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節
書迷正在閱讀:繼妹非要和我換親、六零之路人甲的小日子、二哈愛上貓(GL)、公主裙擺(校園NP)、警官jiejie的偵查犬gl(h)、天災降臨的歲月、(咒回乙女)讓她流血、羅曼蒂藍、心血來潮、蔚然(兄妹骨科)
姜越山眼皮子一抬,“指望你們,我倒是覺得最可能的是林安安她舅舅這個身份會更響亮?!?/br> “……” 第90章 等送走了兒子和閨女, 姜越山倒是還惦記著一件事兒。他上次看醫生,然后經過調理,確實覺得身體底子好了許多了。 這個蔡醫生真是有本事。 他就問起劉云, 要讓這個蔡醫生給江楠看病。 不管如何, 身體要治療好的。 劉云說私下里問過了江楠了,這事兒她想自己處理,并不想讓他們找蔡醫生。 之前就是因為家里長輩自作主張,讓蔡醫生擔了無妄之災,現在她希望別人不插手。 姜越山聽了嘆氣,也就不再說什么。 年輕人都有自己的主見了,他們這些當長輩的,倒是也不好管太多了。 之前江楠和明德的事情, 他何嘗不是有錯呢? 雖然是一心希望兒子有擔當,可最終得到的結果也不咋樣。 所以姜越山也改變了一些想法, 對年輕人的事兒少插手。反正家里這些孩子似乎都挺有想法的。 家里這些孩子們的事兒不用cao心, 姜越山倒是也輕松一點了。他專心忙著工作, 特別是關心了一把實驗區的事兒, 然后又和嚴軍長商量著從其他地方招人的想法。 之前他們是直接接收下放的人。這次就是從其他地方接收已經下放的人調過來。 要論艱苦,哪里有他們邊疆艱苦呢? 反正姜越山現在看到知識創造的成果, 是越發的不想看到浪費一個知識分子了。 只要是高級知識分子,都來這里建設美麗的邊疆。 他得趁著這個機會,多讓這些人在這里搞建設。 說不得啥時候政策就變了, 以后就是開著小汽車請,都不一定能請來呢。 這些事兒,自然不需要實驗區cao心, 軍區直接把申請提交上去就行了。 倒是招收助理的事兒,是實驗區開年第一件事兒。 年初, 實驗室就公布了招收助理的錄取名單。然后通過電話的方式通知他們來上班。 通訊員得到消息之后,自然沒耽誤。立馬就到處通知所在連隊被選上的人。 這些人得到消息,無一不是露出萬分驚喜的姿態。 特別是條件特別艱苦的地方。更覺得這是天大的驚喜。 李娟聽到消息的時候,都有點兒做夢的感覺。 這個年,她也過得并不是很輕松。她表面上安慰自己說放平心態,但是實際上心里一直惦記著。 年三十晚上,躺在被窩里面,她都哭了。 不知道要在這地窩子里面生活多久,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走出去。 有了這個通知,她整個人就重新注入了活力一樣的。 其他人都十分羨慕她。 這是多么好的機會啊,至少以后生活環境有了大的變化,而且離城市也近許多。 人到了這偏僻的地方,就會發現,人多的地方是多么好。 在這個地方,她們看一張報紙都難。很難知道外面的信息。想出去買個東西,都要走好遠的路。 干不完的活,讓她們都忘了曾經的生活了。仿佛一開始就在這里生活一樣。 腦子里的記憶都變得遠了。 現在李娟給她們啟發了,要學習,要不斷的學習,才能有機會。 而且通過學習,仿佛腦子也不容易生銹。容易讓她們偶爾回憶到念書的時候的事情。 李娟將自己的學習資料留給了這里的伙伴們。希望能讓她們有所幫助。 然后拎著行李就走了。 坐上了連隊的車,一路到了實驗區。 在這里,她跟著一群被選上的人,分配地方。 在來領人的人里面,她一眼就看到了林安安了。這是林老師。 她高興的打招呼。 林安安聽到喊聲,也看到她了,笑著走過來。 “歡迎你的加入,李娟同志?!?/br> 這話讓李娟淚流滿面。她終于加入這里了。她靠著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未來。 和李娟一起加入的,還有另外一個男同志何剛。這兩人都是考試成績最優異的人。何剛所在的連隊比李娟條件好一些,而且都當上那里的文員了。只不過他更向往的實驗區里面的知識,所以還是選擇放棄已有的工作,來了這里。 這兩人一來,吉春梅和閆磊就和他們交接手里的工作。 雙方都很配合,所以這個過程很快。只不過兩個新人目前能力肯定還是不夠的。還得林安安他們培訓。 等交接結束,吉春梅和閆磊就背著包裹走了?;貙W校去了。 走的時候,大家也只送到試驗區門口。最初的離別情緒早已過去了,大家都很坦然地接受了。 而且開年真的忙,要帶新人,還要安排培訓工作。 閆磊走了,這上機培訓的工作,自然還得是林安安。 計劃趕不上變化,林安安可真是深刻的感受到了。好在她研發的那個程序還是好用的。第一堂培訓課,林安安就用上了。按照程序指令一步步的cao作計算機,這還真是一個特別好的教學辦法,不需要林安安一步步的教了。 這樣一來,她只需要在邊上看著就成。 第一節 上機課,讓這些培訓班的人感受到了計算機的魅力。對這個大機器愛不釋手。 但是最初的時候,是碰都不敢碰的。 等開始cao作之后,就發現了它的神奇之處。驚嘆于它強悍的計算能力。 培訓的時候,林安安基本不用cao心,所以倒是可以安安心心的看資料。 邊培訓,邊看資料。啥事兒也沒耽誤。 就在林安安埋頭苦學的時候,秦教授和宋教授共同研發,聯合機械物理研究室一起研發設計的自動農業機械終于完成了。 有了具體數據,才開辦的機械廠就開始生產第一臺樣機。 工人們連夜加班加點的趕制這個大機械。 當收割機在試驗田里面收割了長出來的雜草之后,獲得了一陣歡呼的聲音。 聲音可比往日里都要大。 其他一些科研成果,離大家都太遙遠了,但是這個收割機,對于建設兵團來說,太實用了。 可以節省太多的勞動力。 這要是有更多的這樣的機器,能多開多少田地啊。 就算干的活不如人工細致,可是這也將就著能用。 試驗成功,秦教授他們自然是信心十足,并且告訴領導們,收割機只是其中一種罷了。有了收割機,證明這個設計是沒問題的。到時候還能搞播種機之類的。只需要改程序就行了。 這可讓姜越山也十分歡喜。覺得這又是一個開年的開門紅。 唯一讓他頭疼的是,成本太高了。 他原本還想著,如果能夠量產,光是這個,就能造福許多地區了??涩F在發現,這個暫時是沒辦法推廣的。 一來是對地形因素要求很高,二來就是成本。 另外就是cao作門檻高。 這幾點因素限制,絕大多數的農村是沒辦法使用的。只有一些大型的農場可以用上。 即便如此,姜越山也認為,這是好東西。暫時不能推廣,可也能多生產幾臺,支援邊疆建設。另外,這實驗成果也可以往上面報,爭取多得到一些支持。 就在邊疆忙忙碌碌中,第三批人即將來到這里。 邊疆軍區熱熱鬧鬧建設邊疆的行為,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申請提交上去,看到要的是高級知識分子,就給批了。 畢竟邊疆這個地方確實需要建設。這里環境也確實艱苦。同樣是給這些高級知識分子安排地方勞動學習,安排到邊疆就很合適。 實驗三區也在建設當中。 知道這個消息,最高興的自然還是實驗區里面這些教授。 他們想著,如果有老朋友出事了,要是有機會來這里,那可真是太好了。 …… 小八角生產隊里,柴隊長去了山里,將在山里養豬場的兩個人領了下來,讓他們收拾東西,跟著人離開。 這兩個被領下來的人,都是省里大學的教授。 據說是有海外背景的。被學生舉報的。一個數學挺厲害的,一個是外語厲害。 反正和他們不同。 柴隊長不允許隊里人和他們接觸,怕被影響。這些知識分子肯定比泥腿子聰明,很容易影響到隊里的社員。 所以這兩人被調走了,他可真是大大松了一口氣。 這兩人倒是沒什么表情。來了這里,在山里養豬開始,他們就沒什么想法了。 只是每天偷偷的在地上寫著公式,寫著自己熟悉的文字,才能讓自己記憶不至于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