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書迷正在閱讀:繼妹非要和我換親、六零之路人甲的小日子、二哈愛上貓(GL)、公主裙擺(校園NP)、警官jiejie的偵查犬gl(h)、天災降臨的歲月、(咒回乙女)讓她流血、羅曼蒂藍、心血來潮、蔚然(兄妹骨科)
她還指著以后孩子出息,有人培養,也能去城里當城里人呢?,F在一眨眼,什么都要沒了。 林長喜看著報紙上面的照片,一聲不吭。 …… 忙完了一天的審稿工作,程編輯才有空休息,喝喝茶,看看報。 林安安那張照片,這就立馬吸引人了。他倒是不認識林安安,只覺得這個孩子眼神堅定的樣子,這樣一個形象,偏偏長著這樣一雙眼睛,倒是很稀奇。以他的敏銳直覺來看,感覺是個有故事感的孩子。 等看到報紙上的內容之后,他就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然后看著上面林安安的名字,程編輯一愣。 這一愣是因為,他對林安安這個名字是有印象的。前幾天才接到了她的投稿呢。 程編輯立馬仔細的看了起來。 然后再將林安安投稿的那篇姜小木奮斗記拿出來。 “發現兩人真的挺像?!?/br> 加上姜小木的故事本身就是林安安寫了。 很難不讓人懷疑,這個林安安就是投稿的林安安。而姜小木很可能就是林安安自己的故事。 難怪林安安說她來首都了。原來是被她爸接過來了?,F在還考上了清大。 故事里,姜小木可也是考上大學了啊。 雖然沒說哪個學校,可作為內情的程編輯,這會兒心里清清楚楚的。 所以,姜小木的故事真的不是瞎編啊。人家真的讀書好,而且進城來考上了大學?,F在還上了報紙呢。 程編輯一下子就激動起來了。 這樣真實中帶著戲劇性的故事,可太容易吸引人了。 現在大家都還在艱苦奮斗,建設祖國。多少人還生活在艱苦的環境中啊。就需要這樣完美的結局,來鼓勵這些人。 就和他曾經看過的西方童話故事一樣。不管多少艱難,故事永遠都是完美的結局。 程編輯立馬決定,將姜小木的故事刊登。 讓曾經為姜小木牽掛的人看看這個美好的發展。 …… 邊境軍區,姜越山開完會之后,才有空看看報紙。先看的軍事報紙,看完之后,又翻看了一些全國報。 看到全國各地熱火朝天搞發展,勞動成果頻頻,姜越山的心情是很好的。 他當初也是過了苦日子出來的,那時候侵略者還在這片土地上,別說建設國家了,就是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證啊。 還是現在好。只是想到了家人們,他心情又難免有些傷感。 無意識的翻過一張報紙,右上角一張照片展現出來,這是教育刊的文章。是有人考上大學了。 但是姜越山看著這張微微有些模糊的照片的時候,愣住了。 因為這張照片上的人,像極了他的小妹,姜玉畫。 當時他離家的時候,meimei雖然才十歲出頭,但是輪廓與這照片已經很像了。就是人沒這么瘦弱。當初姜越山家里不算貧窮,還有錢讓他上學堂,讀過書。父母勤勞又有手藝,家里親族也多。小妹又是家里人都疼愛的,怎么也不會苛待她。 如果是后來遭難了,那meimei成這樣倒是可能。 但是姜越山知道,這不可能是他的meimei。 因為時間對不上。 姜越山早年離家參加革命的時候,家里爹媽兄弟和meimei都還在。 他也一直化名在外,從來不讓人知道自己的家里人的情況。就怕遭到敵人的報復。 可是后來老家還是傳來消息了,先是侵略者禍害了一次,然后白狗子又到處抓人。戰火中,沒人能幸免。 他的家里人全都沒了。 他后來回鄉看過,有逃難回鄉的親族幫著收斂了他家里人的遺骸,但是獨獨沒有meimei姜玉畫。他一番打聽才知道,當年姜玉畫跟著人趕集,逃過一劫?;貋淼臅r候村子已經被燒毀,meimei姜玉畫就跟著一些族人一起逃難。中途經歷諸多波折,許多人失散,也包括小妹。 這些年來,姜越山一直在找meimei姜玉畫的消息,甚至每年都在報紙上面刊登尋人啟事。卻一點都沒消息。他心中已經開始覺得,meimei可能早已在戰亂中犧牲了。 這會兒看到這張熟悉的臉,姜越山突然燃起了希望,meimei姜玉畫沒有死,她可能活著,然后結婚生子。 看著孩子這樣兒,估計家里情況不好??赡芤惨驗檫@樣,meimei也就沒機會看到他的尋人啟事。 可惜這報導完全就是談論學習的,上面關于林安安的情況介紹得太少了。只知道在農村長大,后來接到城里的。也沒交代是和誰一起被接的。也不知道她家里人還有哪些。 姜越山一刻也等不及了,趕緊就要找人幫忙,打聽關于這個林安安的情況。 幾天后,林安安的那篇《姜小木奮斗記》,也上報了。 因為很多人不知道姜小木是化名,所以雖然感覺和前幾天那位林安安的經歷有點相似,但是卻沒以為兩人是同一個人。 不過細心的人倒是有些猜測。 畢竟筆名是林安安呢。 這篇文章出來,確實引起了很多人的反響。 之前姜小木和那幾個軍屬的故事,當時看的人還是很多的。許多人被觸動。 很多人也想關注他們的后續。 如今冷不丁看到了姜小木這個可憐孩子的后續,還挺讓人驚喜。然后發現,這發展方向和和自己想到不一樣啊。 他們想的是,姜小木的爸在看到了報紙之后,會回家去接她,或者找家里人算賬。 但是姜小木沒有等待她爸回來幫她,她自己站起來了。 她通過努力學習,學有所成,得了好名次了。她爸把她接到城里,她還直接考上大學了??烧媸翘珷帤饬?! 看完這發展,有一種讓人舒爽的感覺。 林常勝也看到了這篇文章。 他想起那次看到姜小木的故事的時候,他就很義憤填膺。還覺得孩子爸爸沒做好。 其實那時候,他就覺得這個孩子經歷和自安安很像。 可他就是沒往深處想。那會兒,他好像真就沒習慣為安安cao一點心。 其實如果他當時用點兒心,也能夠猜出來,這是安安寫的她自己的故事吧。 這個孩子當時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不是也想著,讓他這個當父親的看到? 只可惜,他再次讓孩子失望了。 林常勝沉默著,將報紙收起來,鎖進了自己的抽屜里面。 大院的人也在猜測這個姜小木到底是不是林安安,很多人都覺得是。但是也沒人會主動去問。 大家心里明白就成了。何必再挑起人家孩子的傷心事呢? 林常勝的領導倒是因為這個事兒,又找林常勝談話了。這次還比較嚴肅,讓他要管好生活作風問題。 特別是作為一個首長,他是要給人當榜樣的。 就算當兵,一心為公,可真的就一點不能管著家里?怎么老家的人欺負安安,他都十幾年不知道呢? 你說沒回家,不知道家里人會這么干? 可誰聽你說原因啊,外人只看結果。你沒管,是不是故意不管?是不是因為有了新的家庭,對曾經的孩子死活不管了? 這個問題會影響戰士們心中的形象。這影響不好的。 林常勝低著頭,接受了批評。 陳國強很是語重心長道,“常勝啊,熱愛事業是一回事,但是該盡的責任,不能不盡?!?/br> 相比于林常勝這邊被批評,徐月英這邊是連批評都沒有了。 朱秀紅直接通知她,要給她換個合適的崗位。去街道辦那邊上班。去基層磨練磨練。 徐月英聽了就不樂意了。 “嫂子,我也干了這么多年,怎么說調走就調走啊。我家里事情是沒處理好,可是我個人在工作上并沒犯什么錯誤啊?!?/br> 街道辦哪里比得上軍區里面的職位呢。各方面工資待遇和福利肯定都差一些的。 關鍵是她這年紀,調過去還是個基層,以后也別想進一步了。而且面上也沒光彩啊??烧媸敲孀永镒佣紱]了。 朱秀紅道,“這事兒你還沒認識你的錯誤嗎?我和你說,林常勝作為孩子爸是有責任的。但是徐月英,你忘了你的責任嗎?” 徐月英道,“后媽難當,我確實失職沒顧上……但是這也不能影響我的工作啊?!?/br> “不是后媽的責任,是作為婦聯干事的責任。平日里遇到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不都是還要幫著勸人家好好待女同志,待孩子嗎。你哪怕不是林安安的后媽,只是一個婦聯的干事呢,你這十幾年就沒意識要管管這個孩子?眼皮子底下讓你需要管的人,你不管。誰能信你能管別人?” “這外面多少人議論啊,咱婦聯的人連自家人都不管,能管別人的事兒?咱婦聯自己都有私心,能勸別人沒私心?” “總而言之,你的這個思想覺悟,不適合在婦聯干了。這不是我個人的決定,也是其他干部投票的決定。昨天我收到舉報信就收到幾封了。你要是不服氣,我今天辦一場全體投票也行??晌疫€是想給你幾分面子?!?/br> 聽到這話,徐月英緊緊的抿著嘴,沒讓眼淚流出來。 徐月英的事兒,林安安自然也聽說了。畢竟陳瓊和她熟呢。頓時就明白了徐月英為何看她的眼神更哀怨了。 林安安倒是沒啥感覺。 不過知道她還在上班,林安安就放心了。相對于讓徐月英在家里蹲,她寧愿對方有能力還是上個班的。倒也不是什么高尚的情cao,主要是林安安瞅著,她要是不上班,也得在家里吃喝花用啊。兩個孩子也沒人負擔另外一半了?;仡^再加上個徐家兩老……還是讓她的責任自己擔吧。 對于自己這兩次引起的反響,林安安還是很淡定的。 家里的名聲肯定是會受到影響的。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也很保險。最起碼在別人嚴重,她和這個家不是緊密聯系的。萬一以后那兩個少管所預備隊員真的鬧出什么事兒來了,她也能和對方撇清關系?;蛘咭院笮煸掠⒂窒媵[什么事兒出來陷害她,也要看看有沒有這個底氣。 所以林安安覺得還是很值得的。 至于這兩口子有沒有受到啥影響,林安安也沒覺得虧心。 她好歹沒出去嚷嚷,后媽克扣生活費呢,算是對得起人了。主要是目前這情況,用不著嚷嚷,這還可以繼續捏著,以后沒準啥時候就用得著了。對了,還有兩個孩子在老家放火那事兒。 反正哪怕是去大學讀書了,林安安也是不會松懈了對他們的防備的。 誰知道以后會鬧出什么幺蛾子來。 她習慣性做個謹慎的人。 終于等到開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