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書迷正在閱讀:嫁給殘疾哨兵,帶他重返SSS級、我在年代文里擺攤、穿書后我靠玄學爆紅全網、寡母對照組不干了[六零]、長嫂、七零海島擺爛后媽、直女在ABO世界里一天25小時反同 (h)、春思亂、摧眉(年代 糙漢 女方粗口)、洋紫荊
可這些大臣們實在是太過分了,立國本當然要立,但也不是現在。 周王不升反降,建章帝把鬧的最厲害的比如元輔,暗示他的人彈劾,又示意他辭相,很快就平息了這場所謂的百官扣闕。 他又病了一場,并對眾臣道:“朕每召見宸王一次,心情舒暢許多?!?/br> 機靈的哪里不知道建章帝的意思,完全就是要留宸王在身邊,并不想宸王就藩。 為了皇上的“身體”著想,宸王就藩一事雖然還偶然有人提起,卻無人再鬧百官叩闕這種事情了。 宸王不僅沒有被趕走,甚至還重新權柄更大,他處理事情非常干練,尋常人覺得棘手的事情,他稍微點撥就能辦妥。 甚至,他放權也放的很利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這可就苦了瑤娘了,之前宸王無事的時候,她還和高玄策成日膩歪在一起,現下他這么忙,瑤娘又是一個人了。 好在她重拾自己以前的愛好,寫字作畫,并且給自己定下目標,每天必須要完成一幅,不許偷懶,這般倒是很快忙碌起來。 而周王就慘了,從親王降成郡王,就已經是讓心高氣傲的他沒臉了,又得知甘側妃給他生的兒子去了,更是難受。 他上戰場雖然沒有沖鋒陷陣,但是邊地環境太差,他本養尊處優,雙重打擊之下,居然病重了。 這讓建章帝心中又是愧疚,又是覺得周王實在是不堪重用,要知道當年宸王在邊地都是和將士們同吃同住的。 瑤娘待他晚上回來時,見他頭束金冠,身著錦服,矜貴無比,連忙遞上熱帕子:“來擦把臉吧,今兒累了一天了吧?” “還好吧,我聽說二哥病了?!备咝邌柶?。 瑤娘點頭:“是,不過我覺得你還是不要掉以輕心的好,周王前世都是在皇帝那個位置上才過世的,他至少還有八年的壽命。再說了,這輩子許多事情不同,我們千萬不能就滿足了?!?/br> 高玄策笑:“我知道了?!?/br> 說完,他刮了一下瑤娘的鼻子:“傻丫頭,你似乎忘記一件事情?!?/br> “何事?難道是秋狝?秋狝這次我就不去了,訓哥兒還小,我實在是不放心?!?/br> “不是?!?/br> “難道是母后千秋?” “傻啊你,你不要準備準備做太子妃嗎?”高玄策笑。 瑤娘不可置信:“這怎么會這么快?” “哼,當年岳父被他們拉下馬,那些人還想用京察威脅岳父退下,如今那些人被我收為己用。我也不能坐以待斃,待這些人清除后,我自有辦法?!?/br> 他高玄策可不是白白修道來忍耐的。 瑤娘不知這些,只是她一日不成,倒是不好太高調,就是在半年后建國侯夫人壽辰中,她過去見過莊令儀時,她也沒有半點揚眉吐氣。 因為她尋常不怎么出來,還是因為建國侯的兒子是承運的伴讀,她才過來的。 眾人見她雪膚花貌,傾國之色,卻平和極了,即便沒有宸王妃的身份,也沒有美女的高傲,反而平易近人,一看就是泡在蜜水里的姑娘。 莊夫人睇了一眼小姑子,她給小姑子說了三門親事都未成,心中本有火氣,如今便諷刺道:“meimei瞧瞧,坐在那上頭的人原本是你啊?!?/br> 莊令儀冷哼:“嫂嫂別拿話刺我,我生是黃家的人,死是黃家的鬼,我也不稀罕這些。況且,周王雖然被罰,但終究是嫡長子?!?/br> 家中說的那三門親事都是拖家帶口,全是讓她進門就做現成后娘的,個個嫡庶幾個孩子,她去做填房過的還不如現下這般呢? 宸王是見過她的,當年洪皇后也是特地接她進宮的,是她不愿意,才便宜了羅瑤娘,即便如此,那次她在承恩公夫人的葬禮上,發現宸王對她也不一般。 可如今使君有婦,羅敷有夫,雖然她丈夫去世了,卻還有孩子,是成不了宸王妃的。 不過,宸王雖然人中龍鳳,但排行是嫡次子,但不安分守己,如今這些榮華富貴也不過是過眼云煙。 然而筵席還會結束,卻聽建國侯夫人跑過來欣喜的對瑤娘以及眾人道:“東胡來犯,皇上決意封宸王未太子加兵馬元帥,奉旨討伐東胡,圣旨已經下了,宸王妃,不,太子妃,宮里的人正等著您回去呢?!?/br> 瑤娘還未反應過來,莊令儀就已經不太好了,太子妃—— 那個以前和自己身份差距那么大的撈女,居然成了太子妃,而她正兒八經的國公千金,卻只能做那些快成老頭子樣的填房,何其不公…… 是,她從來都知道自己很清高,孤傲,不合群,但她沒有做錯什么啊,不貪圖富貴,難道也是錯嗎?為何眼前這個貪慕虛榮的人還活的這么好。 第111章 這么快自己就成了太子妃? 瑤娘已經無暇顧及他人,坐上馬車回宮時,她都無法相信怎么這么快。 所以,她臉上并沒有欣喜若狂的神情,反而一直在思索,這讓建國侯府的人看到了,不禁暗自稱贊,真是個穩得住的人。 白英白芷等人也欣喜若狂,上了馬車后,對瑤娘道:“小姐,將來您是太子妃,也會是皇后,您終于苦盡甘來了?!?/br> “不,這不是苦盡甘來,這只不過是剛剛開始?!爆幠镄χ鴵u頭,認為這些丫頭們也太天真了。 即便她現在做了皇后,也就更不該掉以輕心了。 李隆基的王皇后何嘗不是在他最辛苦時,全家鼎力相助,后來還不是說棄就棄了。人心本就思變,更何況是有了皇位。 那個位置連正常人坐上去就容易變,更遑論是高玄策這種權力欲望如此強烈的人。 自古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告訴她,一定要沉著,不能真的被沖昏了頭,天下的事情若是過于順利,恐怕就會有變化了。 沒有什么事永恒的,人必須在得意時,也給自己潑潑冷水。 宸王府就似茶壺里的沸水,馬上要把茶蓋沖破似的,如今只是表面壓抑著喜悅。 王府長史見瑤娘回來,連忙道:“太子妃——” “本王妃還未接圣旨,請勿如此稱呼,還有殿下呢?現今在何處?”瑤娘伸手阻止長史。 長史則道:“旨意已經從福寧殿傳后,由禮部宣策,咱們殿下不日就要征東胡,此時還在福寧殿?;屎竽锬锬沁叺娜艘呀涍^來好幾趟了?!?/br> 瑤娘點頭:“就先勞煩長史你了,只是我不知曉為何殿下被封太子了?” 長史心道,別的女人聽到丈夫被封太子,恐怕欣喜若狂不知所措,你倒是穩得住,這也未免太過冷靜了些。 終究還是高玄策本人回來告訴瑤娘的:“這半年徐家已經被逼退,周王雖然沉的住氣,但打了敗仗,我們大臨就得繳納歲幣,再有我們的盟國被倭國侵襲,還要大臨派人保護。你說朝堂的錢從哪里來,還不是從老百姓那里來,父皇不忍心盤剝老百姓?!?/br> 這樣只有打東胡,其實封這個太子,也是位置越高,責任越大。 瑤娘卻道:“可是我沒聽說太子也要出征的?!?/br> 戰場是會死人的,而且現在糧草不足,高玄策就是一個人再勇猛也不成啊。 高玄策卻笑道:“這有什么,火中取栗就是如此。你不知道我們大臨以前也是以武立國的,但凡天子都要御駕親征,三年不打勝仗,還不能入宗廟。父皇身體仁弱,他倒是想上戰場,可他被先帝常年養在宮中,沒有任何歷練的機會,那還不是我上??扇粑抑皇欠?,那些將士若是效忠周王的,不是故意陷害我于死地,現在封了太子,就是讓天下人效忠于我?!?/br> 原來如此,瑤娘又道:“那你此番可否立下軍令狀?” 高玄策愕然:“還真是什么都瞞不過你?!?/br> 可他還是沒有把自己立的軍令狀告訴瑤娘,瑤娘也不追問,只是道:“這怎么好呢?你做的事情,我總是提心吊膽?!?/br> “你放心,是了,父皇要把承運帶在身邊?!备咝哂謥砹艘痪?。 瑤娘皺眉:“這事兒怎么沒聽你同我提過?” 高玄策就道:“父皇能主動提出,說明這是好事,咱們的兒子能夠養在御前,對們豈不是好處許多。怎么你不高興呢?” 在高玄策看來,這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兒子如果將來被封太孫,不僅是他的地位穩當,瑤娘的地位就更穩當了。 “那你總得跟我先打個商量吧?!爆幠镌谝獾氖沁@個。 她當然知曉高玄策做的決定肯定是當下最快的判斷,因為他做事情從不拖泥帶水,非??焖?,甚至他覺得這是對你好的,比你自己還想的全面。 可瑤娘要的是一份尊重。 見瑤娘這般,似乎也沒有認為她當上太子妃而高興,反而憂心忡忡,高玄策坐下來扶著她的肩膀道:“放心,冊封禮我會冊封了再去,無論如何,名位已定。事情來的匆忙,我也想給你一個驚喜?!?/br> 好在瑤娘也是很好哄的人,知曉高玄策不容易,就笑道:“驚喜是很驚喜,總覺得不踏實,玄策哥哥,我只想你平安?!?/br> 別說是瑤娘覺得太快了,就是洪皇后本人因為小兒子被冊封太子的事情都打懵了,這個時候徐青容本來正陪著洪皇后做晚課。 丈夫周王病重,徐青容成日擔心的不行,娘家人在朝堂被針對,她心力交瘁,只能在洪皇后這里想讓洪皇后日后在皇上面前多為周王轉圜。 無論如何,周王也是皇后的嫡長子。 哪里知曉杏兒進來報了這個喜訊:“娘娘,咱們宸王殿下被封為太子了?!?/br> “是嗎?這可真是來的太突然,派兩個人去宸王府看看?!焙榛屎笙膊蛔詣?,無論如何,皇上跳過周王封了宸王,她心里安定不少。 說完才發現徐青容在此,洪皇后也有些愧疚,大兒子病重,小兒子這邊冊封太子,一悲一喜,但無論如何,這對于她們這一派而言,都是勝出了,沒有任何威脅了。 饒是徐青容平日多么撐著王妃的樣子,現在也說不出一聲恭喜來,甚至她還有些驚慌失措,怎么回的周王府都不知曉。 周王本來頭重腳輕,身體不大舒爽,又聽宸王封太子,愈發沉默,不出一言。 見徐青容跌跌撞撞的過來,他還皺眉:“你這是怎么了?這般有失體統?!?/br> “王爺,妾身聽說宸王被封為太子了?!毙烨嗳菽抗鈵砣?。 周王點頭:“我早已知曉?!?/br> “那您……”徐青容覺得周王也過分淡定了。 周王卻突然喉頭處一口腥甜噴薄而出,原來是吐血了,他年紀也算不得很大,正當壯年卻吐血,越發意志消沉。 徐青容卻像是被嚇傻了。 還好周王道:“你不必在我這里,把長史喊過來,好歹也要讓他替我去恭喜三弟一番,就祝他得償所愿,日后能替父皇分憂?!?/br> 難得周王穩的住,甘側妃正好端藥進來,她心道真是既生瑜何生亮,周王其實為人非常沉穩,輕易不動怒,若非是建章帝出主意非要讓他上戰場也定然不會如此。 人生真是難以預料。 周王有改革之決心,也不過武功上弱了些,還有嫡長子的身份,居然讓建章帝越過他了,可惜了。 可這樣的人當皇帝,肯定有一番作為。 本是競爭人選的周王反而穩當的很,四皇子那邊更是對沐宛童道:“如今塵埃落定,我們怕是要就藩了,你也想想,到時候就藩何處才是?” 自從嚴妃的事情之后,四皇子已經是無望了,不就藩無非也是為了自己的兒子,現在一切塵埃落定,他心中大定,還很高興。 沐宛童一面是很喜歡四皇子這樣憨厚老實的人,覺得她和這樣的人在一起,至少不必擔心人品問題,因此,她幾乎是替他四處招兵買馬,甚至讓鎮南王全力幫助四皇子,哪里知曉他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四哥你覺得很高興嗎?”沐宛童想起日后還要尊羅瑤娘為太子妃甚至是皇后,自己還要跪拜,整個人都不好了。 四皇子知曉妻子一貫心高氣傲,不免勸慰:“若是我們就藩又有什么不好,就是我的叔父們,哪個不就藩呢。我本是普通妃子所出,又天生愚笨,并不出眾,僥幸生在皇家,父皇也并未因為母妃之事區別對我,已然是很好了?!?/br> “反正……”一時沐宛童也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四皇子見她爭強好勝,一時又怕她再這般下去,欲壑難填,因此道:“宛童,人生所有的事情你都要知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次我已決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