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335節
文氏也照著事先記牢的規矩,緊接著囑咐一句:“爾父有訓,爾當敬承?!闭f完眼淚就默默地下來了。 謝慕林照規矩回答:“小女恭聽父親之言?!闭f完后看著父母不舍的表情,她也忍不住再次開口,“女兒要出嫁了,爹爹和娘多多保重身體,不用擔心女兒。女兒會照顧好自己,好好過日子的?!?/br> 文氏眼淚掉得更兇了,捂著嘴也說不出什么話,只一個勁兒地點頭。 謝璞紅著眼圈,眼中隱隱有淚光,但還能微笑著向女兒點頭。 他雖然長年外任,少有跟兒女相聚的時候,自次女出生,除了當年家中被抄之后,與孩子們在一處相處了兩個月,也就是去年秋冬嗣母帶著孩子們北上,直到今天之前,他跟兒女們有了大半年的團圓時光,但他對親生骨rou們的疼愛一點兒都不比旁人少。尤其是謝謹之與謝慕林這一雙兒女,是他與心愛的元配妻子所出,比別的孩子又有不同的意義。如今女兒大了,要出嫁了,從今往后便是別家的人。即使他知道這是一門好親事,朱瑞也是個靠譜的好女婿,無論是將軍府庶子還是王府貴胄,都沒有變過本性,但女兒從此離家,他心里還是有些不是滋味的。 此時此刻,他除了祝福女兒,也不可能再做更多的事了。 女執事上前扶起了眼含淚花的謝慕林,接下來她還有好幾位尊長親人要拜別呢。燕王府那邊早就定好了各項儀式的時辰,新人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她們實在沒辦法給她留更多的時間去處理私人的情緒了。 還好謝慕林的傷感很快就被壓了下去。燕王府離謝家官邸很近,她以后還能經常見到父母親人,不需要太過失態。 她接下來頭一個行禮的是嗣祖母宋氏。 宋氏微笑著輕執她的手,微笑著點頭示意:“好孩子,愿你此去一切順利,別忘了昨兒我跟你說過的話?!?/br> 謝慕林心領神會,鄭重下拜:“祖母放心,孫女兒會牢記的?!?/br> 昨天晚上,宋氏特地讓人把她請到自己的房間去,做了她臨嫁前最后一番囑咐。 宋氏并不是要祝福她婚姻美滿什么的,而是勸她,年輕夫妻感情深,互相恩愛,這是好事,但若是將來時間長了,色衰愛馳,她也不要過于憤怒或失望。她嫁入王府,固然是高攀,但謝家也是江南書香官宦之家,她是謝家珍愛的女兒,不必妄自菲薄,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了,要愛惜自己。 宗室王府不比尋常人家,只要她不犯大錯,誰也無法將她休棄。哪怕是丈夫恩愛不再,她也可以過自己的日子。只是有一點,她要記住。她是自小受嗣祖母與親生母親教導長大的女孩兒,人品正直,知書達禮,不管心中有再多的憤怒,都不能移了本性,做出有違父母教導之事。一旦她失了本心,不再走在正道上,那她也就不再是自己了。這才是最悲哀的。 宋氏勸她閑時多讀書,多學些東西,充實自己。哪怕是婚后忙著照料公婆丈夫兒子,也不能忘了讀書,只一味沉浸在庶務當中了。 人生還很長,她不必計較一時的得失,可以用更從容的態度應對生活中的一切風雨。 第1227章 辭別 若是古代的新娘子聽到宋氏這番話,可能會覺得她說的不太吉利吧?哪怕她是避了人單獨跟謝慕林提的,也改變不了這番話在這一片喜慶之中,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但謝慕林不這么想。 她無論是在現實還是各種小說影視劇中,都見過恩愛夫妻婚后幾年感情轉淡,便開始有爭吵、出軌之類狗血情節的事例了,自然知道宋氏的話雖然不好聽,卻是在現實中極有可能會發生的事。宋氏是真心在教導自己,即使失去了愛情,也不要沉溺于悲傷中,做出不該做的事。她的人生中并不是只有愛情,也不是離了朱瑞這個丈夫,就不能活了。她眼下對朱瑞還很有感情,有些無法想象將來兩人會漸行漸遠的可能,但世事就怕萬一,早有覺悟,總好過忽然遭到打擊,便痛苦得無法自拔吧? 若不是十分疼愛她這個嗣孫女,宋氏又何必說這種得罪人的話呢?換了是個沉醉在戀愛中無心他顧的女孩子,說不定還會記恨上她呢! 就沖宋氏這番苦心,謝慕林也要鄭重向她行禮道謝。有這么一位明理又有堅持的長輩坐鎮,謝慕林也就不怕父親母親會犯什么糊涂了。畢竟謝璞還好,一向是個聰明人,頂多就是對他人的惡意領會得不夠深,但文氏真的是個溫軟性子,雖說這幾年有了長進,可還遠遠稱不上精明干練,常常需要身邊人的正確引導。謝老太太這個婆婆是不能指望的,能指望的就只有嗣婆婆宋氏了,還好宋氏一向靠譜。 謝慕林接下來要拜別的是本生親祖母謝老太太。她還沒拜下去呢,謝老太太就急不可耐地攙住了她:“好孩子,你這么多姐妹里頭,最有出息的就是你了!出了你這么個王妃,咱們謝家全家上下都跟著沾光!王府是天下除皇宮外最富貴之地了,你今后還不知怎么享福呢!但你再享福,也別忘了親人哪,記得?;貋砜纯?,看看祖母。祖母最疼你了,你知道的吧?” 謝慕林只能努力維持平靜的微笑表情,繼續自己的拜禮,把程序進行下去。謝老太太就是激動了點兒,倒還稱不上失態,所以她得幫著遮掩些,免得燕王府派來的執事們看了笑話。 還好靠譜的宋氏發揮了作用,她只輕咳了一聲,喚一句:“三弟妹,鎮定一些,真姐兒出嫁是喜事?!敝x老太太就便僵了那兒,干笑了兩聲,不再多說什么,只囑咐一句最要緊的話:“出嫁了,就好好孝順公婆,侍候好你夫婿,早些為燕王府生下世孫,這件事最要緊了,你要牢記!” 謝慕林除了微笑行禮,沒有別的話可說。 兩位老太太之后,便是姑姑謝梅珺了。昨夜謝慕林去見宋氏時,曾經順道跟謝梅珺也交談過幾句。謝梅珺該祝福的話都祝福過了,此時只需要依禮行事便好。謝慕林也很放心,這位姑姑對自己兒女的生活與前程都有周全的計劃安排,想必對自己的未來也會有所考慮。她的幸福與四meimei謝映芬的幸福是掛鉤的,希望她們以后都能過得美滿。 長輩之后,便是平輩了。謝慕林與兄弟姐妹之間不需要行禮,只是在臨出閣之前再道一聲別。除了謝映容,她跟手足之間的感情都很深厚。哪怕知道她嫁得不遠,今后也時常有回娘家的機會,眾兄弟姐妹們還是表現出了nongnong的不舍之情。哪怕是一向對謝慕林冷淡的謝映容,如今也是一臉的依依惜別,嘴里說著:“二jiejie一出嫁,今后我在家里就不知道還能找誰說心里話了!” 謝映芬飛快地剮了她一眼,立刻接上一句:“我也是這么想的,jiejie們都出嫁了,三jiejie年末也要出閣,就只剩我一個孤零零的了?!?/br> 小四妹,等梅珺姑姑在北平城置了房產,帶著兒女搬出去,你就可以準備出嫁了,還怕什么孤零零?! 謝慕林面對著兩位meimei私下里的秋波暗斗,只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但想到今天之后,能見到這種場面的機會就少了,心里也生出幾分傷感來。 不過沒等她傷感太久,二哥謝謹之就給她使眼色:“執事們在看表了,meimei,時辰大概差不多,你要更衣去了?!?/br> 謝慕林拿著謝映芬的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淚痕,把帕子還給四妹,便看到執事上前提醒她了。她沖胞兄謝謹之點了點頭,不必再多言。該說的話,兄妹之間早就談過了,再多便是絮叨。 謝慕林在女執事們的護送下,回到了自己的閨房,穿戴起了翟衣與七翟冠。今日這沉重的翟冠被香桃用四根堅挺的銀鎏金簪子牢牢地固定在她的頭上,既穩固,又不會太扯頭發,是她主仆數人昨日研究了一整天的成果了。青橙再給她補了補妝,她便又是華麗端容的新娘子郡王妃了。 妝扮完畢,謝慕林便不需要再多做些什么,只需要老老實實坐在屋里,等待新郎朱瑞上門親迎便可。 朱瑞在燕王府那邊,也有一系列的醮戒儀式要進行,各種程序只怕比她這里還要繁瑣些。據執事們透露,燕王府那邊的儀式也有嚴格的時間控制,若無意外,她只需要等上不超過半個時辰,就能等來新郎了。 但半個時辰也挺長的,新娘子謝慕林覺得有些無聊。還好燕王府的當家人都作風開明,朱瑞又事先打點過幾位執事,因此幾位侍立在屋內的女執事們都非常寬容,沒有哪一個是嚴守規矩的死硬派。托她們的福,文氏成功地送進來一個食盒,里頭是幾樣無氣味無汁水的干點心,供香桃與青橙兩個貼身侍候的大丫頭放在荷包里攜帶,預備謝慕林腹中饑餓時充饑的。另外還有一碗湯圓,都是桂圓大小,里頭是十分實在的花生芝麻餡兒,如同謝映慧出嫁時一般的規格。 謝慕林只吃過早飯,醮戒時入口的那點東西根本撐不住場,而親迎之后便是廟見了,要往紫禁城里去,這一路都沒有吃東西的機會。若是不趁著朱瑞上門親迎之前,先填飽了肚子,她恐怕要餓得夠嗆。這一身冠服又沉重無比,進紫禁城時,一路步行往奉先殿,還不知要費多少力氣,萬一餓得腿軟就麻煩了。這碗小湯圓,對于謝慕林來說,正是及時雨! 謝慕林盡可能用優雅的動作喂了自己大半碗小湯圓,香桃又提醒她別喝太多湯。為了不噎著,她只能就此罷手。但吃過熱食,還是甜的,她的精神也振作起來了。 鼓樂聲漸漸由無到有,似乎離謝家越來越近了。一名執事出去轉了一圈,回來報信:“郡王儀駕到了?!?/br> 謝慕林頓時精神大振,小心臟也跳得快了起來。 朱瑞來接她了! 第1228章 親迎 新郎官朱瑞到了。 不過,并不是他人到了謝家,就立刻能進門迎新娘的。作為一位宗室郡王,他還有很多禮儀程序要走。 謝慕林全套大妝坐在閨房中,自然看不見前院都發生了些什么,但幸虧她有一個非常擅長打探消息的三弟。 自打文氏成功給女兒送進來一份小湯圓后,謝徽之就順利地突破了原本的封鎖,可以進到自家二姐院子里來了。他也不進屋,就在窗邊站著,隔著開了條縫的玻璃窗向謝慕林報告前院婚禮的進程。 他告訴謝慕林,朱瑞穿著什么樣的服色前來,精神氣色如何——自然是容光煥發了,隨行的人員有多少,分別是什么樣的身份,奏樂的又是什么人物,周圍人等的評價如何。接著便是主婚使與副婚使再次出場的時候了。他們與新郎官如何互動,行了什么禮,說了什么話,等等等等。也就是謝徽之提起,謝慕林才知道,原來自家大門口前一大早就豎起了彩帳,帳中設有香案、祭品等物,朱瑞與主婚的互動就是在彩帳中進行的。 等門外的儀式進行過了,才有內官引領著主婚使與新郎官朱瑞進入謝家官邸,直入正院。謝璞身著官服在此等候,文氏也立于一側。 謝徽之剛趕來介紹到這里,便有女執事前來通知謝慕林,要出閨房了。 謝慕林扶著侍女的手,在兩位女執事的引領下走出自己的院子,路過三弟時,還能抽空給他使了個眼色。謝徽之暗暗偷笑了下,低調地跟在自家二姐身后往外走,迅速不著痕跡地回到了兄弟姐妹們的行列中。 謝慕林被引領到正院,就站在文氏下首。她雖然沒有頂著紅蓋頭,卻有兩名女執事執團扇擋著她的臉,她沒辦法跟朱瑞“見面”,心里還有點癢癢的,只能透過團扇的縫隙,隱約能看到他穿著郡王冠服的模樣,五官看不仔細,但整體的儀態與精氣神都是上佳的。 這樣的男子就是她的新郎??!果然她的眼光就是好! 謝慕林忍不住嘴角微微翹起,想要笑一下,但還是忍住了。雖說有團扇擋著她的臉,但兩邊的女執事還是能看到她臉上表情的。她對她們還比較陌生,不大想在她們面前露了餡。 正院里擺著長案,案上有祭品。一名內官引著朱瑞來到案前,另一名內官則捧著新獵來的大雁跪呈朱瑞,朱瑞接過雁,呈奠到長案上,便退到了一邊。接著是主婚使上前對著長案拜了八拜,又退下,隨后執事便把案上的祭品撤了。 親迎儀式這就基本完成了,朱瑞在內官的引領下退出了謝宅,然后輪到女執事們請謝慕林這位新晉郡王妃出門登上彩轎。 文氏抓住了女兒的手,不舍地再度紅了眼圈,想要說些什么,但該說的似乎都已說過了,她一出聲,就忍不住哽咽起來。 謝慕林微笑著反握住母親的手:“娘,你和爹爹好好地過日子,你也不能事事都順著他,有什么想法,要及時跟爹說。兄弟姐妹們也都大了,你別總是為他們cao心,偶爾也要讓他們自己做做決定的?!?/br> 文氏哽咽著一直點頭,實在舍不得放開女兒的手,最后在女執事們與謝梅珺、謝映芬的勸說下,親自扶著女兒走到大門口,方才舍得放開。 謝慕林回頭再看一眼家人,才依依不舍地在女執事們的引領下,登上了彩轎。她如今有了自己郡王妃的儀仗,與一般的新娘子大不相同??伤齾s顧不上多看,升轎之后,她便一直盯著彩轎邊的小窗,想再多看幾眼自己的家和親人,直到他們全都消失在她的視野中為止。 謝慕林低聲命香桃放下轎簾,端坐在轎中,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親迎隊伍接下來自然不是直接往燕王府,還得先去紫禁城中的奉先殿拜過祖宗,行廟見禮才行。其實,這大概就是一般婚禮中的拜堂儀式了。只不過宗室們拜堂,拜的不是父母高堂,而是歷代祖先罷了。若他們是在京城成婚,那這一部分就要進皇宮舉行。若他們只是別家藩王府第,也可以在自家王府中的宗祠進行。但燕王府既是藩王府,又身在北平,有個近水樓臺的紫禁城。這本是以皇宮規格建造的,雖然眼下只能算是一座行宮,但所有進皇宮舉行的儀式,都可以在紫禁城中辦了,聽起來算是一種特別的體面。 只是對于歷代燕王府的子弟而言,不能就近在自家王府里行廟見禮,卻要繞遠路跑紫禁城中進行,特別折騰就是了。 紫禁城離燕王府不遠,大體上只隔著一個太液池,同樣離謝家官邸也不遠,在后花園假山上還能看到紫禁城的宮墻,但那只是相對正常人的行走速度而言。永安郡王朱瑞的親迎隊伍,人數眾多,有車有馬有轎,后頭還跟著禮樂隊,行進速度自然快不起來。等到他們來到紫禁城正面的午門前,已經過了一個時辰了。 此時正值中午。今天天氣挺好的,沒有下雨,但也沒有大太陽,略有些微風。在暑氣未盡的六月底,這樣的天氣真的算是相當涼爽了。若非如此,親迎隊伍們就太受罪了。 謝慕林的儀駕進紫禁城時,與朱瑞并不是走一個門洞,但沒有關系,儀仗在午門前就停下了,侍衛、官軍們是不會進城的,通通在午門外等候。謝慕林在女執事們的引領下,下了彩轎,兩旁又立起了帷幕,面前又出現了兩把大團扇。她看不見具體什么人,別人也看不清她的模樣。 朱瑞與謝慕林進入午門后,便要齊齊步行至奉先殿去。這座紫禁城乃是太宗皇帝親自設計的,里頭的格局與謝慕林所知道的故宮幾乎一模一樣。所以,奉先殿的位置也沒有變。他們一路要經過前廷三大殿,然后向右拐,才能來到奉先殿的位置。 光是步行,謝慕林就估計他們至少走了一公里了。幸好她長年都有在家里散步練體力的習慣,來到北平后也沒有改變,除非大雪封門,否則總要到后花園里轉上十來圈的,所以現在體力還撐得住。 只不過,她的腿腳有力氣,脖子卻在抗議了。那頂郡王妃的七翟冠,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第1229章 廟見 廟見禮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朱瑞與謝慕林一人立東側,一人立西側,一同跪拜了奉先殿內供奉的歷代先皇與燕王府先祖牌位,便算是結束了。 這一關難點只在于新人要在紫禁城里負重行走罷了。 行廟見禮的時候,謝慕林與朱瑞之間再無遮擋,彼此總算能看見對方的模樣了。 朱瑞臉上帶著喜悅的微笑,那種欣喜之情明顯得長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謝慕林看著他的笑容,也把身上的疲累暫時拋到了腦后,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甜蜜的笑來。 小夫妻倆對視而笑,周圍的侍者都忽然生出一種不自在的感覺來,卻又說不出哪里不自在,只能依照禮儀,引導兩位先人離開奉先殿。 按照安排,他們這時候就該出紫禁城,返回燕王府進行合巹禮了。但太后娘娘眼下正在紫禁城中居住,對親孫子娶媳婦一事也非常關注。她老人家雖然不方便前往燕王府觀禮飲宴,但就近留意一下孫子孫媳婦行廟見禮還是沒問題的。如今見他們行完了禮,便打發了心腹老嬤嬤過來,給兩個小輩送些吃食點心。 這雖然不是正?;槎Y程序中的一個環節,但眼看著太陽過了午,兩個小輩連午飯都沒吃,就在紫禁城里累了半日,太后她老人家心疼孫子了。反正燕王府的執事們與內官們誰也不敢駁她的回,她就任性地派人來橫插了一腳。她老人家沒有親自出場,已經很是慈和恤下了。 謝慕林認得前來送點心吃食的嬤嬤是先前冊封禮上見過的那一位女官,下意識地便沖對方露出一個微笑來。那位嬤嬤怔了怔,也回了一個微笑,看起來倒是比先前做贊禮女官時要親和一些。 朱瑞大約早就對太后的安排有了心理準備,并沒有露出意外的表情,也不打算婉拒。他回頭沖新婚妻子謝慕林笑了一笑:“這里是奉先殿外,露天不大方便,前頭誠肅門以南有個箭亭,我們在那里歇一歇腳,用些點心,如何?” 謝慕林自然不會拒絕休息的機會。執事們不管心里樂不樂意,當著太后派來的嬤嬤的面,都只能說樂意了。不過她們給內官們使了眼色,后者當中的一員迅速往他們來的方向跑去,想必是要往午門外給儀仗隊成員們報信,免得他們弄錯了時辰,白白在露天多等了一段時間,還要往燕王府那頭送信,提醒燕王夫婦,把后頭一些禮儀程序的時間再往后推些。 謝慕林跟隨朱瑞來到了他口中說的那處箭亭。說是箭亭,其實并不是什么亭子,而是一處大殿,據說原本設計是用來練習射箭的。如今殿中空空如也,沒什么箭靶、箭囊之類的道具,倒是簡單地擺了一套桌椅,打掃得很干凈,桌面上還擺了茶具茶水,估計是新近置辦的,用來預備宮中侍衛日常巡視時歇腳用。 嬤嬤帶來的宮人迅速把桌面上的東西收拾好了,換上了自家帶來的茶具食具,倒上兩杯溫度正好的清茶,供新人飲用。謝慕林與朱瑞對坐,分享了茶水和點心,再次謝過嬤嬤,又請嬤嬤代為轉達他們對太后娘娘的感激。 嬤嬤微微一笑:“郡王與王妃客氣了。太后娘娘一向關愛小輩。她老人家期盼今日的婚禮已久了,等到明日朝見時,二位貴人千萬要記得到慈寧宮中陪太后娘娘說話用飯。后日王妃進紫禁城時,也不必外道,只管到太后娘娘宮里來用餐。太后娘娘就盼著能跟新媳婦多說說話呢?!?/br> 朱瑞與謝慕林齊聲應了。 婚禮次日的朝見禮與第三天的盥饋禮,其實都是對皇帝皇后行的。如今皇后已崩,皇帝在京城,紫禁城中只有太后與四皇子了,太后身為皇帝的親媽,要求孫子孫媳婦把這兩天的禮儀轉為對她進行,也很正常。朱瑞與謝慕林沒有拒絕的理由。不過謝慕林不大擔心明日與朱瑞一同進宮朝見太后,倒是有些怵后日自己要獨自進紫禁城見太后,因為盥饋禮是只需要王妃參與就可以了的…… 吃飽喝足,朱瑞與謝慕林辭別了那位嬤嬤,再次走上出紫禁城的道路。 兩人的儀仗都在午門前等著,一得到他們將到的提醒,便從休息的地方跑出來,依照秩序排列整齊,禮樂再起,人人肅穆。謝慕林看著朱瑞先上了馬,自己方才回到彩轎上,兩人一前一后,往燕王府的方向行去。 等到他們回到燕王府,時間又過了大半個時辰。他們要繞路通過紫禁城前各大衙門聚集的大道,繞道往西,才能折回紫禁城西面太液池邊上的燕王府。由于不能借道紫禁城內部的道路,這段路程其實還挺長的,沿途還能看到許多人圍觀,但幾乎人人臉上都帶著祝福的笑容,沒什么不合時宜的事情發生。 回到燕王府,執事引領著新人進了王府大門,沒有前往正殿,而是轉道去了西邊,直接回了新房所在的五進大院。 這里的正房正是新房,已經完全裝飾一新了,里頭擺放的全都是謝慕林從娘家陪嫁過來的家具,連所有帳幔圍簾,都是謝家準備的,用料、繡工,全都上乘,儼然比起燕王府其他地方的裝備上了一臺階。 新房里的家具也都依照謝慕林事先設計好的圖紙指示,一一擺放妥當,正正是嚴絲合縫,恰到好處。雖然她陪嫁的家具不是用最上等的木料制成,但款式做工都極好,如今襯著周圍的環境,以及顏色相配的軟裝,也顯露出一股不凡的清雅貴氣來。 謝慕林在女執事們的簇擁下,在院中彩帳內稍稍整理了一下衣飾,補了個妝,重新恢復了最光鮮的模樣,便走進新房。她先往四周張望了一圈,對屋內的裝璜擺設感到頗為滿意。 趙豐年不愧是父親謝璞座前辦事辦老了的妥當人,雖然她只是給出圖紙,指示他該如何用陪嫁的家具擺設布置新房,但他還是完成得非常好。如今放眼望去,屋里全是她事先預想的模樣,不必做什么大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