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192節
這人多半不清楚陜西都司發生了什么事,所以想給舊友們一個定心丸。北平那邊的人他是保不住的,可陜西這邊完全可以坐壁上觀。他知道自己逃不過去了,但總要為身后事想想。 他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但話傳到陜西都司后,眾人不免要多想:既然他沒有泄密,那么二把手做的事又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本來只是北平周邊幾個軍鎮鬧出的被服案,怎的最后被查出嚴辦的,卻是他們陜西都司的人呢? 這疑心一起,曾經去過北平,又滯留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聲稱說要救人,回來后卻沒有下文的方聞山就顯得很可疑了。雖然打聽不出他干了什么不該干的事,但隨他去北平的人少了幾個,大家還是看得很清楚的。還有人私下聽到他一個親兵在酒后哭訴,怨他不顧兄弟們的死活,不厚道。雖然不清楚這怨言是怎么回事,事后也找不到這個親兵了,可這并不妨礙眾人浮想連翩。 大家連方聞山出賣二把手的理由都想出來了:他官位已經很高了,頭上除了都指揮使與兩位都指揮同知外,就是他了。干掉一位二把手,他不就能高升了么? 燕王查完陜西都司的案子后就收了手,繼續追查被服案去了。陜西都司上下固然是老實了許多,但心里的怨氣總要找個發泄口的。燕王他們不敢怨,如今有了可怨的對象,那自然不會客氣了。就算要顧忌燕王府的耳目,不敢把排擠的事做得太明顯,暗地里使絆子卻不少。方聞山回到陜西后,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起來。 他雖然猜出是什么事,可也沒辦法跟人辯解。告訴別人他派人襲擊老婆的前夫,惹得燕王大怒,加重了對被服案涉案武官的懲處,不見得比讓人誤會他出賣了上司輕松到哪里去。后者只會讓他承受陜西都司中上層軍官的怨恨,前者就直接把北平周邊幾大軍鎮的仇恨都拉過來了。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的。 就在他頂著巨大的壓力,忍受著上司與同袍的誤會和排擠,艱難地在陜西都司度日之時,新婚妻子曹淑卿從京城回來了。她不但沒有帶回一雙兒女,為他威脅謝璞為自己所用添加籌碼,反而還在一些瑣事上計較起來,竟然要求他把老妾攆走,又或是改嫁他人,幾個兒女也送回老家去。 方聞山本來確實把老妾和兒女們都安置在老家了,但他們既然到了陜西投奔他,幾個年長的兒子也到了該習武歷練的時候,留在軍中更有利于他們成長,那他就沒必要再把人送回去。曹淑卿當年能夠容忍謝璞的平妻和妾室,能夠賢惠地對待其他女人為謝璞生下的兒女,為什么今日就不能為他做到同樣的事呢?他又比謝璞差在哪兒? 雖然他娶兩位前妻,都有自己的目的,但她們人都死了,孩子也都是懂事孝順的,曹淑卿為什么容不下他們呢?如今他年紀不小了,曹淑卿也有三十多,天知道還能不能生出兒子來?萬一沒有,難不成要叫他后繼無人么?他的兒子將來若能成材,日后不是也能孝順曹淑卿,令她年老體衰之后有靠么? 難不成曹淑卿還指望日后回頭找她跟謝璞所生的兒子來給她養老?! 方聞山理解不了曹淑卿的想法,自然是拒絕了她的提議??稍诓苁缜淇磥?,這完全就是對上了謝慕林之前說的風涼話。他根本就沒把她當在眼里! 也許,正因為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侯千金,是他年少時可望不可及的美夢,是他舊主的千金,所以他一直盼望著能得到她,為此可以犧牲一切??僧斔玫剿?,就不會再珍惜了,因為他的夙愿已經得償。他也許開始后悔,為了她犧牲了太多,開始覺得她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認為她不如那個老妾溫柔體貼,不如兩個亡妻情深義重,甚至還覺得她已年老色衰,生不出兒子了,所以為了養老,哪怕明知道她不喜歡,也要強留下幾個兒女…… 猜忌一旦生根發芽,隨后而來的爭吵便無法避免了。曹淑卿曾經對方聞山有多深愛,如今的猜疑與怨恨就有多深。她開始日復一日地與方聞山爭吵不休,再加上方聞山的老妾與幾個孩子在暗地里挑撥離間,夫妻倆的分歧越來越大。方聞山一邊要應付公事上的煩惱與上司同僚們的為難,一邊還要處理家中矛盾,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水深火熱。 很難說他如今是不是已經后悔了,當初犧牲了大好前程,追求曹淑卿這朵高嶺之花。 第641章 渠道 謝慕林為什么會那么清楚曹淑卿那邊的事兒?這也是有緣故的。 謝映慧離京之后,雖然嘴上說要與生母劃清界限了,但感情上還是有些放不下。她與謝顯之都想知道曹淑卿那邊的消息,擔心其真會被方聞山欺負??扇粢麄兣c曹淑卿保持聯絡,他們又不樂意了。被算計過一回,他們心里也有戒備,生怕再被生母出賣犧牲。所以,他們選擇了暗中托人打聽。 謝慕林能怎么辦?當然只能幫他們了,不然這兩孩子啥門路都沒有,到頭來只會被曹淑卿與方聞山察覺,再度纏上來。 謝慕林想到的渠道其實也不多,主要是通過蕭瑞打聽北方軍中的傳聞。被服案后續牽連到了陜西都司的二把手,連著陜西都司內部隨后而來的種種亂斗,那都是軍中人士私底下流傳的八卦小道。開平衛就有武官是近期從陜西都司調過去的,還有人從開平衛調去了陜西都司擔任新任二把手的副手,與舊同僚關系莫逆,書信不斷,消息頗為靈通。 再者便是謝璞那頭,被方聞山暗算了一回,他心里也是警惕無比。就算他無心跟前妻糾纏,也要提防人家不懷好意呀。所以被服案的調查雖然遠離方聞山,但謝璞本人卻提防起了這位前妻的現任。他名下的商號本來只在江南與北平兩頭做雜貨生意,如今開始涉足山西、陜西境內,而且不走上層路線,只攻占基層草根市場,把江南的中端細棉布販賣過去,經常跟中下層的軍官家眷打交道……方聞山家庭內部的種種傳聞,就是這么傳出來的,據說在當地已經形成了話題。 曹淑卿做慣了貴夫人,大概從來沒把那些小武官的家眷們放在眼里。除了幾位四品以上官員的夫人,她還勉強愿意交往外,旁人她都不大愛搭理。這導致她在當地人緣、名聲都很差,大家都喜歡說她的閑話。偏偏她住的也不是什么深宅大院,家中下人更不如公侯府第的奴仆那般規矩森嚴。她在家里罵了老妾和幾個孩子兩句話,第二天這話就能成為別家女眷嚼舌批判的主題。她防不住,也根本沒察覺。 方聞山時常會從同僚那里聽到冷嘲熱諷,都是在笑話他管不住老婆,前腳才說老婆賢惠,后腳老婆就糟|蹋前頭兩任正室留下的嫡子嫡女,還有人一副好心腸的模樣來勸他,老婆善妒霸道些也就罷了,折磨子嗣是萬萬不可以的,要是斷了香火,將來誰來傳承他的血脈? 方聞山的臉色很難看。他本來不知道妻子在家里都做了些什么,結果如今全世界都知道了,他反倒是最后一個知曉,還沒法收場。他在陜西都司曾經是勇士,是大將,是英雄,但如今,他已經變成了被皇帝唾棄的庸才,為了權勢攀附權貴的小人,出賣同袍的叛徒,如今還被人說成是怕老婆的孺夫,所有人好象都忘了他曾經的功績,他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朋友,連名譽、聲望與軍心都一并失去了。 他是否后悔過去襲擊謝璞,無人知曉,反正他現在只能跟曹淑卿爭吵。而他們爭吵的次數與內容又再一次通過周圍人的嘴傳開,連謝家商號在當地的分號都聽說了。謝家商號的人為了防止被方聞山盯上,在當時并不會打出謝家的招牌來,而是依附另一家靠山強硬的大商號,順便賣點貨,還會給那家大商號讓利,主要是為了打聽消息。 這個做法挺成功的。如今謝璞對前妻及其現任的動向就非常清楚,可以安心地在北平繼續做官了,不必擔憂什么時候就會有人忽然冒出來襲擊自己。而文氏陪在丈夫身邊,自然也會知道相關的消息。給兒子女兒寫信的時候,她并不在意說一些知道的情報,好讓女兒告知謝映慧,讓這個孩子了解一下生母的近況。 從去年開始,謝映慧又開發出一條新的路線,可以打聽到生母的消息。盧飛云家的一個表親去了陜西任官,正好就與方聞山在同一個地方。那家的女孩兒機靈又好八卦,素來喜歡給小姐妹們寫信閑聊。謝映慧輾轉托盧飛云,找那位小姑娘打聽了不少消息。由于這些消息很多都是當地的官家太太們私底下流傳的,市面上的商人未必能有機會接觸到,于是謝映慧對生母與現任的種種矛盾又更了解了一些。 有時候謝映慧也會跟謝慕林說說心里話,看到生母選擇了錯誤的男人,過得一點兒都不好,她心里還挺爽的,有一種幸災樂禍感。但同時,她又有些擔心曹淑卿,萬一真的被方聞山拋棄了怎么辦?方聞山處境不佳,已經被曹家徹底放棄了,曹淑卿想回娘家都斷了后路,若再與方聞山鬧翻,只怕就要陷入絕境了。除非她能靠著自己的嫁妝與下人獨自過活,可據說她為了替方聞山打點官面上的事,拿出了不少私財,損失也挺慘重的…… 謝映慧如今跟謝慕林抱怨起生母來,就忍不住落淚:“她這樣算什么呢?當年要死要活地跟姓方的走,既然發現這人不值得依靠,那回京城就是了,回西南老家也行。曹家在那邊還有名望,外祖母娘家也有人在那里,總能照應她些。悄悄兒地,能有多難?別叫人看了笑話呀! “可她非得鬧得沸沸揚揚的,還要叫皇后娘娘替她做主……皇后娘娘幾時與她要好過?!還能幫她說話?!不落井下石就算好的了。飛云跟我說起京里如今有多熱鬧,我都沒臉去了!等我回了京城,見到從前認識的人,他們是不是個個都要跟我提起母親來?他們又會如何看待我?!我還有什么臉見人呢?!” 謝慕林只能安慰她:“沒事兒,她要是在京城鬧得太不象話,不用你開口,曹家的人也會壓制住她的。我們還要一個多月才會進京呢,到時候肯定已經有了新的話題,沒什么人提起她來了。況且你也沒幾個親友可探的,不就是永寧長公主府這一處嗎?連帶著盧姑娘也一并見了。大哥再多拜訪一個焦家,可焦銀臺又不是嚼舌的人!他們都不會沒眼色地在你面前提起那些不愉快的事來?!?/br> 謝映慧哭道:“他們不會提,可心里肯定會想的!我母親也會來找我。我不要!我不想被人看笑話!” 謝慕林有些頭痛地安撫她:“大姐,你別哭呀。我們也不可能為了這事兒不去京城,大哥要去拜謝焦銀臺,我們也要見見家里的掌柜們。這幾年他們在京城支撐著家里的產業,很不容易。我們做東家的,總要慰問一聲,嘉獎幾句,否則就太對不起他們了。再說,家里大宅,我們也幾年沒回去了,肯定要回去看一看……“ “那我就不進城了!”謝映慧一把抹去臉上的淚痕,紅著眼圈道,“我們家在城外不是有個小莊子么?我就住在那兒,進城去一趟長公主府就走,我才不要留在城里聽別人的閑話,更不要見曹家和程家任何一個人!” 第642章 盤賬 謝慕林一聽就明白了,謝映慧其實主要是不想見曹淑卿。 這兩年見不到這個母親,她心里就牽腸掛肚,生怕對方過得不好,被方聞山欺負了。 當她發現方聞山被曹淑卿折騰得不輕,過得更不好時,就開始幸災樂禍。 但曹淑卿真的落魄了,夫妻反目,她要回頭尋求娘家人的支持,謝映慧又不樂意見她了。 就是這么矛盾。謝大小姐的心情非常復雜。 而謝慕林表示統統都能理解:“也行吧。咱們家在京城郊外的那個小莊子,長年都打掃得干凈,設施齊備,誰來了都能直接入住,是咱們家名下產業里所有從業人員到京城后必選的落腳點,比羅廊巷的鋪子后院都要舒適得多。那小莊子上有一處小院,是長期備著咱們家的人過路時入住的,一直空著。你要是打算入住,到時候提前打發人過去布置一番,你再帶著丫頭婆子和幾個護衛隨從過去得了。至于其他人,如果有不想進城的,也可以隨你過去住。那小院起碼能住得下二十來個人呢,莊子上也有別的空房可安置下人。如果沒人陪你去,那我把珍珠橋大宅里的事務處理一下,就帶人過去陪你?!?/br> 謝映慧頓時感動了,拉著謝慕林的手:“好真真,我就知道你不會丟下我不管的!” 謝慕林白了她一眼:“別叫得這么rou麻。我倒想丟下你不管呢,家里其他人也是老的老,小的小,我不跟他們一塊兒住,還不知道會鬧出什么夭蛾子??赡阋粋€女孩兒獨自在城外住著,天真爛漫,不經世事,跟一大幫陌生的村民相處,我能放心嗎?大宅那邊好歹是深宅大院,外人輕易進不去,還有哥哥們鎮場子?!?/br> 謝映慧笑嘻嘻地,反過來哄她道:“你放心,到時候我一定聽你的話。除了去見玉蓉,去見長公主,我再不會出門亂逛的!”京城繁華,她從小到大早就見慣了,并不稀罕,倒是很有興趣知道北平城是什么樣子。 謝慕林不置可否,這話先聽著吧,誰知道到時候會出什么事?不過她提醒了謝映慧一句:“游春與樂夏馬上就要回馬姑娘身邊去了。這兩年她們留在湖陰侍候你,對你也算盡心盡力,還替你帶出了幾個得用的丫頭來,功勞極大。她們回了馬家,還不知道能不能保住原本大丫頭的位置。你得替她們著想一下,能多賞點財務,就多賞點,也可以告訴她們咱們家的商鋪所在,預備她們日后有難處時,可以有地方求助。如果她們將來要嫁人,你還能及時收到消息,送上一份添妝,才算是全了這兩年多的臨時主仆情誼?!?/br> 謝映慧鄭重地點頭:“放心,我本來就想要給她們倆各送一份厚禮的。我手頭還有銀子,衣料首飾也不少,只是有些過時了,自己不好再用,索性都賞給她們。雖然不是時新貨,但都值錢得很呢。我已經讓綠綺去暗示她們,讓她們挑東西了,她們都挺高興的?!?/br> 這種人情世故的東西,謝映慧如今已經很懂了,不再是當初的小萌新。馬玉蓉出借這兩個大丫頭給她,也變相地讓謝映慧收斂了自己的脾氣,因為她不能用從前那種霸道大小姐的態度去對待好友出借的婢女,也不好在外人面前對自己的丫頭們太過苛刻了。她希望游春與樂夏回到馬玉蓉身邊后,會對永寧長公主與馬家人說自己是個善良正派、溫柔賢惠的好姑娘,值得馬玉蓉視為閨中至交。 所以,如今的謝映慧,可以說是丫頭們私底下很仰慕的一位大小姐了,因為她真是和氣又出手大方,心地還很善良,連罰人時都不打人耳光或賞板子的。有時候綠綺看著她,都會忍不住懷疑自家大小姐換了人呢。 謝慕林也就是提醒謝映慧幾句罷了,見她有所準備,也就不再啰嗦了,告辭離開了菡萏院。 夜里無事,謝慕林在自個兒房間里盤賬,看能拿出多少錢來準備接下來的北上行程。 她這幾年也不是光在家里主持中饋,跟男朋友通通信,哄哄老太太,調戲一把兄弟姐妹們而已。她趁著空閑時,把書房空間里的小學與初中課本都重新翻了一遍,尤其是《物理》之類的理科課本。雖然她一個文科生不會因為看了初中物理課本,就忽然變成了理科學霸,但好歹她跟文家從前雇傭的工匠們在一處交流時,可以聽懂大半他們的話了。于是她把那臺基礎版的飛梭織布機擺了出來,與工匠們合作,弄出了一臺新版的飛梭織布機。 她還成功地弄出彈簧來了。 雖然這彈簧由于金屬材料的問題,沒有現代常見的那么耐用,但效果還是很好的,成本也不算太高,用在飛梭織布機上,把織布的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哪怕這款新式織布機暫時只能織織純色布,或者是條紋布,其他格紋呀、碎花紋呀、團花紋什么的布匹,效率就會大大下降,還不如原本就有的織機織得快,但純色布與條紋布就已經很好賣了。 與謝慕林合作的七房謝琉、方氏夫妻,賺了個盆滿缽滿。而謝家三房原本的織坊,又重新開起來了。這回他們主打的產品換成了樣式最簡單的純色布與條紋布。謝慕林又把初中化學課本翻了一遍,再合理利用上書房空間里的其他書本資料,弄了個簡易的固色劑配方來,成本挺低,效果卻很好。于是,哪怕是純色布,謝家商號也賣得很火。 為了不至于打擊到江南本地的棉布市場,給那些小織戶們造成傷害,謝家用飛梭織布機織出的布匹大多是銷往北方,北平、山西、陜西。別看量大,其實壓根兒就沒弄出什么大水花。謝家織坊的規模暫時還不能跟全盛時期相比,市場卻比當初大得多了。存了一個月才織好幾千匹布,運到每個分號的也就是幾百匹,兩三天就能賣光。除了當地的競爭對手那幾天會抱怨幾句布太好害得他們生意難做外,誰都沒來使絆子。 因為他們的布確實好,質量艷壓當地競爭對手們的出品,連當地布坊的人都愛買來做衣裳穿。有時候光是分號的伙計送送各地需要打點的官員家眷,就已經送了一半出去了。剩下的,顧客們搶都來不及,誰還會來針對打擊? 謝璞重新振興謝家商號,能在短短三年內把生意鋪得比全盛時期更開,還開了那么多分號,謝慕林弄出來的飛梭織布機,可以說是頭號功臣呢。 第643章 產業 搗鼓完飛梭織布機,謝慕林就沒在后續的事情上cao什么心。 她的理科基礎很一般,弄一臺飛梭織布機已經勉強了,技術上的具體事務都是靠那些經驗豐富的織機工匠們處理,她就是在旁說個原理,出個主意而已。機子弄出來后,交給七房的謝琉夫妻運作,在織坊里小規模試驗一下,成功后推廣到謝家商號重新辦起來的大織坊,然后是謝氏全族……后續的事就不需要她去想了。 謝璞在商業上的腦子很夠用。哪怕他整天都要忙于公務,只能做些方向上的指示,但配合那些精明能干又有豐富經驗的掌柜們,就能把謝家商號的業務處理得井井有條。謝慕林弄出來的飛梭織布機幫了他不小的忙,因此謝璞還特地給女兒封了個大紅包,足有五百兩銀子。 他本意是想給女兒添點陪嫁的壓箱銀而已,但拿到銀子后的謝慕林并不打算就這么把錢存起來算了。銀子不花,那還是銀子嗎?把它堆在箱子里不管,幾年后出嫁時,五百兩還是五百兩,算上通貨膨漲,那就貶值了。還不如存到錢莊里去,好歹還有點利息可拿。 謝慕林當然不會把銀子存進錢莊,見識過曹家這種高門大戶權勢影響力之后,她就不是很信得過私人開的錢莊了。她考慮了兩日,便決定把這五百兩拿出來做本錢,搞點小生意,不用鋪開多大的攤子,只需要小打小鬧,賺點脂粉錢就夠了。 這生意她是拉上了大姐謝映慧、四妹謝映芬與二房的楊沅一塊兒搞的,開的點心鋪子。最初的創意便是來自那年剛回湖陰時,她與謝映芬、楊沅一塊兒研究各色糕點時產生的想法。那年事多,她沒空仔細考慮這件事,后來等謝映慧等人回了鄉,手里有了銀子,便可以付諸行動了。 謝慕林出大半點心配方和四百兩本錢,謝映慧出一千兩,楊沅出一小半點心配方和五十兩本錢,然后與謝映芬一起負責具體的賬目和經營運作。這家小小的點心鋪子,起初在湖陰縣城內只能算是小打小鬧。但因為賣的點心新鮮美味,式樣新奇,口碑一天比一天好,慢慢的就做起來了。 今年春天,她們還在湖州城與平望鎮開了分店。暫時只靠著這三家店面,她們每人每個月也有十幾兩銀子的利潤分紅。謝映芬與楊沅十分滿足,謝映慧只把這個當成是消遣,但看著每個月的賬簿,知道自己有不少收入,也是挺爽的。至于謝慕林?她只是不想浪費了自己書房空間里的資料而已。反正點心鋪子回了本之后,利潤多少都是凈賺的。 點心鋪子的事務,她基本都托給meimei和表妹了,就連點心新花樣的研究都交給了她倆。反正她們愛搗鼓吃食,又有辦法人脈找到優秀的點心師傅,連后續的新產品都不需要她cao心。她只需要看賬本就好,頂多是偶爾為謝映容那邊想要插一只腳進來的暗示煩心。 謝映容學乖了兩年,也并不是真的老實了。她對點心鋪子挺眼紅的,覺得家里姐妹們都有份,憑什么她沒有?反而便宜了二房外姓的楊沅?可楊沅是宋氏的嫡親外孫女兒,既出了本金又出了力,而宋氏在謝氏宗族威望極高,謝映容不敢造次,頂多就是在謝慕林面前私下抱怨幾句罷了。謝慕林能理會她么?不咸不淡地堵回去,她一聲不敢多吭。 謝映容手頭上還有一百兩黃金,但生母大金姨娘都不敢交給女兒保管,就是因為知道她不擅理財,卻很擅長浪費錢,生怕她糊里糊涂地,把將來嫁妝里的壓箱錢給敗光了。連大金姨娘都不相信謝映容,謝慕林怎會讓她有機會敗壞自己的產業? 在湖州城與平望鎮的點心鋪子,這幾個月已經回了本,開始盈利了,據說名聲還傳得很開,連蘇州府都有人慕名而來。楊沅還跟謝映芬商議,是不是年底或明年就到蘇州城去開個分店?謝映芬當時猶豫,擔心蘇州城內點心鋪多,老字號不少,她們的小鋪子不是別人的對手,因此遲遲未能下決定。 如今也不必煩惱了。既然三房合家北上,這第四家點心鋪分店,肯定是要開在北平城里的。據文氏在家書里說,北平的百姓也挺喜歡吃南點的,也有不少南方來的官員和家眷好這一口。謝慕林做了一回市場調查,覺得在北平開店也不錯。反正謝璞在那里做官,足夠給幾個女兒撐場子了。 湖陰、湖州與平望鎮這幾處分店,可能要交給楊沅打理。但如果二房宋氏和謝梅珺母女接受謝徽之的提議,合家北上,那這幾家店就要另外找人負責了。 家里好象還有兩三位老掌柜,當年或病或傷,身體太虛弱了,一直沒出山做事,只在家里休養,另推薦了家中子侄或是徒弟為東家效力。如今時間過去這么久了,記得先前端午節時,家里兄弟姐妹幾個到幾位老掌柜家中去拜訪問候,他們的身體似乎已經恢復得不錯了,都有些閑不住。若是把這幾家小店托付給他們,他們不會嫌棄排面太小吧? 謝慕林盤完賬,決定了要從哪里抽出資金來做旅費,就開始盤算幾家小店的事,打算明日一早去二房請安時,就找楊沅探探口風。倘若二房也要北上的話,很多事就得提前做準備了。 一夜無事。謝慕林次日清早起來,便象往常那樣,與兄長謝謹之一道,前往二房給宋氏請安。 宋氏這兩年精神差了不少,換季時也時常有小恙,雖然都不是什么大病,但對身體的影響卻很明顯。從前她還時不時有興趣在謝家角上到處走走,或是往縣城中訪友,每旬都要去竹山書院看望那里的師生。但如今,她兩三個月才去一次書院,連謝氏族人家里都很少光顧了。大部分時間,她都是窩在家里。 謝梅珺擔心母親是因為自己與丈夫析產別居的事,才會深居簡出,一直懷愧,時常勸宋氏出門散心??煽吹侥赣H身體虛弱的模樣,她又沒辦法堅持下去,只能默默地在旁用心服侍著。 今日她有些心不在焉了。自打昨晚上三房的謝徽之來找她兒子楊淳說過話,楊淳又和她談了半晚上之后,她就一直是這個模樣。宋氏精神再不好,也發覺到異樣了:“你今兒是怎么了?昨晚上沒睡好么?那就回去歇一歇吧。我這里有人侍候,兩個孩子也不是外人,你用不著客套?!?/br> 謝梅珺搖了搖頭,下意識地看了謝謹之與謝慕林一眼,欲言又止。 第644章 說服 謝慕林發現了謝梅珺的欲言又止。不過看到她沒有后續動作,便猜到她大概是暫時還不想跟宋氏提。 也有可能是不想當著孩子們的面提。 于是,等到謝謹之告退,返回三房去繼續陪謝顯之刷文章課本之后,謝慕林借口跟楊沅討論糕點鋪的事,留了下來。待謝梅珺侍候宋氏吃過早飯用過補身的藥茶,要退下去處理家事了,她立刻就跟楊沅告別,追了上去。 謝梅珺見她追來,還有些吃驚:“怎么啦?可是有話方才忘了說?” 謝慕林點點頭,用眼神示意隨行的香桃避開一丈,并負責警戒,便將謝梅珺拉到了角落僻靜處:“姑姑,三弟是不是跟你們提過那件事了?” 謝梅珺恍然:“原來你知道呀?那主意是你跟徽之商量的?” 謝慕林道:“四meimei回家時,提起你們母子三人近日的煩惱,三弟就隨口出了個主意。我原也覺得可行性不強,畢竟嗣祖母年紀也不輕了,這兩年身體還不太好??扇艿脑捯灿械览?,你們一直待在謝家角,楊姑父那邊若是不肯放棄,總是會上門來sao擾的。若他是自己找上門,倒也罷了,咱們謝家這一族的人,哪個不能攔他?可他偏偏不來,只在外頭放話,叫外人來說三道四。 “就算姑姑您坐得住,不把外面的閑言碎語放在心上,也要顧慮淳哥兒與沅姐兒的名聲。淳哥兒馬上就要考院試了,到了鄉試階段,名聲還是很重要的。沅姐兒的婚事也要慎重。這種時候,哪怕楊姑父什么都不做,我們還要擔心他往日品行上的污點,會連累淳哥兒與沅姐呢,哪里經得住他還要在外頭張揚行事?因此,與其叫他鉆了空子,倒不如避他一避就是了?!?/br> 謝梅珺何嘗不明白這一點?其實她聽了兒子的話后,之所以會動心,就是因為這些緣故。 但同樣的,她的顧慮也有道理:“我就怕母親的身體撐不住……她老人家的精神不比從前了。從湖陰到北平,長途跋涉近兩千里路……她哪里受得了呢?她已經很多年沒出過遠門了!” 自從父親病倒,她母親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湖陰縣。而聽母親談起年輕時候的事,似乎從北平南下途中,她就受了不小的罪,還生過病呢。以母親如今的身體狀況,倘若路上累出病來,不是玩兒的。他們家又不能把杜老爺子帶著一道走,路上有什么事時,找誰診脈開方去? 謝慕林則認為這個問題不難解決:“當年嗣祖母南下時辛苦,是因為走的是陸路,所以我們改走水路就行了。我們家自己包船,找熟悉的船行,包好一點兒的大船,慢慢地走運河北上,應該顛簸不到哪里去。大夫的事,完全可以出重金請一位醫術好點兒的大夫隨行,大不了從杜家醫館里請一位呀!我看杜家出身的大夫們,未必不想到北方去開開眼界,增長一點見聞。我聽說北平的市面上時常會有東北……不,遼東來的珍稀藥材,什么人參鹿茸的,杜家醫館就不想進一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