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考古隊
不知哪里傳出的消息,說老校長犯事了,這些兵要把老校長抓走。 抓捕罪名是:校長沒安好心,老鼓動娃兒們讀書,不種田。 老校長信以為真,嚇出一背老汗。 他還沒躥呢,血壓先一蹦老高。 磚茶也不喝了,踩著自行車趕去看,一看,松口氣。這樣大的陣仗,抓他一個老漢實在沒必要,觸犯天條都沒必要。 到中午,老師們正在學校食堂吃飯。 門口忽然出現兩張陌生的年輕面孔,是很有精氣神的一對男女。 “你們好,打擾了。請問,哪位是杜蘅同志?” 女生開口,很地道的京腔。 亮堂堂的嗓子。 這年頭,能這么說話的都是好人民、好群眾。 馬師傅從窗口把頭探出來看熱鬧,女生面帶微笑,對他點頭。 杜蘅在往面里倒醋。 她坐在最里邊的位置,和華紅霞對坐,其他老師們一聽這口北京腔,不由自主地一個個往后仰,把杜蘅暴露出來。 眼睛指向她。 “杜蘅同志,中午好,可以借一步說話嗎?” 這回說話的是男生,舌頭是卷的。 能聽出是個少數民族。 華紅霞最先警惕起來,她陪著杜蘅一起過去。兩個年輕男女還是客氣的,不介意多一個人旁聽,甚至有些靦腆,尤其男生。將手一比,借一步真只借一步。 步子都沒敢多邁。 “是這樣的,我們是……” 男生先自報家門,說明他們是北京某著名大學的學生,收到縣文化館逐級遞交上來的信件,老師很重視,好幾天睡不著,放下手頭另一個很重要的任務,趕到陳家壩。 他越說臉越紅。 到后面有點說不下去。 看一眼杜蘅,撓撓脖子。 說的全是:嗯那個,然后,然后。 女生不斷拿眼瞄他,懸著的心總算死了,主動把話接過來。 后者表達明顯清楚很多。 她先自我介紹,她姓薛,旁邊這位男同學姓蘭,大學還是那個大學,但是考古學的,也是全國首開考古專業先河的大學。 他們老師姓薛,名鼐。薛老教授,也許你聽說過對不對? 女生特意把恩師名字拆分,表示尊敬。 這次老師到陳家壩,身負文物局局長的使命。我們已經在造紙廠附近搭建起帳篷,老師想請你過去,見面談談。 女生總是面帶微笑:“我們一會兒坐軍馬場的馬車過去,馬車等在校門口了。陳指導員讓人把他的黑馬拉過來帶路,說你見到他的馬能安心些?!?/br> 華紅霞探頭往校門看。 兩扇生銹斑的大鐵門外的確停著陳順的馬,看見黑馬在拉套的棕馬前頭站著,總算放心。 杜蘅在偷偷抽氣,背著所有人。 她知道她等到了。 每一次呼吸都像吞下一根針,心口悶悶的,刺刺的。父親杜仲明在北京教學時,一直緣慳一面的薛教授,竟然是這次的領頭人。 她沒有立刻答應。 “學校下午還有課,我需要先安排一下學生們的課程?!?/br> 薛、蘭兩位同學都表示理解。 愿意等她。 等到杜蘅交代好一切,三人一起坐上馬車。 薛同學坐在中間,馬車才開動,她也開動,嘴上說著自己從沒坐過馬車,都說馬車快,還真是快。那匹黑馬瞧著真精神啊。 聽說你和陳指導員是夫妻,真的嗎?薛教授非常親切,相處久了你就知道啦。 “帳篷那邊,估計人有點多哦?!?/br> “你好漂亮?!?/br> “我剛才都不太敢和你說話?!彼缓靡馑夹π?,“你叫我燕妮吧?!?/br> 杜蘅靜靜聽著,不時點頭,搖頭回應。 對著外人,她本就話不多。 她的戒心,城墻高筑。 只是好奇,這位薛同學一股與時代不符的天真爛漫是從哪里來的? 很快她就知道了。 薛同學馬上自曝,其實薛鼐教授既是她的老師也是大伯父。杜蘅心想,薛家的孩子,是該無憂無慮。 薛燕妮說自從學校52年開設考古學以來,一直是個不大熱門的學科。直到近年才有點起色。主動談到薛教授手頭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對杜蘅眨眼睛。 突然問:“你怎么看待秦始皇?” 好在馬車停了。 話也該停掉。 即便不停,杜蘅也不會和一個才見一面的人討論歷史,討論秦始皇。 她不討論任何暴露主觀思想的東西。 暴露,意味著危險。 蘭同學先下馬車,扶下薛燕妮,轉身還要伸手,發現杜蘅已經從另一邊自己跳下去了。 空氣中有股熟悉的汽油味。 前方一華里的灰色帳篷外,是兩張嚴陣以待的臉,扛著自動步槍,一身軍裝,昂首挺胸。 杜蘅咽咽,想把上跳的心咽下去。 那場蛆蟲一樣的大雪,詭異地在眼前開始下。 只是不如記憶里的大。 粉粉細。 放眼看去,帳篷后方造紙廠周圍已經圍起一片人體長城。數十名軍人正在人體長城內部修筑工事,釘木橛子,用白灰拉線,將一個清楚的范圍給圍攏出來。 叮叮當當背景音里,沒有其他人聲。 靜得出奇。 灰色帳篷邊上站著一群人,是唯一的人聲源頭。 她看見一張熟悉的臉。 陳順身姿直挺,肩寬腿長,一眼就能看見他。比所有人都高出一個頭,正和人說話,眼神卻向她擁過來。 很暖。 像灰暗里照進來的光明。 雪粉詭異地暫停,她眨了眨眼。 記憶這頭猛獸識得陳順,喜歡陳順溫暖的眼神,它突然變得溫順,不作惡了。 陳順嘴角微微上揚,帶著給她的笑容看身邊眼鏡欹斜的狼狽學者,說句什么。很快,再次向她看來。 杜蘅走近,漸漸聽清狼狽學者的話。 “……只是讓他們暫時停工,沒說兩句就動手。哎,薛老,當地人事情況我看很復雜啊,多虧陳指去溝通。不如陳指也留下,幫把手,他又是本地人?!?/br> 說罷扶正眼鏡。 她發現學者一條眼鏡腿是用橡皮筋做的。 大概臨時支撐,對付對付。 “老聶不哄人吧?這位,就是他常常掛在嘴邊的‘楊子榮’!” 戴老式黑框眼鏡,白發往后梳,黑色外套胸前口袋夾著兩支鋼筆的老者,按了按陳順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