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75節
書迷正在閱讀:和美強慘繼子上了帶娃綜藝后、繼室千金、嫁給殘疾哨兵,帶他重返SSS級、我在年代文里擺攤、穿書后我靠玄學爆紅全網、寡母對照組不干了[六零]、長嫂、七零海島擺爛后媽、直女在ABO世界里一天25小時反同 (h)、春思亂
“該找什么理由呢?”副將抓耳撓腮的問道。 “齊柔不是告狀說她東西被搶了嗎?就讓孔雀王朝歸還我姜國君侯的東西。順帶把咱們俘虜的那群盜匪,都打斷腿,交給對方的官員,讓他們看看自家百姓干的好事?!?/br> 說完之后,連紅葉都覺得自己這個理由非常棒,自夸道:“這應該就是沖冠一怒為紅顏吧,到時候都邑的話本又有新的內容了嘿嘿~” 副將也忍不住笑了兩聲,然后按照紅葉的吩咐,態度十分強硬的去交涉。 但無論怎么交涉,這都只是紅葉找的借口,她的最終目的還是炫技。 來都來了,不給對方來幾下,多虧啊。 第198章 遷都 紅葉跑到孔雀王朝,騎到人家臉上輸出,放了幾炮,就大搖大擺的離開,卻把孔雀王朝那邊的人嚇得不輕。 他們以前經??吹浇獓拇蟠瑏硗?,雖然羨慕姜國的實力,但也不是特別害怕。 兩國之間,有巨大的山脈阻隔,姜國想要打過來,就只能從海上攻打。 在孔雀王朝的人看來,姜國建造成千上萬條大船是不可能的,就算可以,也要再等幾十上百年,畢竟姜國的海上事業才剛剛展開。 可紅葉在船上放的那幾炮,卻讓孔雀王朝的人一下子就警惕了起來,君王和大臣緊急開了好幾次會。 “姜國之強,不單單是強在船只的制造上,他們的武器也厲害得過分,若是我們遇上大炮,也只有敗北的份?!?/br> “我和姜國來的商人打聽過,姜國在他們那里,就是天下霸主,已經收服了好幾個強國,用的就是大炮?!?/br> “據說,被滅的那幾國,隨便拎出來,都比咱們的王朝強,但依舊打不過姜國?!?/br> 一個國家的強弱,其實很容易分辨出來,姜國來的商賈,用的武器更鋒利,衣著更華貴,食物更豐富…… 孔雀王朝的貴族,有的還坐船去過姜國,更是深知兩者的差距,主動勸君王服軟。 “姜國現在還有衛國沒有收服,所以姜王應該沒心思對付我們,這次要不是海上的盜匪太囂張,姜王應該也不會想著教訓我們?!?/br> “趁現在還有轉圜的余地,我們應該下令禁止普通人出海,免得這群賤民給王朝帶來麻煩?!?/br> “最好再派使者,去找姜王賠禮道歉,以示誠意?!?/br> 在實力面前,其他都是虛的,見識過大炮的威力,孔雀王朝這邊,立刻就開始把禮物裝船,送去姜國,賠禮道歉。 孔雀王朝如今的態度,姜蓁也不是很意外,只對典客問道:“他們道歉,帶的什么賠禮?要是些破爛,我就不見了,你去招呼他們就行?!?/br> 典客是掌管諸侯和部落首領接待事宜的官員,讓他接待孔雀王朝那邊的人,不算失禮。 “是一船貴重的珠寶、玉石、香料……”典客遞上了對方的禮單。 【哎~這不錯,有誠意,可以見一見?!?/br> 【幸好送的不是什么土特產,否則等蒸汽機船弄出來,就再安排紅葉去他家門口玩一圈?!?/br> 姜蓁和直播間的人一樣,都很實在,發現對方送的禮物的貴重,立刻就原諒了對方,見了使者一面。 “雖說我們抓獲的海盜,都是孔雀王朝的人,但我知道,他們都是自作主張,并不是你們王上指使……你們放心,只要你們王上管好百姓,海上的商道平安,我姜國不會亂來……” 聽著姜蓁說著這么貼心的話,使者表情激動,賭咒發誓的保證,絕對不會讓國內百姓再生亂。 姜蓁心里不太相信這個保證,但面上卻很欣慰,笑瞇瞇的的說道:“沒關系,若是孔雀王朝管不住海盜,我姜國自會出手?!?/br> 這話一出,使者的表情立刻就變得誠惶誠恐了起來,姜國出手,指不定又要給他們來幾下。 有那個實力,姜蓁才不打算裝好人,表述完自己對海盜的不滿,姜蓁給人送了幾套姜國的紀念幣,就把人給打發走了。 對方是來賠禮道歉的,她回一點小玩意兒,也夠意思了。 紅葉帶著人在海上肆無忌憚,衛國在草原上給匈奴敲了幾棍子悶棍,把之前的仇報了之后,卻老實的縮回去了。 他們衛國也不是鐵打的,每次打仗都最需要征集糧草和民夫,對百姓的負擔極大。 姜國比衛國不知道富裕多少,姜蓁都覺得國內百姓需要好好修養幾年,更別說衛國。 這次衛陽出征,雖然打了勝仗,但回朝之后,依舊不算開心,對衛王提醒道:“要保證后勤,還是得先把水泥路修好?!?/br> “姜國現在就在國內大肆修路?!毙l王的表情有些羨慕,又有些無奈,“衛國想修路的話,還得緩兩年看有沒有機會?!?/br> “哎~”衛陽也跟著無奈的嘆氣。 庶民的主要職責是種地,糧食也是國之根本,衛王想要有什么行動,首先要保證的自家糧倉。 可衛國的糧倉,就沒滿過。 再對比一下姜國的富裕,衛王只覺得心口泛酸。 有高產的糧種,外加科學的種植方法,秋收過后,姜國的糧食產量,就已經能勉強滿足國內百姓的需求。 畢竟姜國人口少,就一千多萬人,擱姜蓁穿越前,一個厲害點的省會城市,人口都比姜國全國的人口多。 姜蓁雖然護犢子,但也不是小氣的人,發現國人的肚子能填飽之后,她就不再干涉姜國和衛國的糧食交易。 她也不希望衛國的百姓餓死。 紅薯土豆雜交水稻之類的高產作物,把糧食的價格降低了不少。 但糧價能改變,衛國的貧窮卻是沒法改變的。 哪怕姜蓁不干涉,他們也沒太多錢買糧食。 【想想衛國也是可憐,國內掙錢的產業沒多少,全都是花錢的?!?/br> 【買糧食要花錢,買棉衣要花錢,買鹽要花錢,買紙筆書本要花錢……唯一能掙錢的,就是賣點牛馬,可現在匈奴那邊的牛馬也不太好搞了?!?/br> 衛國的地理條件,和姜國治水前一樣,天殘,只靠本國出產的糧食,是不夠的,以前他們都會暗戳戳的從宋國買糧食。 現在衛國想買糧食,就只能通過姜國,再加上鹽鐵之類的物資,不硬碰硬,只玩經濟,衛國都扛不住。 尤其是現在研究院都已經把蒸汽機弄出來了,以后蒸汽機引發的工業改革浪潮,能把衛國拍死。 所以姜蓁一點都不著急,穩坐釣魚臺,如果衛國準備接著耗,她就把衛國耗干,再動手。 但姜蓁還指望著衛國投降,所以姜蓁賣地的時候,還是特地給了在衛國一個機會 “永安城皇城外的那幾條街的土地,只有姜國的君侯和重臣能購買,但衛王如果想買的話,給我遞個話就行?!苯柽@話說得客氣,因為在她眼里,衛王早晚會成為姜國人。 衛國太子老實點頭,回道:“此事,我會寫信告訴父王?!?/br> 永安城所有的土地都是姜蓁的,在城墻和基礎設施沒弄好之前,姜蓁就沒開買賣的口子。 如今姜蓁一松口,一大群人就拿著錢,直沖永安城選地修房。 不過西邊那片挨著皇城的地方,一般人有錢也買不到,朝廷只賣給有官職的人,方便大家上朝。 如今大家買到手的,都是一塊反反正正的土地,想要什么風格的房子,自己修建。 不管是古樸莊嚴的樓宇,還是干脆利落的水泥鋼筋建筑,姜蓁都不參與,全憑他們個人喜好。 畢竟連永安城新建的王宮,風格也很混搭,一半古典美,一半現代感十足。 雖然現在電燈、空調之類的玩意兒還沒折騰出來,可姜蓁總得為以后考慮不是,水泥房就是為以后的新設備建的。 姜蓁作為姜國臣民敬仰的對象,無論她做什么,跟風的人都有一堆。 王宮的風格混搭,其余貴族富商的宅子也跟著混搭,先把水泥房子修來住著,然后慢慢打磨精致的木質樓宇。 那群商賈忙著在坊市里賣東西,坊市那片是最先建起來的。 “還別說,水泥鋼筋建的房子雖然粗糙,但速度就是快。我從海外買來的巨木還沒陰干,這水泥房子就已經建好了?!?/br> “你的水泥房子粗糙,那些貴族的水泥房子可不粗糙,里里外外都貼滿了潤白的瓷磚,窗戶用的都是玻璃……細致著呢?!?/br> “藍河縣作坊的瓷磚賣得好貴??!貴得我心頭滴血!玻璃也是,我就買了幾片玻璃,心疼得嘞~” “我也只買了兩片玻璃,裝點了正廳。聽藍河縣那邊的作坊說,他們已經在用新機器了,過兩年,玻璃就會很便宜,到時候我再買來裝其他房間?!?/br> 壟斷的錢,是最好賺的。 永安城賣地的錢歸國庫,但姜蓁在瓷磚玻璃上掙的錢,不比朝廷少。 同一個貴族,朝堂薅一遍羊毛,姜蓁還要再去薅一遍羊毛…… 貴族本就是最攀比的那群人,有藍河縣那些作坊源源不斷的造錢,姜蓁的私庫里的積累,比國庫還多。 姜國遷都,不只是人要搬過去,倉庫里的東西也要搬過去。 少府的人打開姜蓁的私庫,裝車離開的時候,那長長的車隊,震驚得都邑貴族的下巴都掉了。 “王上還是公主的時候,巨富之名就傳遍天下,我之前也就聽說,如今一看,名不虛傳?!?/br> 史官站在路面,默默的數著馬車的數量,嘀咕道:“兩百車,兩百零一車……” 數著數著,史官就湊到了同看熱鬧的幾個尚書郎身邊,問道:“你們掌管的國庫,東西還沒王上的私庫多,你們都不鬧的嗎?” 姜國花錢的地方可太多了,國庫有再多的錢都不夠花。 反正這天下都是姜蓁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姜蓁私庫里的錢,求一求,說不定就掏出來了。 尚書郎看向八卦的史官,神秘兮兮的說道:“你怎么知道朝中大臣沒找過王上哭?” “誰???誰???誰???”史官的眼神亮得像瓜田里的猹。 尚書郎左右看了看,小聲說道:“我告訴你,你可別告訴別人?!?/br> “我辦事你放心,除非我死了,不然誰都別想知道?!笔饭儋€咒發誓。 “找王上哭訴最多的就數醫丑大人,其次就是黑壯將軍……” “嘶~黑壯將軍也玩這招?” “嘖~沒想到吧?!?/br> 第199章 薅羊毛 在醫館設立之前,醫者服務的對象,多是貴族,有點名氣的醫巫,都不缺錢財。 可現在大學培養出來的醫官,服務對象變成了姜國所有的百姓,醫者就掙不了什么錢了,反而還需要朝廷往里面大筆的投錢。 天下還沒平定,醫館的優先級,排在很后面,所以姜蓁私下補貼最多。 其他部門,姜蓁也時常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