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后來張平康出生、長大,老張的丈夫為孩子以后打算,聽說南方有打工的好機會,就去了南方,可惜沒幾年就碰上工廠事故,死了。 老張在家種地只能勉強糊口,而且孩子讀書也要走幾十里路,干脆咬咬牙,把土地都賣給了同村人,拿著賣地的錢和丈夫事故的賠款,到縣城里買了一棟偏僻破舊的小房子住,又租了一個臨街的店面,靠賣早晚餐為生。 可沒想到,到了縣城里,卻是另一番水深火熱的生活。 路昭吃完了面條,付了一塊二毛錢。 像他這樣吃rou臊子面條還加雞蛋的人很少,店里吃得最多的還是豆腐臊子面條,六毛錢一碗。 吃的人也不多,這會兒正是飯點,店里都只有三四個食客。 這年頭大家還是偏向在家吃,只有在縣里好單位上班的固定收入人群,又是單身的,才愛在外面吃飯。 不過,等到早上賣包子了,生意也許會好不少。 路昭離開小店,回到縣政府大院,爬上了宿舍樓。 縣政府的宿舍樓就在辦公區域后面,下樓一腳就跨進辦公室,非常方便。 他打開自己的宿舍門,正要進屋,旁邊的房門開了。 一名雌蟲走了出來。 “哦,是小路啊,現在才回來?”他笑著打招呼。 路昭點點頭:“嫂子晚上好,我剛剛散步回來?!?/br> “你們年輕人,精力真旺盛?!贝葡x笑著說,提著垃圾桶往樓下走。 而他身后,大門大開的屋子里,熱鬧的說笑聲正傳出來。 隔壁住的是左安縣的書記肖立群,一個大腹便便的雄蟲,平時就愛呼朋引伴,喝酒打牌。 這會兒屋里這個動靜,應該就是他和朋友們剛剛吃完飯,坐在牌桌上了,他老婆就一個人收拾屋子、倒垃圾。 路昭剛來的時候,肖立群親自把他安排在自己隔壁屋,也熱情地邀請他去家里吃飯打牌。 路昭去過一次,發現那酒桌上真是互相吹捧,撒潑吹牛,丑態百出,就再也不去了。 肖立群邀請了幾回,看他不賞臉,也就不再請他,在單位上也對他不冷不熱的,其他人都會見風使舵,就抱起團來孤立他。 這種“孤立”,并不是歧視、阻撓,他們表面還是客客氣氣的,路昭有什么需求他們都配合。 但也僅僅是路昭要哪樣,他們就給哪樣。 多的信息、解釋,他們一概不主動提,有什么活動也不叫路昭一塊兒,有什么工作,他們推一下動一下。 路昭現在慢慢發現了苗頭,只是他也想不出太好的辦法來解決,因為這些人抱團抱得太厲害了。 就像師父說的那樣——敵人太團結,無縫可鉆,就難以取勝。 這會兒路昭也不主動去肖立群屋里打招呼,只往自己屋里走。 可是這時,幾句談笑聲鉆進了他的耳朵。 “肖書記,我今天這手氣真不行,還是您厲害??!”這是一道陌生的聲音。 “哪里哪里,大虎謙虛了啊?!毙ち⑷赫f。 路昭耳朵一動,停在了門口。 “書記,您看這個什么產業園的項目,咱們怎么整???” “你自己想整,你要去想辦法。這錢是國家撥下來的,我也沒法直接掏出來給你啊?!?/br> “書記,我鄭大虎是個粗人,哪知道整什么項目、什么產業園的,還不是您說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嘛!” 路昭的眉頭皺了起來。 左安縣產業園的項目他知道,是州里的一批經濟開發建設項目規劃中的一小部分,有財政專門撥款。 說實話,路昭覺得以左安縣目前的經濟基礎,根本支撐不起這么大一個產業園。 因為左安縣根本都沒有一個支柱產業。 左安縣的礦產豐富,但那只是挖礦,礦區都在山里,挖出來的礦運到州里去加工。 左安縣本身沒有礦產加工工廠,也就沒有一系列的下游產業,沒有工作崗位,沒有工人聚集,其他生活服務經濟也就起不來。 這樣如何支撐起產業園? 修建那么大一個園區,沒有工廠和商家入駐,全空著,縣里的財政收入也沒法增加啊。 他看縣里的各位領導說起這個來都津津樂道的,絲毫不提建好園區后下一步怎么辦,原來他們根本就不需要下一步。 他們只想著自己在修建園區這一步,能撈多少錢,根本不管財政如何,老百姓如何。 產業園這么大一個工程,修馬路、裝路燈、做綠化,樣樣都要承包出去,樣樣都有空子可鉆。 路昭只在腦子里轉了一圈,都知道他們在打什么算盤。 綠化種樹,樹有好有壞,有樹齡大小,報價還不是靠承包商一張嘴? 誰來承包呢? 鄭大虎。 而鄭大虎這會兒就坐在他們的牌桌上,同肖立群說—— “還不是您說怎么干,咱們就怎么干嘛!” 第125章 路昭靜靜站在門口,聽了好一會兒屋里的談笑,直到聽見旁邊的樓梯上有上樓的腳步聲,才走進自己屋里,關上門。 他坐到書桌前,把筆記本翻開,記下了今天的見聞,包括那對母子、收保護費的小混混、鄭大虎,還有在門口聽到的,關于產業園的事情。 寫完這些,他嘆了一口氣,將筆記本合上,放進了書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