓延出來的煙霧,遮擋朝臣視線,讓他們沒那么容易發現自己的病容。隨著皇帝被太子“氣著了”的次數增多,每一回,他都減少一分妝容上的掩飾,好讓朝臣看到自己日漸憔悴蒼老的模樣。 等到皇帝徹底丟開所有掩飾手段,以真正的病容出現在所有大臣面前的時候,他這個“不孝吾兒傷透吾心,衣帶漸寬人憔悴”的形象,便已在所有人心目中根深蒂固了。 除卻是少數幾個從一開始就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的當朝重臣以外,朝臣們清清楚楚地看到太子的荒唐不孝舉動如何令皇帝失望、難過、擔憂。除去少數曹家死忠,漸漸的就沒什么人再為太子說好話了。即使是中宮嫡出的長子又如何?不孝父母的兒子若還能穩穩當當成為一國之君,又如何能為天下臣民作表率?若是世人個個都學太子忤逆父母,父母連剝奪不孝子孫繼承權的資格都沒有,這個天下豈不是要亂套了?! 即使是曹家的死忠,這會子也不象當初那么大力聲援太子了。他們會私底下去找承恩侯一家溝通,讓他們去向太子進言,勸太子別犯渾。就算是太子心里再寵愛王氏與王氏所生的皇孫女,好歹也別太離了格兒,若是儲位不穩,這些寵愛便如同鏡中花、水中月,根本不得長久!況且,他們這些人拼上了性命去支持曹家與太子,難道還真因為太子個人的魅力不成?不過是因為感念承恩公生前的功績與恩惠,再加上自己個人與家族的政治利益罷了。倘若太子是個不分輕重,為了個罪臣之女就無視所有人利益的庸主,連勞苦功高的曹家,他都不放在眼里了,大家又何必為了這種蠢貨拼上性命?! 承恩侯夫婦連同兒子曹文泰曾經多次入東宮進言,但太子都聽不進他們的勸。就算偶爾照著承恩侯的意思去辦了什么事,過后該荒唐還是繼續荒唐,該氣皇帝還是繼續氣皇帝,仿佛全然不在乎皇帝是不是會立刻下旨廢了自己似的。承恩侯一家變相成為了曹家支持者與太子之間的夾心餅,日子也不大好過。 更讓承恩侯府難過的是,在如今朝中肯支持太子的朝臣越來越少之后,誰是曹家的死忠,便漸漸清晰明了起來了?;实塾幸庾R地針對這些人進行了清理,也不是要問罪法辦什么的,只是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將人調離實權職位,換到外地任官,又或是換了閑職。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是高升,又或是進入了更有前景的衙門,但事實上,他們離開了經營已久的位置,對曹家的支持便又弱了幾分。 就連承恩公生前的舊部們,也都陸續以升官的理由,被調離了原本所在的軍隊,他們的部屬、親友則是調到其他地區或衙門去。同樣的,表面上看起來都是好事,可一旦他們離開了原本的位置,再想調動原本麾下的軍隊就難了。他們想抗議都不行,因為他們是升官上去的,朝廷頒布命令的文書上也多是溢美之辭,令人全無拒絕的理由。若有人借koujiao接工作需要時間,又或是謙讓他人什么的,甚至是故意制作事故,拖延交接的過程,朝廷這邊也總有應對之法。 事實上,就算這些曾經的實權武將想要拖延交接,也拖不了多久。朝廷的任命文書上是有規定到任時間的,過了時間還沒赴任新職位,舊職位也不會為他們保留,那對誰都沒有好處?;实圻€健在,又遲遲沒有下旨廢太子,承恩侯府想要發作都沒有借口。他們的日子又怎會不難過?只怕心中早已焦急如焚了! 可以想象得當,雖然皇帝的計劃略嫌拖拉了些,但只要他照著眼下的步驟一步步往下走,不發生任何變故的話,太子被廢是遲早的事。 因為太子的荒唐舉動只會變本加厲,全無更改的可能,而朝臣們對他的印象也日漸敗壞,不再認為他是個合格的儲君了。 然而,事情真的有可能會如此順利么?有意于太子之位的人,可不是只有四皇子而已。 第1394章 煩躁 謝慕林將今天去慈寧宮給太后請安的經歷告訴了朱瑞。 接著她道:“我感覺三殿下在宮中的影響力大為提升了,什么人都可以不放在眼里。堂堂太子妃,竟然連尚在禁足中的蕭貴妃身邊一個侍女,都能隨便給她臉色看。而太子妃跑去大廚房找場子,竟然還不能出掉這口氣,反而看起來很狼狽地回來了。雖然這里頭有太子妃娘家祖父薛老太師去世,她又被娘家人拋棄的前提在,可蕭貴妃的侍女在太子還沒被廢的時候,就敢給一國太子妃臉色看,也著實夠大膽的。 “她能干出這種事,可見三皇子如今在宮中有多么囂張。這些事,皇上難道就不知道?還是說……皇上知道,但卻故意放任了呢?就象他放任了太子的胡作非為,實際上是為了給日后廢太子打好輿論基礎?” 朱瑞沉思片刻:“三殿下如今呼聲大漲,確有其事,但還不至于囂張到這個地步吧……他哪里來的底氣?皇上至今都沒有改變過想法,仍舊屬意四殿下為新儲君。這里頭從頭到尾就沒三殿下什么事兒,只不過他本人還在盡力爭取,不停地拉攏朝臣,所以顯得很有聲勢罷了??沙兄爻级记宄バ乃?,因此并沒有理會他的意思?!?/br> 謝慕林想了想:“說起來……如今太后與皇上都傳出了身體欠佳的消息,尤其皇上的身體狀況,無論是如何誤導了外界的想法,終歸是rou眼可見的衰弱。誰也不知道皇上能撐多久……可在這個要緊時期,四殿下始終在外,沒有在群臣面前出現,也沒有機會表現出他有杰出的才能和良好的品德,反倒是三殿下一直在人前蹦噠,真的不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認為三殿下比四殿下更適合成為下一任皇帝嗎?” 也就是他們夫妻私下說話,謝慕林才敢如此直言不諱。朱瑞聽了之后,雖然神情有些不自在,但也迅速思考起了這種可能。 他才進京一天的時間,雖然見過了燕王府屬下的情報人員,也進宮見過了太后、皇帝、永寧長公主以及數位君王心腹,可時間太少了,他能接觸到的信息也有限。在謝慕林提出自己的疑問之前,他真的沒考慮過這種可能性。如今仔細一想,他也不由得暗暗心驚:“四殿下不能再這樣滯留在外了!我已經向皇上轉告了四殿下心急回宮侍疾的請求,可皇上沒有答應……下回再面圣,我要再勸一勸皇上才行!” 就算宮中不大安全,也還有那么多侍衛和宮人在呢!難道當中就真的沒一個可靠忠誠的了?只要四皇子不落單,日常飲食上小心些,在重重護衛侍從包圍之下,又能危險到哪里去呢?反倒是他一個人留在揚州行宮,才更容易讓人鉆空子。 況且,皇帝若只求保住小兒子性命,不求他有什么成就,也就罷了,將人放在京城以外的地方,確實可以讓他避開奪嫡之爭??杉热换实蹖僖庑鹤永^承自己的皇位,用這種保護方法,是不可能讓朝臣信服這個小皇子就是最適合繼位的儲君人選的。四皇子年紀太小了,母家又不顯,從前少有在朝臣面前露臉的時候,外界對他的才干、品性、脾氣都不大了解。這叫那些朝中重臣們如何能放心讓他登上一國之君的寶座?! 如今三皇子在朝中拼命為自己增添籌碼,拉攏人脈,鬧出偌大聲勢,連宮人都產生了錯覺,認為他是有力的新君候選人了。四皇子絕不能繼續做一個沉默的透明人。光憑皇帝支持,朝臣們是不會輕易接受他的,他得讓自己更有存在感一點兒!否則,他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便始終是一個“以美色事人的不靠譜妃子所生的受寵小皇子”形象,被人認為是靠著討好賣乖才獲得了皇帝的青睞,如何能跟其他早早與朝臣有接觸的皇兄們競爭儲位歸屬呢? 朱瑞有些煩躁地抓了抓頭發,覺得他得再跟父親燕王商量商量。倘若他們父子齊齊勸皇帝召回四皇子,會不會更有說服力一些? 但他真的不明白,皇帝為什么一直不召回四皇子呀!真的只是因為皇帝覺得宮中不安全么?可就連皇帝本人,也照樣居住在皇宮之中呀! 看著朱瑞這副煩惱的模樣,謝慕林只好柔聲安慰他道:“瑞哥,你別心急,人要冷靜下來,才能想到好法子應對各種困難的。你要相信王爺,相信其他與我們站在同一立場的重臣們,相信他們也不是吃干飯的,總會有辦法把三殿下的氣勢壓下去。三殿下雖然如今上竄下跳地蹦噠得歡,可他沒有皇上支持,連蕭將軍都反對他,他又曾經犯過幾個過錯,名聲上有污點,朝臣們也不是睜眼瞎,沒那么容易選擇站在他這個明顯有缺陷的皇子這邊?!?/br> 朱瑞嘆了口氣:“在女色上犯了錯的皇子,在許多朝臣眼中,不代表不能成為一位合格的君主。否則,當初太子殿下堅持要納王氏的時候,朝臣們就不會視若無睹了。他們會覺得,只要這位皇子沒有犯大錯,女色上糊涂些,只能算是小節有虧。況且三殿下只是與表妹鬧出了點丑事,事后也答應了會納她,算是負責任的。即使當初事情鬧大時,議論他的人不少,可有幾個大臣是真把這種事放在了心上呢?真正受到那件事影響的,還是蕭琳!” 真正影響到三皇子在朝臣心目中印象的,還是薛老太師遇襲事件。不過薛老太師傷重多時,前不久又去世了,他在朝中的影響力早已日漸消退,慢慢的這件事也沒太多人在意了。 如今三皇子與蕭家聯手推出了一個替罪羊,把罪責推到了已經出繼的二皇子頭上,聽起來能自圓其說,兇手本人也認罪了。更重要的是,薛家人接受了這個說法! 苦主家屬都接受了,外人還能說什么? 如此一來,三皇子原本最大的污點也被消除了——至少是減弱了許多。隨著薛家方向傳出消息,有意支持薛四姑娘嫁給三皇子為側妃,顯然是要站隊三皇子的意思,就連曾經不相信三皇子說辭的薛老太師門生故舊,也都沒有了任何抱怨的立場。若他們打算繼續與薛老太師所代表的薛家維持親密關系,說不定還要反過頭來,替三皇子搖旗吶喊呢! 聽到這樣的話,連謝慕林也有些沮喪的感覺了:“真是的……三殿下鬧騰得這么歡,皇上就沒說什么嗎?!” 第1395章 隱憂 皇帝的態度確實透著古怪。 即使朱瑞只進京一天的功夫,也能隱約察覺出來?;实勰壳皩P膶Ω吨?,仿佛只要成功把太子廢掉,他就能心滿意足了,卻并不忙著壓制三皇子的動作。他讓四皇子滯留在揚州,其實變相助長了三皇子的氣焰,可他本人好象一點兒都不在乎。 這到底是因為皇帝認為三皇子根本不是問題,只需要他開口說句話就能把后者這幾個月的努力成果化為烏有,還是因為……皇帝根本就不打算壓制三皇子了呢? 謝慕林聽了朱瑞這個疑問,有些吃驚:“你為什么會這么想?難道皇上見你的時候,透露了什么?!” “皇上什么都沒有透露,聽他的語氣,他應該依然還屬意四殿下立儲?!敝烊疬t疑了一下,“可他也沒有多說三殿下的事,似乎無意阻止三殿下的舉動,甚至還……讓我與三殿下和睦相處,不要再起口角了,至少別在人前跟三殿下起沖突?!?/br> 謝慕林聞言皺起了眉頭,覺得這事兒確實有些不對勁。 朱瑞起身在屋里走了兩圈,眉間越收越緊:“還有一件奇怪的事,我聽父王說,皇上并不經常召見他,大約也就是三五日一回,所以父王總是有了要緊的事,才會去求見皇上,其他時候,他不是去給太后請安,就是在宮外辦事。父王分明是為了替皇上出力才留在京城的,手上也有差使,可我卻覺得……這不象是皇上格外倚重父王的模樣?!?/br> 謝慕林睜大了雙眼:“王爺可有透露,皇上為什么會這樣做嗎?莫不是他們兄弟間對什么事有了不同的意見,皇上生氣了?!”比如燕王支持四皇子立儲,皇帝卻改了主意這種情況…… 朱瑞卻搖頭道:“父王告訴我,這是因為皇上認為,眼下還需要穩住曹蕭兩家的人,若父王總是進宮面圣,很容易引起這兩方人的警惕,猜疑父王留京的目的。所以,除了給太后請安以外,父王輕易不會進宮,大致就是維持從前在京城時的面圣頻率,好讓外人以為什么事都沒發生?!?/br> 謝慕林哂道:“曹蕭兩家在宮中都有根基,哪里有這么容易糊弄住他們?更何況,沒有特別的理由,王爺不但在京城逗留了這么長的時間,還把你我叫過來了,明擺著就是有事發生,誰會不起疑呢?” 朱瑞笑笑:“所以,如今父王就是以世子之位為借口,召我進京的。他向宗室中比較親近的長輩說起我進京原因,也是拿這件事搪塞?!?/br> 謝慕林若有所思:“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離開的時候,如果你還沒成為燕王世子,處境就會非常尷尬了。你已經見過皇上不止一面了,皇上可有提到燕王世子之位的歸屬?王爺這么急著召你進京,這事兒總該有點眉目了吧?” 朱瑞嘆了口氣,沉默了一會兒才道:“皇上讓我別著急,反笑話了父王兩句,說早晚會給我安排一個好前程?!?/br> 謝慕林皺眉:“那就是他還不肯封你的意思了?為什么?他真的還打著將來四殿下立儲之后,把三殿下過繼到燕王府的主意?!”那也太惡心人了吧?!自打知道燕王與蕭貴妃之間曾經的恩怨之后,她就覺得皇帝以前考慮過把三皇子過繼給燕王夫婦做嗣子,是缺心眼的想法了。 然而朱瑞給她的回答,卻更讓人驚訝:“興許皇上考慮的是……倘若最后真的選擇了三殿下為儲君,那為了保護四殿下不受兄長迫害,就把四殿下過繼到燕王府來做嗣子,讓燕王府去保護四殿下?!比绻詈蟮慕Y果真是這樣的話,朱瑞也不是非得要做那個嗣子不可。他知道自己雖然是燕王獨子,但以他生母的身份,做不做世子都在兩可之間。他不能看著四皇子被三皇子逼上絕路,所以,需要的時候,他也會接受四皇子成為世子,自己則輔佐對方,把燕地治理好。 謝慕林卻覺得皇帝若真的選擇這么做,那就自私透頂了,還很腦殘:“皇上到底在想什么呀?!如果三殿下真的能做一個好皇帝,他以前就不會把三殿下踢出新儲君候選人之列了?,F在無緣無故的,不過是因為他身體變差了,可能支撐不到四殿下成年,就忽然改變了主意,選擇讓年長幾歲的三殿下取代四殿下,這也太突兀了吧?!十二歲也不是很小,四殿下聰明,其實該懂的都懂了,只需要選好輔政大臣,又有王爺與何家這兩方軍中勢力的支撐,還怕不能平穩過度到四殿下成年嗎?!” 她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連忙壓低了聲音:“莫非是因為……四殿下身體那個隱患……” 夫妻倆對視了一眼,從朱瑞的眼神變化中看,謝慕林就猜到他也想到了那個可能。 如果四皇子的身體真的在解毒之后留下了后患,將來難有子嗣,那么為了皇室香火傳承,皇帝可能就只能選擇三皇子繼位了。四皇子為保命入繼燕王府,即使沒有子嗣,也還有朱瑞的兒子可以繼承燕王爵位。這個安排看起來就象是皇帝與燕王做了個交易,只要是燕王嫡親的后代繼承了燕王府,中間一代的繼承權交給四皇子,作為四皇子的保命符也沒什么。被犧牲的只有一個朱瑞,而他失去的只是世子的名分,而這個名分,將來還是屬于他兒子的。 可是……四皇子還那么小,誰敢擔保他將來就不會有子嗣了呢?!如果他將來兒孫滿堂的,這豈不是成了燕王一系與四皇子一系的繼承權之爭了么?!皇帝就沒為弟弟一家多著想一下,別給他們添那么多麻煩和隱患?! 謝慕林瞬間已經想到了十年、二十年后的事,可朱瑞心中擔心的,還在眼前:“若真的是因為子嗣之故,皇上選擇出繼四殿下,而讓三殿下繼位……我對世子之位倒是不很執著,只擔心以三殿下的脾氣,即使四殿下出繼了,也不會放過他。他如今就沒有放過已出繼的二殿下的意思,只是皇上無意對二殿下趕盡殺絕罷了。將來他繼位登基,大權在握了,想要對四殿下動手時,燕王府真能護得住四殿下么?會不會到時候……連燕王府也跟著成了池魚呢?” 謝慕林瞬間想起了謝映容透露出的關于“上輩子”燕王府下場的只字片語,沉下了臉:“不行!絕對不能讓那種事發生!三殿下絕對不能成為皇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