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書迷正在閱讀:隨身空間:我在鄉下佛系養老、問心、謀愛(青梅竹馬)、周她復始、狩獵遺跡、糖和紙飛機、關于我們(BG H)(短篇合集 包括1V1 骨科等)、公主能有什么壞心思呢(甜寵 1v1)、強迫降雪(校園 1v1 強取豪奪)、守寡后我被亡妻罩了[種田]
二宗則是西方勾陳大帝的道統赤雷宗和東方青華大帝的道統混元宗。 三門分別為儒門、佛門、和武門。其中武門是修士最多的一個流派。 四教與六道卻是虛指,前者流派眾多,包攬了修仙界中的許多雜事,譬如煉藥,煉器。制香,交易買賣等,代表性門派是歸一樓、四海會和純陽劍宗。 至于最后一個代表性宗門,到現在還沒打出個頭緒來,頗有每個宗門都是第四教的意味。 六道就更為雜亂,主體是除卻人族之外的其他族修士,用孟隨云信中的原話來說都是爭奪天地大勢中的失敗者。 妖族、巫族、鬼族都被包含其中。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不得意的人族散修和被正道所不容的修士都藏身其中,現在已經有了散修聯盟代稱的苗頭。 楚摘星并不是因為四海會的名頭響亮就改變了主意,而是因為師姐給她的信上曾經說過,四海會尊奉的祖師是龍虎玄壇真君趙公明,昔年也是玄武大帝的部眾,認真起來和北斗門還有那么一點香火情。 最重要的是所修為財道,最講究有報必有還,說會報答就一定會報答。 楚摘星在流影小世界時也和一直不得四海會承認的元寶宗打過交道,元寶宗的修士除了人傻錢多,一心求財之外沒有任何毛病,道德水平比其他宗門的修士起碼高三倍。 而且修財道之人,消息往往是最為靈通的。因為消息,也是一種很珍貴的資源。 只要救了他們,楚摘星就可以直接向他們打探消息,而不是折向那個不知情況為何的龍門客棧打探了。 一只筑基大圓滿的沙蝎,可以打,但最好找個機會一擊斃命。妖族皮厚,纏斗很麻煩,而且這里還是他的主場。 楚摘星的構想并沒有實現,因為財道修士的實戰能力真是菜啊。不知在心中第多少次感慨之后,楚摘星凝聚劍氣,擋住了沙蝎欲要刺入其中一人腹腔的尾勾。 “筑基期的劍氣境,小鬼,你是哪宗的弟子?我勸你不要多管閑事,否則惹禍上身時,勿謂言之不預?!惫舯蛔?,沙蝎終于把注意力放到楚摘星這個先前一直在看戲的人身上。 只看了一眼,戒備立刻就提到了最高。 修士可以保持面貌的年輕,但神魂予人的感覺很難改變,年輕和衰老的差別很大,所以沙蝎很容易就感覺出阻攔他攻擊的是個年輕的小家伙。 應該還不到三十歲。 年輕人嘛,總是有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幻想。按他的性格,直接殺了便是,生命就當做學費好了。但是這么年輕,還在筑基期就晉入劍氣境,定是大宗門的天才。 宰了這群四海會的修士已經要去大漠深處求老祖庇佑避避風頭了,要是再惹上一個身份不明的大宗門的天才弟子,恐怕這輩子都得待在大漠深處不出來。 那他費盡心力從四海會搶的財貨也沒了意義,到頭來還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所以還是嚇走為好。沒了這個多管閑事的劍修,四海會的就剩下死路一條。 誰料他的一片好心都被那個小鬼當成了驢肝肺 ,那小鬼聞言只是將手中劍一轉,揚聲道:“你若留,便戰,你這條性命我來收。你若走,請便,我不攔你?!?/br> 黑衣黑發,黃沙,銀劍,壓迫感十足。 隨著楚摘星踏空而來,沙蝎的眼神逐漸變得畏懼。心中暗罵果然劍修都是瘋子,但要真打,他又不太敢。 劍修為何名聲盛,還不是眾多劍修用一個個越階斬敵的戰績給堆出來的。 到時候待在大漠深處不出來是小事,真沒了性命就萬事皆休了。雖然他不認為占盡地利的自己會死,這個小鬼八成也是在嚇他。 左思右想之后,他還是決定先撤。人族的儒門修士說得好嘛,好漢不吃眼前虧,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四海會總是要做生意的,還是有下一次機會的。 “小鬼,我們沙蝎一族不是好惹的,你等著!”隨即沙塵滾滾,楚摘星回神時沙蝎已經不見了蹤影,用神識搜索也是一無所獲。 這就走了?上界的妖怪都這么識趣的嗎?她放話只是想在氣勢上占得先機啊,沒想到能跑這么快,打一架估計自己在上界水平的計劃算是落空了。 好在交好了四海會的修士,不算空跑。 第貳章 “多謝道友相助, 不知道友是哪方小世界前來的英才???” 在楚摘星嚇走那名沙蝎族的妖修之后,自有四海會的弟子去收攏方才被沖散的車仗,而領頭的弟子則上前與楚摘星敘話。 見此人一語道破自己的來歷,楚摘星選擇沉默, 不變應萬變。 她在來之前可是被大師兄細細叮囑過, 因為宗門奉玄武大帝為道統, 所以上古之時這位大帝鎮壓九天十地有多威風, 他們這些后輩弟子如今就得多小心, 能不暴露師承就不暴露。 北斗門為何開宗立派上千年還是只能蝸居在流影小世界?即便獨占一州也是四戰之地,開拓極為不易。 那名千年前飛升到中千世界的前輩也曾上過三榜,卻始終沒搭上去往大千世界的車。直到壽元將盡之時才悻悻返回宗門, 只留下給后輩弟子的手札。 原因就出在傳承玄武大帝道統這個身份上。 北斗門成立之時, 三千世界的勢力劃分早就明確, 各大宗門不僅守著自己手里的地盤, 還對別宗的地盤虎視眈眈。根本不舍得拿地盤出來安置北斗門, 哪怕這是貨真價實的玄武大帝道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