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時佑安氣急,把鳥看的更緊了。 兩人一鳥之后就開始了無休無止的斗爭。 他們這樣胡亂玩鬧著,可戚長璟卻無心參與其中。 ——春闈要到了。 春闈,又稱會試,因士子會集京師參加考試,故名。又因在春季由京城貢院,也就是禮部主持,亦稱“春闈”、“禮闈”*。主考人為欽差大臣,每三年一次舉辦。舉子們從各地進京趕考,成功通過會試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則被稱為會元。 歷朝的春闈一般在二月舉行,但大兆如今新朝初立,去年戚長璟才登基不久,各地的鄉試(秋闈)足足拖到了十二月中旬才舉行。為了照顧一些路途遙遠的考生,大兆的第一次春闈便也只好隨之延期,拖到了三月才開始。 而春闈之后便是殿試了。 殿試時間定在四月初,與會試挨的極近,戚長璟不得不早做準備,提前擬定殿試的一系列流程。 ——還有最重要的,殿試的題目。 殿試需皇帝親自出題,先由通過會試的考生紙筆作答,時間一到后,現場收卷,交給皇帝及殿內其他皇子、考官閱覽,而后皇帝傳召考生,再一一詢問,最后當場宣讀名次名單,由皇帝欽定狀元、榜眼和探花。 凡在盛世,殿試無一不出于社稷有大用的人才,被皇帝點出的進士們甚至會稱呼皇帝為“圣師”,來表達對天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激。 除了親自出題問題的皇帝,旁聽觀人的皇子們在殿試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擬定名次時皇子們需要在皇帝面前發表見解看法,提高用人識人的能力。 而對于考生們來說,若是他們表現的夠好,難免會入某些個皇子的眼,日后有皇子舉薦,于仕途也是百利無弊。 只是如今戚長璟膝下無子,朝臣們皆以為這次殿試只有戚長璟一人參與,再選幾個有資歷的老臣作考官便罷了。 然而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等參與殿試的名單敲定后,成親王和寶祥郡王卻赫然在其中。 “如今誰人不知圣上并非太后娘娘所出?這成親王、寶祥郡王和圣上更是無半分血緣關系?!?/br> “這如何使得?殿試茲事體大,圣上如何能讓……” “慎言??!” “成親王也就罷了,之前隨著圣上打過天下,也是有過功勞的王爺,這寶祥郡王……誒……” 幾個大臣摸著胡子,忍不住嘆息。 便是前朝那些個有血緣關系的郡王,因為外戚的緣故,也從未有過皇帝讓郡王參與殿試,甚至巴不得外戚們離這些政治核心越遠越好。 圣上到底想做什么? 不光是朝臣,哪怕是時佑安本人得知這個消息后都吃了一驚。 “我?”時佑安手正搓著貍奴的腦袋,聞言吃驚地抬頭,赫然道,“圣上真這么說的?” 戚長珩拽了拽貍奴的尾巴,被貍奴張開大嘴威懾了一番,只好怏怏地縮回手: “真的,禮部已經擬好了,你我到時候要同去,隨皇兄一起選人?!?/br> 時佑安抿著嘴巴站起來,明顯有些不安:“……我去殿試,是不是有些不妥?” 他一不是圣上的直系皇子,二又沒有功勞傍身,如今名聲也算不上好…… 怎么想,這種事情都輪不上他吧? “能有什么不妥?”戚長珩一板一眼道,“不用擔心,咱們兩人去跟那些考生是說不上什么話的,他們寫他們的卷子,皇兄問他的問題,我們倆就是個吉祥物而已?!?/br> 時佑安這才松了口氣。 “做吉祥物我很在行的,”他拍拍胸脯,臉上又恢復了往日靦腆而可愛的笑容,得意地說,“我可以一句話不說,乖乖坐在那里一整天!” 戚長珩被時佑安可愛的心都在顫抖,同時卻涌上一陣強烈的愧疚感。 他能猜到皇兄的用意。 眼下外面傳的那些鬼話越來越難聽,只有讓時佑安出來做些什么才能改變些許看法。 殿試上,若是時佑安能代表天子問話,再鼓勵幾個舉子,之后在京中的聲譽也會大大提高。 想到此處,戚長珩咳嗽了兩聲,連忙裝作被嗆到的樣子拿起茶盞喝了一大口水。 嗚嗚嗚,我對不起玉奴!我是罪人! . 春闈和殿試的考官都擬定之后,便有人組織著大家一起出去喝酒消遣一番。 考官們大多年齡大了,不喜歡參與這些熱鬧的活動,便推辭著不去。 于是就只剩下一眾年輕的朝臣商量著一起聚一聚。 做東的是御史大夫蔣庚年,他這次擔任的是會試閱卷人之一,也是負責打分的大臣中最年輕的一位。 蔣庚年顯然是個會來事的,除了給每一位相關的官員都發了請柬之外,還往宮中也寄了兩封請柬。 戚長珩只是皺眉:“我才不去,上次去了——” 他余光瞥見時佑安臉上有些怔忪,頓時把后半句“和聶隨打了一架”咽了回去。 時佑安垂眸看了看手上的請柬,又無措地看了看戚長珩。 “我不想去,你可以去嘛,”戚長珩連忙道,“他們既然分別給我們兩人都遞了請柬,就是有意巴結,我們兩個總要去一個人才好?!?/br> “不過……”戚長珩皺了皺眉毛,“這回出宮沒有我和圣上陪同,你得多帶些人才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