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 第85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冥府賣能源、救命索(年上 強制 調教 H)、想分手的第327天、高門庶女的生存指南、腳踏三條船(1v3)、太子妃的八零創業路、退場、得寸進尺、奪性食者(黑道強娶豪奪)、你有一筆新的喂了么訂單(產乳,校園H)
也就是固定了自身的色彩。 此后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都是從“我”出發。 哪怕是見到別人的道,首先也是經過了“我”重新構筑一遍的。 李立和朱光兩人,雖尚未煉就圓滿靈光,但他們也沒有這種別人將大量食物喂到嘴邊的機會。 都是自己一點點的構筑自己的道。 而田瑩此時只是初初成就地仙,尚未度過第一次天劫。 元神尚未圓滿,靈光未顯,驟然參悟如此多的天地真理。 就像是一個嬰兒,在不斷的吞食大量食物。 嬰兒吃飽了還有可以拒絕,而她則是會迷失其中,被“食物”所同化。 眼見慶云之上翩然起舞的田瑩元神,眼中的神光已經越發的洞然。 靈青伸手在額頭一推,一朵慶云升起,與其慶云連在一起。 元神一躍而起,在田瑩元神頭頂化作一輪靈光。 灑下道道光輝將其慶云上的畫面打散,從新化作一枚枚音符。 這些音符如同沒頭蒼蠅一般胡亂的飛舞。 但有著靈光在,它們卻無法飛出慶云之外。 而田瑩此時仍在感悟樂風譜上的樂章,仍有無數的音符飛來。 只是還沒來得及顯化成畫面,就被靈光一照,老老實實的在慶云上飛舞。 靈青沒有去管這些,如明月般的圓光,灑下一道光輝落在飄舞的田瑩元神之上。 漸漸的,沒了這些樂章的影響,感受到這道光輝,田瑩的元神也慢慢清醒了過來。 了解了自身的情況后,田瑩略一思考放棄立刻理解重構筑這些代表了天地真理的音符。 而是長袖一甩,以慶云為舞臺翩然起舞,勾動天音九劍,繼續感悟樂風譜。 瞬間,隨著她有意識的去感悟,一枚枚音符像是流水一般源源不斷的在慶云上衍化出來。 堆砌成一重以音符所化的云霧世界。 如此,慶云為臺,音符如霧,圓光如月,中有仙子眉目婉轉、素手輕揚,翩然而舞。 飄飄乎如遺世而獨立,茫茫乎如羽化而登仙。 第九百四十七章 傳世華章 整個樂風大典就像是以場大型的聲樂演奏。 天地之音再次匯聚,同時演奏,而又絲毫不顯雜亂。 每個樂師都是這舞臺上的演奏者。 而此時,田瑩是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 太子長琴聽著她的感悟,看著她所演奏的樂章。 伸手一拂,一張形如琴,卻具五十弦的瑟出現在他的面前。 揮指輕彈,錚錚嗡嗡之聲響起,一曲華章流淌而出。 三頭五彩鳥自廣場后的祝融殿內飛出,繞著他翩然起舞,呦呦長鳴。 一曲天音長歌乃是天地之開辟、世間之萬象,乃是此次大典的最高成就。 每當他演繹此次大典所成的曲目時,譜曲之樂師便能與他同心同感,感受到他對樂風譜的感悟。 而后cao器與之相和。 一時間,廣場上的樂師不再各自演奏。 而是以太子長琴為首,在他的指揮下進行了一次大合奏。 田瑩也在此時,對于樂風譜的感悟越發的深刻,音符如瀑布般從天音九劍之上流淌而出。 靈青見此,將圓光如一輪明月般升起,不再拘束于照在田瑩身上。 明月的光輝灑滿了整個廣場,與祭壇上的樂風譜平齊。 這種靈性的光輝,乃是萬物靈情相互交匯所產生的寶光,可顯化萬物之理。 而靈青此時以靈光定天仙之根基,他所散發的靈光,便可根據他的領悟來厘定天地萬物之理。 若是一般人,感悟天地不深,不僅無法在這樂風大典之上厘定天地之理,反倒要沉迷于其中。 然而,靈青此時卻是無限接近于天仙。 在他靈光的照耀下,每個人都能夠清晰的感知到,自己的樂譜處于樂風譜的哪一個部分。 此時眾人演奏的是哪個部分,自己該何時演奏,如何配合。 那些沒有創出樂譜的樂師,該如何為其他人輔助,和聲。 漸漸的一曲宏偉樂章,漸漸的由混亂到有序,從散漫到集中。 漸漸的每個樂師都陷入了一種清醒而又忘我的狀態。 只是求道若忘我,還能找回自我,但若是巫忘了自我,那唯一的下場就只會被天地所同化。 靈青如今終究不是天仙,本身感悟未曾圓滿,無法面面俱到。 當樂章進行到關鍵時刻,他也感到有些吃力。 每一道音符都像是整個天地所化的大錘,狠狠的敲打在他的心靈上似的。 眼見已經有些支撐不住了,靈青正打算收縮靈光,優先護住田瑩,再盡可能的護住其他人時。 一團暖陽從廣場上升起。 無盡的光芒照耀在四周,令靈青有種冬日曬太陽的舒適。 他緩了緩神,分神看去,正見到一團火光如日從祝融的身上升起。 大日升騰,一股萬物復蘇的意韻,如同一曲萬物生息之樂融入到宏偉樂章之中。 將原本生硬的部分變得柔和自然。 靈青到底不曾認真的從音律的角度參悟天地道理,他能引導樂章,全憑自身對天地的理解反推。 而祝融就不同了,他本身是大巫,有自身的天地真理。 自身也可以說是在場眾人中最擅長音律的了。 有了他的加入和引導,不僅是靈青感到輕松,就是演奏的眾人也感覺順暢了三分。 像是被人將自身的境界生生拔高了一級。 空中有日月輪照,下方旋律如水流淌。 見此,不廷胡余身上泛起一絲水光,無聲無息的融于旋律之中。 他本身雖也懂音律,但卻并不如祝融和太子長琴一般如此的有天賦與熱愛。 所以,先前他只是將他自己都覺得不合適的旋律篩選掉,并沒有深入的參與其中。 此時見旋律如水,心中有所感悟,也將自身的道展開,化作一片汪洋。 令旋律如同大海中的潮汐海浪一般,順勢引導樂章的峰波回轉,高潮低谷。 一場宏偉樂章,在受空中的日月照耀,又在海洋中汲取養分,變得越發的成熟。 當最后一道音符落下,樂風譜圓滿完成,化作卷卷軸在祭壇上沉浮。 廣場之上,除了靈青、祝融外,就連不廷胡余、太子長琴、田瑩在內的所有人都沉浸在對方才演奏樂章的感悟中。 每個樂師,其最高的成就,都是應該有自己的傳世樂章。 屬于自己對旋律、對生活、對天地的感悟,演奏出一曲華章。 樂風譜,是祝融專門為太子長琴所作的。 當然,并不是他作好了交給太子長琴,而是引導他,幫助他去譜寫這一去華章。 田瑩和在場的所有人,既是他為太子長琴找的幫手。 同時也是他在培養樂師,不吝傳授。 廣場中的眾人都各有所獲。 至少明白了他所定下的標準,即樂師當有自己的樂章。 哪怕是初初學習音律的石,都因心中的感悟和想法,參悟了一道屬于自己的旋律。 日后當他將這道旋律填充成一篇樂譜時,就可將其作為自己的傳世樂章。 而這其中,他尤為意外和欣喜的便是田瑩了。 這位煉氣士女子,在她師兄的幫助下,并沒有因循守舊以現有的旋律化作自己的樂章。 而是直指本質,將其他人的感悟、樂章當做養分先存起來。 只等日后她慢慢的參透透徹,將其化作自己的樂章時,立時便可得見真道。 其收獲之大,可謂是不輸于太子長琴。 靈青雖然沒有沉浸在感悟中,但他卻并不如祝融這般的悠閑。 他一邊凝神恢復自己消耗的靈光之力,一邊助田瑩鎮壓有如實質般的音符。 若是她不能承載這些,別說參悟了,終有一日將會被其壓垮。 靈青手掐一訣,花開頃刻的神通使出,所有的音符頃刻間如同種子般發芽、盛開,化作一朵朵的鮮花。 無數鮮花在慶云上飄舞,又在他和田瑩的引導下鋪開一片花海,長成一株花樹,鑄成一座花宮。 花樹之上,在靈青的幫助下,田瑩以自身靈光凝聚了一輪明月。 像靈青先前一般,梳理鎮壓著這些化作花海的音符。