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372節
第1380章 請帖 幸運的是,并不是每一份請帖和邀約,燕王府都得有個主人前去赴會。 老總管向謝慕林解釋,燕王府長期駐守北方邊地,在本朝宗室之中,地位比較超脫,所以很多人情世故之類的東西,對燕王府中人的約束就稍微小一點了。燕王進京之后,除了個別交情比較好的宗室成員,又或是曾經有過友好關系的宗室長輩以外,其余宗室成員的各種飲宴活動,基本都不會參加。其中一些與皇家或燕王府血緣比較接近的支系,可能燕王還會打發人送個禮,意思意思一下,可其他人,他都不怎么搭理。 京城的宗室成員之中,對于燕王這種冷淡態度,也不是沒人抱怨過??杀г箽w抱怨,很少有人會當面或者公開說什么。別看燕王從禮法上而言,只能算是遠支宗室,可實際上他本人是皇帝的同胞親弟弟,關系還一直很好,親娘就是太后,本人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性子,誰敢在他面前亂說話?! 就算宗室們不懼怕燕王手中的兵權,以及他在北方的實際控制權,也要看太后和皇帝的臉色呀! 通常,也就是好脾氣的燕王妃上京的時候,會被某些宗室女眷含沙射影地譏諷幾句,而且譏諷的主題基本都在她沒能生下兒子,也沒有給燕王納妾這一件事情上,偶爾還會被人順帶提一提她娘家當年站錯了隊,差一點兒全滅,卻靠著嫁女兒逃過了大難的事兒。 當然了,會干后面這件事的人,在宗室當中也只是少數,大體上都跟當年燕王妃的娘家岳氏昔日曾經支持過的那位奪嫡失敗者有關。不是跟他有親,就是跟他有仇,反正都是因為岳家逃過了當年的清洗還活得很滋潤而感到不滿。但無論是有親還是有仇,這一類宗室如今通常都混得不怎么好,所以他們說的話,燕王府壓根兒就不必在意。 老總管向謝慕林介紹這方面的情況,主要是想提醒她,跟京城的宗室女眷們混的時候,千萬不要太在意儀態、談吐什么的,更別指望能搏得所有人的贊賞。當今皇帝登基前經歷過幾波奪嫡之爭,而先帝上位前,也同樣有過激烈而血腥的明爭暗斗。宗室中參與過當年之事的人并非沒有,而失敗者的后代也有許多人存活,他們看待奪嫡的勝利者及其后代、親屬,是不可能順眼的。不過這些人也要看皇帝一家的臉色行事,所以不必太過在意他們的想法。身為燕王府的女眷,謝慕林只需要理直氣壯地出席各種宗室場合,依照禮數履行自己的責任,不會在明面上被人挑出大差錯來就行了,完全沒必要忍氣吞聲。 燕王妃岳氏因為脾氣好,又因為娘家的事有許多顧慮,所以當年在宗室女眷們面前多有退讓之處,結果就沒少受氣。反倒是永平郡主朱珮,她從一開始就擺出一副不好惹的模樣來,又能討太后的歡心,所以沒什么人敢欺負她,因為一旦欺負了,吃鱉的也只會是搞事的人自己。 謝慕林可以參考永平郡主的做法,卻沒必要學著婆婆燕王妃的禮讓了。宗室的圈子不同于一般的家族,燕王府本身也是有立場的。 謝慕林聽得恍然大悟,謝過了老總管的提點。有了他的提醒,她重新看向那一大匣子的各式請帖,心里就更有數了。 一般的宗室人家報喜報喪什么的,由老總管派人前去送禮道賀又或是吊唁送帛金,就可以了。 幾家王府、郡王府的紅白喜事,倒是需要鄭重一點對待。若是對方家中的家主又或是比較重要的成員的邀請,可以根據各家與燕王府的關系遠近,或是由自家成員親自參加,或是讓王府屬員作為代表前去示意;至于對方家中普通成員的小型宴會,人家也只是過來報備一聲,沒指望能有面子請到燕王這樣的大人物,所以收下帖子,到了日子打發人過去問候幾句就行了。 有幾位老總管特別指出,對皇帝有過擁立之功,又或是曾經關照過年輕時代的燕王,又或是曾經在燕王求娶王妃一事上,幫著說過好話的……這幾位老郡王或他們郡王妃的壽宴,燕王府就必須出個家庭成員出席了。通常燕王都會盡量擠時間去露個臉,說幾句賀壽的好話,送上一份厚禮什么的。不過如今燕王實在抽不出什么空來,天天都要往宮里去,所以真正要出面的,估計就是永安郡王朱瑞以及他的郡王妃謝慕林了。 謝慕林迅速對那一匣子帖子做了分類,把只需要派個代表送禮示意的帖子特別挑出來,交回給老總管,讓他去應對。反正燕王一家不在京城期間,這種帖子總是會源源不斷送到王府來,都是老總管負責的,他最熟悉不過,不必謝慕林特地cao心。 剩下那一小疊有可能需要他們夫妻出面的邀請,謝慕林打算回頭跟朱瑞好好商量一下,看哪些宴會是需要親自出面,哪些沒必要的。她對于京城的宗室圈子,只是從丈夫那里了解了一下情況,由于人數眾多,家系紛雜,她實在是記不牢,還得靠朱瑞來做判斷才行。 不過,她不用象燕王妃那般,對于京城的宗室成員了如指掌,連各人的生日都記得一清二楚,心里已經很滿足了。要知道京城的宗室成員,可遠遠不止北平那三千人! 老總管笑瞇瞇地收好了一大疊帖子,贊嘆道:“郡王妃真真聰慧過人!這么一會兒的功夫,就把所有帖子都歸置好了,真是能干呀!” 謝慕林被夸得臉紅,干笑著說:“老總管不必這般夸我,我還差得遠呢!雖然我從前見過王妃是如何處理北平宗室事務的,但在京城,我還什么經驗都沒有呢,還得靠您日后多多提點?!?/br> “郡王妃言重了。您但有吩咐,小老兒定然有問必答!”老總管搓了搓雙手,“今兒有些晚了,小老兒這就告退,不打攪郡王妃歇息了。明兒郡王妃可要查賬?小老兒讓人把賬簿都送過來給您過目?” 謝慕林咳了一聲:“這個真不用了。老總管,我就是過來住些日子罷了。我知道京城這邊的王府素來有自己的規矩,王妃都沒打算改,我又何必多此一舉呢?一切都看王爺的意思就好?!庇绕涫沁@邊的人明顯還為燕王充當著京城情報員的職責,情報方面的花銷支出最是說不清楚的。她若要查賬,只會查出許多不明不白的東西,不但無法理清賬目,反而有可能得罪了京城燕王府上下人等…… 她又不是燕王府的當家主母,真的沒必要給自己找麻煩。她如今的心理壓力已經夠大了…… 第1381章 前情 老總管笑瞇瞇地辭別了永安郡王妃謝慕林,退出東院,來到一處陰暗的長廊,不緊不慢地往前走著。 不一會作,黑暗中已經閃出了幾個人影,湊到了老總管身邊:“如何?郡王妃怎么說?” 老總管笑瞇瞇地說:“郡王妃把所有帖子分門別類歸置好了,除去幾家可能需要王爺、郡王爺和郡王妃出面的以外,其余的帖子都交回給小老兒我處置,說是信得過我?!?/br> 有人急忙追問了一句:“那賬呢?老總管可問了,她要不要查賬?!” 老總管搖了搖頭:“郡王妃說了,她在京城不會逗留太長時間,就不想多事了,橫豎王爺和郡王爺沒有吩咐過,王妃進京時也沒干過這種事,她又何必多此一舉呢?還是那句話,她信得過我老頭子?!?/br> 眾人齊齊松了口氣,還有人念佛的:“阿彌陀佛,郡王妃真是個寬和厚道的好人!近來咱們光是忙著王爺吩咐的差使,就已經忙得四腳朝天了,郡王爺與郡王妃又來得急,我們哪里擠得出時間來做什么假賬?!本來還以為會挨一頓罰的,沒想到郡王妃連查賬的意思都沒有,我們這回可省事了!” 老總管似笑非笑地掃視眾人一眼:“雖說郡王妃厚道,沒有查賬的意思,但你們平日里行事也不可太過了。王爺另有厚賞,各人家中實在有難處的,跟我老頭子說一聲,也不是不可以通融,但若真的借著辦差的名義,貪了公中太多的銀子,別說王爺王妃、郡王爺郡王妃看著不象,就是我老頭子看著也覺得沒臉見主人!所以……郡王妃不查賬,固然是好事,你們行事也當對得起她的好心才是!” 眾人有人面露訕訕之色,也有人非常直白坦蕩地答應了老總管,還有人笑道:“其實上一回郡主娘娘進京時查賬……多少有些替王妃出氣的意思。王妃來京城走動,也沒走幾家親戚,卻受了不少人的排擠。王妃是個省事的性子,不跟王爺說也就罷了,我們這些人分明知道,卻也沒提,害得王妃受了一個多月的委屈,才由永寧長公主殿下告訴了王爺。 “這原是我們的失職之處,王爺怎么罰都不過分的。偏王爺厚道,念著我們勞苦功高,只罰了幾個月的俸祿就完事了,一板子都沒打。王妃不在意,郡主娘娘卻是眼里不容沙子的人,只是礙著王爺的臉面,不好公開斥責咱們,才借著上京的機會,以查賬為由,狠狠叫我們吃一回虧罷了。其實當初郡主就是叫我們補上先前該受的罰,原也是我們該得的?!?/br> 有人嫌他這話有些刺耳了,不滿地道:“這又不是一回事兒!若是郡主娘娘為著王妃受委屈的事兒罰我們,原本就是我們的錯,我們也就認了??蔀橹~目上不清不楚……你我心里都明白,那上頭有許多賬壓根兒就沒辦法說明白!一旦落于紙上,叫外人知道了便是把柄,沒得給王爺惹麻煩,因此才要拿別的名頭來搪塞,就顯得采買上的人不老實,我們出門辦事也虛報了賬目一般。 “其實我們真個沒貪什么錢!頂多就是抹個零頭什么的……這都是在為王爺辦事,卻挨了罰,你心里服氣,我還覺得委屈呢!郡主娘娘那一回,有王妃的前情在,我們還能受著。若是連新進門的郡王妃也要拿這種事施下馬威,我可受不了!” 老總管咳了一聲,眾人頓時住了嘴。 “郡王妃沒有查賬的意思,心里想必也明白那賬是怎么回事。少主母體恤我們,我們用心任事便好,少埋怨。在外頭得了什么有用的消息,記得回來報上去,也讓郡王妃心里有數。她還是新進門的媳婦兒,頭一回在京城走動,可別叫她象從前王妃那般受了委屈!都記住了么?!”老總管掃視眾人一眼,雖然周圍光線昏暗,但所有人還是覺得自己被盯上了,都不敢大意,連聲應答著:“是,總管大人!” 老總管揮了揮手,眾人頓時四散。前者也繼續不緊不慢地朝前走著,不一會兒便消失在長廊的盡頭。 謝慕林當然不可能知道這些事。她在屋里帶著香桃與翠蕉二人收拾從北平帶過來的行李細軟,準備好明天可能要進宮時穿的衣裳,以及給永寧長公主與大姐謝映慧一家捎帶的禮物,時間就差不多到了二更天(晚上21點到23點)。 朱瑞遲遲沒有回來。謝慕林派院子里的婆子去前頭打聽,只知道燕王和朱瑞還在前院外書房里跟王府屬員們議事,也不敢去打攪。她梳洗過后,直接上了炕,就打發兩個丫頭去睡了,自己則在燈下繼續打那件還未完成的毛衣,打著打著,便忍不住打了哈欠,聽到外頭敲了三更,終究還是抗不住,把東西收了,吹熄了燈火,便在炕上睡下了。 迷迷糊糊間,她感覺到好象有人摸了摸她的額頭,接著親了她的臉一下。熟悉的氣味讓她下意識地知道丈夫回來了,但沒能睜開眼睛,便繼續安心熟睡了,連朱瑞幾時躺下的都不知曉。 第二天清晨,她被一陣窸窣聲吵醒了,睜開眼,才發現朱瑞已經起來了,正在自己穿衣裳,似乎是因為看不清細節,所以系衣帶時沒系好,正低頭搗鼓呢!而窗外透進來的光還頗為昏暗,時間分明還早呢! 她連忙翻身起來,披了件棉襖,便直接在炕邊幫朱瑞重新把衣帶系好了。 朱瑞笑著問她:“怎么不多睡一會子?現在還早著呢。父王上朝去了,我一會兒也得出門,家里沒什么事兒,你索性多睡一個時辰。就是宮里傳喚,也沒那么早的。太后娘娘如今都起得挺晚了?!?/br> 謝慕林昨天睡得多,今天精神挺好的,并不需要補眠,便問朱瑞:“你今兒要上哪里去?午飯回來吃嗎?晚飯呢?王爺那邊怎么安排?” 朱瑞表示:“父王那邊自有人照看,不必你cao心。午飯我多半是回不來的,你也不必等我了。晚上我盡量早點回來?!?/br> 謝慕林見他行色匆匆,便加緊時間把那幾分帖子的事告訴了他,問他有什么安排。 朱瑞面露為難之色:“父王與我怕是都沒什么空,大多數時候,恐怕只能勞動娘子往那幾家王府走一趟了。你且安心,不必有什么顧慮。別人待你客氣,你就客氣回去。別人若敢招惹你,你也只管駁回。咱們燕王府從來就沒怕過什么人!只要你不受委屈就好?!?/br> 有他這句準話,謝慕林也就安心了,笑道:“這點你可以放心,我在北平都沒吃過什么虧,在京城也不可能有人叫我吃虧!誰要敢給我臉色看,就讓他盡管試試唄!” 第1382章 打聽 朱瑞離開之后,謝慕林便索性起了床。 聽到動靜的香桃趕過來侍候她梳洗。不過謝慕林看前者的臉色,估計她也累得緊,昨天休息的時間不夠長,這會子還難掩倦色呢,便打發她回屋繼續睡去。 這院子里原也不缺人使喚,既然能被老總管安排到她身邊來,想必也都是細致妥貼的人。再加上朱瑞先前為了郡王封爵的事進京時,在這院子里住了好些時日,就是這些丫頭婆子們侍候的。當時朱瑞沒覺得她們有什么問題,如今謝慕林自然也不介意讓她們分擔一下香桃的工作。 香桃昨天已經認識了這院子里侍候的幾個丫頭婆子,覺得她們也還算機靈,猶豫了一下,便叫了兩個十六七歲的丫頭進來替謝慕林梳洗,自己則是在交代完事項之后便告退了。香桃知道自己的職責,在女主人有令的情況下,從來都不會拖拉糾結。她明白自己很可能要跟著謝慕林進宮去的,若是休息不足,在宮中露了丑,那才是大禍事!她的忠心,原也不在侍候郡王妃梳頭洗臉這種瑣事上頭。 被香桃叫起來的兩個丫頭,一個叫春繪,一個叫秋紋,名字都是老總管給起的,容貌生得清秀,笑起來很討喜,說話不緊不慢地,做事也很利落,眼神還不會亂瞟。這就足夠了。對謝慕林而言,她們只要別露出什么歪心思來,作為屋里做事的侍女,這種程度就已經算是稱職了。 春繪擅長給人梳頭,秋紋的審美比較好,很會給人挑衣裳。謝慕林明明只帶了那幾套衣裳來,靠著每件單品相互搭配來糊弄人,后者愣是給她弄出了一種新的搭配,看起來很是雅致。春繪又給她梳了個端莊精致的發型,愣是讓她年紀大了幾歲,即使按品大妝,也不會顯得過于年輕了。 謝慕林在家也不必戴太多華麗的首飾,隨便插了幾根簪子意思意思就可以了。但只要宮中有召喚,她立刻插上鳳釵,披上華麗的大氅,就能體體面面地進宮了。若需要換正式冠服,那也不過是換個衣裳戴個冠的事,省事得很。 梳妝完畢后,謝慕林吃了一頓相當豐盛的早飯??吹贸鰜?,京城燕王府很久沒有女主人入住了,所以內院里侍候的人都對她十分上心,力求處處妥貼,極力討好——外院的人尚且能夠替燕王父子效力,辦些收集情報之類的事,內院的人是真沒什么發揮能力的空間,一年到頭連個賞錢都少見,也難怪他們如此殷勤了。 謝慕林對早飯挺滿意,便順著所有人的意思,發了賞賜下去。雖說賞封不大,但廚房那邊已經是一片歡騰了。即使不是廚房的人,這回沒有得賞,也都覺得自己有了希望,越發上趕著要討好永安郡王妃了。 尤其是年紀還輕的丫頭們,打聽得謝慕林這回帶來的兩個心腹丫頭,一個其實已經嫁了人,是外院侍候的媳婦子了,不過是郡王妃身邊缺人方才調回了內院侍候。倘若她們當中有人能補上這個缺,讓郡王妃帶回北平燕王府去,她們就能出頭了!京城固然是富貴安逸,但身為燕王府的婢女,不能在主人面前侍候,又能有什么未來?到了年紀就被隨便許配給王府中的小廝仆從么?她們不指望能靠姿色攀上高枝,但自己又不是沒有才干,憑什么留在這內院里天天掃地澆花呢?!想要真正出人頭地,還是得討得女主人們的歡心才行!王妃與郡主多年未進京了,好不容易來了個郡王妃,她們怎能錯過?! 早飯過后,謝慕林就察覺到了丫頭們的熱情,心里還有些懵。不過她沒有多想,在北平的時候,燕王府里的丫頭婆子也不是沒有給她獻過殷勤,所以這種事她早就司空見慣了。她如今在埋頭寫信,是寫給大姐謝映慧的。昨天事多,沒來得及給大姐送信,今天必須得補上了。她既然進了京城,就沒有不早早跟大姐相聚的道理。 信很快就發了出去,隨后老總管又來了,又帶來了一匣子帖子。這都是今天新送進府的,想必是各家宗室皇親聽說了永安郡王夫婦進京的消息,稍慢一步才做出了回應。謝慕林經歷過一遭,對于如何處理這些帖子已經越發熟練了。有了老總管的信息支持,她沒用多少時間,便把帖子做了分流處理。除了一封來自汾陽王府的壽宴請帖外,其余帖子基本不需要她出面,請老總管代為準備禮物,打發人送到各家去就行了。 接著謝慕林向老總管打聽起了曹淑卿的消息:“您想必聽說過,那曹氏曾經做過我父親的平妻,還生下了我的大哥和大姐。如今我大姐隨夫婿、婆母進京安居,明年我大哥興許也會回來,也不知道那曹氏是什么態度,就怕她胡攪蠻纏,擾得我兄姐不得安寧?!?/br> 老總管不愧是消息靈通的人,立時便告訴了謝慕林一些關于曹淑卿的消息。 曹淑卿被娘家侄兒變相趕出了承恩侯府后,只能帶著自己的下人在京城里覓宅居住。曹家境況最不好的那段日子,甚至還有曹氏族人上門來找她打秋風,其實就是借著關心的名字,想謀奪她手中的私財。她起初損失了一部分,但很快就警醒過來了,把人罵出了門,從此再不肯見娘家族親。 也正因為她是這個態度,無論是承恩侯府還是曹家四房、五房、六房等族人,基本都跟她翻臉了,也就是二房夫妻偶爾還愿意搭理她一下。不過曹二爺自己的日子過得也一般般,曹二太太跟這個小姑子更是沒多少情份,所以曹淑卿從他們那里能得到的助力也少,充其量就是不再有什么不三不四的人上門打她的財產主意罷了。 等到她的長女謝映慧隨夫婿婆母進京之后,她聞訊就找上門去了。起初她還想著女婿是個正經官員,所以上門去攀這門姻親。當她發現黃家并不富裕,看起來就是再尋常不過的寒門官宦人家之后,她又立時嫌棄起來,明里暗里的埋怨女兒,不該輕率地定下婚姻,又提起了好幾家曾經打聽過謝映慧的人家,說當初女兒要是愿意聽她的勸,早就嫁到這些富貴有爵位的人家去了。 結果她又挨了一頓罵,不但女兒翻了臉,還被親家黃太太給趕出了門。 第1383章 防備 謝慕林聽聞了曹淑卿的事跡,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怪不得大姐謝映慧給娘家寫信的時候沒提這么多事兒呢!讓娘家親人知道她在京城跟生母鬧得不和睦,丈夫婆母與跟她生母疏遠,這沒什么,都是早就能預料到的事,可讓娘家親人知道她生母明知道女兒出嫁了,還要在親家面前說她要是嫁到別的人家去就好了,謝映慧恐怕也沒臉告訴人吧?! 畢竟這么極品的母親,這世上也不多見了。 從前謝映慧還能糾結一下母女倆過去的情份,如今怕是生氣忿恨的時候更多,壓根兒就沒功夫傷感懷念了! 謝慕林忍不住跟老總管吐槽:“曹氏的言行也未免太過了些,哪怕是她出身國公府,沒把黃家這等尋常官宦門第放在眼里,如今她也早就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娘家親人一個都靠不上,好不容易有個女兒進京,即使做不了她的靠山,遇事也能有個助力,她竟然直接就把人給得罪了?!從前曹氏可不象是會做出這等蠢事來的作派,雖說內里的品行不端,但好歹還能裝出個賢婦人的樣子。如今她這是破罐破摔,什么顧慮都丟開了么?!” 老總管笑道:“誰說不是呢?京中人家看不慣曹氏的人多了去了。就連黃奶奶身為骨rou至親也覺得她不象話,更何況是旁人?不瞞郡王妃,因這曹氏被黃太太趕出來,還不肯死心,三番五次上門尋黃奶奶說話,聯姻沒希望了,就指望女婿黃翰林去攀附那些朝中有權有勢的大人們,黃奶奶擔心她在外頭胡言亂語,會影響了黃翰林的名聲,不但明言勸黃太太與黃翰林別聽曹氏的調唆,甚至還找到咱們王府門上,跟我老頭子打招呼,說讓我提防這曹氏上門攀親呢!” 曹淑卿早已不是謝家婦,與謝璞和離過后還嫁過方聞山幾年,接著又和離了,她若想仗著謝璞之女是燕王兒媳婦這一層關系上門攀親,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謝映慧從前壓根兒就沒擔心過這種事??裳劭粗赣H行事越發不著調,似乎為了攀附權貴,什么糟心事都干得出來了,她也不敢再抱著僥幸之心,索性往熟悉的親友那里都打過招呼。 其實燕王府還不算是謝映慧最擔心的人家,她更擔心永寧長公主與馬駙馬那邊!畢竟燕王府的兒媳婦不是曹淑卿所生,過去的關系也不好,永寧長公主夫婦的女婿,卻實實在在是曹淑卿的骨rou!她只慶幸永寧長公主隨太后返京時,把馬駙馬與馬玉蓉留在了北平,否則真叫曹氏纏上了后者,兄長這門親事是否還能保住,就很難說了! 老總管笑著對謝慕林道:“黃奶奶的擔心倒也不是沒道理的,曹氏私底下跟人說過,謝璞跟燕王府做了姻親又如何?她也跟永寧長公主做了姻親,跟皇家便是親上加親了!不過,她這話只跟身邊的人提過,倒也沒在外人面前胡亂說嘴。約摸是曹氏自己心里也明白,謝大少爺還沒把長公主的千金娶回家呢,還不是她能得瑟的時候!” 謝慕林心中嘖嘖兩聲,雖然早就預料到曹淑卿給一雙兒女帶來的都是糟心事,但事情真的要發生的時候,當事人還是會覺得很煩惱的。她忍不住再次吐槽:“真不愧是靠著外戚身份得了勢的曹家之女,曹氏整天想著靠聯姻來為自己謀好處,怎么不想著自己嫁個象樣的人家,卻只會感嘆嫁了人的女兒沒能嫁進她看好的權貴門第呢?” 老總管笑笑:“從前有意求娶曹氏的人家,其實也不是沒有??稍诓苁辖舆B與兩位夫婿和離之后,有種種不好的傳聞傳出來,那象正經想要求娶一位賢妻的人家便打了退堂鼓,剩下的多半是有意借曹氏攀附曹家與太子的人,無論是官位還是身家背景,都與謝大人與方將軍不可同日而語。曹氏有些嫌棄,遲遲不肯答應,連承恩侯家里替她相看好的人家,都不屑一顧,這事兒就耽擱了。等到后來,她與承恩侯府交惡,搬出家門另立門戶,承恩侯府大公子曹文泰還在人前說了不少詆毀她的話,即使是有意攀附曹家的人,也不敢再上門求親了……” 接下來便是曹家自身都難保的時期,跟曹家沒關系的人,自然是能離姓曹的有多遠,就離多遠,又怎會往家里娶一個曹家的女人?!就算曹氏跟娘家親人鬧翻了,她也依舊是姓曹的。萬一曹家壞了事,牽連到外嫁女的夫家頭上怎么辦?!曹淑卿都是快四十歲的人了,徐娘半老,名聲不佳,人家圖她什么?!至于那些跟曹家本就關系密切的人家……有心要疏遠的同樣不會跟她糾纏,仍舊交好曹家的,也會嫌她受承恩侯府厭棄,聲名狼藉,敗壞了承恩公與曹家的名譽。 這么一來,曹氏想靠自己吸引一個富貴的夫家這種事就別指望了,唯有將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黃巖那邊,她原本就不滿意,只是鞭長莫及,萬萬沒想到女兒真的嫁給了對方。謝映慧嫁過人之后,也不可能再改嫁到她看好的那些所謂富貴人家中去了。所以她到黃家去說那些不中聽的話,不過是因為心中不滿,借機發泄,好惡心一下親家罷了。只是她沒想到,如今的女兒早就不是從前任她擺布的應聲蟲,黃家雖然只是尋常官宦門第,卻也敢毫不客氣地將她這位國公之女、皇后之妹逐出家門,方才大大丟了一回臉面。 等到謝顯之攜妻回京定居之后,估計曹氏還會再失望一回吧?她的親生骨rou對她的真面目都一清二楚,本身也是有主見的人,又怎會繼續象小時候那般,傻傻地聽信她的讒言與調唆呢? 謝慕林嘆氣著搖了搖頭,鄭重對老總管道:“我兄姐的態度已經很清楚了,既然如此,倘若曹氏未來真的在外頭宣揚自己跟燕王府或長公主府是姻親,老總管不需要看任何人的顏面,該怎么對付她,只管放手去做就是。眼下承恩侯府恐怕也沒什么功夫去理會她的事了?!彼龑Σ苁缜錄]有半點顧慮,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謝顯之與謝映慧的感情。既然謝映慧自己都不介意了,她還想那么多干嘛? 老總管心領神會,應聲下來,又笑道:“好叫郡王妃知曉,只怕長公主府與馬家人那邊,也在提防著這曹氏在外頭亂說話呢!別看長公主殿下很是看好未來的女婿,但她只認謝藩臺與謝夫人是親家,壓根兒就沒把曹氏放在眼里呢!這些日子,因為長公主殿下放了話,已經沒什么人家跟曹氏公然往來了。即使曹氏想要跟人嚼誰的舌頭,只怕也沒什么人愿意聽呢!” 謝慕林不由得啞然失笑。永寧長公主真不愧是宮里長大的,想得就是比她多,知道曹淑卿不靠譜,早早就防備上了呢! 就在這時,前院有人來傳了信:“宮里來人了!” 謝慕林頓時精神一振:“可是太后娘娘下召令了?!” 第1384章 進宮 來人果然是慈寧宮使者,對于謝慕林而言也不算陌生了。當初她成婚之前,就是這位嬤嬤來家里替她主持了冊封禮。 嬤嬤淡淡笑著向謝慕林轉達了太后召見的命令,又請她盡快動身,這樣也好陪太后用午膳。據說太后已經命慈寧宮廚房的人準備好了孫媳婦愛吃的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