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報社里誰不知道你是我手底下的愛將,你們這記者部沒了你們主任的位置,都有你唐珵的位置?!?/br> 心里為他的話不齒,面上還是那副寵辱不驚又略帶謙卑的樣子,“知道您這么挑撥我們記者部的關系,隔壁編輯部的林主任又要得意了?!?/br> 劉思方笑著拍了拍馮瑞青的肩膀,“你看看,誰能給他挖了坑啊,你們記者部的這塊兒寶啊,可不只是筆桿子上厲害,嘴皮子上也不比你遜色?!?/br> 馮瑞青笑不達心,“看來我這老東西沒幾年得讓位了?!?/br> “那可不行?!眲⑺挤絻蛇叞矒岬?,“年輕人再有本事也得你這老東西壓著,不然各個兒要往天上飛了?!?/br> 唐珵彷佛他們談論的不是自己,跟著沒心沒肺地笑著,然后就聽見劉思方回頭跟他說,“小唐,陳浩也得你好好帶帶,這次去東北苦力活都讓他干,他要是不聽你的你回來告訴我?!?/br> 不等唐珵說話,他又看向陳浩,“這次出去唐記者就是你的領導,好好跟著學點東西?!?/br> “知道啦,總編?!?/br> 唐珵的話被噎了回去,林清語在工位上忽然回頭皺著眉頭看向唐珵。 為了能跟著他出去跑新聞的事已經興奮了好幾天,突然換人她難免失望,但唐珵還是沖著她搖了搖頭,示意她不要亂說話,劉思方開口這事就是定局。 說不憋屈是假的,唐珵很想罵人,以他的教養也不至于罵不出口,只是覺得罵了也于事無補,很多事情他做不了主。 報社是個官場的縮影,這里的每個人都一身的當官病,付陳規說的沒錯,不僅長新報社乃至于全國的報社已經沒有幾個實打實的記者。 付陳規罵的最難聽的時候說他們是一群只會靠背政治書貪求前途的祿蠹。 這讓唐珵忽然想起來前兩年聽同行講的一個笑話。 在采訪一個縣教育局局長時問他對于本地教育的發展有沒有做出什么規劃,那位局長看著鏡頭脫稿而出,“我們將會堅定不移地按照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新改革發展...” 后來又采訪了一位戒毒局的局長,“我們會堅定不移地走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政治書背了一大頁就是不說到底要怎么做,那時候同行戲稱這倆哥們兒當年考公務員的時候申論出的是一套題。 當年的記者們還是很自由的,高談闊論,有想法有主見,服務于社會而不屈從于政治。 總坐在一起討論這些厚祿高官,揶揄說這群人的黨心全靠形式主義支撐著,他們最會在鏡頭面前作秀,他們對黨的敬畏心長在了官位上而不是責任上,即便如此仍能夠惠澤三代。 一人做官,而后雞犬升天。 所以付陳規跑去做老師未必是個好事,教育出來再優秀的學生有什么用,未來能用武之地看來已經見底了。 林清語年紀小不懂唐珵的無能為力,怨他人前都沒為她爭取一下,幾天不肯和他說話。 唐珵心里面有愧,自從清語來了報社不管什么事都絕無二話地站在他這邊,很多人覺得這不是什么難事,但對唐珵來說太難得而顯得可貴。 所以在報社這么多年他手底下就帶過清語一個實習生,他不說掏心掏肺的但一定比對別人用心思,這次之所以想著帶清語去,一是想著她做出成績對考研面試有利,二是有了這個敲門磚她研究生畢業以后選擇更多,沒必要和他一樣死守在長新。 橫空出來一個陳浩,唐珵比她更難受。 上班的路上,唐珵路過一家奶茶店買了一杯清語最愛喝的楊枝甘露,忽然想起給宋瑜買的第一杯奶茶,當初買了杯最貴的,卻忘了問問宋瑜愛喝什么。 唐珵盯著奶茶店看了一會兒,當初說要天天給宋瑜買的,結果現在給誰都買過就是沒給宋瑜買一杯。 沒機會了... 唐珵茫然地站著,想起宋瑜的時候感覺很孤獨,就像去年出差的時候去了一趟錦州,那里有一個特別熱鬧的夜市,人擠著人往前走,他就跟著人流一直走,走到盡頭回頭看過去,烏泱泱的人連一絲縫隙都不留,可他還是覺得孤獨。 唐珵就買了一杯奶茶,整個記者部的人都沒有只給了林清語,討好的意味很明顯,但是林清語并不吃這套,把奶茶擱回他辦公桌上,“謝謝唐記者,我最近不愛喝奶茶了?!?/br> 唐珵沒說話,默不作聲地點了點頭。 他知道付老師為什么喜歡清語了,二人如出一轍的脾氣大。 唐珵沒時間把功夫耗在這上面,準備找陳浩商議訂車票,沒想到去錦州前柏瑞的疫苗先出事了。 接到這位媒體同仁的電話唐珵還有點意外,對方開門見山,“你老朋友柏瑞的疫苗出問題了,你有沒有興趣?” 資料發過來顯示某幼兒園幾十名兒童出現發熱呼吸困難的病癥,甚至有少數兒童出現了變態反應,而就在前不久發生了第一起致死案例,所有出事兒童的共同點都是接種過柏瑞的疫苗。 當地的疾控中心和宣傳部壓著這件事,只是少數同僚知道,想起來唐珵給柏瑞寫過報道,第一時間給唐珵打來了電話。 唐珵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告訴了劉思方,他看上去沒受多少影響,這要歸功于當初唐珵給柏瑞寫的那篇報道沒有任何偏向性引導,否則柏瑞一出事,第一個淪陷的就是長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