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年代文女主的漂亮jiejie、透骨歡(古言穿書 SC 1v1)、吃掉月亮(gl)、【GB】沾泥絮、在全息黃游里攻略男主(NP,1v1)、在密逃綜藝里超神、小城故事(Ⅲ)、瘋批少爺的保鏢欲圖不軌、穿越進種馬文了怎么辦、燭火燼燃(強制,姐弟)
晏曦此時走在一個荒涼的小鎮中,這里剛剛經歷過一場與怪物的廝殺, 有的人獲得了金幣和物資,有的人戰死了, 人們進行著戰后清理, 忙碌著, 修繕著自家的房屋和院落。 不過有意思的是, 這里有一種人,幫助人們處理怪物,被稱作怪物屠夫。 就看到鎮子中央,支著一個大棚子,幾個年富力強的中年男人高舉著大砍刀和斧頭,正在剁rou。 據說這些男人以前都是屠戶,專門殺豬的,手法十分專業,而此時那案板上的rou卻不是豬rou,正是一只只怪物。 棚子外還排著幾行隊伍,人們拉著自己的怪物,排在隊伍中。 那一只只怪物尸體被臺上長桌拼湊成的案板,一刀下去,先砍腦袋,再砍爪子,凡是有威脅性的地方全部砍掉,接著送到下一環。 ——幾個同樣看起來身體很有勁的男男女女將這些尸體碎塊用黃泥石灰裹住,然后用一個個袋子分開裝起來,扎緊,密封,看起來很像腌制的過程,而這些處理好的尸塊,則被人們親切得稱之為“臘rou”。 尸體的主人只需要支付很少的一點酬勞,就能帶著自家的臘rou離開了。 幾個看起來不大正經的人手里握著大刀,甚至是槍,外在一旁維持著秩序,還有一個人拿著大喇叭,滿大街宣傳: “只要花一點點錢,咱就能幫你們把怪物尸體處理得好好的,千萬不要全乎著埋在屋后,更不要堆在屋里,誰知道會不會大半夜詐尸???所以,都送過來,咱給你砍成一段一段、腌制起來,又安全氣味又小,對吧?” 晏曦看了一會兒,覺得發起這個處理尸體的人是個人才。 她跟著幾個人,看著他們將自己處理好的怪物尸塊搬上車,高高興興地推回去。 他們將尸塊堆在屋前屋后,或者埋進土坑里,就跟蜜蜂似地勤勤懇懇地攢著過冬的“糧食”,看到自家的“臘rou”越來越多,臉上不禁浮現歡欣的笑容。 男人們打怪物、攢金幣和尸塊,女人們和老人孩子大多去撿垃圾。 因為死去了很多人,這個鎮子的房屋空了大半下來,大家盡可能住得比較集中,這樣發生危險時可以互相幫助,而空屋子就被當做倉庫,來存放這些垃圾,這也是一個家庭的重要財產。 “你們說那個公廁,會開到咱們這里來嗎?” “誰知道,不過阿闖他們說了,要是下個月還不來,咱們就一起去那個平橋鎮?!?/br> “哎呦,百多里路呢,咱這么多家當,不好帶啊?!?/br> “可不是,所以金幣才是最重要的,要是真的要離開這里,別的東西都盡量少帶,金幣得全部帶上?!?/br> 晏曦走在這個鎮子里,就聽到人們如此的閑聊聲。 有的人甚至已經開始暢想,他們鎮土地這么多,到時候可以弄到很多錦繡農田,就是不知道,到時候還給不給辦私人租賃。 如果不給私人租賃,那他們這不得搞出個官方組織來啊,一個官方組織,可以租一百畝地呢,一百畝地的產出,也足夠養活全鎮幸存人口了。 “不過能私人租賃,那是最好,我家姑娘就想吃水果,到時候公家的田種糧食,我家自己的田,就給我閨女種滿水果?!?/br> “聽說那個農田在一個金罩子里,在里面種東西,不需要考慮氣候和季節,那我想種荔枝,咱們這兒,本地沒法種荔枝,往年從其他地方運過來,都沒那么新鮮了?!?/br> “那得看那個公廁有沒有荔枝樹賣,要是從種子開始種,那得好多年才有的吃呢?!?/br> 幾個大媽大嬸,坐在自家門口,一邊處理撿來的垃圾,將之分門別類地規整起來,一邊聊那公廁和農田,說著說著就歪樓了,已經開始暢想各種熱帶水果。 不過很快又有人把話題拉了回來:“咱們這能有那個啥,官方組織?” “阿闖他們不就是想搞這個?不過他們現在也不是太像樣?!?/br> “以前都是游手好閑的,初中都沒畢業呢,可惜,政府里那些人死得早?!?/br> 聽得出來,人們很擔心阿闖那些人整不起來這個官方管理組織,要是那樣的話,就不能以官方名義租到百畝田地了。那他們這還能分配到農田不? 晏曦聽得有意思,公廁還沒影呢,他們就想得這么遠了。 不過有期待有動力,心態良好,倒也挺好的。 前方路口突然出現了兩個扛大刀的,一副流里流氣站沒站相的樣子:“嘿!鎮外的人,老子盯你很久了,咱們這里是不是很好參觀?” 這個鎮就這么點大,出現一個面生的人,就很惹眼。 街邊聊天的大媽們也抬起頭,好奇又警惕地看過來。 晏曦笑了笑,掏出了一張淺藍色的卡。 “這是啥?什么工作證嗎?你是打哪來的?” 一個扛大刀的接過卡,漫不經心地一看。 淺藍色的底,柔美的水波紋,背景是一座公廁,上面寫著五個大字—— “公廁一卡通?!边@人一字一字念出來,“公廁?這是什么證件?” 他的同伴跳了起來:“臥槽臥槽!公廁!難道是那個公廁!” 拿著卡的人也跳了起來:“臥槽臥槽!不會吧!是公廁來的人!臥槽臥槽!” 晏曦被迫聽了好多個臥槽,然后被這兩人頓時變得無比精亮熱切的目光緊緊盯住,街邊那些大媽也瞬間圍了過來,顯露出了與年齡不相符的靈活。 “你是那個公廁來的?” “這就是那個公廁辦的卡?跟銀行卡似的?!?/br> “你怎么會來我們這里?” “是不是咱們這里要有公廁了?” 人們七嘴八舌的問題,晏曦沒有功夫解答,因為她已經被那兩個扛刀的家伙無比熱情地請走了。 三分鐘后,晏曦看到了那個“阿闖”,也是這個小鎮目前的話事人,是一個二十來歲的方臉青年,全名叫余闖。 晏曦問他:“那個腌制怪物尸體的辦法,是你想出來的?” 余闖莫名有種被上級視察的感覺,扯了扯衣擺,露出一個討好的笑容:“是我,是我,這不是擔心尸體突然又爬起來嘛?砍了就安全了?!?/br> 他小心翼翼地問:“你是公廁派來的?” 晏曦點頭:“是,我是代表公廁而來?!?/br> 余闖的臉猛地亮了起來,急切地搓手手:“是、是有什么指示嗎?只要我們能辦到的,請盡管吩咐?!?/br> 晏曦笑道:“公廁喜歡樂觀積極生活的人,所以,你們這里通過考驗了?!?/br> 五個小時后,在能量池中攢出了一座公廁的能量后,一座不大不小的公廁在這個小鎮中心出現了。 淺藍色的光罩光芒灑落在這片土地上的那一刻,人們都忍不住熱淚盈眶,久久仰頭凝視。 終于等到了,他們自己的公廁!購物機、購水機、回收機、洗浴房,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一場最及時的春雨,澆在這片干涸已久的土地上。 這一刻,人們心中的感動和踏實感,難以用語言描述。 就在此時,一聲大喝響起:“同志們,快把臘rou刨出來??!沖沖沖,殺向回收機!嗷嗷嗷嗷嗷!” 第51章 在人們刨臘rou, 把回收機團團圍住的時候,此地的農田服務也上線了。 私人租賃,一平米100貢獻點, 每個人限租賃十平米。 于是人們再次激動了, 甚至激動得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了。 “快快快, 快租田?!?/br> “沒錢哪!我回去搬臘rou!” “臘什么rou!快拿金幣, 先用金幣租!” 忙得熱火朝天,機器前人們圍了個水泄不通。 在這個小鎮上,出現一個一個金色的罩子的時候, 晏曦已經悄然離開, 走向了下一個地點。 她到處轉悠,去了一個又一個地方,弄出一個又一個公廁和配套設備。 攤子鋪得大了, 能量收集起來就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了。 小水滴和小麥穗不斷升級。 …… 一周后,韓景衣一行人終于抵達了首都。 作為從南方回來的人,韓景衣剛回到首都,就受到了許多關注, 很多人都想上門拜訪, 問一問南方的情況。 當然,最主要的是想打聽南方那公廁的消息。 這不,韓景衣一回到家中,就發現上到某某叔公, 下到某某親戚的親戚,都聚集在韓家, 一副要拉著他大談三天三夜的架勢。 韓景衣繃著臉一一打過招呼, 然后對拉著自己上看下看的母親說:“韓曉琦昏迷不醒, 我給送回來了, 一會兒你讓人把她送去小姑那里吧?!?/br> “什么!”一旁的韓老太太蹭地站了起來,一臉急切:“曉琦怎么了?怎么會昏迷不醒?” 她一把揪住韓景衣的衣服,詰問道:“曉琦是去找你的,你這個當哥哥的怎么沒保護好meimei!” 韓大夫人眼中閃過一絲不耐。韓曉琦自己要出門,關兒子什么事? 兒子作為韓家的長子嫡孫,終于平安歸來,老太太不說多關心關心長孫,反而為了一個收養來的外孫女,責難上了長孫。 她立即抬高聲音:“曉琦昏迷了?怎么昏迷的?哎呀可憐見的,小妹也是,這么危險的時候,怎么舍得一個女孩子出門。媽你快叫人去通知小妹?!?/br> 一邊推著兒子,“快快,快去把自己洗洗,在外面奔波了這么久,別帶上了什么病毒回來,這滿屋子老老少少,可經不起折騰?!?/br> 于是還想扯著長孫問的老太太連忙安排人叫小女兒去了,而其他想湊上來和韓景衣說話的,見他一身風塵仆仆的樣子,也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等他洗漱過了再說話也不遲。 韓大夫人就這么把兒子推進了房間,關上門就說:“下面那些人你不用理會,如今都是仰仗著我們家過日子的,一個個倒還挺能擺譜,你一會兒就好好休息,下面有媽給你擺平?!?/br> 對于那些人在兒子回來當日就堵在家里的行為,十分不待見。 韓景衣失笑,說:“那就拜托媽了,我一會兒還得去宋家?!?/br> “去吧去吧,如今宋家可是風頭盛得很,當初要不是宋家未雨綢繆做出決策,全國死的人會更多,也正是宋家的提醒,好多人趕在游戲上線前從國外、外地回家,大家都承這份情,伏衣那孩子,現在別說在同齡人中一騎絕塵了,就算是那種倚老賣老的老頑固,見了他,都要多給幾分面子?!?/br> “現在多少人想燒這個熱灶,你和他正好是師兄弟,從小長大的情分……咱們韓家,我也是看清楚了,全靠你爸和你小姑姑撐著,其他人都指望不上,凈會拖后腿,宋家卻如日中天……” 絮絮叨叨的,恨不得立馬把兒子洗刷干凈,打包送去宋家這艘如日中天的大船上。 兒子從南邊回來,知道的那些第一手消息,與其說給韓家人,不如去說給宋家人。 韓景衣哭笑不得,不過也沒解釋自己急著過去只是受人之托去送東西的。 十分鐘后,韓景衣就從韓家后門離開,坐上車,去了宋家。 宋家和韓家相距不遠,不過比起韓家就那么兩三房,宋家房頭眾多,人丁興旺,宋家主宅一擴再擴,已然成了一個“宋家大院”,獨占大半條胡同。 然而車子還沒開到胡同呢,就停了下來,前面有個大鐵門,要過去得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