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276節
謝慕林皺眉看向謝映容,心里覺得,還是要多留意一下京中的消息才行。如果有可能,還是盡量阻止三皇子上位吧。上輩子他上位了,卻有那么多與謝家親善的人倒霉,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才導致的,但三皇子一向的行事風格,確實對燕王府、謝家等人不怎么友好。哪怕是為了日后能過上國泰民安的太平日子,也不能叫這么一個志大才疏又心胸狹窄的皇子掌握住皇權呀! 謝慕林沉思了片刻,就被戲臺上傳來的管弦聲轉移了注意力。 今日燕王府大宴,助興的娛樂節目是燕王府請來的一班小戲,唱的是“岳母刺字”的故事。雖然不是時下正流行的劇目,但由于是英雄母親教導英雄兒子的情節,多少有些切合了袁燮小將軍在祖母與母親教養下,成長為保家衛國、奮勇殺敵的大英雄的真實故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挺合適今天這場大宴的。 袁老夫人就看得很入神,還時不時跟燕王妃交流一下對唱詞的看法,兩人似乎十分投緣。袁夫人大概是因為南方出身,不大習慣看這種北方風格濃重的劇種,相對來說,沒那么投入,但也待燕王郡主十分和氣,時不時跟她聊幾句天,看向她的眼神中充滿著慈愛,顯然也對這個未來兒媳人選非常滿意。 旁邊席間還有燕王妃特地安排來捧場的官眷們,有兩位是燕王府旁支宗室的女眷,還有一位巡撫夫人,有這三位幫燕王妃與郡主說些她們不方便說的話,氣氛很快就炒起來了,旁人看上去,那叫一片和樂融融。 被安排坐在角落里的徐夫人只能跟兩個一向與她親近的宗室女眷生悶氣。她自打上回在燕王府茶會叫謝二姑娘謝慕林搶白了一頓,又被周二太太逼問得緊,索性就稱病謝客,不見外人。等到周老大人傳出死訊,她本來已經往外傳了消息說病情有了起色的,這下又一次“病重”起來,連上門吊唁都不成了,也就避開了與周家女眷見面的尷尬場面。 可稱病時間久了,她也沒有了與盟友見面商談的機會,更別說是結交更多的人脈。在周老大人去世后,她在北平地界上,就真的一個能拿得出手的靠山都沒有了——她本人從不把燕王夫婦視作靠山。如今袁家卷土重來,哪怕袁老將軍曾經跟她有過不愉快的沖突,她也厚著臉皮主動貼上來了。她沒有女兒可以跟朱珮郡主搶奪未來夫婿,但總要借著袁家與燕王府那一絲血脈的關連,為自己爭取一下軍隊方面的支持,好給自己增添籌碼的。 然而,袁家女眷似乎還在記恨她當年的種種辱罵與排擠,絲毫沒有與她和解的意思。燕王妃又把她安排在宴席的角落位置,再叫上三兩個宗室女眷圍著她,絆住她的腳步,叫她不好主動湊到袁家婆媳跟前去。她氣憤之余,也曾示意與自己親近的官眷去跟袁老夫人打招呼,試圖在聊天時提起她這位“故人”來。然而巡撫夫人竟然插言轉開了話題,袁家婆媳也順水推舟了,還有人特地把徐夫人指使的官眷拉開,擠得遠遠的,不讓她上前。徐夫人的計劃只得又一次失敗了。 她如今是一肚子火,卻又無可奈何。她可以在燕王妃面前撒潑,但當著袁老夫人與袁夫人的面這么做,無助于她的訴求。袁家婆媳絕對不會因為她哭幾句可憐,就偏向了她的。因為當年她正是這么哭得可憐,拿亡夫與去世的婆婆說事兒,才把袁家人擠兌出了北平城的。人家袁家女眷心里記恨著呢,又怎么可能會上當?! 徐夫人只能暗恨燕王妃母女倆的公然排擠,再怨恨袁家女眷太記仇,然后抱怨周老大人死得不是時候——倘若周家眼下不是要守孝,周老夫人與袁老夫人原是老相識,交情還不錯,這時候正好可以幫她出面拉攏后者。況且周家二房的周四姑娘年紀也正合適,還是個美人,未必就不能從朱珮郡主手里搶走袁燮這個如意郎君! 袁燮明擺著就是北方軍中的后起之秀,有家世又有軍功,如今名望也起來了,進京獻俘之后,必定會受到皇帝賞識,在軍中大放異彩。這樣的英雄人物,配給朱珮也太可惜了!倘若能受她徐夫人掌控,她還怕日后沒有足夠的底氣跟燕王夫婦斗么?! 不……也許先讓袁燮與朱珮結為夫妻,并不是什么壞事。沒有燕王府儀賓的身份,袁燮如何能從燕王手中接過北方軍權?只要等他握住大權后,不受燕王父女掌控就可以了。周雅清這樣的美人,想必能引得他動心吧?俗話說得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雖說有些委屈了雅清那孩子,但只要周家將來能重振門楣,一點兒犧牲算什么?! 徐夫人盯著遠處的燕王妃、郡主朱珮與袁家婆媳,心里已經盤算好了一個新計劃。 第982章 宴罷 徐夫人心里盤算好了新計劃,然而現在她近不了袁家婆媳的身邊,對方也絲毫沒有與她和解的意愿,再有燕王一家及其附庸有心阻攔,她便是有再多再好的計劃,也無從下手,只能在那里干瞪眼。 謝慕林遠遠瞧見徐夫人那副有些氣急敗壞的模樣,心里還暗暗好笑。她對這位夫人沒有半點好感,只是對方今天沒來招惹她,她也不會專門找過去尋晦氣就是了。今日的東道主是燕王府,主賓是袁家婆媳祖孫,兩家人還要商議郡主與袁燮的婚事呢。誰在這時候故意生事搶風頭,都會被兩家人記恨的,何苦來呢? 謝慕林就只是悠閑地吃著燕王府大廚做出來的山珍海味,聽著戲臺上只能聽懂一半的戲曲表演,偶爾瞥一眼身邊的母親與姐妹們,確保她們都安安穩穩地坐著吃菜聽戲,沒有上什么別的地方去,也沒人來找她們的麻煩,倒也輕松愉快。 大宴進行于一多半,燕王妃就借口請袁老夫人與袁夫人去外頭花園里賞景,三人結伴帶著一隊隨從離開了會場。燕王府郡主朱珮留下來主持大局,招待賓客們,但她面上還帶著幾分紅暈,旁人知道內情的,便猜到燕王妃定是與袁家女眷商量婚事的具體安排去了,知道郡主這是在害羞呢。 坐在角落里的徐夫人緩緩起身,似乎也打算往燕王妃與袁家女眷離開的方向走,但立刻便有侍女上前恭謹地詢問她有什么需求。她聲稱是要去更衣,侍女便領著她往另一個方向走了。她走出幾步忽然醒悟過來,黑著臉表示忽然又沒有那個需求了,氣呼呼地坐回了原位。身邊另外兩位宗室女眷小心翼翼地想要跟她說話,被她一個兇狠的瞪眼嚇了回來,再不敢開口了。 朱珮郡主眼角瞥了她一眼,輕笑一聲,什么話都沒說,繼續認真聽戲,偶爾與鄰桌的巡撫夫人等人聊兩句話。巡撫家的一位千金也會離開自己的座位,上前跟她交談幾句,方才笑嘻嘻地回自己的位置去。 總之,看起來就是一片詳和,真是再正常不過的王府宴席了。 燕王妃與袁家婆媳離開了頗長一段時間。期間謝映慧、謝映容都曾有解手的意思,謝慕林索性拉上小妹謝映芬,姐妹四人一塊兒出去,請了兩位燕王府的侍女帶路,去的是離會場最近的更衣處,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來,路上只見到了幾個燕王府的丫頭婆子,除此之外,一個異性都沒見到。 重新落座的時候,謝慕林瞥見大姐謝映慧滿意地看了三妹謝映容一眼,似乎為她終于變得懂事、沒有在燕王府出丑而感到欣慰。 不久之后,燕王妃與袁家婆媳回到了宴席上。她們的面上都帶著笑容,似乎談得很順利。朱珮湊到了母親燕王妃身邊,不知聽她說了些什么,臉上的紅暈頓時深了許多。后來她還親手為袁家婆媳斟了酒,低頭柔聲勸她們吃幾樣專門準備的菜肴,分別是袁老夫人與袁夫人家鄉的風味,得了袁家婆媳好一番贊許。她羞紅著臉,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周圍的賓客們雖然還是一副認真聽戲的模樣,但其實彼此間已經交換了無數眼色,心里都清楚,袁燮看來是做定燕王府儀賓了。其他人家雖然已經沒有希望與袁家聯姻,但還可以交好嘛!袁家婆媳二人看起來都是端莊穩重、知書達禮、氣度不凡的貴婦人,應該很好相處的。大家好生用心為接下來的宴請做準備,爭取贏得袁家人的好感呀! 太陽西下時分,燕王府的宴席便結束了。燕王妃帶著女兒親自把袁家婆媳送出王府儀門,在這里與燕王、蕭瑞以及袁燮三人會合,然后一家子一同送走了袁家人。至于其他各家賓客,則是早早就向主人家辭行過,花園里的女客們分別與自家的父兄會合,各自上了各家馬車,慢慢分散著返回自家宅第去了。 由于北平城里的官員都是統一住在官邸中,而且是按照衙門的不同,與同單位同僚們住在同一條街上的。這人車馬一多,就容易擁擠。文氏對此很有經驗,跟巡撫夫人、按察使夫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落在后頭,不跟其他人一塊兒擠出門。在等候離開的時間里,三位夫人趁機聊了一會兒天,三家的女孩子也趁機湊在一起玩笑了一陣。 大概是因為謝映容今天表現得十分中規中矩的緣故,她本人又是個正當齡的秀麗小姑娘,除去那日前往周家吊唁,便是頭一回出門交際了,竟然讓另外兩家的千金們誤會她也是個嫻雅端莊的少女,有意親近交談一番。雖然交談之后,那兩家的姑娘都察覺到謝映容的性情比起兩位長姐稍有不足,但也沒覺得有什么大問題,還約了她得空就串門子玩耍呢。 至于她已經定了親,定親的對象萬隆還在北平城里小有名聲——那就更不是問題了。其實萬隆在北平官宦千金圈子里的評價一向都是不錯的,雖然時不時有大家閨秀為他打抱不平,但他從來都沒有過什么輕浮失禮的舉動來著。旁人說起他,都要感嘆一聲萬太太的苛刻不慈,真正為萬隆傾心的女孩兒,其實暫時還沒有。哪怕有人心里對他的好感多些,對上謝映容時心里忍不住發酸,也從沒生出過搶人親事的念頭。 反倒是有不止一位姑娘悄聲提醒謝映容,要小心提防萬太太與她親生的兩個女兒,萬大姑娘還罷了,只是傲氣些而已,做事還算有些分寸,但萬四姑娘年紀小,卻是個容易鉆牛角尖的,而且氣焰囂張不饒人。別看謝家老爺是萬參議的頂頭上司,人家是侯門府第,自視甚高,從來不把寒門官員看在眼里。眼下兩家只是做了鄰居,也就罷了,等將來謝映容嫁進了萬家,只怕這婆婆小姑就要鬧妖了。小姑娘們提醒謝映容小心些,千萬別叫那母女三個欺負了去! 謝映容心里怎么想的,旁人也不知道,但看她的表情變化,也知道她的心情可能不會很好。等到其他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文氏跟另兩位夫人告辭,帶著女孩子們出門登車的時候,車簾子才放下,謝映容的臉色就立刻黑了下來。 第983章 進言 回家的路上,謝映慧難得心情不錯地表揚三妹謝映容:“今兒你還算老實,沒有在人前出丑,還能騙得別人以為你真是個賢淑女子。雖說這么做不大好,但好歹維護了我們謝家的名聲。以后再出門見人,你就照今兒這么做吧。次數多了,你也能得個好名聲,將來嫁出去了,婆家人也不敢隨意跟人說你的壞話?!?/br> 這種事,萬太太和她嫡出的兩個女兒經常做,用來對付萬隆和另外兩個庶女,著實不能不提防。 然而,面對長姐的夸獎,謝映容卻半點不覺得欣喜,反而一臉的委屈。她哪里就騙人了?她明明本來就是這般賢淑又聰慧的女子,只不過是今日沒遇上值得巴結討好的對象,又不打算在燕王府這家沒有未來的貴人面前露臉,才會毫無作為罷了。她心里還覺得很不滿足呢,結果大姐反而說這樣才是正確的做法?哄誰呢?!若是她次次出門做客,都象今天這般不與人來往結交,還能有什么好名聲?她一介庶女,肯定會被人當作是小人物,一眼略過去了! 謝慕林看著謝映容的表情,就知道她沒把大姐的話聽進去,“嘖”了一聲,便冷笑道:“大姐愿意指點你,是在為你好,你擺什么黑臉呢?!難道大姐說得不對嗎?今日你老老實實坐在那里不作妖,裝出個斯斯文文的樣子來,別人家的千金便都對你印象不錯,也樂意跟你結識來往了。你從前倒是積極地四處找人巴結討好呢,又常對人自夸自己多么有才華,多么交游廣闊,可又有誰看得上你了?哪種做法才是真正的聰明,你都經歷過了,怎么還鬧不明白呢?!” 謝映容板著臉道:“那幾位千金并非真心與我結交來往的,不過是聽說我與萬隆結了親,以為我將來定會被萬太太與兩位萬姑娘苛待,因此在我面前故作同情,實則幸災樂禍罷了。我為什么要跟這種人來往?下回再見面,我都不想搭理她們!” 謝映芬在旁插言道:“那幾位姑娘原也是好心才提醒三jiejie的,怎么三jiejie還不領情呢?” 謝映慧也冷笑:“這不是明擺著的么?你選擇了萬隆為配,將來要在萬太太眼皮子底下度日,肯定會受她的氣。那幾位姑娘不過是在說實話罷了,又怕你初到北平不知底細,糊里糊涂地受了氣,方才好心提點你。你不聽就罷了,怎的還把人當壞人看?你這么不知好歹的,真放你出去見人,也只有出丑的份。我回頭還是勸一勸父親與嬸娘吧,最好拘著你在家繡嫁妝,直到出嫁都別見外人才好,也省得叫人摸清了你的底細,嚼舌說你的閑話。萬太太那人,如今有求咱們家的地方,才熱情地主動結了這門親。等到將來她用不著咱們謝家了,還不定如何待你呢。你若是一心要嫁給萬隆,那么在大婚之前,還是別叫萬家人知道你的底細才好!” 謝映容頓時氣得雙眼圓瞪,滿面通紅。 謝慕林輕咳一聲:“行啦,都少說兩句吧,這是在外頭,仔細旁人聽見了笑話?!彼膊焕頃x映容,只按著大姐謝映慧的手背柔聲勸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三meimei的性情為人,有什么可生氣的呢?” 謝映慧想想也是,哂道:“確實,我不該因為她今日老實了半天,就真以為她是可以學好的,真真是犯了糊涂,做起了白日夢!”說罷也抱著暖爐,閉目養起神來。 謝映容雖然不贊同姐妹們的想法,但也不至于連話都聽不懂,一聽兩位jiejie的對談,便知道她們在瞧不起自己,頓時更加生氣了。只是如今不是發脾氣的時候,她告訴自己忍了吧。都忍了這么多年,再多忍兩年又能如何?等到她嫁給了萬隆,而萬隆又攀上三皇子,飛黃騰達的時候,她還怕沒有機會報復這些有眼無珠的姐妹么?! 謝映容在回家的路上,就暗暗拿定了主意,定要在近期想辦法與萬隆見上一面,避開旁人說幾句私房話。她要勸萬隆盡快回京城攀上三皇子這根金大腿才行!不能等到兩人成婚后再讓他回京了。真等到那個時節,三皇子正處于奪嫡最要緊的時刻,未必還有閑心去接納一個初來乍到的心腹。 萬一他們二人沒有足夠的時間相處,以至于萬隆未能獲得三皇子全部的信任怎么辦?! 謝映容知道蕭瑞來了北平,不再是三皇子爭位的得力助手,那么萬隆這時候湊上去,正好能補足蕭瑞的空位!萬隆又沒有蕭瑞那要命的身世,一旦成為了三皇子的左膀右臂,只會比上輩子更受重用! 她滿懷雄心,等回到家,也顧不上跟姐妹們爭閑氣,就想吩咐順心她們想辦法,再替自己給萬隆傳一回信。 順心猶豫:“這又何必?如今萬三公子幾乎天天都會到家里來給老爺請安。姑娘尋個機會,也去書房見老爺,不就能跟萬三公子見面了?到時候有什么話說不得,還非得用這種不好見人的法子?萬一叫人拿住了,雖然不是什么罪過,到底姑娘面上不好看呢?!?/br> 謝映容不以為然地道:“在父親書房那里見面,固然容易,可父親是不會讓我跟萬三哥單獨交談的,那還有什么意思?我必須避了人跟萬三哥說話,就象二jiejie跟蕭瑞在北書房見面那樣?!?/br> 順心還有些猶豫,但想到家里二姑娘已經有過先例,只要找好理由,去求一求太太或二姑娘,應該問題不大吧?她也不敢打包票,只對謝映容說:“那我想法子去打聽打聽,看萬三公子幾時上門來,又會到哪個屋子去?!?/br> 謝映容忙道:“你快去,快去!盡快打聽清楚了來報我!” 這時候已經天黑了,要打聽也是明天的事兒。順心先往大金姨娘那邊走了一趟,打了個招呼,又趁著回程時經過謝慕林的院子,順路拐進去報了個信,方才回院??傻鹊降诙烨逶缙饋?,她再往外頭打聽消息時,就意外地從謝慕林院子里得知了萬隆的最新動向。 “你說什么?!”謝映容簡直不敢相信她帶回來的消息,“萬三哥這就要進京了?!為什么會這么突然?寒冬臘月的,他這時候跑去京城做什么?先前可從來沒聽說過呀?!” 最關鍵的是,萬隆走得這么急,她還沒來得及勸他呢。沒有她這個“賢妻”的苦言相勸,就算他還是如她所愿地進了京城,抱上了三皇子的大腿,將來也未必會記她一功呀! 第984章 詢問 謝映容想知道更多的消息,可順心知道的都是從翠蕉那兒聽來的。翠蕉也不過是提了一句萬三公子要進京罷了,并沒有說得太詳細。 不過翠蕉能知道這個消息,都是聽正院的丫頭說的。剛剛正院的人過來請二姑娘謝慕林,說是太太有事情要與二姑娘商議,不經意地提了一嘴。香桃陪著二姑娘去了正院,翠蕉留下來看院子,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的。若想知道更詳細的情報,肯定要往正院打聽去了。 謝映容聽了順心的話,連忙下炕穿衣換鞋,也要往正院上房走一趟。如意勸道:“這會子天剛陰沉下來,又下起了雪珠子,地上滑得緊。姑娘還是等雪停了再出門吧。萬三公子要進京,固然突然,可他又不是不回來,姑娘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你知道什么?!”謝映容一肚子的氣,“他去不去京城有什么要緊?我難道還會攔著他?我巴不得他進京呢!可在他走之前,我必須得見他一面才行!不打聽清楚了,我怎么知道他幾時動身?幾時到咱們家來辭別?!” 順心給如意使了個眼色,示意她閉嘴。兩人合力替謝映容穿上了雪天出門的外衣與皮靴,順心自個兒也尋機回房去換了鞋,添了鑲皮子的厚坎肩,打起一把傘,跟著自家姑娘出了院子。 她們來到正院上房的時候,文氏正跟謝慕林說起萬隆這趟遠行的事呢:“……真是嚇了我一跳。這樣大冷的天,他又不比那些軍中的將官們身手了得、騎射出眾,怎的就有那么大的膽子,敢自告奮勇隨行上京呢?況且他既非官,又無功名,進了京又能如何?也就是借機回平昌侯府探望一下親人罷了。依我說,他還是在燕王府多歷練兩年,多學些本事的好。等有了正經差事,又有了官職,王爺最是知人善用的,明知道他能干,還能不重用他么?何苦大冬天的趕路,吃這個苦頭?” 謝慕林微笑道:“三妹夫想必自己有打算。娘也說了,他是個聰明人,你還怕他會犯了蠢?就算他會犯蠢,還有王爺、蕭瑞與爹爹在呢。他們都沒攔著,可見并不反對他這次進京之行。你又何必替他cao心?還不如先擔心一下,他家里人會不會故意使壞呢!” 文氏面露猶豫之色,瞥見謝映容進了門,不由發問:“容姐兒這是聽到消息了,特地趕過來的?”又看見她身上沾著雪珠的大斗篷與身后順心剛剛收起的油紙傘,“呀,下雪了?方才還沒下呢,我以為今日只是個陰天而已?!?/br> 謝慕林忙問馬路遙家的:“大哥二哥今天是不是出門會友去了?出門時小廝可帶了傘?” 馬路遙家的忙道:“小廝們把東西都帶齊了的。二姑娘放心,兩位少爺是坐馬車出去的,馬車上自然事事齊備,連茶爐子與御寒的姜湯都有呢!菖莆與玉簪兩位姑娘還給兩位少爺多包了一包袱衣裳,不怕冷著他們?!?/br> 文氏與謝慕林便都松了口氣,前者還笑道:“這兩個丫頭如今是越發細致了,行事穩當,叫人放心?!彼D頭示意謝映容坐下,“你不必擔心,萬隆是要隨獻俘的眾位大人們一道進京去的,并不是獨自上路。雖然路上可能趕得急了些,天氣也不好,但這是難得的歷練機會。旁人爭破了頭,還未必能擠進去呢。他能有這個福氣,是十分難得的,順道還能回本家瞧瞧,給平昌侯老夫人拜個年,說不定就直接在侯府過一個安生年了,比他留在北平要強些。好歹,燕王府新年放假的時候,他不必天天在家里待著?!?/br> 謝映容對文氏這話有些不以為然,心道如果這真是好事,嫡母方才又為什么要對二姐謝慕林說那些話?可見這趟進京就是苦差事,還是沒什么回報的那一種——當然,只要萬隆能抱上三皇子的大腿,那便是他此行最大的回報了,就算是多受點苦,又有什么關系? 她只是鬧不明白,“獻俘”是什么意思?上輩子她沒聽說過這種事呀? 謝慕林便簡單給她解釋了一下,主要是開平衛抓住了敵國的大將軍王,這位是敵國的主戰派重要領袖,是手握重權的大人物。他落到大明手中,北邊肯定要亂上許多年,兩國邊疆就更加太平了! 謝映容心想上輩子未必沒有這一出,只是她身在后宅,少有聽聞罷了。江家是文官,又跟北平沒什么關系,自然不會關心這種話題。倒是敵國的大人物落入本朝掌握,邊疆會迎來長時間的太平日子,約摸就是日后燕王府衰落的原因了——反正邊關用不著打仗了,新君又怎么會容許燕王府獨占這么一大片地盤,還手握重兵呢?當今皇帝或許會信任親弟弟,可新君三皇子才沒那么大的肚量呢!他的母家蕭家就是武將,北方軍權這么大一塊肥rou,要便宜也是便宜了他自家人呀! 謝映容也不追問獻俘的事,只問文氏:“萬三哥這一去,大概什么時候會回來?他回京后是回家里住么?” 文氏哪里知道這種事:“這……王爺手下的將軍們應該會安排吧?當然,都快過年了,肯定會讓萬隆回家住些日子的,不會讓他過家門而不入。況且他又沒有正式官職在身,此番隨行入京,也只是叫他見見世面而已,不會安排什么重要的差事……” 謝映容忙道:“若是萬三哥要在京城過年,豈不是得等到明年開春后才會回北平?這么長的時間……他哪一日出發?離開前會不會到咱們家里來?” 文氏笑道:“出發的日子非常急,就在明日清晨。雖說倉促了些,但能爭到這個機會,就是極難得的。北平城內外不知有多少人想要跟著進京,都沒有這個福份呢!” 至于萬隆會不會在離開前到謝家來辭別,文氏認為是沒問題的。萬隆家就在隔壁,過來一趟,走不了幾步路,而他又一向待謝家殷勤,這點禮數還是會盡的。 文氏以為自己猜到了謝映容的心思,笑道:“放心,他要是晚上過來,我就立刻打發人去叫你,肯定要讓你倆見上一面,說兩句道別的話?!?/br> 謝映容正為萬隆出發的時間太急而擔憂呢,聞言才稍稍安下心來,嘴甜地向文氏道謝。謝慕林在旁看著,心里生出幾分好奇:謝映容非要見萬隆一面,到底有什么特別的用意? 第985章 商議 謝映容當然不會把真正的想法告訴謝慕林。她在嫡母嫡姐面前裝作乖巧嫻雅的模樣,坐了一會兒,就耐不住起身告退,表示要去看看姨娘了。 其實謝映容很少到大金姨娘的屋子里去,不是嫌那屋子太狹小什么的,大金姨娘的房間跟宛琴的房間是一樣的,雖是耳房,但也能隔出前后兩間來,不算憋悶了,可這種明顯的偏房耳屋格局,總會讓謝映容想起自己上輩子在江家后宅里的住處,連帶的也會讓她記起當時的憋屈日子。所以,她能不往大金姨娘那兒去,就盡可能不往那兒去,反正有事只要喚大金姨娘到她院子里就行了。自己的地方夠大夠寬敞,也方便避開旁人說私房話,何必要難為自己呢? 因此,今日謝映容主動表示要去看生母,文氏與謝慕林都覺得驚訝??芍x映容已經顧不上解釋什么了,她需要在正院待著,等待萬隆的到來,不想回自己的院子去呆等嫡母傳信,耽誤她與萬隆能相處的時間。與此同時,她還得跟生母大金姨娘商量一下,想個法子謀求與萬隆單獨見面說話的時機。有些事情,她只能跟未來夫婿說,不好叫家里其他人聽見的。 謝映容匆匆走了,謝慕林與母親文氏對視一眼,都覺得有些莫名。謝慕林心里直覺謝映容又想搞事了,文氏倒是一臉的欣慰:“金姨娘定會很高興吧?她與容姐兒這些年一直鬧得有些僵,心里其實不是不難過的。還好近日容姐兒婚事定下,金姨娘出了不少力,母女倆又重新親近起來了。容姐兒明后年就要出嫁,將來她們母女想見面就沒那么方便了,能多相處一陣,總是好的?!?/br> 謝慕林不予置評,轉移了話題:“娘是不是已經定好了擺宴請客的日期?地點還是在原本看中的那處園子嗎?” 文氏的注意力也立刻轉了回來:“哦,園子是不會變的,那地方離咱們家不遠,從袁家宅子過去也方便。況且那園子冬天的景致就極好,還有一大片開得很好的梅林,幾處屋子既有火墻又有地暖,天冷的時候最是暖和不過,比在家里宴客要強得多了。更難得的是,那里屋子也寬敞,還有一處很好的小戲臺。咱們家若也想請戲班子來唱戲,就不必另外設法搭臺了?!?/br> 至于日期,謝璞已經找衙門里最擅長看天時的老人問過了,這一撥雪天估計到臘月十三就會停下,之后要晴上一段時日,只是會晴多少天,小年夜過后會有什么變化,這位老人就說不準了。但即使如此,這位老人一向推測天氣的準確率都是很高的,據說能說準八成,而且就算有錯,也不會太離譜,還沒出現過推測與事實截然相反的前例。文氏根據這位老人的判斷,打算把自家宴請的日期定在臘月十六。若沒有意外的話,那時節天氣應該比較晴好,就算天兒冷些,北風大一點,只要沒有厲害的雨雪,就不會影響到在室內擺的宴席。 謝慕林算了算時間,有些猶豫:“這個時間會不會有些倉促了?今天都已經是臘月初十了,我們家請客之前,還有巡撫家的宴席吧?六天之內兩場大宴,日程未免太緊湊了些,袁家兩位夫人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嗎?雖說小年夜之后,各家都要為了過年的事情著忙,未必能擠出空閑來設宴請客了,可我們家后面就只剩下按察使大人家的東道而已,時間還是比較寬松的嘛,遲兩三天也無妨的?!?/br> 文氏嘆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文官家的東道,在我們之后確實只剩下按察使大人家了,可袁家是將門,不是只有文官會宴請他家兩位夫人。事實上,在接下來的六日內,不僅僅是我們與巡撫大人兩家要設宴請客,還有另外兩位將軍家,也同樣要請袁家夫人們上門吃席呢!” 不是六天兩場大宴,而是六天四場嗎?! 謝慕林聽得目瞪口呆:“袁老夫人能扛得住嗎?怎么會有那么多人家要請客?!” 文氏道:“我們北平的文官衙門,巡撫大人、按察使大人與你父親一起商量好了,每個衙門牽頭辦一場大宴,招待袁家女眷即可,不要太過勞動兩位夫人??晌墓傺瞄T以外,還有軍中的各位將軍,好幾位長駐北平的將軍,都曾經是袁老將軍的舊部,他們都為袁小將軍立了大功而高興,人人都說要慶賀,又都覺得自家做得起東道,不需要與別家合力,這就有好幾場了。 “再有袁老夫人娘家meimei的夫家,雖然她meimei已經去世了,但嫡親的外甥與外甥女們還在,必然也是要請客的。此外,袁老將軍外祖家的后人,雖說與袁家來往不多,可到底是血脈之親,這時候也是不甘人后的。這就有多少場了?年前來不及的,正月里也還有好幾家要做東道呢。他們愿意讓咱們幾家文官占個先,已經很客氣了。我也不想再把這件事往后拖,早些辦完了好過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