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到七零:女配知青被大佬嬌寵了 第18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我逼對象吃軟飯[快穿]、同時攻略五個男人后我翻車了、穿書mama帶我嫁入豪門
其他人也接連簡單的介紹了自己。 亦清清總算把之前書里提到的人物和臉對上號了。 之前她憑原書描述猜的幾個人都沒錯,老知青里,長得最好的女知青就是湯蘭,我見猶憐的類型,崩了人設,開始走小白花路線的劉春杏手段不知道跟她比起來如何,但這長相上就差了一籌。 通了姓名,話題不知怎的又被引到了自行車上。 “云同志和亦同志家里條件肯定很好吧,剛下鄉就買了自行車,不知道父母在哪里高就?”盧先進問。 “可稱不上高就,就是普通老百姓罷了,只不過我爸媽比較寵我,才給我多帶了點東西”,亦清清皮笑rou不笑的說。 云孤遠就簡單多了,直接一句話沒說。 “亦同志,要我說啊,咱們知青之間還是要互幫互助的好,昨兒你沒借劉知青自行車,她本來打算答謝你的紅糖都沒送出去,你可是虧大了”,湯蘭一臉為她好的樣子說著挑撥的話。 亦清清心想,這不對啊,怎么都沖她來了? 那么大的一個女主你們沒瞧見? 我穿的灰撲撲的,能比女主精心打扮,精致到頭發絲的樣子還亮眼?咋揪著她不放了? 一輛自行車有這么大威力嗎? 亦清清雖然意識到自己近來的表現似是有些太高調了,不只拉了劉春杏的仇恨,也吸引了別人的注意力。 這可不是吃瓜群眾的該干的事兒。 好在除了做賊心虛的劉春杏,其他人主要是因為自行車這事才對她這么關注。 等云孤遠把李夢雪、鄭曉龍他們的自行車都交貨了,她就不起眼兒了。 到時候有自行車的知青都有五個了,云孤遠似乎也沒有想把這些自行車出自他手的事兒露出去,那她亦清清就沒那么顯眼了。 但事情再重來一次,估計她還是會昨兒就去提車。 她不喜歡沾染麻煩,但也不怕麻煩,為了避免麻煩事,控制自己行為,強行低調的事她還是干不來,畢竟好不容易有第二次活著的機會,她不是來受憋屈的。 湯蘭這挑唆的話也是有意思,表面上是在幫劉春杏說話,實際上也是在揭劉春杏的底兒。 亦清清馬上就明白劉春杏在背后說她壞話了,她和劉春杏梁子是結的狠了,完全不用考慮給她面子,當即說,“還有紅糖送?昨兒借車的時候咋不說?當然,你說了我也不會借,我懟你不是第一回了,正常人都知道自己和我的關系一般都很,還找我借,被拒絕不是應該的么?還紅糖,記恨我的人,給的紅糖我敢要?嫌命長呢!” “喲,這么說你們之前就關系不好?那劉知青你怎么還找她?這新自行車,關系好的都不一定借,更別提關系不好的了”,湯蘭一臉驚訝的看著劉春杏,這個新來的長這么一張臉,也敢模仿她行事,昨兒還給她上眼藥,想拿她當槍使?今天就讓她看看東施效顰的后果。 亦清清分了一部分注意力在腦海中的大書上。 這會兒女主也在場,現場的情況也在書中描寫了出來。 雖說是以女主視角形成的書,但偶爾的旁白也會介紹人物的心理活動,所以當亦清清看到湯蘭的心理活動時,她險些幸災樂禍的笑了出來。 這是小白花舞了大白花面前,大白花出來教育人了?不知道誰更勝一籌? 還東施效顰,這湯蘭也是夠自戀的。 劉春杏泫然欲泣,“我也是沒有辦法了……今天就要上工……好多東西都還沒買……才……” 王玲玲拍了拍她的背,安撫她,不過并未再幫她說話。 昨天劉春杏那曲解事實的做法確實不太地道,跟她認知中的形象相差太大,她做不到認同。 而且,她自己都是為了財不露白,隱瞞身上財物的人,怎么昨天要好幾次強調亦清清有錢? 王玲玲說服不了自己她是無心的。 甚至有點懷疑她的品性。 以及之前的話是不是借口。 只是現在她雖然還有些東西,但錢票全無,做飯也要仰仗她,倒不好問得太清楚,只能得過且過。 周艷紅那是看不慣湯蘭的第一人,同樣對和湯蘭一樣,動不動就哭,小心思還不少的劉春杏也看不慣,懶得聽她在這兒哭哭啼啼,她注意到李夢雪的衣服乍一看沒什么,但就是看著就是比別人的好看,頭發也顯得別致,湊過去跟她搭話了。 李夢雪也大方,她就是稍微收了收腰,讓衣服更顯身材,褲腳也改細了一些,看起來腿型就更筆直,更有型。 這衣服怎么更好看的話題總算蓋過了借自行車這事。 亦清清樂得在旁邊看戲。 第29章 第1小隊 現在正是七月下旬,小麥七月上旬已經收過了,高粱、大豆和紅薯還在地里,每天的活兒主要是侍弄這幾種莊稼。 隊里在村口田頭集合,給每個小隊分配任務。 今天是新知青們第一天上工,首先要決定他們的歸屬,剛好8個小隊,8個新知青,一個隊一個,原來的老知青分的時候也是每個小隊一個。 趙有田也不磨嘰,馬上就開始分人,還第一個就點到了她,“亦清清第1小隊,李夢雪第2小隊,錢來來第3小隊,劉春杏第4小隊,王玲玲第5小隊,云孤遠第6小隊,鄭曉龍第7小隊,陳志和第8小隊?!?/br> 各自站到了小隊里。 這其中周強和趙芳兩人承擔了村小學的教學工作,只有農忙時才會到地里來上工,只在各自隊里掛了個名兒,平時不下地。 周強是第1小隊的,趙芳是第6小隊的,這意味著,亦清清和云孤遠兩個的小隊里沒有老知青。 前邊大家都看出來亦清清是女知青里邊能干的了。 這樣一來,即使是眼饞亦清清的小隊也說不了什么,人家那邊少一個人呢,知青雖然干活不如本村人,但好歹也多了個勞動力分擔,反正干多少活兒記多少公分。 亦清清倒是挺高興的,第1小隊婦女組組長是桂花嬸兒,一聽到她的名字喊完了就把她拉到跟前兒了,大有要照顧她到底的架勢。 亦清清覺得禮多人不怪,趁著婦女組這邊下地,桂花嬸子給她介紹人的時候,她一人給悄悄塞了一小塊糖,桂花嬸兒還多一塊,嘴里還說,“我們知青雖說是下鄉來支援農村建設的,但到了地頭,種地的事兒還是各位鄉親們更懂,還得向您們學習,以后請大家多多照顧了,我爭取好好干,不給我們小隊拖后腿!” “喲,快別這么說,真是個可人疼的丫頭”,組里的嬸子們連連擺手,嘴里含著人家送的糖呢,而且說話還這么中聽,這城里來的文化人還這么謙虛,可不更讓人喜歡? “桂花,你說的真不錯,這小亦知青啊,是個好的,別的知青吧,剛來的時候哪個不指手畫腳的,弄出好多笑話,哪有她這樣一來就說跟咱學習的”,有人跟林桂花說。 林桂花也覺得亦清清給她長了臉,這可是她昨兒晚上跟自家那口子念叨了半個晚上要來的人兒,組員們也都說好,這不證明了她林桂花會看人嗎? 于是對亦清清更加和顏悅色,“小亦知青,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翻紅薯秧子,免得紅薯秧子長出根須了,影響產量還不好收割,待會你跟著我就行?!?/br> 亦清清不知道這個翻紅薯秧子是什么意思,她兩輩子都沒下過地,對土豆和紅薯的認識都來源于道聽途說,和網絡上偶然看到的信息,只知道它們產量大,好養活,還能飽腹。 不懂就問,而且后面還要侍弄自留地,當下她就問,“嬸兒,我沒種過地,這紅薯咋種的能跟你請教請教不?” 唉喲,這小亦知青可真好學,這些莊稼把式,還說請教呢,可真讓人不好意思,桂花嬸兒虛榮心得到了大大的滿足,立刻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紅薯啊,大隊里一般春天種,不過秋天有的人家糧食不夠吃,也會在自留地里種一點,掐葉子吃,不過產量沒有春天高。紅薯經放,我們都用去年留的種育苗,要打壟子,土翻得松松的才能結的多,紅薯秧子長到一米長的時候,就要隔段時間一翻……” 亦清清聽得認真,聽桂花嬸兒說到了自留地的事兒,她又打聽,“我昨兒去撿柴,瞧著有個知青在屋后開了個門,弄了個小院子,里面圈的好像就是自留地,這個大門弄院子找誰好?我也想這樣弄一個種點菜,菜苗這些要怎么弄?我用東西換成不?” “當然沒問題,弄院子這事還是找趙有根就行,你說的那個開了門的是謝知青吧,他的也是趙有根弄的,菜這事兒更沒問題了,嬸兒就能跟你換,我跟你說,嬸兒家的菜園子,那品種是最齊全的,你那兒有肥皂票不?一張票隨你挑”,桂花嬸兒高興的說。 “我昨兒剛買了兩塊肥皂,還沒用過,不如直接勻一塊兒給您?”亦清清想了想說。 這票可得加錢才能換塊肥皂,林桂花哪有不答應的,當下就說,讓她下工了就去摘菜,包她吃到自留地的菜種出來。 林桂花的組里,都是和她關系不錯的人,這能用自留地里吃不掉的菜換塊肥皂,是劃得來的,但林桂花說的也是事實,她的自留地里,菜長得最好,種類也比別家多一點。 可這知青剛來,缺的可不只是菜,有心思活泛的就問她,要不要雞蛋,山里撿的干貨啥的。 亦清清正愁菜品不多呢,雖說簽到也得了雞蛋,但能放在系統背包里頭的東西暫時還是存著好,啥時候用都可以,不急這一時,買點也能慢慢吃。 于是又用布跟一個嬸子換了10個雞蛋,跟另一個嬸子換了半斤干蘑菇,半斤干木耳。 第30章 屬牛的? 搞定了自留地這事兒,亦清清心中又安穩了幾分。 【發現響水村紅薯地簽到地,是否花費1簽到點簽到?】 【發現響水村高粱地簽到地,是否花費1簽到點簽到?】 【發現響水村大豆田簽到地,是否花費1簽到點簽到?】 【發現響水村農田聚集區簽到地,是否花費3簽到點簽到?】 再一次痛恨自己簽到點不夠多! 亦清清可惜的看了一眼這幾個簽到地,總有一天她要統統都簽一次! 翻紅薯秧子不需要很多力氣,就是要小心一些,而且要時常彎腰,腰背受不住,都是女同志在干。 一人負責三壟。 亦清清就挨著桂花嬸兒,看她做了一次就會了,畢竟也不是什么技術活兒。 她不覺得累,但也沒有冒尖兒,就比著桂花嬸兒的速度,稍微落后她一個身位,桂花嬸兒抻著腰休息時,她就慢一點,喝口水啥的,桂花嬸兒干的快的時候,她就動作快點。 畢竟她對工分的需求不那么高,干活兒還是低調些好。 真因為吃了大力丸,能干就刷刷的干,那一個小組的,你一個人干的超過別人太多,到底是幫不幫人家的忙? 幫吧,估計以后就是多干的命。 不幫吧,你還能提前一個人下工不成,那得多遭人恨。 就算她控制了自己,其他組員也覺得她干活兒麻利,可圈可點。 看看其他小隊那邊的知青就知道了,最近的活兒不算重,男知青還好,但那幾個女知青,哪個不是落后組員半截的? 尤其是那個第7小隊的湯知青,自個兒一副病秧子樣,干活不行,哪回不是別的男人幫忙才干完的? 還有8小隊的周知青,最近也不知道咋了,活兒活兒也不好好干,盡知道和湯知青打嘴仗。 新知青這邊,2隊的李知青和5隊的王知青都落在了老后邊,3隊的錢知青和4隊的劉知青也好不了多少,都拖了小組的后腿。 再看看她們1隊婦女組這整整齊齊的進度,看起來就養眼,完全看不出亦知青是新來的知青。 隊與隊之間,組與組之間,也是有競爭的,這年底評勞模,評先進,平時干活的速度和質量就是最重要的評判標準。 中午下工時,亦清清還覺得挺輕松的。 就是今兒太陽還挺大的,有些曬人,而且夏季才開始小半,后面還有更曬的時候,得找冬梅嬸子買頂草帽才行。 “唉,我這腰都快直不起來了”,錢來來現在就跟那太陽底下的菜干似的,蔫兒了,一想到這樣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結束,這兩天的干勁兒都散了大半。 亦清清嘆了口氣,這個年代下鄉的知青是真挺苦的,下了學,十幾歲的年紀,就一個人背井離鄉的到鄉下干農活兒,可時代如此,別無辦法。 她也只能安慰錢來來想開點,只要不放棄自己,總有一天會變好的。 亦清清和錢來來在路口分開,先去桂花嬸兒家自留地里摘了一把韭菜,幾條嫩黃瓜,一根絲瓜,幾根小蔥,然后又轉到了村長家,找冬梅嬸子買了頂草帽,又備了身斗笠加蓑衣。 午飯吃的清淡,炸了蔥油,下了碗蔥油小面,還臥了一個煎雞蛋,嫩黃瓜切了灑點白糖當水果吃。 吃完就她就拿著鋤頭轉到自家屋子后面,打算做自留地的位置,把雜草清理了,用鋤頭挖出邊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