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23節
書迷正在閱讀:和美強慘繼子上了帶娃綜藝后、繼室千金、嫁給殘疾哨兵,帶他重返SSS級、我在年代文里擺攤、穿書后我靠玄學爆紅全網、寡母對照組不干了[六零]、長嫂、七零海島擺爛后媽、直女在ABO世界里一天25小時反同 (h)、春思亂
“能有九成已經很不錯了,船上并不方便保存糧種?!苯杩涞?。 紅葉雖然不精通種地,但她在那些物種的原產地待過,大致能知道這些糧種的喜好。 再加上姜蓁提供的一些種植方法,這群外來的物種,在姜國的土地上適應良好。 “這塊區域種的是玉米,現在還只是小秧苗,雖然現在它被種在暖房,但其實它不挑地,不用像水稻小麥一樣,種在良田才能高產。而且這玉米種下一粒種子,最后能結出兩百多粒玉米,是個實打實的高產作物……” 【這就叫高產啦?等到以后,一個玉米棒子能結上千粒玉米?!?/br> 【比啥啊,以后的水稻還能畝產幾千斤呢。優化農作物基因的事,本來就任重道遠?!?/br> 不說上能結上千顆玉米的玉米棒子,能結七八百粒種子的玉米棒子,姜蓁還是親眼看到過的,所以她拍了拍姚春的肩膀,說道:“這玉米種子,還能改進?!?/br> “臣明白,臣一定會培育出更高產的玉米種子?!币Υ旱哪抗鈭远?。 其他大臣此時都不太想說話了,稻穗和麥穗能結多少種子?玉米能結多少種子?相比起來,玉米已經能算是超級高產的糧食了。 就這,姜蓁居然還嫌棄產量低。 要是別的君王提這種要求,不止御史丞會站出來懟人,其他臣子也會站出來說兩句公道話,批評姜蓁站著說話不腰疼,好高騖遠。 可姜蓁是不一樣的,她說能改,這玉米種子就一定能改! 一時間,眾位大臣都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姚春,弄得姚春壓力山大,艱難的開口繼續介紹道:“這片地方種的是花生,花生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食用……這塊地,種的是辣椒,食用的方法大家應該都知道?!?/br> 介紹道辣椒的時候,大家的表情都變得有些不自然,這下也沒誰用那灼熱期待目光看姚春了,都默默的把眼神移開。 姚春悄悄的松了口氣,然后精神抖擻的接著給大家介紹道:“這間暖房種的是紅薯……” 略過辣椒,姜蓁直接點評紅薯,“上次祭祀宗廟的時候,我嘗過這個紅薯,太噎人了,除了產量,口感上也可以再改改……” 一瞬間,姚春又感受到了眾人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悶聲的回道:“紅薯臣也會好好改良的!” 壓力,如影隨形! 第135章 稻苗 姜蓁那些‘過目不忘’‘算學天才’之類的厲害光環,不止姜國的人知道,天下的人都知道。 有個這么厲害的頂頭上司在,不止姚春壓力山大,其他官員的日子也是一樣。 雖然跟在姜蓁身邊壓力巨大,還是有人愿意投靠姜蓁,因為跟著姜蓁走,他們知道自己走的是對的路。 姜蓁就像在茫茫黑夜中,高舉火把的帶路人,耀眼矚目。 【給姚春多立幾個小目標,她才不會放松下來。從海外找到新糧種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糧種的推廣和改良,任務艱巨?!?/br> 【有事情做,代表有功勞領,姚春是文臣,獲得功勞的機會并不多,這也是她的機會?!?/br> 紅葉出海,拿命拼搏了一次,帶回了許多新的糧種,只要等農莊這邊驗證過,紅葉的侯爵就穩了。 可姚春在農莊做著最辛苦的活,能看到她功勞的人卻極少。因為棉花種子是長寧郡那邊送過來的,海外的種子又是紅葉拿回來的。姚春就只負責種植和推廣,相比起來,功勞不算顯眼,想封侯的話,還差點意思。 想堵住悠悠眾口,姚春就只能在改良糧種上下功夫,無論是水稻還是玉米、紅薯,隨便哪一個,她都能得到足夠的名望。 因為土地和糧食才是國之根本。 搞農業是最耗費時間的,哪怕姜蓁告訴了姚春方向,姚春還是得慢慢磨。 朝中很多大臣不懂農事,參加參觀完農莊的新作物就離開,只有姜蓁留下,和姚春說起了稻種的事情。 研究了雜交水稻兩三年的時間,對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的發現,姚春比姜蓁想象中的還要激動。 “真的發現了?” “丹朱縣的縣令沒敢說死,但聽他描述的樣子,應該就是。等他到時候送種子來都邑,你可以在暖房里種來看看?!?/br> 姚春有些擔心的說道:“這種不育株的水稻,很難找。都邑周邊的稻田,我們都查過,一顆都沒找到。我想派人親自去盯這幾株水稻?!?/br> 雖然姜蓁是雜交水稻的提出者,但真正的踐行者還是姚春,兩者的心態自然不一樣,姜蓁貼心地說道:“都隨你?!?/br> 姚春安排的人,第二天就出發丹朱縣。 但姜蓁卻在這個時候,又收到了兩份丹朱縣送來的奏折。 一份奏折的內容和之前一模一樣。各地交通不便,有些奏折很可能會遺失在路上,或者在路上拖延,當地的官員沒有及時收到回復,就會再發一份奏章過來。 這些無用的奏章,平時也會占據姜蓁不少的時間。 把那份重復的奏章放在一邊,姜蓁又拿起一份新的奏折查看。 看完之后姜蓁就忍不住心梗了。 【什么玩意兒?那幾株水稻居然被偷了?】 【不會吧,怎么連這個都有人偷呀?誰干的?】 丹朱縣的縣令,在奏折上誠惶誠恐的給姜蓁解釋了這個事情的緣由。 發現那幾株水稻的人,是縣內的一位小貴族。 他在出門游玩的時候,偶然發現的不育株水稻,擔心縣令或者其他官員搶自己的功勞,這位小貴族直接把稻苗的事情嚷嚷開了,大張旗鼓的去縣衙通知縣令。 這下子,哪怕不知道什么叫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的人,在這位小貴族的宣傳下,也聽說了姜蓁曾經在官報上的懸賞。 其實這也是那位小貴族的無奈之舉,因為那片田不是他家的,是另一位貴族家的。 他總不能派人半夜去偷人家的水稻吧,這要是被抓住,是會被判刑的,而且這水稻也經不住這樣的折騰,萬一這稻苗被折騰死,他就虧大了。 官報上說了會獎賞這個稻苗的發現者,該他的功勞跑不掉,所以這兒小貴族把稻苗的事情鬧開之后,就把保護稻苗的壓力扔給了縣令。 他要是得賞,縣令也會有功勞,小貴族撒手得理直氣壯。 只是大家都沒想到,姜國是天下人關注的重點,官報更是。他們這么一鬧騰,很快就吸引了他國人士的注意。 姜蓁懸賞的東西肯定是好東西,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哪怕他們不知道這稻苗的用處,也不影響他們想要的那顆心。 所以在丹朱縣縣令給姜蓁報喜的第三天晚上,田里的稻苗就被人給偷走了。 【姚春要是知道了這事,得傷心死,等了那么久的東西,被人給偷了?!?/br> 【驚喜驚到一半,變成驚嚇了?!?/br> 【這都好幾天過去了,現在派人去查也來不及了吧?!?/br> 【水稻不是死物,不能藏在衣兜里,尤其是灌漿的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出入城門關卡的時候,應該很好查的?!?/br> 【就怕偷了稻苗的人不走,直接把水稻種在田里,等收割了再離開。除了水稻揚花的季節,天然雄性不育株的水稻很難發現?!?/br> 姜蓁嘆了口氣,“這種水稻不好找,一旦錯過,不知道又要等幾年。就算難找,我也想趕緊把那幾株稻苗找出來。希望偷苗的人只是為了求財,不是為了搗亂?!?/br> 【想搗亂的間諜,應該都在都邑蹲著。偏遠的小縣應該沒什么厲害人物?!?/br> 不確定偷稻苗的賊人是否還在丹朱縣,姜蓁直接把查人的范圍擴大到了象郡。 姜蓁的命令一下,象郡立刻就戒嚴了起來。 出入城門的馬車,無論身份有多尊貴,都要嚴查,尤其是可以放下水稻苗的地方,更是會被重點查看。 “怎么了這是,忽然查得這么仔細?” “丹朱縣丟了幾株水稻,正在嚴查賊人呢?!背情T的守卒八卦的說道。 “幾株水稻?不至于這樣吧?!?/br> “至于,怎么不至于,這水稻可不是一般的水稻,是王上在官報上發過懸賞的水稻,叫什么…嘶~想不起來了,反正那幾株水稻金貴得很?!?/br> “想想也是,要是這玩意兒不金貴,怎么會有人偷呢?!?/br> “什么水稻這么厲害,我家田里的水稻行不行?” “這我哪知道,你去圖書館看看去年的官報唄,上面應該有寫?!?/br> 被金錢和利益驅使,城內的圖書館建立以來,第一次爆滿。 哪怕不識字的,也要去聽兩耳朵。 “你快仔細說說,這金貴的稻苗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回家我好看看我田里有沒有……萬一有的話,我就發了!” “嘿嘿,你要是能找到偷稻苗的賊人,你也能發財?!?/br> “如今象郡搞出這個大的動靜,足見王上的重視??上?,如今這個功勞,丹朱縣的縣令拿不到了,縣令應該氣慘了吧?!?/br> “何止丹朱縣的縣令,咱們郡守應該也氣得不行?!?/br> 明明是一個掙表現的好機會,卻被幾個賊人給攪和了,象郡的郡守確實氣得夠嗆,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把丹朱縣的縣令叫來罵了一頓。 但郡守也不是剛出氣不干活的人,在姜蓁的命令下來之前,丹朱縣周邊縣城的檢查,就比平時嚴格了好幾倍。 丹朱縣更是進行了大排查。 住在客舍里的人,全部要查戶籍文書證明,沒有證明的,統一抓進牢房里,甚至有戶籍文書,但形跡可疑的,依舊會被抓。 縣里的每個街道和郊外的各鄉里,突然來的生人,哪怕有身份證明,也會被嚴格審查。 尤其是稻苗失竊的那個鄉,是重點監察對象。 這樣嚴格的檢查,原本只有丹朱縣有,姜蓁的口令一下,丹朱縣周圍的幾個縣也是如此。 不過他們這一通審查,雖然查出了幾個逃犯,水稻的影子都沒見到。 就在丹朱縣縣令愁得頭發都快掉了的時候,他終于等來了藍河衛協助辦案。 看到騎馬而來的藍河衛,就仿佛是看到了仙女一般,殷勤得不行。 新來的藍河衛也沒有客氣,直接吩咐道:“先審牢里關著的人。然后張貼懸賞,誰能給出有用的線索,給賞金?!?/br> “牢里的人都審過一遍,但賊人應該已經離開丹朱縣……” 藍河衛無所謂的說道:“再審一遍也不礙事?!?/br> 藍河衛審人,沒有嚴刑拷打,只是像大家陳述了一個事實 現在是水稻揚花時候,那水稻成熟的時間,大致也能推算出來。到那個時間,周圍的城池,還會嚴查。 象郡發生了這么大的事,段時間內,商賈沒得到確切消息,是不敢來的,來的人少了,離開的人自然也會更少,尤其是在水稻成熟季節離開的人,不知道會有多顯眼。 而且一兩個月之后,別的地方說不定也會發現姜蓁要找的稻苗,丹朱縣的那幾顆稻苗,也就不值錢了,還不如就靠著如今的懸賞拿錢…… 給大家說了這一通理論,藍河衛就把牢里的人都給放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