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251節
謝映芬轉頭吩咐銀杏:“好生侍候姨娘,不要把外頭的消息跟她說得太多,免得姨娘自個兒一知半解就開始胡思亂想。我每日會帶著四弟過來請安,你記得要把姨娘看好了,千萬別讓她出門!也不許外頭亂七八糟的人胡亂進來給姨娘說些有的沒的。要是有誰為了貪圖些許賞錢,跑過來跟姨娘胡說八道,你又攔不住,回頭只管把名字報給我,我去稟報太太,讓太太發落!” 銀杏低頭應了。謝映芬便頭也不回地走了,宛琴在她身后急得拍桌,卻拿女兒一點辦法都沒有。 又過一日,正院里的丫頭婆子再次私下議論,說是巡撫夫人給文氏遞了帖子過來,約定了某一日要上門來拜訪。老爺謝璞與巡撫老爺好象一直不太親近,對方的夫人從未來過謝家做客,文氏倒是去過一回巡撫府上,但那是參加宴席去的。 巡撫夫人此番特地來訪,是來做什么的?難不成也是來提親的么? 議論聲傳進耳房的窗內,宛琴聽得怔住了。 第874章 來訪 謝璞在北平城里官聲一向不錯,在布政使司衙門里既有權勢又有名望——布政使周老大人老弱多病,別說他眼下已經病重,就是從前沒怎么生病時,也偏愛把一些累心累人的活交給手下輔官處理,聰明能干又不張揚的謝璞便是他的首選。 然而,他在官場上人緣不錯,不代表他就交游廣闊了。 謝璞在北平城里跟所有人都保持著一種不遠不近的距離,哪怕也有關系比較親近的官場朋友,又或是私交比較好的燕王府,但明面上,他跟他們來往得并不多。自家府上更是很少舉辦什么宴席、聚會,也沒什么人會公然上門送禮。除了鄰居的幾位官太太白天里會來尋文氏說說話,或是相約著到哪個寺廟庵堂中上香散心什么的,連客人都少見。 如今剛剛來了一位四品誥命黃太太,是來向大小姐提親的,轉頭又來一位官夫人,家里的丫頭婆子自然會猜想她是不是也為了提親而來了。謝家可有四位小姐呢,巡撫大人府上,似乎也有幾位少爺小姐,可能年紀也差不多了? 文氏御下并不嚴厲,脾氣也和善,所以家里的下人們私下并不會太過畏懼主人。只要不違反府中的規矩,不耽誤正經活計,也不胡亂嚼舌中傷主人家的話,他們私底下說說閑話,并不礙事,別往外頭傳就行了。所以正院里的丫頭婆子暗地里說笑議論,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宛琴聽在耳朵里,就是另一回事了。 她出不了屋子,銀杏也被限制了行動自由,眼下更因為四姑娘謝映芬有命,亦不敢胡亂向人打聽外頭的消息,所以主仆倆只能聽得一字片語,便自行猜測著可能發生的事。 銀杏懾于謝映芬命令,不敢胡說什么,但宛琴卻止不住腦洞大開。她確實懷疑,巡撫夫人是上門說親來的,而且說親的對象十有八|九便是文氏所出的二姑娘謝映真!說不定正是因為文氏心急著要為親生女兒說定巡撫家的親事,所以才著急忙慌地把大小姐謝映慧給胡亂許配出去呢!隨便將曹氏所出的嫡長女許給了個家世平平的舉人,卻為自己的親生女兒說了高官子弟的好婚事,文氏的手段也太厲害了吧?虧得人人都還覺得她是好人,連四姑娘謝映芬也覺得大小姐的親事沒什么不好的,根本就是被文氏給哄騙了! 宛琴鉆了牛角尖,越想越覺得自己的猜測有理,很想把女兒再叫過來,用自己“有理有據”的推測把女兒點醒。然而謝映芬正惱恨姨娘胡說八道,不想再聽她胡亂編排嫡母,索性尋了借口,暫停了自己姐弟倆每日去看宛琴的行程,還獲得了文氏的許可。宛琴有話也找不到人說,心情越發焦慮了。 銀杏有時候會托正院里的丫頭,暗中把宛琴的情況報告給謝映芬,因此謝映芬對生母的心事并非一無所知。她不但不為所動,反而更加著惱,更不想去見生母,只把注意力都放在督促弟弟溫習功課,與陪伴二房幾位長輩上。 那日宋氏與黃太太見過面后,黃太太得知宋氏有意回老家掃墓,便邀請她到自家老宅里住。宋氏這一支,由于宋祭酒夫婦去世多年,唯一的兒子也早逝了,只剩一個外嫁的女兒,已算是斷了香火。早年宗族里給他們這一房過繼了一名嗣子,而嗣子又已娶妻生子,如今連孫子都有了,還跟本生家人關系不錯。原本的老宅因為地方偏窄,住不下那么多人,已經讓嗣子推倒重建,自然不會給宋氏這位姑太太留下住宿的地方。宋氏只是純粹想要為先人掃墓,祭拜去世的親人罷了,沒有興趣跟宗族、嗣子發生任何爭端,便也不打算回那已經面目全非了的娘家老宅借住。 謝璞此前正為她在宋氏宗族聚居地附近的鎮子上置辦一處房產,目前才剛剛過戶,前主人還未搬離,屋子也未收拾妥當??伤问喜幌朐俚⒄`時間,盼著能早些前去拜祭親人,并不在乎自己住在哪里,大不了隨便尋個客店就好。謝璞不想委屈了嗣母,最近正勸宋氏呢。但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真等到買來的宅子全都整理妥當可以入住了,又怕天氣太冷,宋氏出門會受不住。就在這僵持之際,黃太太發出了邀請,可以說是幫上了大忙。 宋氏與謝梅珺母女倆近兩日就在跟謝璞、文氏夫妻商議,要挑一個合適的日子,前去昌平縣黃家老宅借宿小住,也好方便去拜祭宋家先人。 三位女眷在討論去了昌平縣后的安排時,提及不少祭祀時的禮儀,令謝映芬覺得自己可以學到不少東西,因此每次都會拉著楊沅過去圍觀。雖然兩個小姑娘只能做些斟茶倒水的工作,大部分時候都只能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充當壁花,但謝映芬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有用的規矩,就算將來嫁人之后,遇上同樣的事,處理起來也能心里有數了。因此,楊沅有些聽不住,時不時走個神,她卻從頭到尾都在專心聽長輩們的討論,再挑合適的時間,私底下向文氏與謝梅珺請教自己聽不懂的部分。 謝梅珺如今是越發喜歡這個侄女兒了,一想到自己的兒子能娶到這么懂事的媳婦,她做夢都會笑醒。 謝映芬忙著這么重要的功課,當然不想聽自家姨娘每天在那里胡思亂想些什么了。不過,巡撫夫人上門拜訪那一日,姑娘們都不能陪在文氏身邊幫著待客,所以她還是跑去跟兩位長姐說話了的。而在兩位長姐的對話中,她也弄清楚,巡撫夫人上門是為了什么事了。詫異之余,她再次祝福了二姐謝慕林,只有一點覺得好奇:“大姐才定了親,這么快就有人來給二姐提親了,恐怕父親和太太對我們姐妹的親事都早有定論,只等我們到了北平,就可以正式定下了吧?只不知……父親給三jiejie說的是什么樣的親事?” 這一條謝映慧與謝慕林就說不準了。據她們所知,謝映容的婚事好象還沒有準信兒呢…… 正院里的宛琴對女兒與兩位jiejie的對話一無所知,她只是坐在窗邊,眼巴巴地看著正院門口的方向,想知道巡撫夫人是不是會帶哪位公子前來拜訪,好讓文氏相看女婿? 可她等了半日,只看到文氏鄭重穿著待客的大衣裳,帶著心腹丫頭婆子們出了正院的門迎接客人,卻半晌沒等到她們回轉。發呆了半天,她才想起,黃太太還可以說是二房那邊的親戚,所以可以迎進正院上房說話。巡撫太太卻是謝家的稀客,在外院正廳或花廳里接待,才算合禮數。所以,她恐怕是不可能在正院里見到這位貴客了,她呆等的這半日,不過是白費功夫罷了! 第875章 熱心 巡撫夫人終于完成了自己今日的任務,心里松了口氣之余,還挺歡喜的。 從前她丈夫與布政參政謝璞并不相熟,也沒什么私交,所以,除了公開的交際場合,她幾乎沒怎么跟謝璞之妻文氏有過來往。今日與之坐談了半日,她發現文氏性格溫柔文雅,很好相處,談吐也不俗,不是那等滿心滿眼都是后宅爭斗或趨炎附勢的愚婦,偶然間透露的只字片語,還可以看出她與其丈夫謝璞感情和睦,時常有交流談話,很可以與自己作個日常往來的手帕交。 巡撫夫人隨夫到北平上任后,一直沒交到什么稱心如意的朋友,還有點小寂寞,如今猛然發現,原來北平官眷圈子里,還有一個可以交流的對象,心里也挺高興的。 如今她為蕭謝兩家聯姻做了一回媒人,將來與文氏的關系便更緊密了些,順理成章地便可以與對方往來。日后無論是誰問起,她都有足夠的底氣去解釋自己為什么要交這個朋友,不怕旁人說閑話了。 這么想著,巡撫夫人臉上的笑容又更真摯了幾分,開始向文氏探聽謝家的幾位少爺、姑娘的情況。雖然今日的婚事初步說成功了,但謝參政有四子四女呢!其中四嫡四庶,通通都到了可以說親的年紀。巡撫夫人自家也有兒女,庶子庶女都不缺,她身為嫡母也并不苛刻,很是公正寬厚,倘若能為孩子們再說成一樁親事,豈不是更好? 文氏老老實實地介紹著自家兒女的情況,沒多久就察覺到了客人的意思,心下頓時驚喜不已。不過,她心里清楚家里的孩子們有好幾個的婚事都已有了著落,并不打算因為巡撫大人家世更顯赫便讓孩子們背約另許,因此也坦然告訴巡撫夫人,哪幾個孩子的婚事已經說得差不多了,只是尚未定下,所以不好說出親家名諱罷了。 巡撫夫人卻覺得文氏的做法更顯得真誠正直,果然是正經士紳人家的作派,哪怕謝家一向有經商傳統,也不覺得他們家比別的官宦人家卑微了。倘若能讓家里的兒女與這樣正派的人家聯姻,孩子們將來的日子想必也會過得平安喜樂吧?原本她還不是十分積極,只是隨口探聽一下文氏的口風罷了,如今卻真的有心要從謝家兒女中挑一個好孩子了。 當然,這種事她還需要回去跟丈夫商量,不可能自己就定下來了,所以她只是打聽完謝家幾個孩子的年歲、性情,便按下不表,轉而又把話題轉回到自己幫忙說親的對象——燕王近日極為寵愛的子侄蕭瑞身上來。 燕王請巡撫夫妻出面做這個媒人,前來謝家為蕭瑞向謝二姑娘提親時,并沒有明說蕭瑞是什么身份。巡撫夫婦從前只知道他是開平衛的年青武官,曾經立下過實打實的軍功,出身柱國將軍府,是蕭將軍庶出的次子,很得燕王賞識寵愛,似乎生母與燕王妃身邊的吳姑姑是親眷。倘若蕭瑞僅僅是這樣的身份,那還勞動不了巡撫大人——一位封疆大吏——充作媒人,而且這位封疆大吏的家世還很不一般——他的父親生前乃是當今皇上在潛邸時的屬官,端得是根正苗紅的潛邸舊人,從龍功臣! 也正因為巡撫大人是這樣的出身,他本人雖然才干平平,但憑著圣眷,也一路平平順順地做到了封疆大吏。當然,在北平這個地方,這個封疆大吏的含金量是極低的,因為巡撫能掌握的權柄,幾乎都在燕王殿下手中,他大部分時候都只是個擺設,免得讓朝廷百官指責燕王府大權獨攬而已。 為了不讓燕王誤會他是被派來監視自己的,皇帝還跟燕王說,派他這個潛邸舊人之后來北平,是監視長兄遺屬來的,免得徐夫人母女會跟先代幾位“斷嗣”的燕王親眷后代聯手,做出危害社稷之事。燕王信不信,旁人也不知道,反正一向以來,巡撫衙門與燕王府都相安無事,相處融洽,只不過是巡撫的工作比較清閑罷了。 但巡撫偶爾會接到京城那邊來的密信,接受皇帝暗中指派的任務。最近,他就接到了一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任務,皇帝示意他配合燕王的行動,要敬重一位名叫蕭瑞的公子,并且在皇帝許可之前,避免讓外人知悉蕭瑞的身世。 密信里沒有提到蕭瑞有什么特別的身世,也沒交代巡撫該配合燕王做些什么,就這么沒頭沒尾的,令巡撫心中一片茫然。 不過,在他委婉地向燕王打聽過后,他雖然還沒弄清楚蕭瑞的身世,卻已經大致推斷出了真相。 倘若蕭瑞僅僅只是柱國將軍府的庶子,因為生母與燕王妃的心腹是姐妹而受燕王府上下厚待,那么他是沒有資格在燕王府中得到一個正式的院子作為單獨住處的。旁人都說他即將成為燕王府親衛的統領,可燕王并沒有下達過這樣的命令,也沒把他安排到親衛的居所去住,而王府親衛的正副統領都對他十分友好,甚至有些尊敬的意思,仿佛他是什么身份尊貴的人物。燕王還親自帶著他進了紫禁城!若說他當時只是充當隨行近衛,才跟著燕王進去的,那傳聞中燕王還把人帶進了奉先殿,又是怎么回事? 不是朱家皇室后代,誰都沒有資格走進奉先殿內,出來時身上還染著濃重的香火氣,衣裳、額頭都顯露出磕過不少頭的痕跡。 很顯然,這個蕭瑞,本姓應該是姓朱的!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他會在蕭家長大,但那肯定是皇家的隱秘。巡撫大人深知臣下該守的規矩,絕不會胡亂去打聽。 他曾經懷疑過,這個蕭瑞是燕王在外頭跟別人生的兒子,如今為了香火把人認回來,皇帝也承認了這個侄兒的存在。 可巡撫夫人卻提出了疑點:燕王府多年無嗣,倘若燕王早有私生子,為什么要拖到今日才認回來?當初皇帝示意要過繼皇子時,他可沒有回絕過!再者,燕王妃對蕭瑞及其生母十分友好,這哪里象是正妻對丈夫外室和私生子時的態度?更象是不相干的晚輩;還有一點,若蕭瑞僅僅是燕王的私生子,皇帝為什么要特地傳密旨給巡撫,讓他配合燕王府行事?這樣的囑咐,與其說是皇帝珍愛這個私生的侄兒,倒不如說……他象是在珍愛自己的兒子! 于是巡撫夫婦得出了結論:這位蕭瑞說不定是皇帝的私生子,只是以燕王子嗣的名義認祖歸宗,省卻過繼這道程序,將來是要繼承燕王府的。京城的林、曹兩家先后出事,太子地位不穩,二皇子前程堪憂,剩下的三皇子剛剛觸怒了皇帝,只有四皇子獨得圣眷,儲位歸屬越發明朗,被淘汰者卻都不適合掌握兵權。若是考慮到燕王世子身份不同,最好找一個懂兵事的人,那還有比一位擁有切切實實軍功的皇家私生子更適合的對象么? 巡撫夫婦明白了自己該用什么態度面對蕭瑞這位未來的燕王世子,對于為燕王世子做媒,就更熱心了幾分。 第876章 舊誼 巡撫大人深知自己資質平平,能靠著亡父余蔭,在這個年紀做到一省巡撫,已經是走了大運。他的兒孫不可能再得到同樣的圣眷眷顧了,想要出頭,除了自己努力,還得他這個長輩盡可能結下善緣,恩蔭后輩。 比如燕王府就對他不錯,哪怕明知道他在北平有監視燕王府上下的嫌疑,但還是對他敬重有加。因此,本地其他官員即使明知道他不怎么管事,也沒多少實權,依然對他客客氣氣的,沒誰敢公然打他一家的臉。他覺得,若無意外,自己應該就是在北平巡撫一職上告老致仕了,那么在不犯君王忌諱的前提下,交好燕王府,自家兒孫后輩們便有了一個穩固的靠山,就算日后科舉仕途不順,起碼在北方還能找到體面的差使,不至于喝西北風去。 如今他夫妻二人再替燕王府未來的世子做媒說親,那么他們家與燕王府的緣份,便能再續一代,這難道不是再好不過了么? 巡撫夫人已經迅速想到了,要與燕王府未來親家謝家聯姻,與燕王府也做起親戚的盤算。 不過,這都是她腦子里的想法,面上是半點都不會顯露出來的。她與文氏聊了這半晌,也試探出來了,謝家人只怕對蕭瑞的身世一無所知,還真把人當成是簡單的柱國將軍府庶子呢。不過,不知道蕭瑞的身世,謝璞都愿意將嫡出的愛女許配給他,將來蕭瑞身世大白,他只有更加驚喜的,巡撫夫人并不認為自己有必要多嘴。 反正藩王世子身份是尊貴,可謝璞身為一省布政參政,不久之后還要升任布政使,也是從二品的高官,官職身份并不差了,他的嫡女配得上做藩王世子妃的。 當今皇上的幾位皇子,太子妃乃是薛老太師的嫡長孫女,其父不過是六品小官罷了;二皇子的親事還未正式定下,說親對象雖是名將之女,但林家如今壞了事,二皇子前途未明,這門親事能不能保住還是未知之數呢;三皇子的未婚妻藍氏出身落魄的勛貴伯府;四皇子還小。相比這幾位正經有名份的皇子,未來燕王世子的正室好歹出自正經科舉出仕的高官之家,聽起來足夠體面,又合乎禮儀。 頂多就是這位世子妃成婚的時候,世子的身份可能還未得到正式冊封,不能擁有一個盛大的王府婚禮而已??上鄬τ谖磥戆肷母毁F榮耀,一時風光又有什么要緊呢? 巡撫夫人拉著文氏聊了許久,打聽謝家幾個孩子情況時,聽說嫡長女剛剛定給了黃巖,她還恭賀謝家得了佳婿,說笑道:“我早看那個孩子不錯,只可惜他中舉后很快就進京備考明年春闈了,你們家又下手得這樣快,不然我還想跟府上搶一搶呢?!钡嚷犝f了黃家與謝家的親戚關系時,她就真的感到驚訝了,“原來宋長史的千金與謝大人是母子關系,我們夫妻竟不知曉!昔年我隨公婆夫婿也曾在圣上潛邸里住過兩年,宋長史的千金出嫁前,我還陪婆婆到宋家小院里作過幾回客呢。只是后來聽說宋長史的千金隨夫婿回了老家,便斷了聯系,沒想到今日還有重逢的緣份?!?/br> 文氏笑著應了,心里卻知道這只是美化了的說法。 當年宋氏的父親因為不贊成女婿為還未立儲的皇帝出力,建議女兒女婿返回湖陰老家辦學,讓心眼兒不大的皇帝給埋怨上了,登基后便將人安排去了國子監,對比其他潛邸舊人,可以說是投置閑散。那些曾經與宋老大人共事的故交們,有象焦聞英這樣始終不忘舊誼的,自然也有疏遠冷落了宋家人的。巡撫大人的先父雖然在屬官中品階偏低,卻因為老實聽話,很得皇帝歡心。知道皇帝不喜宋老大人,他自然不會再與宋老大人有什么私交往來了。否則,宋老大人還任了多年的國子監祭酒,女婿去世這么大的事,與他保持往來的人家又怎會不知曉? 但這都是往事了。連宋氏都不在意,謝家人又何必再掛在嘴邊,徒給自家添不痛快?巡撫雖無多少實權,卻也是一地高官。謝璞要在北平多干幾年,沒必要跟別人交惡,有宋家這層關系在,別人愿意提起舊交情,他只管順水推舟就是了。 巡撫夫人直接在謝家吃了飯才走,似乎真的跟文氏相談甚歡,還跟她約好了要找個天氣好的日子,一塊兒到寺廟上香祈福。不過巡撫夫人沒有提要見宋氏,文氏也沒有發出邀請,就算對方真打算跟宋氏重新拾起舊交情,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文氏晚上跟丈夫謝璞與嗣婆婆宋氏都提到了巡撫夫人的話,母子二人都沒有異議。宋氏還輕笑道:“這么多年了,我都快忘了她的長相。不過她婆婆確實是位慈愛寬厚的長輩。當年我要出嫁時,母親已經去了好幾年,許多新嫁娘的規矩,還是王府里幾位大人的太太教導我的,其中便有她婆婆。就算是看在老人面上,我也沒什么好記恨的。他家老大人也不過是看貴人臉色罷了,又不曾落井下石,已經算是厚道了?!?/br> 見嗣母都這么說了,謝璞自然不會有別的意見,只是私下里,他叮囑文氏:“咱們家就別跟巡撫大人家議親了,只作個一般的舊相識交好往來便是。他家雖不是什么壞人,但真的是純粹憑著圣眷,熬到了如今的地位。子孫后輩中并沒有特別出色的,只比周家強一些。因為他家的孩子人品還算好,行事也老實,沒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扇糁竿@些孩子日后靠著自己出頭,便沒什么指望了?!?/br> 文氏無奈地說:“哪里就到這個地步了?我瞧著巡撫夫人為人還算厚道,對家里孩子的管教還是很嚴的。能有這樣的家教,便出不了大差錯。哪怕是他家將來比不得如今風光了,只要孩子人品好,又有什么打緊呢?” 謝璞想了想:“這樣倒也罷了,你若見了他家的姑娘,覺得還不錯的話,可以給小三、小四相看相看。庶子媳婦,只要老實、正派,旁的倒在其次。但我們家的女孩兒都算是有了著落,就不必相看他家的男孩子了?!?/br> 文氏忙問:“慧姐兒與真姐兒的婚事已經定下了,芬姐兒又讓梅珺看中,確實都有了著落,但容姐兒……你真打算把她許給萬家的那個孩子?倘若你拿定了主意,我是不是該跟萬jiejie探口風了?” 謝璞沉吟了好一會兒,卻始終沒有給她一個準確的答復。 第877章 聽聞 巡撫夫人上門是為了給二姑娘謝映真做媒的,說的是眼下在燕王府任職的柱國將軍府二公子蕭瑞,據說是受了燕王的托付。 作為女家,謝璞與文氏夫婦倆不可能立刻就給予媒人肯定的答復,但他們對這門親事是看好的,贊成的,只等走完過場,就要為愛女定下了。 謝顯之與謝謹之兄弟倆都有些吃驚,但想想蕭瑞的性情為人,再想想這樁婚事還有燕王與巡撫夫婦做冰人,似乎沒什么可挑剔的。他們頂多也就是擔心一下meimei嫁過去后,可能會受到嫡婆婆的為難罷了??墒捜饟f是要長駐北平了,連生母李姨娘都帶到任上來了,今后要回本家的次數肯定會少很多,想來meimei就算會被為難,也不是常有的事。再者,蕭瑞生母李姨娘到了北平后不久便出家為尼了,meimei嫁過去后,連婆婆都不必侍奉,直接便能當家,似乎也不錯。 雖然他們早就察覺到蕭瑞對自己的二妹可能有些想法,但如今既然是對方的上司請動大媒,正兒八經地上門提親,一切都照著規矩來,也沒害得二妹名聲受什么不好的影響,那他們也沒什么可生氣的。頂多日后見到這位準二妹夫時,教訓兩句,罰他多吃幾杯酒就是了。meimei長大了,總會有出嫁的一日。他們歡歡喜喜地看到大meimei謝映慧定下了姻緣,沒理由在二meimei終身有靠時,露出不高興的表情來。 謝徽之早就是知情人了,還是兄弟姐妹們當中知道謝慕林與蕭瑞來往情況最早、最多的人。聽說蕭瑞終于請動了大媒上門提親,他第一時間就跑去跟自家二姐說悄悄話:“阿彌陀佛!蕭二哥請的大媒總算上門了!等親事正式定下,我就不用再替你倆做信使了,也不必成天提心吊膽,還要裝瞎子、聾子。他早該這么干的!不過看在他請動的媒人確實很體面的份上,我且饒過他這一回吧。但等到他上門迎娶二姐你的時候,可得給我包上一個大大的紅包!這紅包不夠大的話,我是絕對不會讓他進門的!” 謝慕林心里也挺高興的,臉上還有些害臊,不過她畢竟比自家大姐要臉皮厚一點,不至于羞得不好意思說話,還有心情跟弟弟講價:“你想要多大的紅包才能心滿意足?可不能獅子大開口!不然他就算舍得拿出這么多錢來,我也會心疼的,總不能以后都不過日子了吧?”她給三弟提供了幾種方案,基本就沒有哪個方案是超過二十八兩銀子的。開門紅包有這個數,就很不錯了,好歹她也沒喊出“十三兩十四錢”這個價,湊個古代版的“一生一世”。 謝徽之聽得十分吃驚,隨即大笑道:“真不愧是二姐!大姐就說不出這樣的話來。放心放心,我才不會獅子大開口呢,不然把二姐夫搜刮窮了,將來我怎么好意思上門打秋風?!”他覺得十三兩十四錢就挺不錯的,有零有整,還方便他做零花錢呢! 相比于幾個大孩子的歡歡喜喜,女孩子里年紀最小的謝映芬聞訊后也是高興的,但她沒急著趕去向二姐謝慕林道賀,畢竟這婚事還未正式定下,沒必要趕得這么急。 她先去見了生母宛琴,告訴她巡撫夫人的真正來意,然后道:“姨娘如今知道自己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太太壓根兒就沒有你想的那種意思!二姐的婚事同樣是父親定下的!” “怎么會這樣呢?”宛琴雙眼中一片迷茫,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文氏為什么要給女兒說這樣一門親事,“該不會……只是男方有心提親,老爺和太太早晚要回絕掉的吧?畢竟這才是頭一回上門,老爺也沒說要答應……” 謝映芬不耐煩地道:“倘若父親與太太不打算答應,又何必讓家里人知道這個消息?!況且那位蕭二公子也不是陌生人,從前他在金山衛當差時,曾經因公干來過我們家附近,還因受傷在我們家老宅里借住過一段時日。大哥、二哥和三哥都見過他,三哥還跟他做了好朋友,兩人合伙開了個鋪子呢!這幾年三哥手頭越發寬松了,姨娘不是還找人打聽過么?!” 宛琴無言以對,猶疑了好一會兒才道:“即使如此……他到底是個庶出的,生母還是丫頭出身。老爺不是一向很疼愛二姑娘么?二姑娘還是太太的親閨女,為什么他們要把二姑娘許給一個庶子……難道是因為柱國將軍府的關系?!” 有了這個猜測,宛琴頓時腦洞大開:“是了……林家早前就已經出了事,若曹家真的也……那二皇子不必說,太子的位子只怕也不會很穩當。剩下兩位皇子里,就數三皇子出身好,親舅舅又是皇上十分器重的大將,只怕將下來就是三皇子風光的時候了!若是他運氣好,將來未必不會繼承大統。我們家老爺跟三皇子素無往來,也從未與蕭家有過什么交情,倘若能借著蕭二公子,跟蕭家做了姻親,那日后便算是在朝中有了靠山,再也不用擔心會被什么貴人為難了! “老爺若想要回京,也是沒問題的!他在北平馬上就要升布政使了,這是從二品的官職,三年任滿后,若是調回京城,再有親戚幫襯,直接調入六部,至少也是個侍郎!這一步跨過去,日后便是登閣拜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我們老爺是正經科舉出身,還這么年輕呢,政績也是一點兒都不缺的!” 宛琴迅速找到了二姑娘這門不算十分“如意”的婚事的原因,終于心滿意足了。她幽幽嘆了口氣:“文氏原來并沒有變過,是我想得太多了。她若真是我想的那種厲害的人,當年又何至于被太太壓得氣都喘不過來,明明是平妻,卻活成了個側室偏房的模樣?說到底……真正厲害的是老爺。老爺在外任上一向雷厲風行,跟人斗心眼子也是從來都不怵的!幾年前吃了曹家這么大的虧,連百萬家業都雙手送人了,再不想點法子,攀上個真正穩當的靠山,難不成真要在這冰天雪地的北方蹉跎終生么?!一樁婚事就能攀上未來的國舅,已經是極劃算的買賣了!” 謝映芬看著自己的親生母親,忍不住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姨娘,你真是沒救了!” 第878章 思路 盡管女兒的評價不大好聽,宛琴的心情還是放松了不少。 她終于用一種自己可以理解的思路,解釋通了謝璞與文氏夫妻為愛女謝映真定下一樁表面上看起來不算顯赫的婚事的原因。她忽然覺得這樁婚事雖然聽起來不大體面,可內里卻頗為實惠了。 就算是嫁給庶子又如何?等到三皇子被立儲,將來繼位登基之后,蕭明德將軍便是曾經承恩侯這等風光無比的國舅身份,他的庶子就等于是承恩侯的庶子了。哪怕比不得嫡子風光,那也不是一般的貴人!況且聽說蕭瑞還是三皇子多年的玩伴、發小,情份非比尋常,蕭瑞將來肯定是要飛黃騰達的!嫁給他又有什么不好呢? 宛琴甚至用有些遺憾的目光看向自己的親生女兒:“老爺太太實在是太偏疼二姑娘了,有這樣實惠又不打眼的好親事,就只想到二姑娘了,怎么也不考慮考慮我們四姑娘呢?按理說,這庶子配庶女,方才是身份相當的。三姑娘那性情作派,嫁進將軍府就只會出丑,但四姑娘你知書達禮,憑什么就配不上人家蕭二公子了呢?!二姑娘自可去配那些嫡出的官家子弟,象大小姐那樣,嫁個官宦人家出身的年輕舉子也是可以的,婆家人口少些,將來是非也少,沒那么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