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236節
夜深人靜之時,她在自己的艙房里等來了那個丫頭。對方將今日宛琴的碼頭之行一五一十地報告上來,不但說到宛琴曾經光顧過的店鋪,就連買了什么東西,花了多少銀子,跟店家說過什么話,都一點兒不漏,說得十分詳細。 謝映芬很滿意,當初給宛琴挑丫頭的時候,她就特別留意到這個叫銀杏的小丫頭,盡管相貌平平,看著有些呆板不機靈的樣子,但其實記性很好,人也聰明,還很忠心于謝家。她把銀杏安排在宛琴身邊,就是盼著這丫頭能成為自己的耳目,盯緊了姨娘的一舉一動,免得后者哪天作了妖,家里人還未察覺。如今看來,她當初這個決定真是做得再正確不過了,她沒有信錯人。 有了銀杏提供的情報,謝映芬心里總算安心了些。更讓她安心的是,宛琴今天似乎只是隨便逛了逛碼頭一帶的鋪子,并沒有特地跟哪家鋪子里的人有過深入接觸,更沒有到后堂或靜室之類的地方,跟任何外人單獨相處過。 銀杏說,姨娘曾經特地觀察過兩家賣綢緞布匹的店面,在店里盯著兩家店的所有伙計好長時間,方才隨便買了兩塊料子走人。其中有一家的掌柜娘子,對她特別熱情,姨娘反倒挺冷淡的。本來聽另一個伙計介紹料子聽得好好的,那掌柜娘子才上前搭了兩句話,她就飛快地買了料子走人。 銀杏在店里待了好一陣子,宛琴姨娘挑料子的時候,她就聽別的客人與伙計閑聊,得知這位掌柜娘子是山西人士,嫁到徐州已有七八年了,掌柜一家都是本地人,世代都開綢緞鋪,算是徐州小有名氣的老字號。從這些傳聞來看,宛琴姨娘不可能跟掌柜一家有什么交際,銀杏不明白她為何是這樣的態度,看那位掌柜娘子的表情,似乎也是一臉懵然。而離開那家綢緞鋪后,姨娘就徹底失去了逛街的興趣,帶著她回船上來了。 謝映芬默默猜想,姨娘估計是想找到曹家在此地的耳目,只是不清楚對方是哪一位罷了,興許見到一位熱情些的掌柜娘子,便疑心對方的身份,又心存顧慮地躲開了。這是否說明,姨娘其實并不是那么想要跟曹家的耳目聯系上呢?若果真如此,她將來似乎可以稍稍安心一點? 謝映芬默默記下此事,給銀杏塞了個荷包,里頭有兩個五錢的銀錁子:“好jiejie,今兒辛苦你了。煩請你繼續留意姨娘的舉動,她若是私底下寫什么書信,又或是出門、往外傳信之類的,你千萬盯著些,一有機會就給我捎信。我一定不會虧待你的?!?/br> 銀杏捏著荷包,卻道:“四姑娘不必如此。我雖然只是丫頭,也知道姨娘在做些不大合規矩的事。四姑娘擔心姨娘,但更擔心她做錯了事,傷害到謝家,方才吩咐我盯著姨娘的。我是謝家的人,萬萬沒有看著姨娘做錯事卻裝沒看見的道理。該怎么做,我心里有數的,并不是為了銀子。四姑娘大方,愿意賞我幾個子兒,那是我的福氣,不賞我也沒什么。我如今每個月還領著主家發的月錢呢,知道自己吃的是誰家的飯!”她可不象宛琴姨娘,吃著謝家的飯,還整天嫌三嫌四的,眼睛盯著別人家的鍋。 謝映芬不由得啞然失笑,對銀杏就更欣賞了。只是想到這不識幾個字的小丫頭都能明白的道理,自家姨娘卻不懂,她心里便不由得難過起來。 她問明白那兩家綢緞鋪的位置和店名,便讓銀杏悄悄回去了。她自己坐在艙房里靜靜地思考著。 她的丫頭小蝶小聲問她:“姑娘,接下來要怎么辦?等到下回姨娘再下船去逛時,繼續讓銀杏盯著她,看她跟哪家鋪子有來往么?” 謝映芬抿了抿唇:“我一個女孩兒,手下只能使喚三五個丫頭婆子,哪里應付得來這樣的大事?自然是要請長輩與兄姐們出面的。況且,二姐那邊也沒閑著,她已經替我們尋到了一位大靠山。有靠山可靠,我為什么還要自己cao心?” 說罷她就披著披風起身,開門探頭張望了一下外頭,見走廊里無人,便悄然帶著小蝶,溜進了二姐謝慕林的艙房。 謝慕林聽她介紹完情況后,心里便有數了:“看來曹家在徐州本地安排的耳目,極有可能是在碼頭上開綢緞布匹店的。雖然不知道是哪一家,但有大致目標就好辦了。我記得碼頭一帶頗有幾家同類型的店,大小都有,蜜餞鋪子過去靠近外頭街道的拐角處,還有一家小些的綢緞鋪呢。我會把情況報上去,只要燕王府的人留意,早晚能抓到曹家人的小辮子。四meimei且安心回去睡吧,以后有什么新消息,只管來告訴我?!?/br> 謝映芬頓時面露喜色,高高興興地答應了,便帶著小蝶回房了。 謝慕林把情況寫成短信,說明得十分詳細,仔細收好了,預備等次日清晨起來,就讓三弟謝徽之給蕭瑞捎過去。 雖然還是要勞動謝徽之跑腿,但是沒辦法,如今眾目睽睽的,再也沒有比謝徽之更掩人耳目的跑腿小哥了。 次日清早,謝徽之無可奈何,郁悶著一張臉當起了自家二姐與未來二姐夫之間的跑腿小弟。不過他走這一趟,倒也不是全無收獲。只因去找蕭瑞時,被燕王瞥見了,喚他過去問了幾句話,還得了一塊玉佩做表禮,他心里挺歡喜的。下船的時候,更是意外跟燕王府的一位中年內侍姚公公相談甚歡。對方是在燕王府里負責物品采買的,對外頭各種貨物的行情十分清楚,跟謝徽之竟有些臭味相投的意思,還邀他得了空過去喝茶呢。謝徽之腦子里從沒有看不起內侍的想法,便也高高興興交起朋友來。 他還給謝慕林帶回了一個消息:“燕王府有積年老仆會看天色,說今兒傍晚怕會有暴風雨,因此燕王殿下說了,要加緊時間趕路,盡可能在太陽下山前趕到臺兒莊碼頭避風?!?/br> 謝慕林有些吃驚:“臺兒莊嗎?離徐州一百六十里路呢。今天的行程可不輕松。咱們趕緊通知下去,大家都動作利索些,別耽誤了時間!” 第813章 送禮 暴風雨果然如預期的一般,在傍晚來臨了。 船隊當時已經在臺兒莊附近,卻因為風勢加大,卻又是逆風,行進有些艱難。好不容易??窟M碼頭的時候,雨已經下得很大了。船工們個個忙碌著把船駛進泊位,固定風帆,被雨水淋得渾身濕透。等到大家好不容易能鉆進船艙里躲雨休息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 晚飯還沒有著落呢。 這樣大的風雨,無論是上岸到碼頭附近的酒館飯莊面店里用餐,還是在船尾設的小廚房里煮食,都有些不切實際。燕王府的船隊是如何應對的,旁人也不知曉。但在謝家船隊這邊,幸好早上臨出發前,謝慕林想著為了避風雨而趕路,可能會顧不上煮食,若遇上狂風暴雨的天氣,到碼頭上補給也未必如前面那么順利,因此特地吩咐自家的幾條船,臨時多采買了一批食材與干糧,又多備了許多干凈的食水。眼下雖說不方便燒灶,但艙中還有煮茶用的紅泥小爐,拿銀銚子熬些熱粥,伴著干糧醬菜吃下去,還是可以對付一晚的。 等到明天風停雨歇,事情也就好辦了。 謝家幾艘船上的人互相在雨中吆喝著進行了簡短的交流,各自靠著粥水干糧,撐過了這一晚,倒也不算太難熬。本想著風雨用不了多久就會停下來的,不料這雨竟然一直下到第二天清晨,仍舊沒斷,只是雨勢稍稍減小了些,但風勢依舊很大,船隊沒辦法出航。就算勉強駛出了碼頭,行進也會變得困難。 燕王府的船隊沒過多久,就向其他船只轉達了燕王的命令。所有人停在臺兒莊,休整一日,等到風雨小了再繼續趕路。其他同行的船只上,沒有人提出異議。一來外頭風雨有多大,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沒人會蠢到在這種天氣出行,就算燕王打算頂著風雨繼續趕路,他們也會主動開口阻攔的;二來,大家連趕了幾天的路,其實都有些吃不消了,但他們為了方便,主動請求燕王府給予庇護,這一路行來,也確實快速又便利,沒人找麻煩,他們怎么好意思抱怨?如今雖然因為風雨之故,才得了一天喘息之機,但總比沒有強呀! 于是,所有船隊就這么在臺兒莊碼頭??肯聛?,等待著狂風暴雨結束。 雨下得大,碼頭上的店鋪也關了不少,即使官府沒有派官差來維持秩序,碼頭上也是一片空蕩蕩的,沒有閑雜人等在這種時候跑過來生事。船隊的人吃了兩三頓簡單的冷食,就有些吃不消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茶爐子,而且茶爐子能煮的食物也有限,粥水不頂餓,男人們還是更傾向于吃正經的主食魚rou。于是,第二天中午過后,各家船上又出現了不少下人,穿著蓑衣,戴著斗笠,頂著風雨,小心翼翼地上岸采買去了。 謝家幾條船上的情況還好,因為主要是女眷和孩子,男子們也都性情隨和,并不嬌慣,所以熱粥干糧什么的,也能忍受。只是謝慕林讓人采買干糧的時候,并沒有預料到自家會困在臺兒莊碼頭這么久,因此干糧備得不多,三頓吃下來就差不多了,派了個能干的下人下船去附近店家問,誰知店里的干糧都叫別人買得精光,還有人在店內排隊等候新蒸出來的呢。 下人回報謝慕林,她不由得就有些犯愁。這真是她經驗不足,考慮不周的鍋。早知道會遇到這種事,她在徐州就讓人多買幾筐饅頭包子回來了。 不過,反正燕王府的船隊今天內都不會離開,他們倒也不必非得限定在碼頭上找食。謝慕林尋思著,是不是多派幾個有力氣的下人,趁著雨勢減小的時候,到附近其他店鋪里購買食物呢?這時候,燕王府的船那邊卻來了兩個婆子,提著一大筐東西過來了。 婆子自稱是奉了李姨娘之命來的:“姨娘聽說謝二姑娘一向十分關照古娘子,古娘子在姨娘面前提起謝家如今的難處,姨娘便無論如何也坐不住了??鹄镉行┏允?,都是咱們家熟悉的店家做的,比外頭買的干凈些,味道也還過得去。若謝二姑娘不嫌棄,請千萬收下?!?/br> 謝慕林吃驚地看向筐內,發現是兩木盆新鮮做好的刀切細面,只需要用熱湯煮一煮就是湯面了,另外還有一木盆蒸好的饅頭,個個都有壯漢拳頭大小,竟象是北方的風格??鸬走€有四小壇的醬菜,上頭貼有標簽,寫的是“六必居”的招牌。 李姨娘自小便是江南人士,應該從未離開過京城地界,她若要給人送吃食,又怎會送這些帶有明顯北方風味的面食過來?倒是在北平與北方邊境待了兩三年的蕭瑞,有可能拿得出這些東西。謝慕林也記得,他這兩年在給她寫的信里,曾經不止一次提過愛吃六必居的醬菜,每次回北平城,總要買上幾壇子,帶回開平衛去,可每次帶回去了,又要被同袍們一搶而空,他為了把東西藏好,頗費了不少心思。 這筐面食與醬菜,分明就是蕭瑞借著李姨娘的名頭送過來的吧?也難為他了,竟然還能想到她這里會遇到什么麻煩。 謝慕林抿嘴笑了笑,但馬上又恢復了正常,微笑著對那兩個婆子道:“那我就卻之不恭了,多謝李姨娘,我們家正為干糧煩惱呢!這船上如今不好燒灶做飯,采買回來的新鮮rou菜都不知如何處置才好?!闭f罷便吩咐人去后頭小倉庫里尋了些新鮮的魚rou瓜菜什么的,收拾得干干凈凈,又添兩壇子自家釀的醬料,盛放在送面食來的筐里,油布嚴嚴實實地蒙好了,方才交回給那兩個婆子,“只當是回禮,李姨娘可千萬別跟我客氣?!?/br> 兩個婆子對望一眼,其中一人便賠笑道:“我們姨娘這幾日口淡,正想要些新鮮瓜菜吃呢,我們幾個正煩惱,這天氣上哪里買菜去?謝二姑娘這可幫了我們大忙了!”說罷還真的高高興興抬著那筐菜走了。 謝慕林也不去多想李姨娘或蕭瑞是不是真的喜歡那些新鮮瓜菜,反正她眼下除了這些東西,也沒別的能拿出手了。 第814章 母子 李瑤枝坐在桌邊,探頭看著婆子翻揀大筐里的新鮮rou菜,露出了歡喜的笑容:“真不錯,看上去挺新鮮的。我正嫌這北方的面食吃了不習慣,想要弄些江南小菜換換口味,謝二姑娘就送過來了,真真知我心意!” 跑腿的婆子還對她說:“我們問了謝家的丫頭,據說這兩日他們二姑娘就吩咐人用新鮮rou菜熬米粥,送給他家老太太和身體不好的弟妹吃,比清粥小菜的吃著香,對病人身體又好。姨娘若覺得好,咱們也替您做些rou粥、魚粥來?” 李瑤枝點頭:“那就做一些吧,別熬得太稀了,另外再做一鍋不帶葷的瓜菜粥來,配上五香醬菜。我已經吃了十來天的稀飯,嘴里淡得不行,再這樣下去,還有什么胃口?” 婆子笑著領了命,抬著筐子下去了。 蕭瑞從里間走了出來,坐到李瑤枝身邊:“勞煩姨娘了。如今我和謝二meimei還未正式定親,不好叫外人知道我倆有來往,只好借了姨娘的名頭?!?/br> “這有什么?”李瑤枝壓根兒就不在乎,“你們小兩口恩恩愛愛的才好呢。成親前就有了情份,成親后就更加和睦了。這是個好姑娘,我送這么簡陋的東西過去,她一點不嫌棄,高高興興就收下了,還送了同等的禮,半點不扭捏。我就喜歡這樣大大方方、處事又實際的姑娘,這才是正經過日子的道理呢!” 她看向蕭瑞:“這媳婦是你自己挑中的,又挑得這樣好,姨娘一點兒力都不曾出過,心中有愧,能幫上你一點忙是一點,否則將來到了九泉之下,怎么好意思去見大小姐?” 蕭瑞無奈了:“姨娘,您總這么說,鬧得我差點兒以為自己其實真是義母的兒子了。在人前需要掩人耳目也就罷了,只有我們母子二人時,您沒必要再說這種話?!?/br> 李瑤枝淡淡地道:“什么掩人耳目?裝的假終究成不了真,倒不如打從心里相信這是真的,才能讓外人也相信。況且我本來也不是在騙人。當初大小姐臨走的時候,就說過了,你是我們兩個人的兒子,我們倆都是你的親娘。這是大小姐親口說的話,誰能說是假的?” 蕭瑞嘆了口氣,再一次放棄勸說生母,轉了話題:“那些瓜菜魚rou,姨娘真個想吃么?要么我帶回船上去得了?!?/br> “為什么不吃?”李瑤枝道,“這是我兒媳婦孝敬我的,為什么要送給別人享用?你帶回船上,八成也是讓燕王爺吃了吧?別否認,你一個人哪里吃得了這許多?肯定要分一多半給他的。我也不是不懂得敬重燕王爺,只是他終究要靠后一層。你讓我先受一回兒媳婦的孝敬,下回再讓給燕王爺吧?!?/br> 蕭瑞難道還能說不嗎?只得答應了,還道:“姨娘若是想吃這些,明兒我也吩咐人給您再送些新鮮rou菜來,如何?大夫說過了,經過連日休養,姨娘的身體已經沒有大礙了,接下來只需要安心靜養,慢慢食補即可。也是我疏忽了,忘了姨娘吃了這許多天的清粥小菜,想必早已嫌煩了,正該請廚娘做些美味的小菜來,給您嘗嘗鮮?!?/br> 李瑤枝道:“這一筐就差不多了。等什么時候需要了,我這船上也不是沒人上岸采買。燕王府的姚公公很是精明干練,他未必知道你與燕王爺是什么關系,但看著燕王對你如此器重,天天帶在身邊,待我這個姨娘也很客氣,每日送來的東西都是上好的,我吃的藥也都是大夫精心調配,當中不乏名貴藥材。我又不是沒見過世面的鄉下村婦,這點眼色我還是有的。船上的日子已經很是自在,就不必再勞煩人家了?!?/br> 蕭瑞小聲道:“不勞煩的。兒子自掏腰包供養您,誰還能說閑話不成?” 李瑤枝聽得笑了,慈愛地摸了摸兒子的臉:“好孩子,我知道你的孝心。這回就算了。以后我若需要什么東西,身邊是沒有的,一定跟你說?!?/br> 蕭瑞這才滿意了。 李瑤枝又趁機留他下來用晚飯及過夜:“燕王爺成天把你帶在身邊做什么?如今他也只能困在船上,沒法趕路,就不能讓你過來多陪陪我么?我只是把你給他做兒子,又不是直接將你送出去,再不與你相見了?!?/br> 蕭瑞嘆道:“姨娘別這么說。父王只是想著我在您這邊,周圍都是女眷,行事多有不便,才讓我跟在他身邊的。每日靠岸后,但凡有空,我都會過來陪您。雖說先前幾日沒能陪您用飯,但我心里一直記掛著您呢。瞧,這不是一有空閑,就過來陪您說話了么?您要是想我了,以后只管打發人過去喚我,我一定會過來的。但在這里過夜……真的不大方便?!?/br> 燕王府同行北上的女眷,幾乎所有的丫頭婆子,以及幾個王府新上任侍衛的母親妻女,幾乎都在這條船上了。她們是預備去北平城與親人團聚的。他可不敢跟這些女眷多加接觸。 李瑤枝嘆了口氣:“行了,我不強求。但今天的晚飯,你一定要留下來陪我用。如今外頭雨勢漸漸小了,說不定夜里就會停下來。到時候你再回去,也比現下淋得落湯雞似的強?!?/br> 蕭瑞答應了。大半個時辰后,丫頭婆子們便在李瑤枝的艙房外間擺好了餐桌,請他們母子過來用餐。 蕭瑞走到桌邊一看,才發現李瑤枝面前的仍舊是素淡的米粥,只是里頭放了新鮮瓜菜,聞著美味了不少,另有四五碟小菜伴碟而已。之前李瑤枝吩咐婆子們做的rou粥、雞湯之類的,全都放在自己那一邊。 他忙道:“姨娘這是做什么?既然讓人做了rou粥,您自個兒吃就好了,為什么全都給了我?” 李瑤枝滿面慈愛地給他遞了個饅頭,笑道:“我一個不久之后就要出家的人,吃什么rou?還不如多用些素菜,既養好了身體,也少造些孽。你不一樣,你一個大小伙子,還在長身體呢,先前兩三年在邊境吃不好穿不好的,身子都虧了,正該多補一補。你在燕王爺那兒吃什么,我管不了,但在我這里,就萬萬沒有不叫你吃rou的道理。你要聽話,別跟姨娘推托。姨娘就愛看你吃得香甜的模樣?!?/br> 蕭瑞頓時無話可說了,沉默了一會兒,什么都不提,端起碗就大口喝粥,大口吃起饅頭來,吃得果然香甜無比。 第815章 北方 天黑之后,雨勢果然進一步減小了,已經到了可以讓人隨意在外界走動的地步。當然,需得打傘或是穿蓑衣。 所有船上的人都覺得機會難得,哪怕周圍黑燈瞎火的,碼頭上的店鋪也沒幾家還在開門做生意,也都派出許多仆人上岸,盡量多采買些食材、物資,預備明日再度出發。 謝家這邊也不例外。謝慕林得了李姨娘送的面食,受到了啟發,派人出去采買食材時,不再僅僅購買魚rou瓜菜米面等物,還買了許多面食半成品,稍作烹調就能食用的那種。這樣即使接下來再遇上風雨天,難以下船補給,也不愁會餓著了。 次日清晨,雨終于停了。燕王府的船隊打頭,帶著所有船只,重新駛向北上的河道,再度出發前往北平。這一日的中午,船上的小廚房總算可以再用了。謝慕林一家人又再次吃上了新鮮熱騰的江南口味飯菜。 天空漸漸放晴了,雖然依然時不時有烏云蔽日,但比先前狂風暴雨的天氣好了許多,只是氣溫卻越發降得厲害了。隨著船隊越往北走,船上的人便越發感覺到了冬天的氣息。 謝慕林已經換上了夾棉的綢襖,系上厚厚的絨裙,手里也捧上了燒炭的小手爐。船上取暖設備當然沒辦法跟陸地房屋里的相比,只能通過手爐、腳爐之類的零散裝備御寒,還得小心不能釀成火患,但河上的冷風又不斷地透過單薄窗戶的縫隙吹進船艙里,那滋味可不大好受。謝慕林只能盡可能讓自己穿得厚實一些,要是出船艙,必定還要再披上厚厚的連帽斗篷,否則只需要在甲板上稍站一小會兒,整個人就要被風吹得凍僵了。 即使萬般不想出去,她也不得不趁著靠岸歇夜的時候,往自家其他幾艘船上走了一趟。二房的嗣祖母宋氏身體不算十分硬朗,雖然是北平人士,卻已經在江南待了幾十年,未必能適應氣候的轉變,謝梅珺母子三個更是徹底的江南人,頭一回到北方來,可別掉以輕心卻冷出毛病來才好;至于幾位兄弟,身體都不算十分健壯,男孩子又相對粗心些,里頭還有謝徽之這種性格大大咧咧的人,天知道會不會因為粗心大意,就感染了風寒呢? 謝慕林覺得自己還算有在北方生活多年的經驗——雖然這經驗沒法跟人說——怎么也比這一大群徹底的江南人士要強些,只好頂著寒風到處跑,盯著所有人穿上厚厚的冬裝,燒起了取暖的爐子,還要確保有下人在旁警戒,絕對不會弄出小火災來,連防火滅口必備的水桶水盆,也都取出來放在就手的地方,先盛滿了一盆水或一桶水,預備著一旦著火,就能取水滅火。 她還讓人每日都熬出一大鍋姜湯來,所有人都要喝來取暖,如果有誰顯露出絲毫風寒癥狀,不管手里的工作有多重要,都必須回房休息,并且盡量不與旁人接觸——萬一是流行性感冒之類的疾病,絕對不能讓它在船上傳播開來。 如此嚴防死守,謝家船上一片太平。除了謝老太太循例嚷嚷著自己老病犯了,蔣嬤嬤打了幾個噴嚏,被勒令到單獨的艙房里養了兩日以外,其他人都沒什么大礙。就連原本頭暈腦漲,渾身不適的小弟謝涵之,也在適應了氣候的轉變后,在兄長們每日五六碗姜茶藥湯的灌喂下,重新恢復了元氣,能走能跑,說話無礙了。 倒是有傳聞說,別家船上出現了好幾位風寒病人,還有人私底下懷疑會不會是有人得了時疫。某天晚上,燕王派隨行大夫到各家船上走了一趟,開了幾副方子,現叫人到碼頭附近的藥鋪里抓了藥熬來吃了,沒兩日,就聽說那些病人已經大有起色了。 過了黃河后,天氣越發寒冷起來,風勢也漸漸大了。雖然沒有下雪,可外頭的溫度也有些叫人吃不消。原本混熟了的各家官眷們還有些小心思,想在靠岸休息的時候,到各家船上走動走動,開始交際。好幾位打算到北平任上與丈夫或兒子團聚,又或是即將到北平布政使司轄下各州縣上任履新的官員家眷們,都想往謝家船上走一走,拜會一下謝參政的母親。畢竟將來大家當家的男人都要在謝參政手底下做事了,事先結一結善緣也是好的。 可因為外頭的寒風實在是叫人吃不消,大家原本還要遞帖子上門拜會的,都紛紛取消了計劃,只送了帖子來請安,附上一兩份見面禮就算了,叫裝扮一新的謝老太太好生失望。 她老人家一直窩在溫暖的船艙里不出門,衣食住行樣樣都是上等,不大能體會別人在外頭行走是什么滋味,還覺得船上的日子悶得叫人發瘋呢。本來還天天嚷嚷著身體不舒服,要叫孫子孫女們過來侍疾,一聽說有人要上門拜訪呢,立刻就派珍珠去跟主事的謝慕林說,要接受客人的拜訪了,然后便開始興致勃勃地挑起了衣裳首飾,務必要以最體面最有威嚴的老封君形象出現在別家官眷們面前。如今樣樣都準備好了,客人又說不來了,怎不叫她掃興? 謝慕林看著她嘴里抱怨不已的樣子,只命珍珠把艙房里的窗戶小小地打開一條縫,謝老太太感受到了冬天寒風的陰冷,立刻就對客人們感同身受了,不再多說什么。 謝慕林再問她是否真的覺得無聊?要不要到岸上逛一逛?她立刻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就連每日采買的飯食,漸漸減少了江南風味,北方常見的面條饅頭包子增多,新鮮瓜菜難見蹤影,她也只是抱怨兩句,沒有拒絕食用。 因為風勢加大,船走得比先前慢了不少。但隨著船隊距離北平越來越近,碼頭上騎著快馬前來向燕王報信的官兵人數也在增多。他們給燕王帶來了北平城的最新消息,也讓原本沉悶無聊的船隊重新激發起活力來。 官眷們收到了在北平任職的家人來信,紛紛寫起了回信,打發家人快馬趕去報平安。而謝家也不例外,收到了謝璞與文氏的家書,說到他們已經打掃好房舍,準備好一切物資,就等著迎接他們前去團圓了。 謝家兄弟姐妹們私下圍著看信,都歡喜不已。連一向窩在艙房里不肯出門的謝老太太,都把全身圍得嚴嚴實實的,跑出來多聽一遍兒子兒媳的書信,臉上露出真心的喜悅來。 第816章 消息 船隊在滄州碼頭停了兩日。 并不是天氣不好的緣故。事實上這兩日除了風大又冷,天氣算是相當不錯的,人站在甲板上,還能看到云層間露出來的藍天??裳嗤醺沁呄铝钜跍嬷萃qv,旁人又能說什么呢?想想他們從京城出發,到達滄州也不過是十日功夫,這速度簡直快得沒邊了。就算在滄州多耽擱幾天,也比自個兒趕路要快許多,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況且,接連趕了幾天的路,在船上吃不香睡不好的,大家也需要歇口氣,休整休整了。滄州是個大城,既繁華又便利,當然要趁此機會好好逛一逛啦。 各家女眷只要身體情況還過得去的,都紛紛戴著帷帽上岸觀光去了。謝老太太也有些蠢蠢欲動,只是剛剛冒頭在自家船只的甲板上轉了一圈,就立刻被冷風逼了回去,只打發身邊的何婆子下船,到處游逛一圈,若有她可能感興趣的物事,買幾樣回來解悶就罷了。她本人就不必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