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儀鳳橋行商坐賈崇政殿唱第傳臚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淋濕夏夜、死對頭是個病嬌(1v1 sc)、下下婚、書院觀星[NP]、蹲久了腿麻、縱歡(出軌,1v3)、漂亮小后媽家屬院日常[七零]、黑蓮花選擇復仇(luanlun、NP、高H)
有道是:月有盈虧,花有開謝,人有離別。時光匆匆而過,相聚不過幾日,清舉云昭二人便作別北上,各奔前程。 半月之后,云昭與懷安主仆復往歸安而來,又過儀鳳橋去,卻見那處已空無一人,心下詫異,相問路人。路人道:“這位郎君有所不知,前些時日那陳白嚼又領人來鬧,砸了好些攤子。有一姓石的小哥兒氣憤不過,與那伙人糾扯起來,反折了手去,可憐可憐……”云昭聽了,又怒又愧,無計可施,只得沿著霅溪尋訪。 走了約莫十數里,見左手樵徑上有一老叟,髯垂玉線,發挽銀絲,箬冠野服,徐步而來。懷安向前施禮,問道:“老人家,請問此處可有一戶人家姓石,乃是制鑒的匠人?” 老叟道:“此地東去五里,有處村落,第八家就是?!?/br> 云昭二人謝過,往東行了五里,果見鱗次茅廬,依河而建。懷安數到第八戶人家,上前叩門,不一時便有個垂髫小童前來應門,見來人衣飾華美,又有小廝隨侍,只當是欺人的權貴,豎眉喝道:“莫非就是你們傷了我大哥?今日又來作甚!” 云昭聞言愣了一瞬,正要分說,卻見門內出來一人,右手教兩塊木板夾著,拿布條吊在頸上,面色蒼白憔悴,尚有病色,正是那石小哥兒。但聽他道:“叁郎不得無禮!”說罷朝云昭告罪一聲,欠身將二人迎進屋去。 一時坐定,云昭便細說來意,將合伙開鋪子一事仔仔細細講了一通,直言道:“本錢一事,石兄無需憂心,且先將養身體為重?!?/br> 這石小哥兒聽罷先是一驚,忙說:“小人在家中行長,郎君喚我作‘大郎’便是?!边^后思索一番,面露難色道:“承蒙郎君抬愛,本不該推辭,只是如今歸安縣中,商賈多以那潘六螂為首,小本經營的,只怕這鋪子還未開張便教人砸了……” 云昭道:“若為著此事,我自有辦法。咱們不單要開鋪子,還要做儀鳳橋最大的商號!” 石大郎見他眸光燦燦,意氣洋洋,也不覺笑出聲來,應道:“好!” 這茅廬中一番暢談,雖不過是兩個少年人的拳拳壯志,卻不想日后果真如愿,此乃后話,暫且按下。 卻說陸清舉一行上京赴考,朝登紫陌,暮踐紅塵,待到東京,正是十一月天氣,連日朔風緊起,四下彤雪密布,叁人進了城門,先投梅府而去,只是如今梅公已知陳州,梅老夫人早前病故,家中獨留下舅父梅欽若,因蔭補了太常寺奉禮郎,攜妻小暫留京師,支應門庭。 欽若乍見了外甥,喜不自禁,見他主仆叁人風塵仆仆,滿面風雪,忙引著入內,讓至中廳,禮畢坐定,各敘了寒溫,欽若笑嘆:“一別經年,子冉竟已長成這般俊彥!”。未幾,仆從奉上茶來,二人飲了一杯,欽若道:“廳中冷落,難以久坐。你叁人一路辛勞,不如先行安置,明日再細論衷曲?!鼻迮e道:“如此,多謝舅父?!庇谑菤J若又引著往前院去,一路走,一路說:“日前收到你母親書信,便早早教人灑掃了一處書齋,你且瞧瞧合心意否?” 清舉四下一看,見果然雅致,俯身一禮:“勞舅父費心,此處瀟灑雅潔,甚合我意?!笔且怪髌腿烁髯詺w寢,次早掀窗一看,見天上又紛紛揚揚灑下一場瑞雪來,銀妝世界,玉碾乾坤,正是:瓊花片片舞前檐,飛鹽撒粉漫連天。 陵游看看天色,與決明嘆道:“所幸趕在隆冬前到了京師,不然如此大雪,耽擱在途中,怎生是好?!闭f罷小廝兩個往房中簇了一盆炭火。 清舉正坐在桌前看書,一雙手早被凍得僵直,見狀笑道:“外間寒冷,你們且在此處向火罷?!倍嗣宦?,自個兒掇條凳子,近火盆邊坐地取暖。 如此日往月來,光陰似箭,清舉足不出戶,在家肄業,不覺冬盡春回,已來到省試之期,隨眾應試,叁場既畢,看榜已開,果真?;垭p修,高中第六名。 謝懷信亦在榜中,名列第叁十叁名。那些富家豪紳見他年少俊俏,又知不曾結姻納室,放言愿贈千余緡,以錢為餌,求其俯就娶妻,自揭榜后日日登門,竟將個小小客店擠得水泄不通。懷信不堪其擾,適逢清舉相邀,便暫且在梅府住下,相伴讀書。 過一月有余,正是叁月十九殿試之日,二人進了皇城,依次入崇政殿,見殿兩廊張掛帷幕,內里排列數席二尺高的小桌,上頭貼著姓名,擺設御賜筆墨紙硯,皆是上好貢品。 待點名、贊拜、行禮后,官家上座,殿試官列于東西兩閣。及試諸科,散下試題來看,乃是詩賦論各一,詩為《膏澤多豐年詩》,賦為《應天以實不以文賦》*,論為《水幾于道論》。清舉通覽一番,心中思索,已解其意,自然文思奔涌,下筆如神。 及至散場,又過得幾日,殿試官評出等第名次,將前十名奏請圣裁。是年趙禎不過二十四歲,親政不久,滿懷壯志,亟待選賢舉能。他將諸生試卷翻過一遭,見其中一賦,破題寫道:“天災之示人也,若響應聲;君心之奉天也,惟德與誠。固當務實以推本,不假浮文而治情?!?nbsp; 不免暗暗點頭,通閱之,見其后又廣列去歲大旱、河東地動、今春雨冰等災事為證,直言當今要務,惟修德修政,變災為福,撫掌盛贊:“此子確有大才!” 趙禎私心欲擢其魁天下,只是不知器識風度如何,便教人將彌封都拆了,勾出其中四人,對左右道:“召此四人?!?/br> 圣意下達,少頃諸生便羅貫入殿,但聽趙禎問道:“陸清舉何在?” 清舉聞言,上前一步,拜道:“學生陸清舉參見陛下?!?/br> 原來宋時科考舉子若得高中,皆為“天子門生”,既不曾解褐授官,自稱學生倒也不錯。 趙禎將他打量一番,見器宇軒昂,俊秀偉岸,甚覺眼熟,問道:“可有長輩在朝為官?” 清舉道:“回稟陛下,學生外祖父梅如晦,父親陸修文,皆在朝為官?!?/br> 趙禎恍然:“原是梅卿外孫,朕聽聞你外祖昔年即中探花,文采斐然,俊秀不凡,夸官*之時更是擲花盈袖,如今見你,才知此言非虛?!闭f罷又嘆道:“猶記朕年幼時,梅卿任太子舍人,于朕確有師恩,如今年邁,卻貶知陳州,不知心中可有怨懟?” 清舉忙道:“外祖父曾言,為官之人,功在社稷,利于千秋。此番知陳州,亦如老驥伏櫪,壯心未歇,但求舍身求法,為民請愿?!?/br> 趙禎聞言,動容道:“好一個功在社稷,利于千秋!”又聽得梅如晦赴任途中身懷微恙,當即賜下藥來,教人快馬加鞭,送往陳州。 經此一遭,因清舉文才器識皆合圣心,果真擢為狀元。待到唱第日,皇帝臨軒,宰相進一甲叁名卷子,唱其姓名,階下衛士六七人,皆齊聲傳名而呼,正是:殿上臚傳第一聲,殿前拭目萬人驚,名登龍虎黃金榜,人在煙霄白玉京。 —— 《應天以實不以文賦》*:原是北宋慶歷二年的殿試賦題,歷史上王安石參加了這一年的春闈,文中摘錄的是歐陽修寫的議政賦。 夸官:士子考中進士或官員升遷時,排列鼓樂儀仗游街,謂之“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