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140節
屋里只剩下謝謹之、謝慕林兄妹與蕭瑞,三人對視著微笑了下,又各自喝茶,忽然覺得屋中有些安靜了。謝慕林有點想提取回織機的事兒,為防蕭瑞有機密要議,她把帶來的下人都留在碼頭那邊了?,F在正事兒談完,她是不是可以揀起今日出門的借口了? 這時候,謝謹之先打破了沉默。他問蕭瑞:“蕭二少爺打算北上,往邊鎮駐守,是一心要謀軍功了么?這事兒有些兇險吧?還望蕭二少爺小心保重自己才是?!?/br> 蕭瑞笑了笑:“軍功我想謀,但能為朝廷與百姓出力,保家衛國,也是我心中夙愿。留在京城混吃等死沒什么意思,在金山衛里熬資歷也很無趣。就算邊鎮危險,我也希望能多做些有用的事,而不是因為害怕,而躲在后方享太平?!?/br> 謝謹之頓時肅然起敬。 這時,蕭瑞又往謝慕林這邊看了幾眼:“謝二公子,我問句冒昧的話——不知令妹可有婚配?” 謝慕林原本還在感嘆軍人的英雄氣概,聞言立刻被嗆住了。 第452章 剖析 謝慕林目瞪口呆地看著蕭瑞,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剛才聽到了什么。 謝謹之也呆了一呆,才反應過來。罵人的話都到嘴邊了,又被他咽了下去。他剛剛才稱贊了蕭瑞,心里還覺得蕭瑞是個保家為國的英雄,這會子要他貶低對方,好象有些說不出口。 但要他順著蕭瑞的口風答話,他也做不出來,只能咬牙擠出一句:“蕭二少爺既然知道冒昧,就不要提了?!?/br> 蕭瑞厚著臉皮正色道:“雖然冒昧,但若我不提,就怕會錯過了好姻緣。謝二公子,我馬上就要去北方邊鎮了。倘若我有一日陣亡在那兒,自然一切休提。但若我僥幸能存活下來,還立了軍功,有底氣說自己不再是個紈绔子弟,而是個有本事有志氣的青年才俊了,那日后總是要娶妻的。我是京城人士,這些年也算見過、聽說過不少大家閨秀了,總覺得差點兒什么。若要我迎娶她們當中的一個,我一想起來就覺得無趣,這輩子簡直一點兒意思都沒有??闪蠲檬遣灰粯拥摹瓘奈覄傉J識她開始,她就跟別的女孩兒不一樣。我想,若是能夠選擇,我心里更愿意與令妹這樣聰慧出色又堅韌的姑娘結成鴛盟,也好過隨意將就一門婚事?!?/br> 謝慕林被他夸得有點臉紅,她很想說點兒什么,但有老哥在旁,她似乎不該在這時候發言? 謝謹之也覺得蕭瑞夸獎meimei的話,聽著挺順耳的,他家二妹確實是聰慧出色又堅韌,但他還不至于因為這幾句好話就被蕭瑞哄昏了頭,依舊是板著一張臉:“我替舍妹謝過蕭二少爺的抬愛,但你的話還是太冒昧了!還是請你不要再說下去,給大家留一個體面吧?!?/br> 蕭瑞嘆了口氣:“我其實也知道這時候提這種話,太過失禮。但我即將北上,不知道幾時才能請動家中親長,正式向謝家提親。我害怕離去的這幾年,謝家已經給謝二姑娘定下了親事。等我知道消息時,已經來不及了!我只能在離開之前,抓緊機會讓謝家人知道我的心意。無論如何,請給我一個機會。我不敢說將來定會建功立業,成為如何了不起的高官名將,為未來的妻子帶來無上榮光,我只能保證,若我能娶得心愛的妻子,必定會護她一世,不叫她受半點委屈?!?/br> 謝謹之斜睨了他一眼,不是很相信他的話,覺得蕭瑞對自己的“紈绔”名聲沒有半點覺悟。就算他如今懂事了,穩重了,將會成長為國之棟梁了,本性也未必會有多大改變。謝謹之怎會冒險把meimei嫁給一個曾經是紈绔的人呢?他心里更傾向于溫文正直的讀書人,竹山書院里并不是沒有不錯的人選,只是還沒有哪個能真正令他眼前一亮罷了。但無論是哪一個,都比蕭瑞可靠呀! 謝家如今是詩禮書香人家,蕭瑞是什么身份背景呢?將門子弟,衛所武官,外戚,紈绔子弟,還是走恩蔭出仕的,簡直樣樣都戳中讀書人的鄙視點。謝謹之會跟他做好朋友,但妹夫?他從來就不在謝謹之挑選妹夫的名單上! 也不知蕭瑞是不是猜到了謝謹之的想法,他表完決心后,就開始剖析自己十幾年的人生歷程了。 他是家中庶子,生母是親姑姑的心腹大丫頭。姑姑曾與燕王有婚約,還是青梅竹馬的那一種,可惜還未完婚就因病去世了,臨終前把私房體己留給了最信任的大丫頭瑤枝。姑姑去世后,父親蕭明德將軍就納了瑤枝為妾,而后又生下了蕭瑞這個次子。不過他對瑤枝并不寵愛,很少與她見面,所以,嫡母蕭夫人盧氏并不會為難他們母子。 聽到這里,謝慕林心里覺得怪怪的,是錯覺嗎?她怎么聽著蕭明德好象是為了meimei的私房不外流,才納了meimei的侍女為妾的?達到目的后他就把人踢一邊去了?聽起來有些渣啊。 謝謹之沒meimei想得這么多,他挺意外蕭瑞會把這種不大光彩的身世告訴自己,但暫時還沒有因為憐憫、同情而對對方有所改觀。 蕭瑞的敘述仍在繼續著。他在家中作為庶子長大,雖然沒有受到嫡母嫡兄的打壓,但并不代表日子就過得順心了。 家中另一位小姑姑進宮做了貴妃,生下三皇子。三皇子長到六歲的時候,需要開蒙讀書,身邊也需要伴讀了。貴妃娘娘向娘家人求助,本來是想讓大侄子給兒子做伴的,但蕭將軍不樂意。他對蠢蠢欲動的妻子說,嫡長子將來要接手他的軍權,沒時間陪小孩子玩耍,八、九歲大就該開始接受正式的武將教育了。于是,蕭瑞作為沒有繼承權的次子,被嫡母送進宮做了三皇子的玩伴。 如果他這個玩伴只是陪三皇子玩耍還好,但他同時還兼了伴讀的職責,日子就有些不好過了。 蕭瑞心情沉重地對謝謹之與謝慕林說:“我那時候年紀小,什么都不懂,一心還想著要用心讀書,好好表現,為蕭家爭光。三位皇子年紀相仿,同在一處讀書。我總是第一個背完了書,背得又快又好,聽太傅們講課,也比旁人更快聽懂,太傅們??洫勎?。太子殿下自小就要做出溫文友愛的模樣來,因此沒說什么,可曹家的伴讀們卻沒一個看我順眼的。二皇子脾氣要暴躁些,他身邊的林家子弟沒兩天就攔住我打了一頓。有林昭儀幫忙掩飾,皇后與太子并未開口,我那頓打就白挨了。貴妃娘娘不肯為我出頭,三殿下還反過來勸我,別太用心學習了,把其他人都比下去,只會惹來嫉恨,他沒法為了我,與兩位兄長爭吵的?!?/br> 三皇子其實也被他比下去了,心里估計也是不高興的,只是二皇子先出了手,他就沒有說什么。但他如果是真的為蕭瑞這位表兄著想,就不會勸他別太用心學習,而只是讓他別表現得太好,收斂著些。因為太傅教導的知識,學了多少都是自己的,可是否表現出來,就要看各人的意愿。三皇子勸蕭瑞的話,是讓他連學習都放棄了。 蕭瑞當時沒聽,仍舊是認真聽課,但在課堂上低調了許多的,還變相幫三皇子多多表現,讓后者多次得到太傅們的夸獎,成功地塑造出三皇子“溫文好學”的形象來。 三皇子又再以好弟弟的身份,湊到太子面前作投靠狀,除了曹皇后依舊看蕭貴妃不順眼外,東宮一系已經不再與三皇子這邊的人為難了。雖然二皇子對此很生氣,但三皇子對他面上還是挺恭敬的,他也只能認為三弟軟弱無爭,同樣不多加為難,只盯著太子搞小動作。 三皇子處境好人緣好,蕭瑞也得了幾年安穩的日子。不過,隨著歲數一年一年地增長,他也看出來了。他在學業上不能越過太子與三皇子,甚至不能越過二皇子,只能扮成庸碌模樣,可庸才能在科舉上有所建樹么?三皇子只希望他留在身邊做個跑腿幫閑,卻不指望放他出去掙前程。 再這樣下去,他的未來又在哪里? 第453章 摯友 蕭瑞的悲慘童年意外地觸動了謝謹之的心腸。從前曹氏當家的時候,他也不是沒有過在學業上被打壓,不能表現得比長兄謝顯之更好的日子。 尤其是父親謝璞長年在外任上,祖母謝老太太又偏幫曹氏母子,這種情況就更為加劇了。 幸好長兄謝顯之是個正派少年,對他態度比較公正,才讓他少吃了許多虧。 如今蕭瑞說起自己在宮中飽受欺壓,動手的是強勢的太子、霸道不講理的二皇子以及心思深沉心術不正的三皇子,怎么聽怎么合理,謝謹之都有些感同身受了。 等到蕭瑞現場背了一篇四書五經里頗有難度的課文,還默寫出自己十歲那年寫的一篇小短文給謝謹之看之后,后者便更加相信,他確實很有才華,本該成為一個出色的讀書人,卻礙于貴人的私心,只能無可奈何地棄文從武。 謝謹之看向蕭瑞的目光,不但緩和了不少,還帶上了幾分憐惜:“你也不容易?!?/br> 蕭瑞沖他慘然一笑:“這都是沒辦法的事兒。我父親有城衛大軍軍務要忙,在家的事情本就不多,更何況是這種小孩子的事……三殿下那時對我確實很親近,貴妃娘娘、夫人和大哥,都待我很和氣,我又能說什么呢?” 謝謹之聞言,也不由得為他嘆一口氣了。 謝慕林也對蕭瑞生出幾分同情之心來。不過,他如今已經掙脫了那個環境,將來的發展應該會順利許多,倒也不必繼續沉浸在這種自苦自憐的情緒中了。 她對蕭瑞道:“蕭二少爺不必難過,這都是過去的事兒了?!?/br> 蕭瑞有些意外地看了看她,忽然露出一個溫柔的笑容來。 謝慕林怔了一怔,謝謹之那邊也看見了,心中頓時警惕了一下,正要說話,可蕭瑞馬上又繼續開始敘述自己的少年時代,把后者的注意力給岔了過去。 蕭瑞在十二歲那年,也就是四年前,遇到了一位來給眾皇子上課的新翰林。這位翰林姓岳,很有才華,而且還是故人——他是燕王妃岳氏的同胞親弟弟。 燕王妃岳氏與蕭瑞的大姑姑蕭明珠曾經是十分要好的閨中密友。要好到了什么程度呢?蕭明珠未能與未婚夫燕王完婚就去世了,但她的閨密很快嫁給了燕王,婚禮上的大媒人居然是由蕭明珠的兄長蕭明德擔任的。身為蕭明珠心腹大丫頭的姨娘李瑤枝,自然也對燕王妃姐弟非常熟悉。 岳家因為受家族嫡支的姻親牽連,在當年的奪嫡之爭中,算是站錯了隊伍的。在當今皇帝登位之后,便有岳家的政敵趁機清算他們家。幸好岳氏成為了燕王妃,拯救了娘家的親人。除去嫡支族人中有兩人因為罪名確鑿,丟官去職革除功名以外,其他人都沒有獲罪,照樣讀書科舉做官。不過,岳家人感覺到當時的京城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夠安全了,未來的仕途也可能會不大順利,所以趁著燕王夫婦婚后返回北平,索性合族一起同行北上,在北平安了家。 燕王妃的這位同胞小弟,自小聰慧,十二歲就考中了秀才。但為了避風頭,也等了超過十年的時間,方才繼續科舉之路,重返京城官宦圈子。這時候,岳家曾經的政敵都已經消失了,他身為燕王妃的胞弟又頗受禮遇,皇帝還很親近信任地委任他去給皇子們上課。岳家人總算重新在京城站穩了腳跟。 李瑤枝很高興地讓蕭瑞去跟岳翰林親近,蕭瑞有學業上的問題,不方便去向太傅們請教的,便可以找岳翰林幫忙。而也正是這位岳翰林,看出了蕭瑞真實的處境,提點他盡快離開三皇子身邊。 三皇子明顯不是傳聞中那樣溫和無爭,他有著與兄長們一樣的野心。蕭瑞既是他的表兄,又是他的玩伴,小時候還罷了,年紀越大,對三皇子的事情就會參與得越多,一旦插手了真正的隱秘之事,他就沒辦法脫身了。 蕭瑞得了岳翰林的提醒,真正下定了決心。他先是借口要為三皇子拉攏各勛貴人家的青年才俊,結識了董慧武等紈绔子弟,然后借機傳出了自己的“紈绔”名聲。他又在家里收買了幾個在嫡母身邊侍候的婆子,在嫡母耳邊說他的壞話。等到宮里的蕭貴妃從身邊宮人處得知了二侄子的“紈绔”名聲,召來嫂子盧氏相詢時,不出意外地得出傳聞屬實的結果。 蕭貴妃一直想要讓兒子與繼承家業的大侄兒蕭琮多多親近,對于庶出的二侄子蕭瑞,一向是不大看重的。再加上蕭瑞的生母,又是她長姐蕭明珠身邊的心腹大丫環,她就更不喜歡了。只是三皇子需要玩伴,她也想給兒子添個可靠的幫手,才會讓蕭瑞留下來罷了。如今既然蕭瑞不學好,成了紈绔,她又怎么可能把人繼續放在兒子身邊,教壞了寶貝兒子呢? 蕭貴妃很快尋了個理由,把小侄子禮送出宮,然后迅速給三皇子身邊補上了一位出身實權高官家的伴讀。三皇子倒是不大樂意,但母妃下令,他也無可奈何。蕭瑞便就此順利擺脫了皇子玩伴的身份,重新獲得了自由。 謝謹之與謝慕林都聽得挺入迷的,聽到這里,都大大松了口氣。 謝謹之頗為真情實感地對蕭瑞說:“想必蕭二公子從此就能顯露出自己真正的才華,再也不必顧慮貴人們的臉面了? 謝慕林比哥哥想得多些:“哪兒有這么容易?他不是在幾個月前,還跟三皇子混在一起嗎?” 謝謹之怔了一怔,連忙看向蕭瑞。蕭瑞臉上露出了苦笑。 是的,他就算出了宮,得到了自由,日子也沒順利到哪里去。那時候,因他父親蕭明德表示,等他長大了,就會送他入軍中歷練,他便開始跟隨父親練習騎射武藝。至于詩詞文章,因為缺少老師指點,也只能放棄了,僅在閑暇時看看書,當作業余興趣。 但蕭瑞這么聰明的孩子,自然不僅僅是在學業上比旁人優秀,就連習武的速度,也是非??捎^的。他的嫡兄蕭琮跟在父親身邊學習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但在他這么大的時候,騎射武藝都不如他好。而父親教導的蕭家祖傳槍法、刀法,蕭瑞只學了幾個月,就差不多能跟嫡兄身邊的心腹打個平手了,進步的速度也很快。學習兵法武略,他也是屢屢有出色的表現,得了父親好幾回稱贊。 蕭夫人與蕭琮的臉色是一天比一天難看,后面會發生什么事,不必蕭瑞說,謝家兄妹也能猜到了。 謝謹之頓時扼腕不已:“蕭兄太大意了!雖然是在自己家里,卻也不見得比宮中安穩,你怎么就忘了韜光養晦呢?!” 蕭瑞苦笑:“到底還是年紀小,太天真了。好不容易擺脫了宮里,我就一心想讓父親看到我的好處,哪里還記得別的?我以為我不可能繼承家業,夫人與大哥只會無視我,卻忘了人心最是難測?!?/br> 謝謹之唉聲嘆氣,態度與半個時辰前相比,截然不同,與蕭瑞儼然成了至交摯友。 旁觀的謝慕林不由側目。 第454章 攻勢 謝慕林有種一言難盡的感覺。 蕭瑞的悲慘經歷,她聽著其實也不是全無觸動。但同情完了之后,她的判斷力卻不會太受影響。畢竟她也是各種小說影視動漫都歷練過來的人了,主角處境悲慘卻逆襲成功的故事,早已多得爛大街。不就是“美強慘”式的主角嗎?最容易吸粉的人設嘛,其實并不是很稀奇。蕭瑞這樣的經歷,認真說起來,其實還不算太慘呢。 于是謝慕林就有些懷疑,蕭瑞是不是在賣慘,搏取自家二哥的同情,好讓二哥放下對他的排斥與戒心呢? 這個猜測,謝慕林還未能核實,但看謝謹之的反應,便知道蕭瑞賣慘賣得挺成功了。 謝慕林小心有些小小的不爽,心想你這算是在追求我嗎?那為什么有招數不沖我使,卻算計我哥去呢? 她面上不露聲色,只是靜靜坐在那里,仿佛在認真聽蕭瑞的故事。 不過,也正因為她表現得太平靜了,襯得謝謹之那邊太過真情實感,蕭瑞察覺到了幾分異樣,反省自己是不是做得有些太過了?還是稍稍收斂一點的好,畢竟他想要讓謝家人知道他是個身在逆境中也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有志青年,值得把女兒托付終身,而不是個悲慘無助的小可憐,自己都保不住自己,更別說照顧好伴侶。 于是蕭瑞輕描淡寫地談了幾句自己被嫡母嫡兄打壓時的經歷,簡單講了講自己差一點被栽贓成了眾所周知的賊偷,虧得自己機靈過人,及時把別人偷藏到他房間的財物轉移開,終于維護了自己的清白,讓算計自己的人偷雞不著蝕把米的故事后,便開始轉入新篇章。 在吃過嫡母嫡兄的虧后,蕭瑞也知道自己想要在父親麾下任職,是不太理實的。父親既然有意把他送到外地衛所去掙前程,他就聽話好了。自己私下認真練習騎射武藝,卻不再在父親面前求表現,也注意讓嫡兄成為所有同期習武的人中看起來最出色的一個。 他就這么低調地學習著本事,同時與董慧武等紈绔子弟保持來往,順利地維持住了自己“紈绔子弟”的形象。其實,他并沒有做過什么不規矩的事,頂多是跟其他人一塊兒吃吃喝喝罷了,連風月場所都不去,外頭的名聲,有一半是嫡母嫡兄那邊的人手在傳,還有一半是他自己搞的鬼。 這樣做也不是全無好處,蕭瑞因此低調地在京城中經營出了一個消息網,有了幾處小小的產業,養活了一些辦事的人手,小日子過得舒心了許多。 只是沒過多久,三皇子又重新找上門來,以多年的發小情誼,請求他幫著辦些小事,貴妃娘娘還給嫡母盧氏捎了話。蕭瑞是不答應都不行,心里也多少有些被三皇子的花言巧語打動。他們畢竟是從小一塊兒長大的表兄弟,哪怕有過很多不愉快的經歷,快樂的日子也不是沒有的。 更何況,有了三皇子的招牌在前頭頂著,嫡母嫡兄也不能再給他穿小鞋了,姨娘李瑤枝那邊的處境都輕松了不少。蕭瑞想著自己反正還沒到被父親放出去的年紀,就先跟三皇子混兩年。如果他委托自己辦的只是小事,自己順手幫就幫了,真正麻煩的事,卻是不會沾手的。 三皇子大約也是顧慮到自己有許多算計不方便讓舅舅蕭明德知曉,所以不敢輕易向蕭瑞透露真正的隱秘。趙瀅那件事,算是個意外。蕭瑞當時是真以為三皇子真心愛上了趙瀅,不忍心見他為情所苦,才會好幾次護送他去私會佳人的。等到后頭真相暴露,蕭瑞心中失望無比,卻也下定了決心,要徹底放棄這個童年好友了。 蕭瑞鄭重地對謝謹之與謝慕林說:“這件事說起來,我也有責任。若不是當初我助紂為虐,趙瀅未必那么容易陷下去,被三殿下所騙。如今我從三殿下處取回了趙瀅所有的把柄,卻扣下了兩封她的親筆信,交回她本人處置,就是想替她保密,同時也在彌補自己曾經的過失。此事過后,趙瀅過得是好是壞,就要看她自己的造化,我也能坦然面對整件事,不必再有愧疚不安?!?/br> 謝謹之與謝慕林并沒有從謝映慧的信中知道這其中的內情,如今也就明白,蕭瑞對馬玉蓉的隱瞞是有效的。兄妹倆交換了一個眼神,倒是默默認同了蕭瑞的做法。他雖然為了保護趙瀅,騙了馬玉蓉,但這對馬家并沒有什么損害。這種善意的謊言,謝家兄妹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蕭瑞又把自己離京前與三皇子的對話告訴了他們,坦言自己已決心要與三皇子疏遠關系了:“長淮衛太近,北平足夠遠。我連父親都瞞住了,想要謀求北方邊鎮的軍職,就是為了徹底擺脫宮中與家里的桎梏,憑自己的真本事在軍中立足。燕王府興許會對我有幾分看顧,但以燕王殿下的性情,那等看顧也是有限的,絕不會叫我什么都不做就白占了軍功。 “倘若我只是個夸夸其談之徒,一上戰場就不堪一擊,丟了性命也是我的命數,燕王殿下斷不會多言。但如果我能憑著自身,不但在邊鎮站穩了腳跟,還能出人頭地,那我的前程便是一片光明。無論是誰,貴妃娘娘、三殿下,父親,夫人,又或是我的兄長,都無法再阻擋我了?!?/br> 他握緊了拳頭,露出一個微笑:“我相信自己有本事做到這一點?!?/br> 謝謹之長吁一口氣,鄭重點頭:“我也相信,蕭兄絕不會是個紙上談兵的草包,而是真有本事為自己在邊關掙出一份功績的勇士!” 蕭瑞沖他笑了笑,忽然話風一轉:“那我之前提的那件事……” 什么事?問謝慕林有沒有婚約嗎? 謝謹之瞬間反應過來,皺了皺眉頭,卻沒有再果斷地駁回去了:“我雖是二妹的兄長,家中卻還有父母與祖母。蕭兄問我這話,還是太過冒昧了。我只能告訴你,舍妹原與江家次子有婚約,但家父春天時遭遇陷害入獄時,江家已經派人來退了婚約,過后也沒有再提起過。舍妹如今仍舊待字閨中,家中長輩也沒有提起過相看之事。蕭兄若真有意,還請讓家中長輩來提,斷沒有直接在女孩兒面前問這種事的規矩?!?/br> 謝慕林扯了扯嘴角,心知蕭瑞的心理攻勢成功了,瞧瞧,二哥謝謹之說話的語氣都不一樣了,還沖著蕭瑞喊“蕭兄”呢! 她瞥向蕭瑞,卻看到他沖自己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我知道了。謝二哥請放心吧,我也是自幼讀書守禮的官宦子弟,怎會不懂得規矩呢?請給我一點時間,讓我在北方做出成績來,我一定不會讓謝家失望的!” 第455章 算盤 雖然謝謹之沒有給出肯定的回答,但蕭瑞已經很滿足了。 他跟謝家人其實還不算很熟悉,貿然提起婚事,謝謹之沒有當場拂袖離去,已經是他事先拿北上守邊一事打好了底,把自己塑造成保家衛國的英雄,讓謝謹之拉不下臉來罵人的功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